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奶牛乳腺炎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及相关基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的奶牛乳腺炎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相关基因的分布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通用硅胶片法培养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经充分洗涤后对生物被膜进行银染定性判断菌株形成生物被膜的能力,通过生物被膜菌落结晶紫染色法定量检测菌株生物被膜的形成能力,并用扫描电镜观察被膜结构,对葡萄球菌bap、icaAD、icaBC、sar、agr、sigB、clfaA、clfaB、fnbpA和fnbpB进行PCR扩增检测。【结果】 银染法定性结果显示137株葡萄球菌中有120株形成肉眼可见的生物被膜,生物被膜形成率为87.6%;结晶紫染色定量检测与硅胶粘附的有132株,不粘附的有5株。试验所用的137株葡萄球菌中,57株能扩增出bap基因;有43株和54株分别能扩增出icaAD和icaBC;有73株、49株和38株分别扩增出sigB、sar和agr;分别有76株和50株染色体中存在clfaA和clfaB;fnbpA和fnbpB分别在52株和26株菌株中扩增出。【结论】推测bap、sigB、sar、icaAD和icaBC基因是生物被膜形成的重要相关基因;agr及粘附素基因clfaA、clfaB、fnbpA和fnbpB对生物被膜形成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以乳房炎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N2为研究对象,采用纸片扩散法分析了耐药性,应用刚果红法检测了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利用PCR法扩增了8种生物被膜形成基因和9种肠毒素基因。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N2具有广泛的耐药性,仅对苯唑西林高度敏感,具有较强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携带除bap外所有的被测生物被膜相关基因和sea、sec、seg、sei 4种肠毒素基因。结果表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N2可能存在多种侵袭方式,在临床上难以防治,为进一步以该菌株为研究材料进行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以乳房炎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N2为研究对象,采用纸片扩散法分析了耐药性,应用刚果红法检测了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利用PCR法扩增了8种生物被膜形成基因和9种肠毒素基因。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N2具有广泛的耐药性,仅对苯唑西林高度敏感,具有较强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携带除bap外所有的被测生物被膜相关基因和sea、sec、seg、sei 4种肠毒素基因。结果表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N2可能存在多种侵袭方式,在临床上难以防治,为进一步以该菌株为研究材料进行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分离自新疆南疆地区奶牛场乳房炎发病乳样中的表皮葡萄球菌抗生素耐药性与其生物膜形成能力间的相关性。【方法】本试验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阳性乳样中表皮葡萄球菌进行鉴定,微量板半定量法检测表皮葡萄球菌的生物膜形成能力,二倍稀释法检测分离的表皮葡萄球菌对常规兽用抗生素(青霉素、链霉素和土霉素)的敏感性。卡平方(χ2)分析表皮葡萄球菌耐药性与生物膜形成能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分离获得表皮葡萄球菌56株,其中生物膜形成阳性菌株28株。分离的56株表皮葡萄球菌均对链霉素耐药;25株对青霉素耐药,其中生物膜形成阳性菌株17株,占68%;21株对土霉素耐药,其中生物膜形成阳性菌株16株,占76%;经统计学分析,生物膜形成阳性菌株与阴性菌株对青霉素及土霉素的耐药率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奶牛乳房炎性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阳性菌株对常规兽用抗生素具有较强的耐药性,生物膜形成能力是表皮葡萄球菌耐药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奶牛乳腺炎导致奶牛产奶量下降和乳制品质量降低,是奶牛养殖业重要的经济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选取苏北奶牛场3株代表性无乳链球菌分离株,SAG-FX17分离自临床型乳腺炎、CM31分离自隐性乳腺炎和CM41b分离自隐性发展为临床型乳腺炎奶牛乳汁,研究比较3株细菌生长特性、毒力因子分布、形成生物被膜能力及其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黏附、侵袭和胞内存活能力.试验结果表明,3株分离株血清型均为Ⅰ a型,2b型菌毛,gapC基因和cylE基因阳性,但仅SAG-FX17的α相关蛋白家族为Alp1型,其他2株为未定型.研究发现SAG-FX17与奶牛乳腺上皮细胞(Mac-T)共孵育时生成生物被膜能力明显增强,且该菌对Mac-T细胞黏附率为52.5%,显著高于CM31和CM41b.侵袭试验结果表明,3株细菌侵袭到细菌内部的能力很低,但侵袭到细胞内的细菌具有一定存活能力,侵入细胞4 h 3株分离株SAG-FX17、CM31、CM41b存活率分别为24%、18%、86.7%.综上所述,无乳链球菌在奶牛乳腺上皮细胞表面形成生物被膜及其在胞内存活能力是影响细菌致病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临床分离株的生物被膜形成情况及黏附素和ica操纵子与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相关性,为系统掌握新疆地区奶牛源SA流行株的分子特征及有效防治奶牛乳房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临床分离鉴定的164株SA新疆流行株,采用结晶紫半定量黏附试验(MPA)测定各流行株的体外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同时通过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对SA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基因转录水平进行检测分析.[结果]164株奶牛源SA新疆流行株的生物被膜阳性率为86.0%(141株),其中弱(+)生物被膜形成有69株(占42.1%)、中等(++)生物被膜形成有38株(占23.2%)、强(+++)生物被膜形成有34株(20.7%).在141株MPA阳性SA分离株中,clfA、clfB、fnbA、fnbB、cna、fib、icaA、icaC和icaD基因检出率分别为83.7%(n=118)、58.9%(n=83)、75.2%(n=106)、78.7%(n=111)、75.9%(n=107)、58.9%(n=83)、90.1%(n=127)、79.4%(n=112)和100.0%(n=141);ica基因(icaA、icaC和icaD)检出率总体上高于其他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基因,且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强(+++和++)的菌株尤为明显;clfB、fnbA、cna和fib基因检出率则表现为MPA阴性菌株高于MPA阳性菌株.9个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基因中有7个基因(clfA、fnbA、fnbB、fib、cna、icaC和icaD)在强(+++)生物被膜形成能力SA分离株中的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结论]奶牛源SA新疆流行株生物被膜形成率高,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基因携带率也较高,其中clfA、fnbA、fnbB、fib、cna、icaC和icaD基因的表达与SA生物被膜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李英  陈伟 《西北农业学报》2016,25(11):1723-1729
为获得表皮葡萄球菌aap基因domain B片段的原核表达产物,采用PCR方法扩增引起新疆南疆地区奶牛乳房炎的表皮葡萄球菌株aap基因domain B片段,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构建重组质粒pET-32a(+)-aap,将重组质粒转化至宿主菌E.coli BL21中诱导表达。结果表明,克隆得到aap基因domain B片段为2 316bp,Aap蛋白分子质量184.5ku。在宿主菌E.coli BL21中表达的最佳诱导时间为4h,IPTG最佳诱导浓度为0.75mmol/L;纯化时洗杂缓冲液中咪唑浓度为40mmol/L,洗脱缓冲液中咪唑浓度为200mmol/L时可以获得单一Aap蛋白。  相似文献   

8.
从安徽省合肥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生乳中分离鉴定24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采用E-test方法测定12种抗菌药物对乳源MRSA合肥分离株的最小抑菌浓度,微量板半定量法测定乳源MRSA合肥分离株形成生物膜的能力,PCR方法检测这些分离株携带耐药基因、毒力基因和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的情况。结果显示受试MRSA分离株对苯唑西林、克林霉素、甲氧苄胺嘧啶、红霉素、利福平、头孢噻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四霉素、丁胺卡那、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依次为100%、75%、54.2%、50%、45.8%、45.8%、33.3%、29.2%、25%、20.8%、4.2%和0%,且83.3%分离株呈现多重耐药;受试MRSA分离株携带耐药基因mec A、blatem-1、aac(6’)/aph(2")、Erm B、tet M和qac A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100%、54.2%、70.8%、33.3%、41.7%和50%,而毒力基因Clf A、Fn BPA、SEA、PVL、TSST、Hla、Ca L和Nuc的携带率分别为33.3%、83.3%、79.2%、37.5%、58.3%、87.5%、100%和100%;受试MRSA分离株中生物膜形成能力强、中等、弱以及不能形成生物膜的细菌分别占37.5%(9/24)、12.5%(3/24)、25%(6/24)和25%(6/24),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ica A、ica D、agr、Sig B和Sar A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50%、50%、50%、91.7%和83.3%。结果表明,乳源MRSA合肥分离株均为产毒性和多重耐药性MRSA,且75%分离株具有生物膜形成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揭示新疆南疆地区奶牛乳房炎性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状况及形成依赖型.[方法]采用微量板半定量法检测分离自新疆南疆地区奶牛乳房炎乳样中55株表皮葡萄球菌.[结果]结果表明,所检表皮葡萄球菌中有7株菌为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阳性菌株;选择生物膜形成能力最强的1株菌(编号5-121-2),对其生物膜形成依赖型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菌株生物膜形成属于胞外多糖与蛋白质混合依赖型,即胞外多糖和蛋白质均参与5-121-2生物膜的形成,但蛋白质起主要作用,同时胞外DNA也显著参与5-121-2的生物膜形成.[结论]新建南疆地区奶牛乳房炎性表皮葡萄球菌5-121-2生物膜形成主要依赖胞外蛋白、胞外多糖和胞外DNA,它们在其生物膜形成的贡献率分别达99.6;、82.6;和99.7;.  相似文献   

10.
牛乳源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与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新疆昌吉、伊犁、石河子3个地区奶牛养殖场乳腺炎奶样中共分离13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其中mecA基因阳性的30株进行了8种不同抗菌素敏感性检测。结果显示,分离自同一地区牛乳源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对不同药物的耐药性不同,不同地区牛源MRSA对同一药物的耐药性也存在差别。3个地区分离的牛源MRSA均对青霉素、氨苄西林表现为耐药。此外还发现,伊犁地区的所有菌株均对四环素敏感。该调查显示,新疆奶牛乳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A普遍存在,MRSA的分离率可达22.3%,且对当前常用的抗菌素呈现多重耐药现象。  相似文献   

11.
以分离自全国9个省(市、区)的102株奶牛乳房炎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研究对象,应用刚果红法(congo red agar,CRA)和半定量黏附试验(semi quantitative adherence assay,SQAA)检测了生物被膜形成情况,应用PCR法检测了8种生物被膜相关基因分布情况。结果发现,携带7种基因的菌株占有绝对优势,其次是携带6种基因的菌株;最流行的基因组合是SigB-icaR-icaA-icaD-sarA-rbf-SasG,比例高达66.7%;北京、内蒙古、宁夏、甘肃、广西、上海等地生物被膜形成与生物被膜相关基因的分布高度一致。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多种生物被膜相关基因组合是奶牛乳房炎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流行的主要特点,生物被膜形成和生物被膜相关基因的分布在大多数地区表现高度一致性,rbf和SigB基因可能在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和乳房感染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将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性乳房炎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2.
牛源抗金黄色葡萄球菌α溶血素单链抗体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奶牛乳腺炎给养殖业造成了严重损失,抗生素是治疗奶牛乳腺炎的首选方法,但易出现耐药菌株。而目前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疫苗也不能对奶牛乳腺炎提供足够的保护,疫苗的主要作用机理是激发机体产生抗体,故被动免疫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因子的抗体也许能对感染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本研究首先扩增得到影响其致病性的重要毒力因子-α溶血素(Hla)的编码基因,然后将其转化到E.coli中进行表达并纯化,再以此纯化产物为抗原,从牛源噬菌体单链抗体表达文库中筛选到了一株针对α溶血素(Hla)高亲和力的scFv,最终将该scFv进行纯化。本研究一方面为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奶牛乳腺炎提供一种新思路,另一方面也为分子水平上研究α溶血素的致病机制提供了有效的阻断分子。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掌握郑州市奶牛隐性乳腺炎发病情况,为奶牛隐性乳腺炎病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结合LMT检测方法进行隐性乳腺炎细菌学分析,对郑州市泌乳期960头奶牛进行细菌的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感染的细菌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大肠杆菌、乳房链球菌、革兰氏阳性杆菌和酵母菌等27个菌株,其中3个乳区为混合感染。结果显示,郑州市奶牛隐性乳腺炎感染普遍存在,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是奶牛隐性乳腺炎的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鸭疫里默氏杆菌的流行情况,对信阳地区疑似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病料进行病原分离和鉴定。结果显示,共鉴定到14株鸭疫里默氏杆菌,其中血清1型、2型和10型菌株依次为3、4、2株,未定血清型菌株5株;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对雏鸭均具有致病性。对11种抗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阿米卡星、链霉素和头孢曲松较为敏感,对氟苯尼考、阿莫西林、磺胺异■唑、多黏菌素B和多西环素耐药性较高;生物被膜检测结果表明,14株菌株中有8株为强生物被膜形成株,2株为弱生物被膜形成株。  相似文献   

15.
奶牛乳房炎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引起奶牛乳房炎的最主要病原菌葡萄球菌的耐药性,为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06~2007年在泰安地区5个规模化奶牛场,采集128份临床乳房炎奶牛乳样,用传统的细菌分离、培养和生化鉴定方法,对其中的葡萄球菌进行了分离,用K-B纸片扩散法对葡萄球菌的耐药性进行了检测调查。【结果】本次调查中共分离到29株葡萄球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4株(14/29,47.4%),产色葡萄球菌3株(3/29,10.3%),木糖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松鼠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人葡萄球菌各2株(2/29,6.9%),头葡萄球菌和模仿葡萄球菌各1株(1/29,3.3%);葡萄球菌对头孢拉定和阿米卡星高度敏感,对临床上常用的林可霉素、红霉素、四环素、复合磺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的平均抑菌圈直径为19.1 mm,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的平均抑菌圈直径为20.3 mm。【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分离葡萄球菌中仍占主导地位,万古霉素对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体外抗菌活性,未发现耐药株。  相似文献   

16.
金黄色葡萄球菌黏附素FnbpA是引起奶牛乳腺炎的关键因素之一,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黏附环节进行阻断,进而减少或阻止金葡菌相关毒素和荚膜的表达,以黏附素蛋白为靶抗原的亚单位疫苗是预防奶牛金葡菌乳房炎的发展方向之一。对天津及周边地区奶牛乳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的黏附素FnbpA基因检测研究,结果表明96%的临床分离株携带此基因,为进一步研究天津地区奶牛乳房炎金葡菌亚单位疫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揭示新疆南疆地区奶牛乳腺炎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情况,采用微孔板半定量法和PCR技术检测分离自新疆南疆地区奶牛乳腺炎乳样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形成能力和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结果表明:27%的实验菌株可形成不同强度的生物膜,且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分布较为复杂,给本地区奶牛乳腺炎的防制带来很大困难。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揭示新疆南疆地区奶牛乳房炎性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状况,采用微孔板半定量法检测了分离自新疆南疆地区奶牛乳房炎乳样中表皮葡萄球菌的生物膜形成能力,并采用PCR技术扩增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结果表明,41%的表皮葡萄球菌能形成不同程度的生物膜,且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较复杂,给本地区奶牛乳房炎的防制带来很大困难.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产膜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被膜菌和液相浮游菌LuxS/AI-2型密度感应系统中AI-2信号分子的活性及苦参碱对其的影响。【方法】绘制产膜表皮葡萄球菌ATCC35984液相浮游菌及生物被膜菌的生长曲线;利用哈维氏弧菌BB170(Vibrio harveyi BB170)作为报告菌株检测表皮葡萄球菌AI-2信号分子的活性;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luxS基因的转录水平;用苦参碱对产膜表皮葡萄球菌ATCC35984进行处理,检测其AI-2信号分子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在产膜表皮葡萄球菌液相浮游菌生长过程中,AI-2信号分子与lux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都是在对数生长期达到最大值,而后逐渐降低,与液相浮游菌生长曲线基本一致。在产膜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被膜菌生长过程中,AI-2信号分子活性曲线与其生物被膜生长曲线变化趋势一致,但lux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曲线与生物被膜生长曲线变化趋势相反。中药苦参碱对产膜表皮葡萄球菌液相浮游菌和生物被膜菌AI-2信号分子活性有抑制作用,并且对液相浮游菌AI-2信号分子活性的抑制作用强于生物被膜菌。【结论】AI-2信号分子活性和lux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产膜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被膜菌及其液相浮游菌的生长相关;苦参碱能够显著下调产膜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被膜菌和液相浮游菌的AI-2信号分子活性。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禽沙门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与耐药性的关系,对临床样品进行沙门菌分离,通过多重PCR方法和序列分析测定其血清型,结晶紫染色定量法测定其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其对药物敏感性。结果表明:共分离到16株禽沙门菌,其中鸡白痢沙门菌7株、鼠伤寒沙门菌6株、肠炎沙门菌2株、纽波特沙门菌1株;药敏试验结果显示16株禽沙门菌对新霉素、阿米卡星、庆大霉素、氧氟沙星、氯霉素、诺氟沙星有较强的敏感性;87.5%的禽沙门菌能形成生物被膜,相对于浮游状态,沙门菌形成生物被膜后MIC值至少提高16倍,最高超过1 024倍。因此,处于生物被膜状态下的沙门菌可显著提高其对抗生素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