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壤养分测定是棉花平衡施肥的重要环节,也是制定棉花肥料配方的重要依据。因此,土壤养分测定在棉花平衡施肥工作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土壤养分测定方法有:M3土壤有效养分的测定(推荐方法)、ASI土壤养分测定法、土壤养分常规分析方法和土壤养分速测等4种方法。目前新疆棉花平衡施肥的土壤养分测定以常规方法为主,亦有采用土壤养分速测的。为了统一测定方法.应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标准》的“新疆土壤分析方法标准”为基础。棉花平衡施肥对土壤养分的测定项目通常包括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同时也有针对性地测定微量元素的有效态含量。  相似文献   

2.
芳草湖总场与石河子大学通过 3年的合作 ,开发出了棉花微机决策平衡施肥软件系统 ,研制出适应棉花不同土壤质地和作物不同生育时期的滴灌液体肥料组合配方 ,为棉花膜下滴灌施肥进行组装配套提供了完善的技术基础。1 农场土壤养分评价1 .1 土壤养分状况从 1 985至 2 0 0 2年的  相似文献   

3.
肥料是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是棉花高产优质的保证。据资料表明,当前在农业增产措施中,肥料的贡献率占40%~50%。本文通过分析农十三师目前的施肥状况和土壤养分现状,就当前滴灌棉花化肥的施用技术浅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1 棉花膜下滴灌施肥的基本原理 棉花膜下滴灌施肥是根据棉花生长发育规律和根系生长特点及滴灌湿润峰的渗透规律,利用滴灌设施在压力的作用下将棉花需要的水分和养分(肥料)溶液滴灌入田间和棉花根际的过程,亦称为滴灌水肥耦合(随水施肥)。它是一种利用滴灌设施激活土壤的物理性能,在棉花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通过棉花营养诊断、土壤养分诊断以及土壤干旱诊断,给棉花提供必要的、适时适量的多种肥料(营养液)和水分的设施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高、中产棉田棉花整个生育期内植株、土壤养分变化与棉花产量的关系进行调查研究,提出了最佳的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6.
长期施肥对灌淤土养分状况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明灌淤土耕地在常规施肥下土壤养分状况变化及其与施肥关系,为灌淤土培肥及养分资源管理提供理论依据.采取统计分析的方法,阐明灌淤土4个代表性监测点常规施肥20年(1987-2006)来土壤养分含量变化及其与施肥量的关系.灌淤土长期耕作施肥20年后,土壤养分状况变化较为明显.其中,土壤有机质和土壤氮磷养分含量均表现出上升趋势,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累计增加6.16 g/kg,年均增加0.32 g/kg,土壤全氮含量累计增加0.083 g/kg,年均增加0.004 g/kg,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含量的年均增量分别为1.98,3.9 mg/kg;土壤速效钾含量呈现出下降趋势,平均累计减少63 mg/kg,年均减少3.3 mg/kg.灌淤土20年施肥监测结果表明,该土壤应采用有机、无机肥料相结合的施肥方式,合理调整化学肥料施肥比例,适当控制磷肥用量,增加氮素和钾素肥料用量,达到施肥平衡,提高耕地生产能力和培肥土壤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棉花施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棉花是一种全营养型农作物,又是一种需肥量较多的并对施肥技术要求比较严格的作物。棉花的科学施肥是指根据棉花生长发育的需肥特点和规律,并结合土壤与气候条件、栽培种植与灌溉方式,确定合理的施肥量和各种养分的配比及其施肥技术和方法,以达到棉花优质高产、培育土壤肥力、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土壤养分是土壤肥力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植物营养的物质基础。因此,了解土壤养分状况,对于协调土壤与植物在养分供求方面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一团近年来通过对土壤中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盐份及微量元素进行长期动态监测,对一团土壤养分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棉田科学施肥的合理方案。  相似文献   

9.
棉花是需肥较多的作物,对施肥技术和施用量要求比较高.棉花在生长发育阶段吸收的主要营养元素大部分来自土壤,如果不及时向土地投入肥料和培肥地力,就会造成土壤养分失调,土地肥力下降,导致棉花减产.根据我团近几年在棉花施肥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就今后棉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棉田土壤培肥措施作一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0.
<正>为进一步促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成果在郸城县小麦生产中的实际应用,着力提升科学施肥技术水平,促进冬小麦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节能减排,结合郸城县实际,提出郸城县冬小麦分区施肥建议。1全县土壤养分状况1.1目前郸城县各种土壤养分状况自2009年测  相似文献   

11.
通过2年大田试验,研究优化施肥对东营滨海盐渍土棉花生长及土壤养分供应能力的影响。设不施肥、农民传统施肥、优化施肥、优化施肥+有机肥4个处理。结果表明:与农民传统施肥对比,优化施肥及优化施肥+有机肥处理有效提高了棉花产量、肥料农学利用率、偏生产力;施肥改变了土壤盐基离子组成,农民传统施肥、优化施肥、优化施肥+有机肥处理Na+及Cl-所占比分别减少2.29%,3.45%,6.15%,K+、Ca2+、Mg2+、SO_2-4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优化施肥+有机肥处理能明显提高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其中脲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比传统施肥和优化施肥高7.8%~17.0%和5.0%~13.3%;施肥提高了土壤速效养分,优化施肥+有机肥处理速效P和速效K含量总体处于较高水平,而N0-3-N、NH+4-N含量总体表现为传统施肥优化施肥+有机肥优化施肥不施肥,这说明优化施肥能有效降低土壤NO-3-N、NH+4-N含量,进而NO-3-N、NH+4-N的流失风险也随之减小。采用N、K肥基施+蕾期花期2次追施的优化施肥处理,不仅减少了肥料用量,而且提高了产量,配合施用有机肥增产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膜下滴灌棉花不同施肥方法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膜下滴灌棉花在施肥和灌水上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本文作者通过滴灌棉花根系的分布特点,测定了湿润峰在3种质地中的变化规律,滴灌施肥后氮磷养分在土壤中的分布特点,提出膜下滴灌棉花采用液体滴灌专用肥,实行全生育期通过管道直接施入棉花根部,可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减少施肥成本,从而提高棉花产量。  相似文献   

13.
普洱市思茅区经济作物土壤养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养分状况能表现土壤为植物提供营养条件和协调环境条件的能力,科学的分析土壤养分状况可合理的分析评价其土壤肥力平衡状况,对指导当地农作物生产平衡施肥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测试分析项目的要求对思茅区种植经济作物(咖啡、茶叶、橡胶)的种植区进行土壤养分测定及分析,为思茅区的经济作物种植及平衡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秸秆还田及施肥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秸秆还田是当今世界普遍重视的一项培肥地力的增产措施,对维持农田肥力,减少化肥使用,提高陆地土壤碳汇能力具有积极作用。合理施肥,能为作物生长创造养分贮量丰富、有效性高、贮供协调的土壤生态环境,同时能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质量。介绍了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质等养分含量的影响和施肥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新型加压滴灌节水技术推广以来,南疆棉花产量逐年增加。但随着该技术的应用,土壤灌水、施肥方式都发生了变化。本文主要研究了在棉花生育期加压滴灌施肥条件下的土壤养分的分布,以期为棉花科学滴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棉花是农场发展的支柱产业,如何利用新技术改造传统的施肥耕作方式,提高棉花的生产效率,其中重要的一条原则就是实行定量施肥,测土配方用肥,把肥料养分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逐步提高肥料利用率和肥料投入。为此,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是一条重要的节本增效,提高肥料效率的有效途径。本文与石河子大学通过5年的肥料试验,开发出了棉花微机决策平衡施肥软件系统和测土配方施肥计算器编程模型系统。研制出适应棉花不同土壤质地和作物不同生育时期的滴灌肥料组合配方,通过大面积的推广应用,产生了具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膜下滴灌施肥进行组装配套提供了完善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7.
基于GIS与GPS的中国农村精准施肥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在利用GIS和GPS研究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的基础上,以农户作为精准施肥的单元,探讨在中国农村进行精准施肥的途径。结果表明,不同农户地块养分存在一定空间变异性,由此导致相邻农户施肥量存在差异性,而采用农户为单元的施肥推荐既可以避免土壤养分空间变异造成的推荐施肥偏差,又可考虑中国农村分散经营的实际的状况,从而使土壤养分管理更加精细化。  相似文献   

18.
施肥投入对招远农田土壤酸化及养分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研究目的】分析当前招远市不同栽培体系下农田施肥对土壤酸化和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方法】通过对农田养分投入的调查,结合大量田间采样和1981年土壤普查资料,分析目前土壤pH、养分的变化特点以及这种变化特点所可能导致的一些问题和原因;【结果】农田出现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土壤有效磷出现积累与土壤钾含量低的失衡状况;土壤酸化比较严重,60%以上的农田土壤pH值低于5.5;土壤酸化造成土壤微量元素铁、锰、铜等超标。过量的氮素供应,在投肥品种上没有考虑碱性肥料等因素造成土壤酸化。而土壤微量元素的过量积累与土壤酸化关系十分密切;【结论】招远市农田投入养分失衡等施肥措施是造成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土壤酸化造成土壤中量元素的缺乏和某些重金属超标,成为生产上的障碍因子。有机肥施用偏低是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的主要原因。今后应该根据土壤养分状况、酸化状况。有针对性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研究,以推进本市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19.
信息技术在测土配方施肥中的运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国外欧美等发达国家信息技术在土壤养分管理和施肥技术上的运用特点,分析了中国测土配方施肥对信息技术的要求、发展趋势,提出了中国目前测土配方施肥信息化处理的要求、任务和内容,分析了县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在测土配方施肥运用信息技术存在的问题。测土配方施肥中信息技术的运用主要包括:(1)应用数据库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按照标准处理和整理土壤肥料等数据和相关图件,建立属性数据库和空间数据库与管理系统;(2)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基础数据库,结合应用模型,建立耕地地力评价系统、施肥决策系统等测土配方施肥应用系统;(3)将网络技术与已建立的应用系统结合起来,实现数据库的共享化和测土配方施肥的网络化。  相似文献   

20.
规模经营稻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与高效平衡施肥效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传统统计和地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规模经营的黑龙江江川农场76.5hm2水稻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与高效平衡施肥效应进行了研究。试区土壤养分主要限制因子是N、P、K和Zn,不同土壤养分的变异情况各不相同;三种网格(50m×50m、100m×100m和150m×150m)取样尺度下试区9个水稻田块间土壤主要养分含量差异总体上均显著,但同一田块三种网格取样尺度下土壤主要养分含量差异总体上均不显著;三种网格取样尺度的同一土壤速效养分在空间分布上具有较明显的空间相似性。表明按150m×150m网格进行土壤取样,能对规模经营稻田不同田块土壤主要养分状况进行正确评价;对规模经营的江川农场试区稻田可按田块(6.3~12.9hm2/田块)为管理单元进行土壤养分分区管理。在上述工作基础上,利用作物优质高产推荐施肥咨询服务系统,形成了试区水稻高效分区平衡施肥技术。该技术增产4.3%~11.2%,增收779~1532元/hm2,提高氮肥利用率12.6~14.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