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近年来,我国奶制品行业频频发生质量问题,比如"三鹿奶粉"事件等,这也就进一步限制了我国奶牛养殖业的发展,为我国奶牛养殖业带来了风险,进而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奶农养殖奶牛的积极性,同时由于奶牛对饲养环境、饲料营养等方面的要求,也会进一步加剧奶牛养殖业的风险,因此,降低奶农的养殖风险,是当下我国奶牛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一、奶牛养殖业中奶农所承受的风险(一)饲养成本上涨飞快  相似文献   

2.
呼伦贝尔市是中国乳业绿色原料基地,乳业供应链前端的模式包括:分散的牧户放牧养殖、分散舍饲饲喂养殖、国营牧场集中饲养、奶牛养殖企业模式、合作社模式、奶联社模式、国营农场模式;鲜乳物流收集储存模式包括:养殖场挤奶厅模式、独立挤奶厅模式、奶制品企业建立的挤奶厅、奶制品企业奶站集中储存模式、独立奶站集中储存模式:鲜乳物流运输模式包括:兼有收购与运输功能的运输模式、独立奶站拥有槽车运输、企业自备鲜奶槽车运输。呼伦贝尔乳业供应链优势是草原绿色;缺陷是距离内地遥远。需要研究的是适宜的奶牛品种、成本低廉安全的物流模式、独特高质的产品和适合的乳业政策。  相似文献   

3.
中国奶业发展的新问题和对策及未来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2007年9月《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出台后的效果,对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的奶牛养殖户、乳制品加工企业、奶站等进行了深入调查和访谈.了解了奶业发展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鲜奶收购价格一路上扬,奶牛价格有所恢复,奶农养殖效益逐步提高;奶牛存栏数量下降,奶源紧张.企业争抢奶源情况严重;奶制品价格上涨,但涨幅较小,部分企业出现亏损;奶业价值链各环节利益分配失衡,抑制了奶业的健康发展。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加快《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的政策落实:按照《乳制品加工行业准入条件》,合理布局乳制品加工企业,优化增量,调整存量;整合奶业价值链,保证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利益,使得奶业产业链各个环节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扶持奶业合作社、奶农协会和专业服务组织的发展;加大对标准化规模养殖的示范与推广力度以及对养殖小区的扶持;加强奶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发挥政府的公共职能。最后对中国奶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蔡文青  梁斌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7):1473-1475,1487
奶牛场基于RFID技术,通过监控个体奶牛产奶信息等,结合奶牛饲养工艺,建立饲养管理模型,进而达到控制原料奶品质的溯源管理的目的。同时原料奶、奶制品生产加工企业的生产信息及销售信息通过网络,使消费者实时查阅和监督,详细掌握食品的安全等级,对违规现象进行监控。最终目的实现将奶制品安全的监督和管理延伸到对牛奶各个生产环节的监管上,杜绝不安全的奶制品流入市场。  相似文献   

5.
项目介绍:无锡市锡山区东北塘镇现有奶牛2531头,年产鲜奶8000余t,全镇共有养牛专业户234P。目前,全镇共有2个超百头以上牧场,其中奔牛牧业有限公司集养加销一体,日产鲜奶6t,注册的“蓉湖”牌鲜奶已成为无锡市政府早点工程用奶。项目拟引进优良品种和先进的奶制品加工设备、技术,建设一家集养殖、加工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企业,养殖奶牛5000~10000头,年加工鲜奶2.5万t。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奶制品的需求量逐年增长;同时,对奶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奶牛的产奶量和优质奶产品直接关系奶牛养殖企业的经济效益。笔者10多年来一直为本地一个规模奶牛饲养示范场(饲养580头黑白花奶牛)提供技术服务,对饲养奶牛的认识颇为深刻,把自己在奶牛饲养过程中有关提高奶牛产奶量和奶品质的新办法、新技术作综述,为制定奶牛的高效、高产饲养技术规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4月底,河北省以西藏高原之宝牦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省总代理揭牌为标志,西藏高原之宝牦牛奶正式进人唐山市场。西藏高原之宝牦牛奶产自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因牦牛奶资源稀缺、营养丰富而成为奶中珍品。牦牛奶进入唐山市场,丰富了当地的奶制品市场,满足了消费者对高端奶品的需求,为全市人民提供了健康、营养、安全的奶制品。据悉,为支持公益事业,每售出1盒牦牛奶将为西藏青少年基金会捐献0.10元。  相似文献   

8.
12月3日,资深乳业专家王丁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乳业巨头海外市场大手笔投资建厂,无疑将减少对国内奶源的使用,用手段将奶价降下来逼迫奶农“杀牛倒奶”,退出奶牛养殖行业,对国内奶业来说是一种自杀行为。  相似文献   

9.
奶业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技术密集型产业,奶制品中富含人体所需要的全部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及矿物质,被人们誉为最接近完美的营养品。文章重点分析了我国原料奶生产的区域特性,我国奶牛的饲养规模及良种奶牛覆盖率,我国原料奶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屡次出现奶农卖牛宰牛的现象,"三聚氰胺"事件的发生更加剧了奶牛养殖业的恶化;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国外的低价奶粉大量挤占市场使国内产品的销售雪上加霜,奶农信心基本跌到谷底。奶牛养殖是一个周期长、恢复慢的行业,积极采取果断措施帮助奶农摆脱困境,重塑养殖信心,扶持其健康发展对保持奶源的稳定,遏制奶业继续恶化,  相似文献   

11.
FAO奶及奶制品展望全国畜牧兽医总站余鸣据FAO临时估算表明,1995年全世界由奶牛、水牛、绵羊及山羊产出的奶的产量将达5.26亿t,与1994年产量相当。估计发达国家的产量,因独立国家联合体(CIS)及东欧产量的降低而有所下降。然而,发展中国家产量...  相似文献   

12.
甘肃和全国一样,2006年以来,甘肃奶牛养殖效益大幅度下降,部分奶牛养殖户亏损,个别地方出现倒奶杀牛现象。奶农在饲料涨价、压级压价、拖欠奶资的泥潭中挣扎着,且越陷越深。只前,奶业出现的问题,实质上是加工环节出的问题,又反作用于奶牛饲养业,使奶农饲养积极性下降。实践证明,只有减少乳品企业用于促销的损失,增加利润空间,就在源头为原料奶收购的涨价创造了前提,乳品企业也只要在获得正常利润后反哺奶农.才能保护奶农的利益.保护整个行业。如何使奶业产、加、销各环节接成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维护奶业各部门从业人员的利益,使奶农养牛实现与市场接轨,构建和谐健康的奶业。是热爱和关心奶业各方志士仁人的心愿。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养殖事业发展过程中,奶牛养殖事业受到广泛重视,其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丰富的奶制品,还能提高养殖事业的经济效益。然而,目前部分奶牛在实际生长期间,会感染乳滞疾病,影响着奶牛的生长效率。基于此,新疆莎车县英吾斯塘乡畜牧兽医站针对奶牛乳滞疾病的分析,提出几点防治措施,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后.奶制品安全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要生产优质安全奶.振兴奶业经济,引导奶农走出低谷.抵御奶业风险,重塑奶业形象,必须从源头抓起.从奶源基地抓起,现就如何搞好奶牛生产管理.生产优质安全奶浅谈于下:  相似文献   

15.
正奶业和乳制品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对我国民族企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但是纵观现阶段的大小奶制品企业与养殖牧场,不可避免的会存在奶牛的繁殖性能不强的情况,对奶制品行业乃至奶牛的养殖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对奶牛繁殖的性能进行系统的研究。1采样分析1.1产犊期与产犊间隔通过使用SAS软件对牛群中的1532头奶牛的产犊情况进行分析,剔除不健康的公犊之外,所剩的健康的雌  相似文献   

16.
东奇 《新农业》2005,(6):56-57
亮子口村现有耕地2578亩.农户414户,1400口人.是辽阳市西年平原上一个典型的种植,养殖专业村。现存栏肉牛1200头,奶牛400头.生猪1600头.养殖专生户达70多户,沈阳辉山乳业及完达山乳业集团在该村设有奶站及榨奶大厅。  相似文献   

17.
当前奶业的形势比预想的好,总体来看,奶牛存栏量恢复到95%,同比下降了一点,生鲜乳价格虽然同比下降,但有所回升。为进一步促进奶业振兴和发展,国家将采取以下措施:一、推进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提升奶牛养殖水平。二、加强生鲜乳价格的监测,指导奶农合理安排生产,引导整个行业稳定发展。三、加强奶站整顿清理。虽然奶站清理整顿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由于我国一些地区奶牛养殖分散,  相似文献   

18.
陈教授介绍了霉菌毒素给奶牛养殖带来的危害.同时也阐述了HBS和免疫抑制对奶牛养殖的影响.并推荐了一种新型的奶牛功能性添加剂一奥奶净。  相似文献   

19.
“三鹿奶粉”事件之后,各级政府立足奶业恢复振兴和长远发展.遵循“养殖规模化、管理规范化、经营区域化、生产集约化”的战略布局,大力推进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建设,这是奶业持久发展的必然抉择。然而许多养殖户还难以适应由散养到规模集中的过渡。心存顾虑。本文着重对奶牛泌乳期、干奶期两阶段的营养需要进行客观分析,用以指导奶农合理地优化配制奶牛饲料、饲草,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奶农养殖的积极性和经济效益,推动奶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奶牛养殖已成为我国农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国奶牛存栏头数和产奶总量不断增加,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提高奶牛的产奶量,人们在奶牛饲料中使用了各种能催奶的化学制剂和生物制剂,结果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耐药菌株增加,内分泌功能紊乱、抗生素残留和兽药残留超标等,严重影响到人类健康和食品质量安全问题。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广大消费者对牛奶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提出无抗奶、无残留奶的要求,国家也为鲜奶及奶制品的质量安全采取了一系列的强制性措施,但也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