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区1996年度的林业开发,要按照“巩固提高、重点突破、注重加工、总体推进、创建高效”的基本思路,实行开发与改造、改革与发展并重的方针,以优质高产高效林业建设为重点,推进开发上规模、上质量。上水平。出效益。具体开发任务是:完成人工造林25万亩,低产林改造3O万亩,中幼林抚育用.3万亩,封山育林50万亩,育苗1400亩。在思维方式和具体措施主要着力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深化认识,进一步加大林业开发的力度。试验区建设以来,我区要使林业开发上新水平,农村经济超常发展,必须进一步深化对林业开发的认识,树立林业产业…  相似文献   

2.
杜海艳 《中国林业》2013,(12):44-44
江苏省滨海县东临黄海,是典型的农业县。近几年来,该县把生态建设作为林业发展之本,富民增收作为林业发展之基,把握好造林和富民、生态和产业之间的关系,使林业发展由纯粹植树造林向产业化经营转变,增强林业自身活力,走出了一条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互相促进、协调发展之路。全县高效林业面积达7.54万亩,新增1.1万亩,增长14.5%。其中,果树经济林3.56万亩、杞柳创汇林0.68万亩、高效复合林2.3万亩、桑冈0.52万亩、苗木花卉基地0.48万亩。现有林木总量5100万株,活立木蓄积量298万赢方米,林木覆盖率23.82%,在盐城市率先达到小康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3.
绥宁地处湘西南,总面积439万亩,其中林业用地342万亩,是全国重点山区县。全县立足山区优势,顺应市场经济的大潮,紧紧围绕提高林业经济效益这个中心,把发展高效林业做为农村奔小康的重点工程来抓。1987年以来,共人工造林36万亩,封山育林65.6万亩,中幼林抚育175万亩次,残林改造12万亩,于1991年和1993年灭荒达标和绿化达标,目前全县森林复盖率70.8%,森林蓄积1100万立方米,林木年生长量76.8万立方米,年消耗量523万立方米。林业生产走向了高产高效优质的良性循环之路,林业收入(直接和间接)占全县经济收入的6O%以上。一个…  相似文献   

4.
我县是一个老林区县,全县总面积340万亩,其中林地面积239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70.2%;森林蓄积量512万立方米,楠竹28.1万亩,活立竹3661万株。近几年来,我们围绕地委、行署提出的“八亩山地做文章,综合开发奔小康”的战略部署,在积极发展传统林业的同时,把发展高效林业放到振兴林区经济,率领全县人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位置上,在开发、管理和增值上下功夫,走出了一条林果药牧相结合,产加销一条龙的高效林业发展路子,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我县森林覆盖率为63%。1994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4.95亿元,其中林业占8059…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山东省沂水县以保护森林生态资源,发展现代高效林业,加强湿地管理保护,发展林业产业为目标,创新造林机制,先后打响了荒山绿化、水系绿化和干线公路绿化三场"造林绿化攻坚战",完成造林绿化30.8万亩,让荒山、水系、干线公路戴了"绿帽"、穿了"绿衣",林业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全县有林地面积达到176.6万亩,其中防护林面积73.7万亩,经济林、用材林面积10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8.8%。  相似文献   

6.
1990年,石门县被列入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县,给全县的林业建设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五年来,长防林建设完成荒山造林57万亩,封山育林70万亩,其中重点工程造林30万亩。现有防护林面积达46万亩,占有林地面积的18%,昔日严重的水土流失已得到初步控制;占全县林业用地面积70%的280万亩山地已绿化,全县森林覆盖率由八十年代的45%上升到59%;1994年大林业总产值达到2.5亿元,占农林牧渔业产值的25%。我们初步实现了“以长防林工程促灭荒造林,进而推进高效林业发展,综合开发绿色产业”的目标。树立大林业观念,构造高效林业新格局…  相似文献   

7.
三门峡市地处豫西丘陵山区,素有“六山三岭一分川”之称。发展林业在我市的农业和农村工作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就如何加快我市林业发展谈点粗浅的意见。 一、三门峡市林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一)林业发展现状 据1998年第四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全市有林业用地903.05万亩,其中有林地363.22万亩。灌木林地195.59万亩,疏林地  相似文献   

8.
宝鸡市总面积138.45万亩,林业用地面积102.6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6.9%。2000年以后,相继实施了天保、退耕还林、三北四期、绿色宝鸡创建等林业工程项目,累计完成飞播造林7.67万亩,封山育林2.1万亩,人工造林近9.53万亩。2008年全区林业社会总产值4438万元,其中干鲜杂果、生漆等各种林副产品收入2737万元。林业生产的发展,增加了群众经济收入,提高了人民生产生活水平。但在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三十年来,哲里木盟的林业建设大体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建国以后到1956年,是我盟林业的恢复阶段。在旧社会遗留下来的200万亩林地基础上,造林52万亩,封山育林140万亩,1957年到1965年是我盟林业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全盟造林347万亩,封山育林320万亩,有林面积比前八年翻了一番,森林覆盖率由建国初期的2%上升至6%,十年内乱期间,我盟林业遭到极大破坏,有林  相似文献   

10.
德阳市市中区高效林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德阳市市中区高效林业的发展尹华刚(德阳市市中区林业局)德阳市市中区分布为平坝、浅丘、深丘三大类型,地处成都平原北部边缘,幅员面积164万亩,总人口78万人,其中有耕地76.4万亩,人均耕地0.98亩,有林业用地41.4万亩,人均林业用地0.53亩,林...  相似文献   

11.
1990年荣获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单位的河南淮滨县,立足县情搞绿化,跳出林业抓林业,使林业生产走上了优质高产高效之路。 建成四大林业基地,向绿化的高标准进军。一是以全县20多条大中型骨干河堤为重点,建成6.7万亩淮河、洪河防护林和用材林并重的速生丰产林基地;二是以改造低产园、荒废田为重点,建成3.8万亩果园、桑园的经济果木林基地;三是以河渠、路坡为重点建成2.2万亩荻、苇、条、权丰产林基地;四是以村旁、宅旁等四旁为重点建成3.6万亩林果桑综合基地。  相似文献   

12.
新的希望     
省委、省政府作出《加速全面绿化建设优质高产高效林业的决定》来,洞口县根据本县具体情况,进行科学规划,总体运筹,采取“蹲点示范,深入发动,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办法,掀起了林业商品基地建设的热潮,把高效林业建设与丘岗开发、与林业内部结构调整很好地结合了起来,现全县速生丰产用材林、笋竹两用林、干鲜林果、“三木”药材、化工原料林五大商品基地已初具规模,总面积达35万亩、15万亩速生丰产林,林相整齐,长势旺盛c10万亩笋竹两用林,经过三、四年的培育,竿竿新竹含青吐翠,立竹度增加了近60%;产笋量翻了近一番。5万亩…  相似文献   

13.
我县位于河北省的北部,是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山区。全县53个公社,423个生产大队。总面积573万亩,其中农业用地56.6万亩,占总面积的10%,林业用地206万亩,占总面积的36%。我县有4个国营林场,经营面积63.6万亩,占全县林业用地的30%;集体林地面积142.4万亩,占全县林业用地的70%。自1969年以来,在林业生产中,我们遵照毛主席关于“使国营经济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成份”的教导,充分发挥了国营林场的骨干示范作用,实行国营带动集体,全县林业生产得到显著发展。有林面积由1968年以前的470,800亩,现已发展到150万亩,四旁树木由1968年前的500万棵,发展到1,700万棵,分别增加了2倍多。  相似文献   

14.
在消灭宜林荒山后,我县林业工作的重点是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发展高效林业,全面绿化汝城。根据县政府1995年的工作思路,林业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措施是:一:1995年我县林业生产任务:全县计划造林4500O亩,其中世界银行贷款造林28万亩,用材林低产林改造8000亩,面上造林900O亩。捕竹低改3万亩,幼林抚育11万亩,封山育林60万亩。四旁绿化和义务植树各10D万株,木材限额采伐商品材8万立方米。计划修通延伸永山林场林区公路3公里,南洞西边山林区公路145公里,兴建年产4000吨竹胶合板厂一个。二:完成任务的主要措施1加强技术服务,发展高…  相似文献   

15.
一五年来,集体营造300亩以上的高效林业基地达620个,个体营造50亩以上的高效林业基地达700多个,总面积达21万余亩。目前,受益面已达60%以上,其中1994年基地创产植达4800万元。本刊讯近年来,怀化市市委、市政府大力动员党政机关,林业各部门以及厂矿企业、社会团体、私人个体等社会各界力量,与当地群众共同开发丘岗山地,营造高效林业基地,做到“有山出山,有钱出钱,有技术出技术”。形成了开发主体多元化,开发形式多样化的格局,5年来,开发300亩以上和50亩以上的高效林业基地分别为620个和720个,总面积达21万余亩,目前受益面…  相似文献   

16.
信阳地区近几年来,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林为重点,在山上做文章,在林上下功夫,积极发展优质高产高效林业,收到了明显成效。目前板栗已发展到72万亩,茶叶36万亩,蚕桑15万亩,油茶14.4万亩,油桐7.6万亩,水果8.2万亩,条林5万亩,竹子16.7万亩,银杏50.6万株。经济林已成为农村经济中风险小、发展稳、效益好的支柱产业,1994年全区林业产值突破1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2%,商品率达60%以上。 经济林的发展不仅为市场提供了丰富的产品,也为地方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注入了活力,其效益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河北省衡水市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精神,抓住林业发展的历史机遇,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通过变思路、给政策、活机制、加大宣传与服务力度,努力推进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平原高效林业,开创了全市林业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一改过去“年年造林不见林”的被动局面,取得了“四个突破”:一是在造林数量和质量上取得突破。共造林300多万亩,其中丰产林200多万亩,造林平均成活率达95%。二是在民营林业上取得突破。近3年,全市造林共投资7亿元,其中民间资本、城市资本和域外资本6.1亿元,占总投资的87%。三是在集约化经营上取得突破。全省平原区万亩以上的丰产林规模造林20多片,仅衡水就占8片,占全省的40%。在重点沙区建成了20多个丰产林专业村、家庭林场、绿色庄园。四是林业产业建设取得突破。全市培育了林板纸龙头企业13家,人造板年产量达到了27.4万立方米,纸产量9.7万吨,年销售收入达到8.3亿元。  相似文献   

18.
北湖区自1995年撤市改区后,有山地面积110万余亩(其中丘岗地39万亩,山地73万亩),占全区土地面积的88%。全区人均山地面积为8.3亩,是人均耕地面积的8.5倍。我局狠抓营林生产,大槁造林绿化,林业生产出现了良好的势头,林业正成为我区农村致富奔小康的一大支柱产业。灭荒达标,实现全面绿化后,区林业局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把全区林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建设高效林业,发展林业经济,实现林业生产由造林绿化型转向产业效益型上来。至1996年,全区林业产值达1497万元,高效林业的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全区林业经济基础仍然薄弱,山地…  相似文献   

19.
“八五”时期全省林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认真贯彻执行省委、省政府“五年消灭宜林荒山,十年绿化湖南”和“加速全面绿化,建设高效林业”的两个决定,开拓创新、真抓实干,掀起了消灭宜林荒山实现全面绿化建设高效林业的高潮,开创了湖南林业生产建设的新局面。(一)、如期实现了消灭宜林荒山的目标。认五”期间,全省共完成造林1971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628万亩,飞播造林344万亩。完成封山育林2969万亩,迹地更新316万亩,中幼龄林抚育15127万亩,四旁植树96亿株,到1993年底,全省100个山丘县消灭了宜林荒山,9个平原县和15个大型国营农…  相似文献   

20.
双牌县现有竹林23.1万亩,其中摘竹20.4万亩,小杂竹2.7万亩;竹类品种44个;立竹蓄积量3852万根,其中捕竹蓄积量2523万根。产区主要分布在阳明山、何家洞、五里牌、五星岭、塘底、上梧江等乡镇场。1993年以来,双牌县委、政府顺应市场经济发展新形势,抓住省、市在该县办高效林业试点的机遇,把竹业开发作为高效林业的突破口和搞活林区经济的龙头产业来抓,竹类资源迅速扩大。其中捕竹面积从1993年的189万亩发展到20-4万亩,桶竹蓄积量从2006万根发展到2523万根。1995年,桶竹及其产品总产值达到1802.l万元,占大林业产值的ZO%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