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小梅山猪最佳近交区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小梅山猪育种中心839窝纯种小梅山猪按其近交系数的大小(F=0~39.9%),分成9组,运用数量遗传原理,探讨小梅山猪以产活仔数为主目标性状的繁殖性能近交效应,发现小梅山猪最佳近交区域为近交系数0.1%~14.9%,较佳近交区域近交系数为15%~19.9%;衰退区域近交系数为20%~39.9%。结果表明:小梅山猪具有安全近交区域广、耐近交能力强等优良特性。  相似文献   

3.
小梅山猪种资源的保存与利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小梅山猪是太湖猪的一个类群,受传统养猪方式的影响,70年代末已近灭绝,仅在太仓水网乡村有少量饲养,公猪更少得可怜,血统狭窄,各个体间都有一定亲缘关系,且不少与中梅山猪混杂,生产性能不稳定。为了保护好这一猪种资源,从1986年开始,我们立题进行了小梅山...  相似文献   

4.
小梅山猪品种资源保存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威  邢军  凌天星  陈军  李静  谢庄 《猪业科学》2008,25(12):96-97
小梅山猪是梅山猪三大类群之一,以产仔多、性成熟早、肉质鲜美等优秀种质特点闻名世界,但受传统养猪方式的影响,截至20世纪70年代末已近灭绝。本文以江苏省最大的小梅山猪保种基地——江苏省小梅山猪育种中心的小梅山猪保种核心群为研究对象,对小梅山猪的保种情况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5.
杂交对小梅山猪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宗华  张牧  邢军 《养猪》2002,(4):31-32
纯种小梅山、大约克×小梅山和长白×大约克×小梅山各 1 5头 ,肥育至 6月龄 ,每组各屠宰 1 0头 ,测定其背最长肌和丰腱肌营养成分 ,结果 ,肌内脂肪含量小 ,纯种梅山显著高于两杂种组 ,水分、蛋白质、灰分、钙、磷和肌苷酸各组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小梅山猪及其二元杂交猪断奶前后血液指标的动态变化规律,随机挑选16头健康的35日龄断奶的小梅山仔猪和长梅仔猪(长白×小梅山),每组8头,分别于断奶时、断奶后1 d、3 d和5 d上午采血,检测血清生化和血常规等多项指标。结果:1)小梅山仔猪断奶后,血清生化指标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LB/GLO)、尿酸(UA)、磷酸肌酸激酶(CK)水平均较断奶前显著升高(P<0.05),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比值(AST/ALT)、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葡萄糖(GLU)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而碱性磷酸酶(ALP)水平断奶前后差异不显著(P>0.05);血常规指标中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平均体积(MCV)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其他指标断奶前后差异不显著。2)长梅仔猪断奶后,ALT、AST、ALP、UA、CK水平显著升高(P<0.05),AST/ALT、TP、GLO、GLU水平显著降低(P<0.05),ALB、ALB/GLO水平断奶前后差异不显著(P>0.05);血常规指标除红细胞压积(HCT)显著降低外,其他指标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研究表明,生产实际中血液指标可作为判断仔猪应激程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用荧光定量方法对不同日龄小梅山猪和苏姜猪下丘脑中gabra1基因的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小梅山猪和苏姜下丘脑gabra1 mRNA表达丰度的变化,从初生到初情期逐渐升高,初情期后下降;小梅山猪不同发育阶段间差异显著(P<0.05),苏姜猪初生与180日龄间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各阶段间差异显著(P<0.05)。小梅山猪初生、初情期、初情后三个发育阶段下丘脑gabra1mRNA表达丰量均显著高于苏姜猪(P<0.05)。  相似文献   

8.
梅山猪的卵巢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不同日龄的35头梅山猪的卵巢采集下来作形态学和组织学检查。最初在45日龄就观察到卵巢上有囊状卵泡,并且突出于卵巢表面,然后随着这些卵泡的增多,卵巢重量迅速增加。75~90日龄约半数卵巢有黄体,表明75日龄前有些猪已开始发情。对45日龄梅山猪注射外源促性腺激素,卵巢有反应。这些结果表明,性早熟的梅山猪很早时卵巢上就有囊状卵泡发育。  相似文献   

9.
小梅山猪种质指标测定与杂交利用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小梅山猪是我国优良的地方品种猪,纯种小梅山猪体型小而紧凑细致、繁殖力高、杂种优势明显,为了更好地保护与利用这一优秀种质资源,本试验对小梅山猪育种中心纯种小梅山猪的种质指标进行测定,并分析其杂交利用情况。结果表明:该猪场现有猪群的群体近交系数为0.1953,头胎平均总产仔数为(13.57±3.70)头,头胎平均产活仔数为(12.75±4.23)头;2胎及2胎以上平均总产仔数为(14.09±4.17)头,2胎及2胎以上平均产活仔数为(13.39±3.92)头,后肢畸形率为0.40%,黑脚为0.60%,杂毛为0.20%,驼背为1.40%;纯种小梅山猪日增重、饲料转化率、胴体瘦肉率分别为324.4g/d、4.01∶1、46.23%,而培育的长白×小梅山二元杂交猪和大约克×长白×小梅山三元杂交猪日增重、饲料转化率、胴体瘦肉率分别为553.7 g/d、3.31、53.33%和622.3g/d、3.18、57.83%。  相似文献   

10.
梅山猪种为高产仔的外祖母合成系的形成提供了希望。在形成这些系的过程中 ,获得的早期结果是令人鼓舞的 ,制订改良生长和胴体特性而保持高繁殖性能的选择方案是有效的。由高产仔的白猪和梅山猪种间产生的合成系的进展 ,表明梅山猪在商业上可以成功地应用 ,并在大多数市场中具有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旨在检测猪GPR54基因多态性,分析其与产仔数之间的关系。采用PCR-SSCP、PCR-R FLP和直接测序方法,对小梅山猪、枫泾猪和大白猪3个群体218头繁殖母猪进行GPR54基因的多态分析,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分析其与616窝小梅山母猪繁殖记录的关系。结果表明:在3对引物(P1、P4、P8)中检测到3个多态位点,其中1个多态位点(P1)导致氨基酸的改变(Leu35Pro),P4与P8位点的基因遗传为连锁遗传;P1位点上,2胎以上小梅山母猪中,BB型个体的产活仔数(NBA)比AB型和AA型分别高0.69、1.65头(P0.01),所有胎次中,BB型个体的TNB和NBA均高于AA型(P0.01)和AB型(P0.01);P4/P8位点上,杂合型的总产仔数(TNB)和NBA均高于纯合型。结果提示,对于小梅山猪,P1位点的BB基因型可作为小梅山猪辅助选择的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12.
在家畜育种上,进行多性状的选择过程中,综合选种指数法广为应用。此法是把所要选择的各方面性状,按其遗传特点和经济效果综合成为一个指数,然后按指数高低进行选留。利用综合选种指数对家畜进行选育,在国外从40年代已开始应用,我国在家畜选种上的应用也有近20年的历史。在我国猪饲养量为世界之冠,70年代以来,随着猪人工授精技术的逐步推广,种公猪对发展养猪生产的作用越来越大,加上猪育种工作的深入开展,对种公猪的选择和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在地方品种的选育工作中,提高平均日增重,降低背膘厚是两个十分重要的经济指标,正确计算综合选…  相似文献   

13.
小梅山猪杂交后,除背最长肌嫩度改善外,其它肉品质指标都有不同程度下降,除背最长肌肉色外,全部肉品质指标均为小梅山猪大于约小梅猪,约小梅猪大于长约小梅猪.一些肉质性状间相关显著.背最长肌和半腱肌肌纤维直径均为长约小梅猪显著大于小梅山猪和约小梅猪,小梅山猪和约小梅猪差异不显著,全群猪肌纤维直径除与熟肉率呈正相关外,与其它肉质指标都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FSHR基因第1外显子多态性及其与小梅山猪产仔数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检测猪FSHR基因第1外显子多态性,并分析其与产仔数之间的关系.采用PCR- SSCP和直接测序方法检测基因多态性,利用最小二乘法分析其与母猪产仔数的关系,同时对多态位点的方差组分进行分析,并预测选择反应.研究结果表明:猪FSHR基因第1外显子区域内检测到3个SNPs(C70T、C74G、C81T),其中C74G导致氨基酸的改变,同时,筛选出3个单倍型和5种基因型;FSHR基因单倍型与基因型分布在小梅山猪、枫泾猪与大白猪群体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关联分析结果显示,2胎以上的小梅山母猪中,AA和CC基因型个体的TNB比BC基因型分别低0.64(P>0.05)和0.36头(P>0.05),所有胎次中,AA基因型个体的TNB 和NBA比AC基因型分别低0.80(P<0.01)和0.67头(P<0.01).对于FSHR基因第1外显子而言,小梅山猪TNB和NBA的遗传主要受到显性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项试验是继1983~1984年完成小型梅山猪与外来瘦肉型猪二元杂交组合试验和小批量三元杂交预备试验之后进行的三元杂交组合试验.试验于1985年在嘉定县种畜场进行,共完成中猪和大猪试验各两批,共计饲养17个杂交组合肉猪384头,屠宰273头(其中饲养中猪193头,屠宰分割134头;饲养大猪191头,屠宰分割139头)。目的为筛选出胴体瘦肉率较高,前后腿肌肉比较丰满,经济效益较好的最佳组合以推广应用于供港中猪生产,为提高  相似文献   

16.
小型梅山猪近年来选育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型梅山猪近年来选育效果观察顾耀宗(江苏省太仓市种畜场)太仓市种畜场建于1974年,地处九曲乡境内的太湖水泄洪干流──戚浦塘河畔。建场近二十年来,在农业部、省、市业务主管部门和有关科研院校的领导与支持下,专门从事梅山猪的系统选育工作,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选育群白系前四个世代的产仔数性能进行分析发现,头胎产仔数平均在9.21~10.70头之间,二胎平均在9.11~11.11头之间,三胎以上产仔数达到10.04~11.21头,在保持互助猪原有水平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8.
采用混合基因池和直接测序方法,寻找猪LHR基因第11外显子区域的SNP;利用PCR-RFLP技术对小梅山猪、枫泾猪和大白猪3个群体218头繁殖母猪进行大规模检测,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分析其与616窝小梅山猪繁殖记录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猪LHR基因第11外显子1 351bp处发现1个SNP(C→T);利用错配PCR技术产生1个新的酶切位点SphⅠ,经RFLP分析,在小梅山猪群体中检测到3种基因型:MM、MN、NN,其中MN基因型频率最高(0.69),而枫泾猪和大白猪中只检测到MM型个体;关联分析及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小梅山猪母猪,2胎以上中,MN型的总产仔数(TNB)显著高于NN型(P〈0.05);所有胎次中,MN型的TNB和活产仔数(NBA)均显著高于NN型(P〈0.05);初步表明,MN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TNB和NBA的遗传主要受基因的显性效应的影响;LHR基因第11外显子可作为小梅山猪辅助选择的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19.
利用梅山猪生产商品瘦肉猪的再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梅山猪为母本、丹麦长白猪为第一父本、美国杜洛克为终端父本生产的“社长梅”商品瘦肉猪,其瘦肉率较高,肉质优良,这是前几年的科研成果,在我市郊区已被较大规模地推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瘦肉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因此,上海周边的一些省市开始采用“三洋”杂交,即用大约克为母本、长白猪为第一父本、杜洛克为终端父本,生产“杜·长大”商品瘦肉猪。就目前看.这是一个世界范围内采用的优良组合,其瘦肉率可达58%以上.明显优于“社长梅”的54%左右。在对肉质要求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今天,周边省市的“社长大”猪…  相似文献   

20.
梅山猪若干性状选育指标的探讨俞湘麟,周林兴,侯佩兴,吴金林(上海市畜牧兽医站)梅山猪是我国地方良种,对梅山猪群体种质研究及梅山猪的选育,历来是作为我市育种工作的重点。为配合梅山猪选育工作,在上海市畜牧兽医站种猪测定场,对梅山猪进行了测定。共测定了8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