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宁夏隆德县大庄村三组发生一例奶牛皱胃右方变位,其临床表现为体温38.3℃,脉博85次/min,第一心音亢进,呼吸25次/min,食欲废绝,精神沉郁,喜卧,眼眶下陷;右腹及肷窝部及最后上方肋骨明显臌胀,右上腹触诊有弹性,液体波动明显,疼痛反应敏感,此部听诊具有明显钢管音,晃动更为明显。粪便为煤焦油状;后期直肠空虚,从以上分析综合判断,确诊为皱胃右方变位,需进行外科手术复位治疗。1术前准备①对手术场所进行彻底消毒后,病牛在六柱栏内进行站立保定,同时对手术器械和各种敷料进行高压蒸汽灭菌。②手术人员的分工:该手术需4名手术人员,分别为术者、…  相似文献   

2.
皱胃右方变位是指皱胃顺时针扭转,被压迫于肝脏和腹壁之间,呈现亚急性扩张、积液、膨胀、腹痛、碱中毒和脱水等幽门阻塞综合征。治疗该病的最有效的方法是手术疗法,2005年4月我站采用手术成功治愈一皱胃右方变位奶牛,现将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病牛为产犊后20d的头胎母牛,表现为食欲逐渐减少直至停止,反刍也停止。体温38.6℃,脉搏每分钟130次。病牛眼窝下陷,鼻镜干燥,排粪减少,仅排少量稀软的黑色粪便。听诊左侧肷部瘤胃蠕动次数减少,瘤胃蠕动音减弱。右腹部明显膨胀,冲击式触诊右腹壁有振水音。叩诊结合听诊器听诊右侧腰旁窝至前方最后两…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戒们在动物门诊部期间,共收治了11例奶牛皱胃阻塞病例,现将对该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1 病例介绍 在11例病牛中,皱胃完全阻塞的有5例,不完全阻塞的有6例。在完全阻塞的5例中,有4例病牛触诊右腹中下部,皱胃区域轮廓明显,如西瓜状,其余7例右腹部触诊皱胃轮廓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1奶牛皱胃右方变位诊断要点 1.1一般症状病牛不吃、不反刍,发病3.4d后心率达90次/min以上,排少量黑色稀、粘粪,瘤胃反复扩张,右腹部最后肋骨上部及右肷部向外膨胀。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们在动物门诊部期间,共收治了11例奶牛皱胃阻塞病例,现将对该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介绍如下:1病例介绍在11例病牛中,皱胃完全阻塞的有5例,不完全阻塞的有6例。在完全阻塞的5例中,有4例病牛触诊右腹中下部,皱胃区域轮廓明显,如西瓜状,其余7例右腹部触诊皱胃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们接诊了11例奶牛皱胃阻塞病牛。其中,皱胃完全阻塞5例,不完全阻塞6例;在完全阻塞中有4例病牛触诊右腹中下部皱胃轮廓明显、如大西瓜状,其余7例右腹触诊皱胃轮廓不明显。观察11例病牛的皱胃内容物,有2例为皱胃积沙,其余9例为皱胃积粪;而且其中有1例皱胃内有金属异物。11例皱胃阻塞病牛全部继发瓣胃阻塞,其中有6例伴有严重瘤胃积液,网胃内有会属异物病牛3例。  相似文献   

7.
奶牛腹部叩诊钢管音疾病的诊治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奶牛皱胃右方变位诊断要点1.1一般症状病牛不吃、不反刍,发病3~4d后心率达90次/min以上,排少量黑色稀、粘粪,瘤胃反复扩张,右腹部最后肋骨上部及右肷部向外膨胀。1.2叩诊与听诊在倒数1~3肋间范围内有高朗的钢管音,随病程延长钢管音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8.
在隆德县大庄村三组发生一例皱胃右方变位奶牛,其临床表现为体温38.3℃,脉博85次/min且第一心音亢进,呼吸25次/min,食欲废绝,精神沉郁,喜卧,眼眶下陷;右腹及肷窝部及最后上方肋骨明显臌胀,右上腹触诊有弹性,液体波动明显,疼痛反应敏感,此部听诊具有明显钢管音,晃动更为明显。粪  相似文献   

9.
奶牛皱胃变位是奶牛最常见的皱胃疾患,分为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左方变位是皱胃从正常位置瘤胃底部移至腹腔左侧,留置于瘤胃与左腹壁之间。右方变位是指皱胃扩张或扭转后位置发生变化,皱胃仍位于腹腔右侧。病牛主要表现为食欲和产奶量下降,而皱胃扭转病例则最为严重,若不及时诊治,病牛多在2~3天内死亡。  相似文献   

10.
某奶牛场 1头 2月龄奶牛突然发病 ,初期拉稀 ,后发展为便血 ,再后不排粪 ,但右肷部明显膨胀 ,经当地兽医插胃管导胃 ,放气等治疗无效后转入山东农业大学兽医院治疗。1 诊断病牛精神很差 ,弓腰踢腹 ,听诊右肷部肠蠕动音很弱 ,触诊右肷部胀满 ,同时有击水音 ,叩诊呈鼓音。初步诊断为是肠变位 ,决定手术治疗。2 术前准备术前补液 :静脉注射 5 %的葡萄糖生理盐 1 60 0ml,并用 5 %的碳酸氢钠 2 0 0ml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常规器械高压灭菌 ,右肷部剃毛 ,消毒。麻醉 :肌肉注射 846合剂 ,0 5ml,全身麻醉。保定 :左侧卧保定 ,并注意头部适当…  相似文献   

11.
<正>奶牛皱胃变位分为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两种,其临床症状典型,确诊比较容易。笔者在从事奶牛诊疗过程中,遇到部分奶牛分娩后,消化系统功能长时间紊乱,临床症状不太明显,诊断相当困难的病例,只有采取右肷部中下  相似文献   

12.
1临床症状单纯皱胃变位的病情比较轻微,病牛表现食量减少,厌吃精料,呈饥饿状态。反刍和嗳气减少或停止。左肷下陷,听诊时瘤胃蠕动音减弱,有流水音,叩击最后2根肋骨,可听到钢管音,冲击式触诊有振水音。粪便量少,且为绿色糊状。  相似文献   

13.
<正>1前胃或皱胃阻塞综合征(迷走神经性消化不良或霍夫伦德综合征)1.1特点奶牛的前胃、皱胃或全部4个胃的正常运动功能失调,引起迷走神经性消化不良或称霍夫伦德综合征。由于液体主要蓄积在瘤、网胃,从腹壁轮廓看,左侧腹壁膨隆。1.2临床病例典型的膨大部位发生在腹肋部的左上部和右下部。慢性创伤性网胃炎引起迷走神经机能失调,导致瘤网胃扩张是本病最常见的形式。严重的瘤胃膨大明显的表现为左肷窝上部  相似文献   

14.
奶牛皱胃变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奶牛皱胃变位可分为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前者是皱胃从正常位置瘤胃底部移至腹腔左侧,留置于瘤胃与左腹壁之间,皱胃内可积聚大量气体,使其升至瘤胃背囊的左上方;右方变位是皱胃扩张或扭转后位置发生变化,但皱胃仍位于腹腔右侧。皱胃扩张以食欲不振、沉郁、脱水以及皱胃内大量积液、积气、右腹膨胀为特征;而皱胃扭转是消化道急性梗阻,病牛高度不安,腹痛剧烈,严重脱水和代谢性碱中毒,若不及时诊治,多在2~3天内死亡。早在1950年,英国就有关于奶牛皱胃变位的报道,美国于1954年报道了33例。此后关于此病的报道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5.
与代谢障碍、应激和营养紊乱有关的牛的皱胃疾病比较多,这些疾病包括皱胃右方变位、皱胃左方变位、皱胃扭转、皱胃溃疡和饮食性皱胃阻塞。在皱胃左方变位时,在第9~12肋间听诊和叩诊出现鼓音为特征。皱胃右方变位和扩张时,叩诊、听诊和冲击触诊,检查时出现鼓音和击水音是特征,直肠检查时可摸到膨胀的皱胃。患皱胃左方变位时,皱胃从其腹腔底部的正常位置,移到腹腔左侧置于瘤胃和左腹壁之间。笔者重点介绍了皱胃的左方变位的预防和治疗,供同仁参考。1病因皱胃左方变位,通常在体格大、高产的成年奶牛分娩后立即发生,大多数发病于分娩后6周之内…  相似文献   

16.
刘畅 《养殖技术顾问》2014,(10):192-192
1瘤胃疾病 瘤胃积食。由于贪食过多精料或采食难以消化的粗料,引起瘤胃内容物过多,瘤胃区板硬或食物上层臌气,形成气帽,左肷部皮肤触诊有弹性。病牛食欲废绝,反刍停止,嗳气减少,弓背努责,回头顾腹,摇尾呻吟。触诊瘤胃区坚硬或呈面团状,排软粪或腹泻,粪色黑、恶臭。病牛腹痛,左腹中、下部增大。直肠检查发现瘤胃内容物坚实如沙袋,病牛有痛感,严重病例起卧、行走十分小心。  相似文献   

17.
与代谢障碍、应激和营养紊乱有关的牛的皱胃疾病比较多,这些疾病包括皱胃右方变位、皱胃左方变位、皱胃扭转、皱胃溃疡和饮食性皱胃阻塞。在皱胃左方变位时,在第9—12肋间听诊和叩诊出现鼓音为特征。皱胃右方变位和扩张时,叩诊、听诊和冲击触诊,检查时出现鼓音和击水音是特征,直肠检查时可摸到膨胀的皱胃。患皱胃左方变位时,皱胃从其腹腔底部的正常位置.移到腹腔左侧置于瘤胃和左腹壁之间。笔者重点介绍了皱胃的左方变位的预防和治疗,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1病因给牛饲喂腐败的青贮饲料和干草,大量饲喂精饲料和新鲜豆科牧草(紫花苜蓿和光叶紫花苕等),牛大量食入雨后或霜冻的饲草,长期饲喂干草后,突然改喂青绿饲料都可导致本病发生。2临床症状患牛左肷部(窝)突出,叩诊瘤胃发鼓音,听诊瘤胃,蠕动音消失,其反刍、嗳气停止,病牛回头顾腹,呼吸困难,流涎,黏膜发绀,心动亢进,精神沉郁。3治疗3.1排气减压3.1.1穿刺放气病牛站立保定,选择左肷部  相似文献   

19.
<正>奶牛真胃(皱胃)在腹腔剑状软骨部。位于网胃后方的腹底壁上,可分为胃底部、胃体部和幽门部。皱胃变位可分为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两种。皱胃由腹中线偏右的正常位置经瘤胃腹囊与腹腔底壁间潜在空隙移入左侧腹腔,并嵌留在腹腔左侧与瘤胃之间。位置相对固定不能回复原位时,称为皱胃左方变位。若皱胃位置仍在右侧腹腔,但生理位置有了根本性的改变,称为皱胃右方变位。皱胃右方变位主要包括皱胃后方变位、皱胃前方变位、皱胃右方扭转、瓣胃皱胃扭转等  相似文献   

20.
皱胃解剖学位置的改变,超出了正常的生理范围称为皱胃变位。在临床实践中,将皱胃变位分为两种类型,即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前者是皱胃通过瘤胃下方从右侧腹腔移到左侧腹腔,置于瘤胃与左腹壁之间;后者是皱胃仍在右侧腹腔,只是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扭转而改变了它的前后位置。通常把左方变位称为皱胃移位,右方变位称为皱胃扭转。右方变位又可分为前方变位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