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正> 根据棉花不同生育时期,以目标害虫为主攻对象,兼治其他害虫。基本措施是前中期集中隐蔽施药,严禁大面积喷雾,尽量减少化学农药对天敌的杀伤,充分发挥天敌控制作用。在棉花生长后期天敌不能对害虫控制时,采用大面积喷雾防治。一、苗期害虫的防治主要防治对象是棉蚜、棉蓟马、棉红蜘蛛。在棉花苗期发生一种或几种害虫达到防治指标时,采用有机磷内吸剂点心、涂茎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2.
尉犁县棉田苗期主要虫害有棉蚜、棉蓟马。棉蚜刺吸棉花叶片,造成卷叶,使植株生长停滞、发育迟缓,严重影响棉苗正常生长。棉蓟马危害棉花叶片和棉株生长点,造成植株畸形,出现无头棉或枝叶丛生的多头棉,导致棉田减产10%以上。本文概述了棉田苗期主要虫害综合防治措施,供棉农参考。  相似文献   

3.
李云成 《农村科技》2013,(10):38-39
利用化学农药虽可有效控制棉田害虫的危害,但存在着成本日益上升、棉田生态环境易遭破坏、害虫产生抗药性等弊端,而且大面积单一化防有可能激化棉铃虫与棉蚜防治的矛盾,引起棉蚜反弹。为了更好地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绿色植保方针,自2005年起,141团引进频振式杀虫灯,试验、示范防治棉花害虫,现我区推广应用覆盖面积达53千米2,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诱虫原理  相似文献   

4.
保证棉花丰产,除改进棉花栽培技术外。治虫工作,特别是防治棉蚜和红蜘蛛,就成为一个关键问题。怎样搞好这项工作呢?主要就是要使防治棉蚜、红蜘蛛的技术和各项棉田操作密切结合起来。贯彻普遍治、连续治、彻底治的精神。成为棉农们耕作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份。只有这样,才能使防治棉田和红蜘蛛的技术,为众群所掌握,才能在棉田中进行普遍消灭。俗语说得好,一家不治蚜,千家受蚜害;红蜘蛛又何尝不是如此。因此,把治虫工作,渗透到各项棉田操作中去,就目前情况来说,就变成开展治蚜运动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正>1.麦棉套种。这种配植方法对控制棉花苗期蚜虫十分有利。麦套棉由于小麦的屏障作用,不仅直接影响棉蚜迁入,而且棉田温度要比单作田低l℃左右,再加上麦行天敌的作用,不用施药防治即可控制棉蚜为害。据试验证明,若全年不治虫,单作棉田平均减产31.3%,麦套棉田平均只减产18.1%。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抗虫棉品种的大面积推广种植,棉田原有的生态环境和害虫发生了较大变化。棉花生产中,由于抗虫棉田用药次数与用药量大幅度减少,推动了对棉蚜的兼治效果,从而使棉蚜发生呈现加重趋势,成为抗虫棉田的重点防治对象,为有效控制棉蚜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棉花病虫害发生种类多、为害重,是影响棉花增产稳产的一个重要障碍,我省棉花上的主要病虫是棉花枯黄萎病、棉蚜、棉铃虫等。由于在棉田内连续大量使用化学农药,造成天敌减少,害虫发生加重,害虫抗药性增强,防治费用加大,实行综合防治,有利于保护农田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8.
<正>尉犁县棉田棉蚜天敌种类多、数量大,尤其是棉田瓢虫,种群数量大,繁殖速度快,是控制棉蚜的主要天敌。本试验通过对自然条件下不同棉花品种棉蚜和瓢虫发生消长规律研究,为瓢虫的保护利用和棉蚜的综合防治,以及棉花的抗蚜育种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棉蚜是棉花的主要害虫之一。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研究转基因棉田伏蚜基数时期防治伏蚜对其他害虫兼治作用。6月底7月初是棉花伏期蚜虫的发生基数时期,此时对棉蚜的防治,能有效控制和推迟8月中下旬蚜虫发生量,减轻危害。并且对棉蓟马兼治作用超过80%。对棉蜘蛛兼治作用达60%左右,有效控制蕾铃后期虫害的发生和危害。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抗虫棉品种的大面积推广种植,棉田原有的生态环境和害虫发生了较大改变.大田生产中,由于抗虫棉田用药次数与用药量大幅度减少,失去了对棉蚜的兼治效果,从而使棉蚜发生呈现加重趋势,成为抗虫棉田的重点防治对象.为有效控制棉蚜的危害,我们于2007年在大田进行了不同杀虫剂防治棉蚜的药效试验.  相似文献   

11.
棉蚜为棉花苗期主要害虫之一。为了有效地防治棉蚜为害起見,肖县于1964年开始用甲拌磷(三九一一)处理棉种,效果良好。1965年,全县各产棉区、社,在党委領导下,广泛深入地开展了使用甲拌磷处理棉籽的宣传示范,传授技术,妥善地选择参与工作的人員,注意安全用药,共推广甲拌磷防治棉蚜七万亩,占全县棉田面积20%以上。据两年来观察,甲拌磷浸种可以減輕棉花苗期棉蚜及螻蛄为害,使棉苗生长发育良好,有利于增蕾保鈴,促进早熟,增加产量,提高品質。  相似文献   

12.
棉蚜是棉花“三大”主要虫害之一,严重威胁棉花生产。经多年调查发现,在棉田生态系统中,棉蚜天敌资源十分丰富,种类繁多。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天敌,充分发挥天敌的控蚜作用,对棉蚜天敌种类及其控蚜能力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调查研究,初步结论供指导大田防治时参考。 一、调查方法 采取普查与定点系统调查相结合,室内监控与室外监控相结合的方法。 1、普查,在棉花生长的苗期、蕾期、初花期、花铃……  相似文献   

13.
棉蚜是棉花生产中重要害虫之一,本文通过对尉犁县棉田棉蚜发生动态及发生规律进行调查,提出棉蚜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库尔勒市棉田苗期病害有立枯病,虫害有棉蓟马、棉蚜、棉叶螨等,本文介绍棉田苗期病虫害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5.
梅蚜是棉花的常发性害虫,严重时造成叶片卷曲、变色和花蕾脱落.过去多选厣有机磷农药进行防治,由于长期连续高强度帽药,使棉蚜抗药性明显提高,棉田有益生物显著下降,造成棒田生态失衡.  相似文献   

16.
棉蚜为29团棉花常发性害虫,在棉田中发生期长、繁殖力强、危害重,化学防治是我团防治棉蚜主要方法,由于田间用药频繁,加大了防治成本,使棉蚜产生了抗药性,加重了环境污染,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为了寻求新的有效防治棉蚜措施,2014年,29团农业技术推广站进行了滴灌施药防治棉蚜试验示范,以验证滴滴净通过滴灌随水滴施防治棉花伏蚜  相似文献   

17.
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是世界性棉花害虫之一,80年代中叶后开始对新疆棉区棉花造成危害。目前棉蚜在我区是棉田中后期的主要害虫,危害时间长、危害重、繁殖速率快、难防治,是制约我区棉花优质高产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进行棉蚜发生原因和防治的研究,对我区棉花的防灾减灾  相似文献   

18.
<正>一、技术指标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10%以下,防治害虫效果达到90%以上,防治苗病效果85%以上,防治黄萎病效果70%以上,防治烂铃病效果50%以上。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20%以上。二、防控对象苗期病害、枯萎病、黄萎病、烂铃病、棉蓟马、棉蚜、盲蝽蟓、烟粉虱、棉铃虫、红蜘蛛、棉田杂  相似文献   

19.
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是棉花生产中常发生的重要害虫,在我国北方各棉区危害尤重.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棉田滥施农药,天敌种群大幅度减少,自然控制作用削弱, 加之干旱的气候条件,使棉蚜发生更加严重,不仅在棉花苗期对棉花生长发育造成很大的影响, 而且在棉花蕾铃期,甚至棉花生长后期(秋季)也严重发生.研制对棉蚜高效、对人畜低毒、对环境安全的新型杀蚜剂是及时有效地控制棉蚜危害的重要途径.鉴于此,作者于1999年对新型复配杀蚜剂30%氟氯氰.甲对EC的防蚜效果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0.
棉蚜和棉铃虫是我县棉田的主要害虫。原定的防治指标是适合化学防治的,实行综合防治后,防治指标虽有所放宽,但总的来说还是比较紧。从1986年以来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指导下,从棉田生态系统整体出发,充分发挥系统内自我调节和控制作用,进行了放宽苗期棉蚜和二代棉铃虫防治指标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共计推广5万亩棉田,覆盖面占全县植棉面积的25%,获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