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人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据统计显示,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532万人,全国平均就业率为70%。2010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又再创新高,达到610万人,还有100多万历年没有就业的大学生,加之金融危机导致部分企业发展失利,而求职人数又在不断增加,使得今年中国应届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面临着不同以往的难题。  相似文献   

2.
“求职今日意如何?择业艰难百战多。”在择业的过程中,许多大学生不能正确地把握自我与社会的和谐,产生了心理上的冲突和矛盾,步入了择业的心理误区。这样,既不利于择业,也不利于身体健康,甚至还会影响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可见,正确引导大学生走出择业的心理误区,有效地进行心理调试,排除心理障碍,是十分必要的。(一)择业的心态观1.择业自卑感在择业问题上,自卑感强的学生往往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了解,对自己缺乏信心。面对市场的改革,人才的竞争,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产生自卑心理是正常的。自卑感产生的原因很多,有生理的、环境的…  相似文献   

3.
该文针对高职毕业生在求职语言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结合学生求职实际,提出了扩大语文教学内涵,增强语文教学的应用性,将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相结合等措施,以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优势,提高毕业生的求职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4.
生物科学类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与就业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被誉为生物学的世纪,但近年来生物科学类毕业生在求职市场上却屡遇"尴尬",就业形势差强人意。该文选取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类本科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数据调查,分析了生物科学类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现状和择业心态;提出了加强在校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建立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推进就业指导课程建设,重视综合素质人才培养等措施,为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提供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5.
摘要: 通过对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1998~2003级学生就业状况的调查,从毕业生的就业地区、目标行业、薪酬水平、从业与专业相关度、就业能力的需求、影响求职的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据此提出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的措施,包括明确专业培养的定位,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就业定位;确立正确的择业观和薪酬观;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合理安排教学环节;加强就业培训和指导等。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我国的经济、教育体制正处于转型期,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与有限的就业岗位之间的矛盾、大学生择业期望值与用人单位所提供待遇之间的差距以及大学生对就业地域的选择等因素是造成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该文根据2002年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与就业率的变化关系以及大学生就业状况的调查结果,提出了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监督机制、加速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进程、出台优惠政策、整合就业信息资源、规范就业市场等解决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农林院校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等教育就业制度的改革,农林院校大学生就业难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严峻的就业形势迫切需要农林院校必须转变就业工作思路,实施全程化就业指导,使就业指导与高校的人才培养、招生就业、日常管理实现良性互动,切实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为毕业生充分就业和满意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今年,我区进一步深化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中专毕业生就业将一律不包分配,实行“不包分配,走向市场,自主择业”的12字原则。这是“分配”制度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制度所采取的新举措。为了适应这一变化,帮助、指导、推荐毕业生就业,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广西林校成立了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热诚为毕业生服务。指导中心的主要任务是,提供就业政策和就业观念的指导;提供自我“推销”技巧的指导;加强与各地、市、县及有关企事业单位联系,推荐毕业生;加强信息收集,及时向毕业生提供人才需求信息。现在,指导中心的同志…  相似文献   

9.
由招生“并轨”谈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北京林业大学张燕良高等教育体制中的龙头招生“并轨”实施的号角已经全面擂响,1997年大多数学校将实行“并轨”招生,按新体制运作。由此,必然引起高等学校在收费、教学、学生管理和毕业生就业等方面的改革,尤其是毕业生就业制...  相似文献   

10.
高等林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林业部人事教育司戴栓友为了进一步深化高等林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工作,保证林业教学、科研、生产单位,特别是边远地区、重点林区和林业基层单位对毕业生的需要,林业部人事教育司于1996年7月至8月组织有关单...  相似文献   

11.
从社会网络理论的视角,设计了有关大学生求职信息传播特征的调查问卷,并以北京林业大学市场营销和工商管理2个专业4个班级共106名学生为调查对象。在对学生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毕业志愿去向、获取求职信息的渠道等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绘制了调查对象所在班级A、B、C、D的内部社会网络结构图,对社会网络结构图中各个节点的中间中心度及所代表的学生个体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通过运用CONCOR方法进行分块分析以及进行凝聚子群的E-I指数分析、"小团体"现象的成因分析等,对大学生求职信息的网络传播及其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有38%的调查对象选择毕业后直接就业,而他们获取求职信息的渠道按使用频率的高低排序依次为校外招聘网站、社交平台(如微信订阅号、微博等)、校内网站、学院班委例会或班委传达、师生介绍、就业微信群或QQ群、宣传展板或海报、传单;而大学生社会网络中存在的以寝室为单位的"小团体"现象是大学生求职信息网络传播的重要特征。据此,高校应从社会网络理论的视角,通过合理利用大学生对信息种类及其传播渠道的偏好、大学生求职信息的人际传播载体——社会网络的特点、大学生求职信息传播中的"小团体"现象,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充分发挥大学生社会网络中关键节点和凝聚子群的作用,使求职信息的发布和传播更为高效。  相似文献   

12.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毕业生工作不仅关系到数百万的大学生,更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已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重要问题。深化就业工作改革、提高就业工作效率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课题。该文从“统一和提高认识,重视就业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就业指导工作体系”、“深化学科专业结构,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三个方面,有针对性地对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提出做好就业工作的一些思路和对策,以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实效,从而真正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放在关系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高度来对待,保证毕业生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及就业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毕业生是社会人力资源中非常宝贵的一部分,是促进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珍贵的人力资源。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方面社会用人需求没有明显增加、下岗职工寻求再就业增多、大批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从而加大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难度;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也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对此,只有用改革的精神,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理念、模式、方法等大胆创新,才能建立起与市场机制、与高等教育相适应的新的就业制度,才能开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就业是民生工程,事关毕业生切身利益,关乎学校生存发展,寄托着无数家庭的希望,是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机制。学校高度的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认真学习贯彻上级制定的各项毕业就业制度和政策,加强就业指导,完善服务体系,根据社会需求调整学科、专业结构,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毕业生培养质量,增强就业核心竞争力,积极拓宽就业渠道,主动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的联系,努力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许多大学生热衷于报考公务员,在给我们带来某些欣喜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潜在问题。本文通过在对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的动机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探究了一些大学生怀有权力寻租心态的产生根源,并针对这种心态进行了一些反思。  相似文献   

16.
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比较火爆的展览除了汽车展、信息技术展、房地产展外,那当属人才招聘会了。一方面,社会下岗工人、待业青年、跳槽人员处在求职大军中;另一方面,每年100多万的应届毕业生也开始走出校园,面临择业了。林科学生,需求不旺来自北京市人事局的消息,2001年北京市属用人单位对应届高校毕业生的需求量为37800余人,比2000年增加了14000余人。从专业看,需求毕业生最大的10个专业为:计算机及应用、计算机软件、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英语、会计学、数学、电子工程、通信工程、市场营销和中文。农科毕业生的需求量与200…  相似文献   

17.
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心理健康问题,是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危机进行归因分析和可行性研究,进一步提出了针对性的防范与干预机制,以期化解毕业生心理危机带来的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就业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大学生择业的心理和行为也发生了改变。大学生就业的好坏不仅仅取决于就读学校的“牌子”和学生自身的素质,还取决于已就业的大学生在工作单位的表现,因为已就业大学生表现的好坏直接影响所在工作单位对该校大学生的  相似文献   

19.
优势和特色是高等院校专业和学科生存与发展的保证,也是高等院校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所在。如何拓宽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也关系到高等院校的生存。该文从师资建设、教学设施建设、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等方面,对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产化工与化工工艺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林业大学切实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建设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体系进行探索和改革,使其更好地发挥在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对于大学生成才观的建立、就业观念的更新、择业技能的增强、就业率的提高和社会稳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