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棉铃虫大发生原因和1998年发生趋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铃虫大发生原因和1998年发生趋势预测●中国农科院植保所郭予元(100094)一、棉铃虫大发生原因的研究结果自1994年棉铃虫大发生原因被列入国家攀登计划研究项目“粮棉作物五大病虫害灾变规律和控制技术基础研究”以来,通过4年田间、室内试验和历史档案...  相似文献   

3.
4.
山东省农作物病虫测报站预测:二代棉铃虫全省大发生,菏泽和济宁部分地区中等发生。发生期比历年偏早2-3天,其中一代成虫发生盛期在6月15至25日,二代卵峰日6月20日左右。  相似文献   

5.
6.
根据全省棉铃虫监测站系统调查结果,结合全省棉花长势、历史资料和气候条件进行综合分析,预计四代棉铃虫在全省大部分棉区发生程度为4级,局部5级,常规棉重于抗虫棉,高峰日百株卵量将达到200粒左右;鄂东、江汉平原棉区产卵盛期在8月3—20日,产卵高峰在8月8—15日,鄂北棉区产卵盛期在8月10—25日,产卵高峰在8月15—20日;预计发生面积达580多万亩。  相似文献   

7.
用马尔可夫链分析法预测棉铃虫发生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慈溪市197l—2000年棉铃虫发生程度的历史资料,运用马尔可夫链分析法模拟预测棉田主害代第4代棉铃虫的发生趋势。结果表明,此法预报准确率达84%,并可对棉铃虫的发生趋势进行超长期预测。  相似文献   

8.
针对 90年代以来新疆北部棉区棉铃虫发生有回升的趋势 ,通过查阅大量区内外文献资料 ,在对北疆有代表性的棉区 ,石河子、莫索湾、下野地、玛纳斯、呼图壁、奎屯、车排子等实地调查的基础上 ,比较了北疆与内地省份近年来的棉铃虫发生情况 ,并参考 80年代前后棉铃虫的数量动态 ,较系统地阐述了影响棉铃虫质量、数量动态的生物学、生态学以及人为因子 ,并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
根据二代棉铃虫残虫数量、棉花长势及天气趋势综合分析,预计三代棉铃虫在全省大部分地区轻发生,淮北、沿海局部地区偏轻发生。 由于全省目前种植的大多为抗虫棉,各棉区一、二代棉铃虫发生较轻,二代棉铃虫残留虫量比常年虫量低。据统计,丰县二代棉铃虫总残留虫量为738.4万头、睢宁21.9万头、灌云189万头、阜宁241.6万头、大丰20.7万头、高邮84.2万头,与常年(1991—2005年同期平均二代棉铃虫总残虫数量)相比分别下降了75.6%、99%、90.45%、89.6%、99.48%、90.5%;加权平均每亩虫量为丰县16.34头、睢宁24头、灌云5.4头、阜宁30头、大丰0.3头、高邮15.3头,分别比常年下降35.9%、48.2%、89.04%、53.37%、99.2%、79.3%。  相似文献   

10.
1993年河北省棉铃虫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1994年安徽省棉铃虫发生特点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真 《安徽农业科学》1995,23(2):128-130
本文总结了1994年我省棉铃虫四代暴发、五代持续大发生的新特点,探讨了这一特点形成过程。针对棉铃虫预测和防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大发生年棉铃虫的发生规律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3.
利用新乡市植保部门1976~2005年30a的棉铃虫2~4代发生危害的调查资料,结合影响2~4代棉铃虫3个发生时段的关键气象条件进行分析,得出影响棉铃虫的关键气象因子指标对2~4代发生程度进行预测;同时提出对棉铃虫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通过分析2007年麦盖提县在农业产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棉花棉铃虫的发生规律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19.
采取取样普查和定点系统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酒泉市 2 0 0 3年棉铃虫发生与为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 ,棉铃虫在酒泉市各植棉县 (市 )均有发生 ,其中敦煌市发生最重 ,安西县次之 ,金塔县和玉门市相对较轻 ;在调查的 2 1种作物中 ,有 15种作物受害较重 ,其中玉米、豌豆、棉花、番茄、向日葵、大麻上发生较为普遍 ,是棉铃虫主要寄主作物。  相似文献   

20.
新疆南部棉区棉铃虫发生趋势及Bt棉花的控制效率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新疆南部棉花种植区已发展成为中国棉花产业的重要基地。作为棉花生产的重要影响因素,棉铃虫具有在新疆南部猖獗危害的生物学基础。【方法】本文报道了南疆棉铃虫发生趋势及转Bt基因抗虫棉对棉铃虫控制效率的研究结果。【结果】1993~2004年对麦田一代棉铃虫幼虫数量变化的监测显示,1997年后棉铃虫的发生危害逐年上升,表明南疆粮棉混作区种植制度的改革已导致棉铃虫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害虫。2002~2004年对抗虫棉GK19(表达Cry1A杀虫蛋白)、SGK321(表达Cry1A 和 CpTI杀虫蛋白)和对照品种棉铃虫种群动态的研究显示,二代棉铃虫是南疆地区棉花的主要危害代别,抗虫棉花对幼虫的控制效率可达75%以上。在棉铃虫发生中等年份,转基因抗虫棉花可有效地控制棉铃虫的危害。【结论】鉴于棉铃虫的严重危害,南疆地区有必要发展基于Bt棉花的棉花害虫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