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辣椒雄性不育系1442A(灯笼型)和13733A(羊角型)及其保持系和恢复系为试材,对花蕾中SOD、POD和CAT3种同工酶活性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花蕾发育,不育系1442A、13733A,保持系1442B、13733B,和恢复系1442C、13733C的SOD活性变化趋势分别一致,POD、CAT亦同。保持系和恢复系花蕾中SOD活性均高于相应的不育系;不育系花蕾中SOD活性先下降后上升,在2级花蕾时期最低;保持系花蕾中S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在2级花蕾时期最高;恢复系花蕾中SOD活性变化趋势大约呈“~”形。恢复系花蕾中POD活性一直高于相应的保持系和不育系,除1级花蕾时期外,不育系花蕾中POD活性一直低于相应的保持系和恢复系。恢复系花蕾中CAT活性一直比相应的保持系高,只在1级和7级花蕾时期,不育系花蕾中CAT活性高于相应的保持系和恢复系。随着花蕾发育,保持系和恢复系花蕾中CAT活性持续下降;不育系花蕾中CAT活性变化趋势为先下降后上升。  相似文献   

2.
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物质代谢和过氧化物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叶片和不同发育时期的花蕾的物质代谢及对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分析,发现随着花蕾的发育,不育系大花蕾可溶性糖的含量明显低于小、中花蕾时期,而保持系可溶性糖的含量则保持一直升高的态势;不育系小花蕾蛋白质的含量较中、大花蕾时期高,而保持系花蕾蛋白质的含量一直升高;不育系脯氨酸含量略有下降,而保持系花器中游离脯氨酸迅速积累,含量明显高于不育系;POD活性是不育系明显高于保持系,且呈持续增强趋势,保持系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3.
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生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为探明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的败育机理,对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叶片和不同发育时期的花蕾的可溶性糖、蛋白质和脯氨酸含量的测定以及对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分析,发现随着花蕾的发育,不育系大花蕾期可溶性糖含量明显低于小、中花蕾时期,而保持系可溶性糖含量则保持一直升高的态势;不育系小花蕾蛋白质的含量较中、大花蕾时期高,而保持系花蕾蛋白质的含量一直升高;不育系脯氨酸含量略有下降,而保持系花器中游离脯氨酸迅速积累,含量明显高于不育系;POD活性是不育系明显高于保持系,且呈持续增强趋势,保持系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辣椒黄绿苗胞质雄性不育系YBM-A6、保持系YBM-B6及96-140绿苗的花蕾和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以及SOD、POD、CAT活性变化。结果表明:YBM-A6花蕾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明显少于保持系,且呈减少趋势,而不育系YBM-A6叶片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变化趋势与保持系YBM-B6及96-140变化趋势相同;YBM-A6花蕾及叶片CAT活性均低于其保持系;SOD和POD活性则高于其保持系。说明上述物质含量和酶活性变化可能与黄绿苗胞质雄性不育系YBM-A6的不育有关。  相似文献   

5.
利用聚丙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技术,研究了不结球白菜雄性不育新种质不育系与保持系在营养生长期和盛花期的叶片、花蕾及花朵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酯酶(EST)同工酶谱带的差异.结果表明:在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不育系与保持系的POD、SOD及EST同工酶表达种类及表达活性之间均存在差异.在盛花期,不育系花蕾和花朵的POD均比保持系多1条特征带,叶片的SOD比保持系少2条特征带;EST同工酶的表达谱带无论是在叶片、花蕾还是花朵中均比保持系少.  相似文献   

6.
 以辣椒雄性不育系1442A(灯笼型)和13733A(羊角型)及其保持系和恢复系为试材,对花蕾中SOD、POD和CAT 3种同工酶活性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花蕾发育,不育系1442A、13733A,保持系1442B、13733B,和恢复系1442C、13733C 的SOD活性变化趋势分别一致,POD、CAT亦同。保持系和恢复系花蕾中SOD活性均高于相应的不育系;不育系花蕾中SOD活性先下降后上升,在2级花蕾时期最低;保持系花蕾中S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在2级花蕾时期最高;恢复系花蕾中SOD活性变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辣椒胞质雄性不育的败育机理,对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不同生育时期光合特性进行测定,发现保持系的净光合速率表现为盛果期>初果期>初花期>苗期,同期不育系经授粉坐果后,其净光合速率特性与保持系相近,未坐果的不育系植株的净光合速率低于保持系。对不同生育期四分体期花蕾进行生理特性分析,发现不育系花蕾可溶性糖、游离蛋白质含量明显低于保持系;保持系花器中游离脯氨酸含量明显高于同期不育系,并且逐渐增高;不育系脯氨酸含量在初花期较高,初果期含量大幅下降,旺果期含量更低;不育系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明显高于保持系,且呈持续增强趋势,保持系POD和PPO活性随生育进程的推进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8.
以新选育成的不结球白菜不育新种质及其保持系为试材,对不同时期的保持系和不育系的叶片、花蕾和花朵进行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脯氨酸、O_2~-·、丙二醛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3种保护酶的测定。结果表明:在营养生长期,不育系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其保持系相近,而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显著低于保持系;在盛花期,不育系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均高于其保持系。不育系花蕾和花朵的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低于其保持系,而O_2·和丙二醛含量高于其保持系。  相似文献   

9.
白菜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的花器官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个遗传背景不同的父本转育而成的白菜不育系(04-256,04-320,04-376)及其相应的保持系(04-34,04-56,04-102)为材料,观察花蕾和花药等花器官的形态变化;同时对其开花期的花蕾、花茎、花瓣、雌蕊和叶子的ASA-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物酶),CAT(过氧化氢酶),SOD(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抗氧化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3份不育材料不育度均为100%,不育系花蕾纤细、瘪,雄蕊乳白色、退化成短丝状、无花粉;(2)各器官的ASA-POD,POD,CAT,SOD等抗氧化酶的活性变化在开花期表现基本一致,花蕾的抗氧化酶活性不育系高于保持系,而雌蕊的酶活性表现则相反,抗氧化酶活性保持系均高于不育系,且每个对应的不育系和保持系材料间均达显著差异;保持系和不育系的花茎、花瓣、叶子的抗氧化酶活性不同。  相似文献   

10.
利用酶联免疫测定技术研究了波里马(polima)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不同发育阶段叶片和花蕾中IAA、GAs、ABA和iPAs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叶片和花蕾中GAs含量均先降后升,但不育系的含量比保持系的高。(2)不育系叶片中IAA含量先升后降,而保持系的与此相反,且前者的含量在大多数时期高于后者;不育系花蕾中的IAA先降后升,而保持系的却一直降低,且前者的含量高于后者。(3)两系叶片和花蕾中ABA含量变化趋势相似,但以不育系为高。(4)iPAs在整个检测过程中始终低于检测范围。提示不育系叶片和花蕾中IAA、GAs和ABA含量变化出现了异常,且明显高于保持系,这可能与雄性不育有关。  相似文献   

11.
青花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叶绿素和内源激素含量变异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萝卜细胞质青花菜雄性不育系BC7-19及其保持系生长发育过程中叶绿素含量、生长素(IAA),赤霉素(GA),玉米素(ZRs),玉米素前体(iPAs)及脱落酸(ABA)的含量变化所作初步研究的结果表明,不育系叶片和花蕾中的IAA含量明显高于保持系,而不育系叶片和花蕾中的GA含量却大大低于其保持系,其余3种激素:ZRs,iPAs及ABA的含量,在叶片中不育系低于保持系,而在花蕾中则不育系高于保持系,叶绿素的含量随着植株的生长而增加,但不育系和保持系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烟草雄性不育花蕾发育过程中几种物质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烟草雄性不育系和相应的保持系花蕾中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育系花蕾的脯氨酸含量在小花蕾阶段与其保持系的相差不大,但从中花蕾开始,保持系花蕾中的脯氨酸含量急剧上升,而不育系花蕾的脯氨酸含量则基本保持稳定,因而不育系花蕾的脯氨酸含量在大花蕾时期比保持系的低得多。不育系花蕾中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都比其保持系的低,而且随着花蕾的发育,这种差距还有扩大的趋势。不育系花蕾中可溶性糖含量在小花蕾和中花蕾时期都比其相应的保持系的略高,而在大花蕾阶段则又都比其保持系的略低。所有这些差异与烟草的雄性不育性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利用酶联免疫测定技术研究了波里马(polima)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不同发育阶段叶片和花蕾中IAA,GAs,ABA和iPAs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叶片和花蕾中GAs含量均先降后升,但不育系的含量比保持系的高。(2)不育系叶片IAA含量先升后降,而保持系的与此相反,且前者的含量在大多数时期高于后者;不育系花蕾中的IAA先降后升,而保持系的却一直降低,且前者的含量高于后者,(3)两系叶  相似文献   

14.
青花菜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花蕾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法对青花菜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花蕾的雄蕊,雌蕊,花萼和花瓣进行了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物歧化酶(SOD),多酚氧化酶(PPO),多酚氧化酶(PPO)和儿茶酚氧化酶(CAO)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4种同工酶谱不仅在不育系与保持系之间有明显差异。而且在不育系或保持系内 花蕾不同部位之间也有明显差异。表现为花蕾的POD,CAO同工酶在不育系的谱带数多。而保持系谱带数少,PPO,SOD同工酶则正好相反,4种同工酶在不育系与保持系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雄蕊上。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采用电泳技术研究温度对 Polima 细胞质的油菜不育系07A 及其保持系07B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不同时期叶片和茎尖以及花蕾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不育系与保持系都有差异,表现为前期叶片和茎尖中酶活性不育系比保持系强,后期花蕾中不育系比保持系弱。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不育系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活性随环境温度的增高而增强,超过一定的高温界限,酶活性反而有所降低。不育系微量花粉的产生与体内特别是花蕾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活性降低有着直接关系。保持系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受温度的影响不及不育系明显。  相似文献   

16.
萝卜雄性不育系几种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普通PAGE对开花期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A1、A5及其相应保持系B1、B5的叶片和花蕾中几种同工酶进行了酶谱分析。结果表明:在花蕾中,POD、COD、EST及a-淀粉酶同工酶种类和活性与不育性有关,而SOD同工酶在不育系与保持系间无明显差异;在叶片中.不育系与保持系问均无明显差异,说明与雄性不育性有关的同工酶可能仅在花蕾中表达。  相似文献   

17.
以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JLCMS9 A及其同型保持系JLCMS9 B为试验材料,测定花芽期、花蕾期、成花期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淀粉、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分析3个时期生长素(IAA)、赤霉素(GA3)、异戊烯基腺嘌呤核苷(iPA)、脱落酸(ABA)的含量及变化.结果表明,在花芽期不育系中的SOD、CAT活性以及MDA、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均高于保持系,而在花蕾期和成花期相反,其值均低于保持系;不育系的POD活性在花芽期显著低于保持系,在花蕾期和成花期相反,其值均高于保持系;不育系9A的淀粉、可溶性糖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在花蕾期和成花期均低于保持系9B.花器官整个发育过程中,不育系9A的IAA含量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iPA含量为逐渐升高趋势,不育系各激素含量均低于保持系.不育系的IAA/ABA、IAA/GA3、IAA/iPA、ABA/GA3的比值与保持系存在差异.由此推断,花器官发育生理特性的异常与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有关,花蕾期可能是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花器官生理生化指标发生异常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8.
萝卜雄性不育小孢子发育过程物质代谢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个秋萝卜,1个春萝卜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发育时期萝卜叶片的花蕾中的淀粉、可溶性糖及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苗期和花期叶片中,不育系中各物质的含量均高于保持系;而不育花蕾中各物质含量均低于可育花蕾。认为小孢子发育过程中物质亏缺是导致其败育的重要原因,而营养器官中各物质向生殖器官运输受阻可能是导致不育花蕾中物质含量下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茄子雄性不育系的可溶性糖、淀粉、氨基酸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以2个不同品种茄子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为试材,对不同发育阶段花蕾中可溶性糖、淀粉、游离氨基酸和脯氨酸含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花蕾的发育,不育系可溶性糖高于其保持系;不育系淀粉含量变化不大;保持系淀粉含量在减数分裂时期达到最高,小孢子时期又迅速下降,其后缓慢上升。此外,不育系游离氨基酸和脯氨酸含量均低于保持系。  相似文献   

20.
甜菜胞质雄性不育系与其保持系激素含量的差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甜菜3个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相应保持系为材料,对营养生长阶段叶片中的激素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甜菜营养生长阶段的3个时期中,玉米素Z含量表现为不育系高于其相应保持系,而生长素IAA含量则为保持系高于其不育系,Z/IAA和GA3/IAA表现为不育系高于其相应保持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