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薯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综述了甘薯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的原理、方法、影响因素及其研究进展,指出了茎尖组织培养存在的未被广泛认识、由于品种差异造成的培养基成分不同、病毒再侵染、生产成本高等问题。茎尖组织培养前景广阔,具有繁殖系数高、增产幅度大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激素及光照对甘薯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不同基因型甘薯茎尖分生组织在不同激素水平的生长反应,将4个河南主栽甘薯品种分为3类;激素不敏感硬成苗型、激素敏感易成苗型和激素不敏感难成苗型。光照时数不是甘薯茎尖培养成苗的根制因素,以不低于14h/d为好。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茎尖脱毒以后,试管培养结束,要移入大田生产,必须经过假植成活以后才能开始选苗定植。假植是试管苗由室內转室外,由培养基营养培植转入异养生活的过渡阶段,是一项艰难烦索而又技术性强的工作。我县今年共假植试管苗四千余株,实际成活二千余株,成活率  相似文献   

4.
甘薯茎尖分生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甘薯茎尖分生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课题己进行3年,筛选出最佳培养基为MS+6-BA1.0mg/L+NAA0.1~0.2mg/L+3%蔗糖+琼脂6.0g/L;最适宜培养温度为26~30℃;症状学诊断法、指示植物鉴定法进行病毒检测,平均脱毒率达83.7%。脱毒试管苗切段快速增殖,繁殖系数为5n,繁殖速度以几何级数增长,一定时间内可大量繁殖脱毒苗。脱毒苗移栽大田进行产量比较,平均增产率达37.8%。  相似文献   

5.
1、为什么马铃薯病毒病能引起退化? 马铃薯的退化现象是普遍存在的,退化主要是由于感染病毒所造成的。为什么同样感染病毒的水稻、小麦、玉米、谷子等作物,只能是一种当年病毒病害,而不发生退化现象,唯独马铃薯会退化呢?原因是它们的繁殖器官有着  相似文献   

6.
甘薯茎尖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对7个不同品种的甘薯茎尖进行了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的测定,并且与常见蔬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甘薯茎尖的营养成分齐全,除总糖含量较低外,其它成分含量均较常见蔬菜要高;微量元素含量绝大多数比常见蔬菜含量要高,尤其是Mg、Mn、Fe和Zn,这为甘薯茎尖的菜用价值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8.
9.
为优化马铃薯茎尖脱毒方法,得到无毒壮苗,研究生长素及L-半胱胺酸盐酸盐、培养基和马铃薯芽灭菌时间对28个马铃薯品种(系)组培苗形成的影响,比较不同p H的MS培养基上苗的生长情况,并用RT-PCR方法进行病毒检测。结果表明,28个马铃薯品种(系)中,有的很快长出愈伤组织并形成幼苗,有的不能成苗。含有萘乙酸(NAA)的MS培养基愈伤组织出愈速度快且大、成苗慢、成苗率低,但是苗较壮。含有吲哚乙酸(IAA)的MS培养基多数不形成或形成很小的愈伤组织,成苗快、成苗率较高,但苗较弱。L-半胱胺酸盐酸盐能减轻愈伤组织褐变,提高成苗率。试管分装培养基115℃条件下最佳灭菌时间是20min。采用升汞对较小的马铃薯芽灭菌5~7min效果最好,对较大的芽灭菌9~10min效果最好。苗生长的MS培养基最佳p H为5.8。采用RT-PCR检测到试管苗马铃薯S病毒(PVS)、马铃薯Y病毒(PVY)和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的带毒率分别为18%、12%和5%。  相似文献   

10.
大蒜茎尖脱毒技术及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采用山西栽培的5个地方名蒜茎尖离体培养,获得了无病毒蒜种。结果表明,茎尖大小为0.2 ̄0.5mm,不定芽增殖培养基以B5或MS4,附加1 ̄2mg/L细胞分裂素和0.01 ̄0.1mg/LNAA,效果最佳。根系诱导在原培养基中加入0.2mg/L NAA,出根率可达90%以上。成苗后于12月份移栽到节能日光温室,成活率达90%以上。经对脱毒苗形态观察和染色体检测,没有发生异常变化。植株生长健壮,遗传性稳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EMS对离体培养的甘蔗茎尖进行化学诱变的合适浓度和时间组合,以‘新台糖22’和‘粤糖93-159’甘蔗茎尖分生组织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24、48、72μmol/L)、不同时间(2、4 h)诱变处理对茎尖分生组织的成活率、鲜重增重量、分化率及分化成苗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诱变处理后2个基因型的甘蔗茎尖分生组织成活率、每克鲜重增重量、分化率以及成苗的数量和质量都随着EMS处理浓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下降,2个基因型甘蔗茎尖经诱变处理后半分化EMS浓度均小于半致死浓度。综合成活和分化情况,适合‘新台糖22’茎尖分生组织的EMS诱变处理为48μmol/L处理2 h或24μmol/L处理4 h;适合‘粤糖93-159’茎尖分生组织的EMS诱变处理为72μmol/L处理2 h或48μmol/L处理4 h。  相似文献   

12.
甘薯脱毒苗的培育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薯脱毒苗的培育方法江苏省徐州甘薯研究中心邢继英,杨永嘉,邬景禹,唐君植物组织培养作为生物工程的一项重要技术,近年来发展很快,现已在700多种植物上得到广泛应用。甘薯是无性繁殖作物,利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的脱毒苗,能够恢复品种的优良性状,比未经脱毒的原...  相似文献   

13.
研究马铃薯脱毒试管苗不经过温室假植 ,直接移植到网室。两年试验获得成功 ,不仅节约了人力、物力 ,而且使试管药成活率达 98%左右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茎尖脱毒培养关键因子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马铃薯茎尖脱毒培养关键因子方面进行了分析,综合论述了马铃薯茎尖培养脱毒的原理,影响马铃薯茎尖培养脱毒的因素和培养条件的控制,并针对脱毒难的问题提出了提高脱毒率诸如结合化学处理等的有效措施,指出了茎尖培养脱毒中尚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脱毒主要是通过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脱去马铃薯PVX、PVY、PVS、PLRV和PSTV等病毒、类病毒。茎尖分生组织脱毒培养的主要技术步骤有培养基的配置、剥离材料的处理、脱毒苗的病毒检测及脱毒苗防虫网棚移栽。通过科学化管理,可生产出脱毒种薯用于推广,这样可以提高优良品种特性,提高种薯产量和质量,有效延长马铃薯品种服务生产的年限。  相似文献   

16.
以甘薯茎尖和山楂为原料,进行复合型饮料的研制。结果表明,绵白糖、蛋白糖、山楂的添加量依次为2.20%,0.03%,5.00%时,产品的风味最佳。其主要营养成分是: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30%,可溶性蛋白含量6.53μg/g,可溶性总糖含量1.44%,可滴定总酸0.024 g/100 mL,黄酮甙总量0.80 mg/g。  相似文献   

17.
叶面肥具有针对性强、吸收快、效果好的特点,为减少化肥用量,以叶菜型甘薯万菜薯7号为试验材料,以常规追施尿素为对照,设置减量追施30%尿素与喷施不同叶面肥组合为追肥处理开展试验,研究叶面肥对甘薯茎尖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4(常规追肥减量30%+瑞洛叶面肥1000倍液)效果最佳,采收4次的茎尖产量达51 846.00kg/hm2,较常规施肥增产9.71%,叶绿素相对含量达到45.33,茎尖鲜样干物质、粗蛋白、维生素C、粗纤维和总糖含量分别为8.43%、2.19%、14.7mg/100g、1.23%和0.74%。经济效益方面,处理4扣除肥料成本后,效益为93 237.00元/hm2,比对照增加8670.45元/hm2,增幅为10.25%。在叶菜型甘薯生产中,喷施叶面肥作补充追肥,能减少30%化肥使用量,最终实现节本增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甘薯茎尖分生组织在附加KT2mg/1、IAA0.5mg/1,用0.5%琼脂固化的MS培养基上生长7—14天,待芽发绿后转移到无激素的MS培养基上培养成苗。成苗率达66%。通过在培养基中加入生长延缓剂——脱落酸(ABA),膦甘酸(Glyphosate)、矮壮素(CCC)和激动素、甘露醇等,使10—20个甘薯品种的试管苗保存一年以上的存活率分别达到84—89%和69—71%。五种药物用于种质保存,均有提高存活率的效果。除KT外,在低浓度时,未发现对甘薯外形和产量产生影响,高浓度的药物则具有诱发基因变异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大蒜茎尖脱毒培养及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河北省两个名优地方品种安国大蒜和永年大蒜为试材,用Ms,B5作基本培养基,研究了大蒜茎尖繁殖脱毒快繁技术。结果表明,最佳诱导培养基为B5 0.1 mg/L NAA 3 mg/L 6_BA,但是,激素、营养物质的添加数量以及培养时期不同品种间有差异;剥离大蒜茎尖带一定数量的鳞片为好,其不仅可提高脱毒苗成活率,而且有利于扩大茎尖繁殖系数。无毒蒜大田扩繁的播种时间对产量有一定影响,且品种间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20.
葡萄茎尖脱毒培养和快速繁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经多年试验研究.筛选出适于葡萄茎尖脱毒培养及继代繁殖的广谱性系列培养基.它与一般常用培养基相比.可缩短培养时间12~19d.该系列培养基对不同葡萄品种的培养效果有一定的差异,但脱毒效果差异不明显,对葡萄扇叶病毒和卷叶病毒的茎尖脱毒率分别达到86.6%和84. 4%.试验证明,茎尖的长短与脱毒率成反比,与再生株的存活率成正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