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抗瘟性涂抹接种法鉴定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几种水稻抗痕性接种鉴定技术,提出了一种新方法——涂抹接种法。在1—2%的羧甲基纤维素水溶液中混以1—2×10~5/ml浓度的稻瘟病菌孢子,涂抹接种于水稻的嫩叶或穗颈节部,可获得良好的接种效果。苗期接种适用于不同生育期幼嫩叶片,但以2—4叶期为佳。孢子浓度10~5/ml时发病串接近100%。涂抹接种法的发病程度重于喷雾接种法,轻于注射接种法。本法应用于穗瘟接种的效果也良好。涂抹接种法较接近自然发病条件,所用菌量少,侵染率高,是一种良好的接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1990~1992年研究了涂抹接种法应用于水稻稻瘟病穗瘟鉴定的接种效果,穗瘟涂抹接种是采用画笔将混有10~20万/ml孢子液的2%羧甲基纤维素水溶液直接涂抹于穗颈节部。经与喷雾、注射和湿棉球包穗接种法比较,涂抹接种法具有侵染率高,接种用菌量少,症状明显,且接近自然发病条件等特点。用该方法接种98个浙江省水稻品种进行验证表明,涂抹接种法可以明确区分水稻品种穗瘟抗性的强弱。  相似文献   

3.
绿僵菌对草坪灰翅贪夜蛾和粘虫的毒力及田间防治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从草坪灰翅贪夜蛾上分离的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对灰翅贪夜蛾和粘虫的毒力,采用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分析了绿僵菌对灰翅贪夜蛾和粘虫的毒力。结果表明绿僵菌对灰翅贪夜蛾和粘虫的剂量效应常数分别为0.69和0.66;在孢子含量1×106~7个/mL高剂量下接种,灰翅贪夜蛾和粘虫幼虫在接种第7天和第8天累积死亡率达100%;在孢子含量1×103~4个/mL低剂量下,接种后第10天达到死亡高峰。在孢子含量1×102个/mL下的累积死亡率分别为6%和4%。绿僵菌对灰翅贪夜蛾和粘虫致死剂量是时间的函数,对灰翅贪夜蛾第5天和第7天的LC50为孢子含量2.1×106和3.5×104个/mL,在孢子含量107~105个/mL下的LT50分别为4.15、5.1、6.18、7.7 d;对粘虫第5天和第7天的LC50为孢子含量1.55×107、2.39×105个/mL,在孢子含量107~105个/mL下的LT50分别为4.4、5.4、6.4、7.8 d。在草坪禾草上喷洒绿僵菌孢子含量1×106个/mL,5、7、10 d后对粘虫的防治效果分别为46.4%、65.8%、71.4%,对灰翅贪夜蛾的防效分别为47.6%、66.0%和79.6%。绿僵菌制剂孢子含量为1×105个/mL对两种害虫的防治效果相近。  相似文献   

4.
哈茨木霉对水稻恶苗病菌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PDA平板拮抗试验表明 ,哈茨木霉对水稻恶苗病菌有强烈的拮抗作用 ,其孢子悬浮液的含孢量为 106~107个 /mL时 ,对恶苗病菌的抑制力达 92.33%。通过哈茨木霉菌液和 3种药剂对水稻恶苗病菌抑制效果的比较 ,哈茨木霉孢子悬浮液含孢量为 107个 /mL与施保克质量浓度 1μg/mL的抑菌效果接近 ,分别为 76.7%、75.4%。显微摄影结果显示 ,哈茨木霉以附着胞附着在恶苗病菌菌丝上 ,然后穿透菌丝在其内生长 ,或与恶苗病菌的菌丝平行生长 ,然后再侵入病菌内寄生。  相似文献   

5.
室内测定了从云南分离的7株球孢白僵菌对马铃薯块茎蛾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在接菌孢子浓度为105个/mL和107个/mL下,接种后7d马铃薯块茎蛾幼虫累积死亡率分别为23.3%~70.0%和33.3%~86.7%,添加吐温80的清水对照死亡率仅为3.3%。筛选出毒力较高的Bb7001、Bb7004、Bb8001 3个菌株,其中菌株Bb8001对马铃薯块茎蛾幼虫的毒力最高,在孢子浓度1×105、1×107个/mL下,第7天的累计死亡率分别为70.0%和86.7%,其毒力回归方程Y=0.366X+3.409(R=0.956),剂量效应LC50=2.24×104个/mL,孢子浓度107个/mL下的LT50为4.3d。测定了毒力较高的菌株与12种农药的生物相容性,结果表明在供试农药推荐用量及其101、00倍稀释液下,球孢白僵菌Bb7001、Bb7004、Bb8001的3个菌株孢子在含所选农药的营养液中生物相容性良好的农药有:苏云金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Bt)、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菜喜悬浮剂及松毛虫病毒可湿粉剂,可配伍使用;而阿维菌素、农安、卡死克、抑太保对球孢白僵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应避免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6.
玉米穗粒腐病接种技术及品种抗病性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玉米穗粒腐病的优势病原菌串珠镰刀菌Fusarium moniliforme为接种菌源,采用4种接种方法进行比较,以针刺果穗较深处(籽粒与穗轴间)发病最重,花丝喷雾法发病最轻;接种时期以玉米乳熟期接种为好;接种浓度10×40倍下每视野60个分生孢子;接种量以每果穗接种2.5ml孢子悬浮液发病最重。同时规范了病情分级标准及品种抗、感程度划分标准。采用规范程序,对63份玉米自交系及杂交种进行了抗病性鉴定。  相似文献   

7.
黄瓜白粉病菌接种及对杀菌剂敏感性测定方法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建立了孢子悬浮液接种黄瓜子叶测定黄瓜白粉病菌杀菌剂敏感性的简便方法。比较了白粉病菌分生孢子悬浮液涂抹法和喷雾法接种黄瓜幼苗子叶的效果,结果表明,涂抹法发病率高,均匀度更好;测定了接菌后不同时间施药,白粉病菌对己唑醇、腈菌唑、三唑酮、甲基硫菌灵和百菌清等5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接菌后96h施药较为敏感,测得的EC50较小。最后确定接种及毒力测定方法为:接种时白粉病菌分生孢子悬浮液使用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分散悬浮,孢子浓度为15×10倍显微镜下每视野30~40个,接种后96h施药,发病后直接利用病斑数来计算毒力测定结果。该方法可用于黄瓜白粉病菌抗药性监测和对杀菌剂敏感性测定。  相似文献   

8.
稻曲病的接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探索在田间条件下进行稻曲病的人工接种技术。通过比较3种接种体发现,上年保存于-20℃的厚垣孢子不能引起发病;用PS液体培养获得的薄壁分生孢子可引起发病,孢子浓度越高引起病穗率越高;菌丝片段-分生孢子混合液接种发病最严重。病原菌的培养菌龄对接种效果有影响。在水稻的3个时期接种,以抽穗破口前6~9d的效果最好。在一天的3个时段接种,以下午4~6时的病情最重。在接种液里添加马铃薯煮汁可显著提高接种发病率。本文的接种技术能高效引发稻曲病,最高穗发病率100%,最大病情指数93.96,最多穗病粒数110粒。该接种技术可鉴别出品种抗病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吐鲁番地区无核白葡萄为对象,于2015—2016年,使用玻片黏着法及田间调查法,观测田间病菌孢子的动态变化,研究无核白葡萄果实腐烂病的发生时期、发生规律,并配合翠泽1 000倍液、50%保倍福美双1 500倍液、30%醚菌酯1 500倍液、30%苯醚甲环唑2 000倍液、80%百菌清1 500倍液进行化学防治。研究结果表明:引起鲁克沁无核白葡萄果实腐烂病的病菌孢子在花前至转色期大发生,成熟期达到峰值,2015年孢子数量为207个·cm-2,2016年孢子数量为427个·cm-2;无核白葡萄果实腐烂在封穗末期(6月底)首次出现,发病率至成熟前达到最高值,2015年为34.75%,2016年为60.21%;一天内孢子发生量在早晨8∶00时最多,均在20个·cm-2以上,下午14∶00和20∶00最少,孢子数量少于5个·cm-2;使用化学药剂在6月中下旬或果实封穗末期连喷(间隔10 d)3次,可以延迟果实腐烂病的发病;使用化学药剂翠泽1 000倍液或30%苯醚甲环唑2 000倍液,能有效防治无核白葡萄果实腐烂病的发生,药效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0.
稻瘟病菌对三环唑抗药性测定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稻瘟病菌对三环唑抗药性的测定方法,确定了保绿培养基的成分,建立了抗药性测定的标准化模型。4叶I心期将稻苗在三环唑系列浓度药液中浸根处理36 h,剪取稻苗叶段插于100 μg/mL苯并咪唑+0.5%水琼脂保绿培养基上,用孢子含量为105个/mL的稻瘟病菌孢子悬浮液喷雾接种,保湿培养8 d后调查结果,计算EC50值。该测定方法与小苗测定相比较结果更加稳定且灵敏度高,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稻水蝇危害水稻与产量损失的关系研究,得出了y=3.7945+0.0628x1-0.0843x2-0.0783x3+0.9615x5±4.0914产量损失预测模型,式中x1为总虫量头/m2,x2为稻穴损失率,x3为7月上旬茎损失率,x5为穗损失率;证明水稻穗数损失是造成产量损失的重要原因,从而明确6月上旬水稻返青后期为稻水蝇最佳防治期;确定了经济防治指标为6—10头/m2;应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结合化学防治,防治区每公顷可挽回稻谷1924千克。  相似文献   

12.
以6个超级杂交稻组合为材料,初步研究了两种氮肥用量条件下对水稻产量性状和病虫害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纯氮360 kg/hm2与施纯氮180 kg/hm2相比,水稻单位面积的有效穗数增加,单株的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下降,1 hm2稻田减产6.2%~10.3%。氮肥施用量过高,造成水稻生育后期稻纵卷叶螟、褐飞虱、水稻纹枯病和烟煤病危害加重,尤其是易引起腐生性煤炱菌的滋长。  相似文献   

13.
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法研究了稻水蝇危害与水稻产量损失的关系。结果表明:水稻产量(y,kg/hm2)与田间虫口密度(x,头 /m2)、穗损失率 (x5,% )间0.01水平显著时的关系符合方程:y^=9433.965-6.6637x1-402.7469x5;产量损失(Y,kg/hm2)与田间虫口密度(x,头/m2)间关系符合下列方程 :Y^=-13.4989+6.0043x(r=0.9647**)。通径分析显示 ,穗损失率和虫口密度对产量建成直接效应最大 ,分别为-0.9218和-0.1422  相似文献   

14.
Pseudomonas sp.20#-5防治烟草黑胫病田间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5菌株是本实验室从土壤中分离保存的1株假单胞菌,2006年对其发酵液防治烟草黑胫病进行了田间防效试验。结果显示,不同发病时期20#-5菌发酵液的防治效果在64.39%~79.70%,高于对照药剂,防治效果较好。不同施药时期调查结果表明,发病前施用20#-5菌发酵液的防治效果要好于发病后施用,说明20#-5菌发酵液对烟草黑胫病具有有效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5.
1985—1987年对苏芸金杆菌防治印度谷螟的效果进行研究,用JMEM-1200W型透射电于显微镜观察,幼虫食入菌剂后1至2小时,中肠出现细胞松离,肠壁和底膜崩溃,肠内物质散入肠腔,16至24小时后,幼虫陆续变暗褐色而死亡。实验室内用菌悬液对幼虫进行生物测定,浓度为2.266×108个活芽孢子/毫升时,死亡率在32小时内达98.24%,随着处理浓度降底,幼虫死亡率下降。以粉剂在储粮表面层10—15厘米深处理杀虫效果最佳,持效期长,仓库条件下5个月后,平均每粒花生上仍有活芽孢3.13×103个。温度是影响该菌剂杀虫效果的重要因素,而湿度与之无关,温湿度之间也无互作。实验室内菌种转移接种16代以后杀虫毒力下降。  相似文献   

16.
A04034、A04008和嘧菌酯等药剂在盆栽试验中对水稻稻瘟病表现出很高的杀菌活性,均优于对照药剂三环唑。其中A04034的活性最高,EC50仅为2.12μg/mL。10%A04034悬浮剂有效成分40、60、80 g/hm2防治水稻稻瘟病,第2次施药后10 d的防效分别为90.50%、94.20%、95.42%。25%嘧菌酯乳油有效成分60 g/hm2的防效为92.82%。10%A04034悬浮剂有效成分60 g/hm2的防效与用25%嘧菌酯乳油有效成分的60 g/hm2的防效无显著差异。10%A04008悬浮剂有效成分40、60、80 g/hm2,第2次施药后10 d的防效分别为68.25%、74.98%、76.43%,60 g/hm2的防效低于嘧菌酯。3种药剂的防效均高于三环唑。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分离自茶卷叶蛾和中华大刀螳僵虫的2株虫生真菌的归属及生防潜力,采用形态学特征和rDNA-ITS序列分析其分类地位,测定了其对茶卷叶蛾和茶小卷叶蛾幼虫的致病力,并初步筛选了其最适培养条件.结果表明:2株真菌均为环链棒束孢Isaria cateniannulata,分别命名为ICBS918和ICTL911.在1.0×108孢子/mL浓度下,ICBS918和ICTL911对茶卷叶蛾幼虫的累计校正死亡率均达100%,LT50分别为3.13 d和3.15 d;对茶小卷叶蛾幼虫的累计校正死亡率分别为100%和95%,LT50分别为3.25 d和3.31 d.接菌后8 d,2菌株对茶卷叶蛾幼虫的LC50分别为0.47×105孢子/mL和1.01×105孢子/mL;对茶小卷叶蛾幼虫的LC50分别为2.20×105孢子/mL和1.34×105孢子/mL.2菌株23 ℃下最适生长培养基均为综合马铃薯培养基,最适产孢培养基均为蛋白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在萨氏培养基上,菌株ICBS918和ICTL911分别在24~30 ℃及24 ℃时生长速度最快,在27 ℃和21 ℃时产孢量最大.表明2株环链棒束孢对茶卷叶蛾和茶小卷叶蛾幼虫均具有较好的生防潜力,可作为生防菌进行开发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不同菌株间的相互作用,选择与单抗性基因系水稻IRBL5-M (携带抗性基因Pi5)表现为亲和性的菌株HN52与非亲和性的菌株HN119为研究对象,将其单独或混合接种到单抗性基因系水稻IRBL5-M中,并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接种后水稻叶鞘的发病情况及病斑面积,测定接种后水稻内相关抗性基因OsWRKY45、OsNPR1、OsPR10、OsMAPK2的表达量以及活性氧的变化。结果显示,相较于单独接种亲和性菌株,混合接种后单抗性基因系水稻IRBL5-M病斑发病面积减少;混合接种中亲和性菌株HN52菌丝侵染能力降低,侵染菌丝细胞间扩展率显著降低73.13%;同时单抗性基因系水稻IRBL5-M中OsWRKY45、OsNPR1、OsPR10OsMAPK2抗性基因表达量显著增加,水稻叶片中活性氧含量增加,表明在菌株混合侵染过程中,非亲和性菌株可通过激发水稻的抗性反应来降低亲和性菌株对水稻的侵染程度。  相似文献   

19.
于2019年5—8月采用前期筛选出的对黄瓜枯萎病菌有较好拮抗作用的拟康氏木霉Trichoderma pseudokoningii 886菌株,通过盆栽实验,测定不同菌剂施用量对黄瓜幼苗生长、抗氧化系统以及对黄瓜枯萎病防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拟康氏木霉不同施用量均能提高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效,其中105 cfu·g-1拟康氏木霉厚垣孢子菌剂应用效果最好,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效达到83.98%;与CK(只接种病原菌)相比,拟康氏木霉不同施用量均能提高黄瓜幼苗株高、茎粗、叶面积、根体积、根冠比和壮苗指数,其中105 cfu·g-1拟康氏木霉厚垣孢子菌剂对黄瓜幼苗形态建成的促进效果最好;拟康氏木霉不同施用量均能提高瓜幼苗叶片中CAT、POD、SOD、APX、PPO活性和Pro含量,降低叶片中的MDA含量和质膜透性,其中105 cfu·g-1拟康氏木霉厚垣孢子菌剂对黄瓜幼苗抗氧化系统促进效果最好;在播种后30 d,黄瓜幼苗叶片中CAT、POD、SOD、APX、PPO活性和Pro含量分别比CK提高了119.96%、213.75%、139.29%、97.53%、101.15%、70.38%,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则分别比CK下降了46.10%、60.28%。研究表明拟康氏木霉886厚垣孢子菌剂通过提高黄瓜幼苗抗氧化系统能力,促进了幼苗形态建成,提高了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0.
通过比较茄青枯拉尔氏菌和柑橘黄单胞菌柑橘致病变种菌量、噻唑蓝和刃天青的浓度、抑菌剂与菌体作用时间等因素对吸光值的影响,优化噻唑蓝和刃天青法检测抑菌剂抑菌活性的条件,即:细菌初始浓度为105~106 CFU/mL,噻唑蓝和刃天青浓度分别为0.5 mg/mL和0.02 mg/mL,抑菌剂作用时间16~24 h。运用优化的噻唑蓝和刃天青法检测了植物提取物和分离物对2种细菌的抑菌活性,2种方法得到的结果一致。以茄青枯拉尔氏菌为靶标菌,对于无色化合物EE-1和土黄色化合物EE-2,2种方法测定的最低抑菌浓度相同,分别为10 μg/mL和20 μg/mL。表明噻唑蓝和刃天青法能快速、准确地测定微量植物成分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