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省一些地方利用塑料大棚等保护措施,栽培葡萄已获成功。但是,一般大棚葡萄定植第一、二年没有产量或产量很低。我们为寻找提高前期大棚葡萄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于1987年进行了大棚葡萄间作蔬菜的探索。一、材料和方法大棚面积:667m~2葡萄定植时间:1986年7月12日。葡萄行距:  相似文献   

2.
《中国蔬菜》2000,1(3):20-0
该书由华中农业大学园艺系郑世发教授、各地蔬菜专家及长江蔬菜杂志社蔬菜栽培技术栏目编辑共同编著。系统性强 ,条理清晰 ,囊括了各地先进的高产高效早熟典型栽培模式、栽培技术、是当前种植业结构调整中优化种植模式、选配茬口衔接、发展高效农业提高经济收入不可多得的好参考书。该书共分 4部分 ,第 1部分简明扼要地介绍了间作套种的基本原理 ;第 2部分介绍了温室、大棚内间作套种的周年栽培模式、典型栽培技术 ,如 :日光温室西葫芦、苦瓜间作高效极早熟栽培技术 ,大棚草莓套种西瓜甜瓜极早熟栽培技术等 ;第 3部分介绍了露地蔬菜间作套种…  相似文献   

3.
蔡万皆 《西南园艺》2002,30(2):31-32
要提高大棚蔬菜栽培的经济效益,必须增加茬口,提高单位面积的反季节蔬菜的总产量。本场1999年在以前试验的基础上摸索出了大棚蔬菜一年五种五收栽培模式技术,即在7月下旬早稻收割后到第二年晚稻插秧前一年时间内能够间作套种出早秋甘蓝→秋番茄→秋延后番茄→冬春黄瓜→春夏丝瓜,667m2一年产值可达3万元左右,是常规栽培的2~3倍。2000年推广后,取得极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模式技术不仅能够一年五种五收,而且每茬都属反季节,在全国间套模式中独树一帜。1 建棚、整地 建棚:大棚最好南北走向,以使间作套种的…  相似文献   

4.
大棚草莓与番茄间作模式研究表明,无论是群体总产量还是经济效益,番茄与草莓2:2间作组合模式均为最佳,总产量最高达51 300 kg/hm2,比番茄单作提高了4.04%;经济效益也最高达到1.61万元/hm2,比番茄单作增收了20.3%,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大棚草莓番茄间作高效模式.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辽宁省大连市甜樱桃栽植面积不断扩大,部分新发展的甜樱桃园是由蔬菜大棚改建而成的。由于甜樱桃进入丰产期年限较长,建园成本高,改建初期无收益,一些果农往往因此而却步。为切实有效解决这一生产难题,我们于2003—2007年进行了蔬菜大棚改建露地甜樱桃园早期间作棚菜试验,利用原有大棚设施间作蔬菜不仅提高了改建露地甜樱桃园的早期收益,同时也可预防甜樱桃幼树越冬抽条,促进甜樱桃幼树实现早期丰产。经5年试验,证明此项技术效果显著,适合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顾国志  李洋滋 《蔬菜》1996,(1):34-35
早春塑料大棚番茄黄瓜间作栽培技术115006辽宁省营口老边区柳树镇蔬菜办公室顾国志,李洋滋我们辽宁省营口地区春季塑料大棚以栽培番茄为主,近年来为提高大棚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根据市场的需要,试搞了早春塑料大棚番茄和黄瓜间作,变一作为二作,从而增加了产量...  相似文献   

7.
在温室大棚葡萄栽培中,间作蕃茄、黄瓜韭菜、芹菜或食用菌等蔬菜,可增加经济效益,弥补葡萄栽植当年的收入。但在温棚环境下,蔬菜需水过多会造成温棚内湿度过大,极易发生灰霉病,而且蔬菜的灰霉病、霜霉病、叶斑病会侵染葡萄,成为一种非常严重的病害,导致经济效益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8.
大棚草莓与番茄间作模式研究表明,无论是群体总产量还是经济效益,番茄与草莓2∶2间作组合模式均为最佳,总产量最高达51300kg/hm2,比番茄单作提高了4.04%;经济效益也最高达到1.61万元/hm2,比番茄单作增收了20.3%,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大棚草莓番茄间作高效模式。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蔬菜种植面积迅速增大,种植效益逐年提高,蔬菜的间作套种或接茬方式很多,尤其在人多地少的地区,特别是保护地栽培下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科学合理的间作套种或接茬可以明显提高效益,先简单介绍巧种蔬菜的几个良法:  相似文献   

10.
1995—1997年,我们在河北省乐亭县王滩镇十家子村利用倒茬蔬菜大棚半促成栽培葡萄获得成功。700m2大棚1996年产葡萄2152kg,产值10760元,间作蔬菜(甘蓝、胡萝卜)产值1270元,总产值12030元。扣除当年生产成本2580元,纯收入...  相似文献   

11.
张志梅 《蔬菜》2007,(11):19-19
目前正是秋延后大棚蔬菜生产的时期,菜农朋友们可以采用一些小技巧,改善棚内蔬菜的生长条件,明显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和品质。一是园土消毒:每平方米床土  相似文献   

12.
以芹菜和菜豆为试材,采用大棚田间试验,共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菜豆单作、芹菜单作、菜豆与芹菜间作1∶1处理和2∶2处理;研究了不同间作模式对菜豆和芹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改善温光环境、提高蔬菜品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与芹菜单作(QCK)相比,与菜豆间作处理的芹菜显著提高了株高和鲜质量;与菜豆单作(CCK)相比,与芹菜间作处理的菜豆产量分别提高了22.4%(1∶1)和3.0%(2∶2);2∶2间作处理显著降低了芹菜硝酸盐含量,显著增加了菜豆的可溶性蛋白质和维生素C含量.总之,菜豆/芹菜间作促进了芹菜的生长,提高了菜豆的产量以及菜豆和芹菜的品质,在农业生产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丰富市民"菜篮子",解决大棚蔬菜连作障碍问题,探索出了一套提高大棚设施利用率的高效栽培模式:大棚早春毛豆—夏秋苋菜—冬水芹水旱轮作模式,既加大了时令蔬菜的供应,提高菜农种植效益;又可克服大棚连年种植旱生蔬菜而产生的连作障碍等问题,保证了张家港市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徐华坤  徐福生 《蔬菜》1997,(6):11-12
冬春茬辣(甜)椒芸豆间作高效栽培技术255416山东淄博市临淄区敬仲农技站徐华坤徐福生连成忠临淄区是山东蔬菜重要产区之一。近年来,大棚利用率不断提高,栽培模式与技术不断优化。如在日光温室内辣(甜)椒芸豆(又名菜豆)间作,效益显著,一般亩产辣(甜)椒6...  相似文献   

15.
唐术江 《西南园艺》2002,30(2):42-42
随着蔬菜大生产大流通格局的形成,大棚蔬菜生产急需提高其市场竞争力。早春利用塑料大棚种植茄子间套蕹菜,既能充分提高土地利用率,又能丰富春淡蔬菜品种,经济效益显著,每667m2产值可达 6000元左右。现将该项高效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 品种选择 大棚早茄子栽培应选用耐低温、弱光,抗病性好,易坐果,挂果集中的早熟品种,长沙地区一般选用湘早茄较宜;蕹菜选用泰国蕹菜或吉安大叶蕹菜。2 整地作畦,施基肥 结合耕翻晒土,施足基肥,每个标准大棚施有机肥 1500kg,复合肥 30~40kg,大棚中间作 3个宽畦,畦宽1…  相似文献   

16.
蔬菜和玉米轮作对老菜田的土壤板结、盐渍化等问题有抑制、缓解作用,同时也避免了菜-菜间作模式中的病虫交叉传染,提高了菜粮品质。本文推广的冬暖大棚秋冬西红柿-春提早甜玉米-越夏菜豆的一年三茬栽培模式可提高菜粮产量和产值,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周文芳  黄玉 《蔬菜》2012,(9):17-18
大棚蔬菜滴灌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节水灌溉技术,它不仅节水、省肥,而且还具有省工、省时、操作方便和显著提高肥水利用率的特点。大棚蔬菜使用滴灌后,可使棚内空气湿度降低,蔬菜病害明显减轻,蔬菜产量和品质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吉林蔬菜》2007,(2):41-41
问:种植大棚蔬菜是在特定环境中的一种高投入、高产出的生产方式。如何合理施肥才好呢?专家:当前大棚蔬菜施肥过程中常见的误区是:在  相似文献   

19.
粮菜间套作是一种普遍的栽种模式,这种模式能够实现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形成良好的生态种群,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本文针对设施面积的不断增加,提出了大棚粮菜间套作高效种植模式,包括间作的基本原则、效益分析、技术分析和注意事项等,为蔬菜生产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温室葡萄间作蔬菜模式及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温室葡萄间作蔬菜的原则在温室栽培葡萄的条件下间作蔬菜 ,要求①间作蔬菜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与葡萄相近 ;②间作蔬菜植株要矮小、生育期要短 ,能避天葡萄旺盛生长期 ,充分利用葡萄生长前期的光照和“时间差” ,不能影响葡萄的光照 ;③间作蔬菜应为浅根性作物 ,不能与葡萄发生剧烈的水、肥竞争 ,避免影响葡萄的正常生长发育 ;④间作蔬菜与葡萄无共同的病虫害 ;⑤间作蔬菜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2 温室葡萄间作蔬菜的种类①绿叶菜类 :如菠菜、生菜、香菜 (芫荽 )、荠菜、小白菜、油菜等 ;②甘蓝类 :如结球甘蓝、青花菜、芥蓝等 ;③蒜类 :如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