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宜香1577是四川省宜宾市农科所用宜香1A和宜恢1577配制而成的杂交稻组合,具有米质优、米饭口感好并有香味、产量高、制种产量高、易栽培、适应性广等优点。2001年参加中籼迟熟优质米A组试验,平均单产565.4kg/667m^2,比汕优63增产5.4%,极显著;2002年续试,平均单产573.9kg/667m^2,比汕优63增产7.63%,极显著。2003年通过四川、贵州、陕西、江西、广西、安徽和浙江等省和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
宜香101是四川自贡市农科所用优质香稻不育系宜香1A与自育重穗型强恢复系贡恢101配组育成的香型杂交水稻新组合。2004—2005年参加四川省区试,2 a平均单产8.19 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6.78%;2005年参加四川省生产试验,平均单产7.84 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7.88%。该组合具有高产稳产、抗高温、耐干旱能力强等特点,2006年4月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3.
香型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宜香1313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宜香1313系四川省宜宾市农科所用自育籼粳交强优恢复系宜恢1313与优质不育系宜香1A组配而成的香型杂交稻新组合。2003—2004年参加四川省区试,平均产量8.33 t/hm2,比汕优63增产5.73%,2005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该组合丰产稳产,米质较优,抗性较好,有较强的适应性,广泛适用于中国南方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特优202是漳州市农科所2002年用自主选育的不育系龙特甫A和恢复系漳恢202配制的优质、高产感温型杂交早籼新组合。2004年参加漳州市早稻区试,平均产量537.9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5.58%,达显著水平;2005年续试,平均产量494.45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6.59%,达极显著水平;2006年参加漳州市早稻生产试验,平均产量524.9kg/667m^2,比汕优63增产6.95%。2007年1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07E02)。  相似文献   

5.
林纲  王峰 《杂交水稻》2008,23(1):79-80
宜香2084系四川省宜宾市农科院用优质不育系宜香1A与优质强恢复系宜恢2084配组育成的香型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丰产、稳产、品质较优、抗病性较强、适应性好等特点,2006年通过陕西省品种审定,2007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6.
一、选育经过冈优906是成都市第二农科所针对汕优63抗性逐渐衰退、剑叶早衰、产量下降等性状的改进为核心,选用丰产性好,熟期较早,性状优良的中籼品种特青早为父本与明恢63配组,按“密、小、满”的原则,采用集团选择和单株选择,结合海南加代,选育出的中籼迟熟新组合。1997年5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二、产量表现1994年冈优906参加四川省市(地、州)农科所水稻联试,平均产量867t/hm2,比汕优63增产7.2%,1995—1996年参加四川省水稻区试,两年平均产量8.48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4.28%。同期在四川内江、自…  相似文献   

7.
K优402是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用粳质籼核新资源不育系K17A与湖南省安江农技育成的早熟恢复系402配组育成的杂交早稻新组合,1996年4月已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温州市于1994年引进观察,1995、1996两年参加市杂交早稻区域试验,并进行生产示范,1996年全市共示范600Ohm’,表现高产、抗病、米质及综合性状优良,是目前较好的具有发展前途的早杂组八qo(-)产量表现1994年本市观察试验平均产量7.99t/hm’,比对照汕优48-2增产15.9%;1995、1996两年温州市区试平均产量6.88和6.56t/hm’,比对照汕优48-2增产IO.2…  相似文献   

8.
汕优149     
汕优149系1989年由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用珍汕97A与自选新恢复系成恢149配制而成的新组合。该组合已通过四川省区试,经多年试验、示范,表现出高产、抗病、优质、适应性广等优点。1产量表现汕优149于1991年参加多点品比试验,亩产533.75kg,比汕优63(CK)增产2.2%;1992年在四川省不同生态区进行多点试验,平均亩产524.1kg,比汕优63(CK)增产1.4%;1993年参加四川省区试,平均亩产507.08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1.64%;同年在成都市、乐山市、德阳市等地进行生…  相似文献   

9.
(1)Ⅱ优501四川省绵阳市农科所、绵阳农业专科学校用Ⅱ32-8A与绵恢501配组而成的杂交中稻新组合。1996~1997年参加湖北省区试,平均每667m2产量593.5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4.6%,两年均居第1位。其中1996年每667m2产量576kg,比汕优63增产2.5%,1997年612kg,比汕优63增产6.6%。1996~1997年在随州、襄樊、英山生产试验比汕优63增产3.8%~9.7%。千粒重26.7g,全生育期136.7天,比汕优63长1.8天。高感猪瘟病和白叶枯病。糙米率79.40%,精米率71.46%,整精米率64.70%,变白2级,直链淀粉含量21.07%,蛋白质含量9.25…  相似文献   

10.
优68是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用自育和高异交率优良不育系D62A作母本,同内江市农科所的恢复系多系1号配组而成,1993年定型。经几年试验示范,表现产量高、米质优、抗猪瘟病,适于四川、河南、湖北、福建、陕西、云南、贵州等省一季中稻及再生稻区种植。1997年5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已在四川、河南、陕西、云南、湖北等省示范种植30多万hm’。(-)产量表现该组合1993年大区试验,平均7771kg/hm‘,比对照汕优63增产57%。1994年双列杂交,三次重复,平均9675kg/hm‘,比对照汕优63增产5.4%。1994年冈.D型协作…  相似文献   

11.
宜香1979系以宜香1A作母本,宜恢1979作父本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高产香型杂交水稻新组合.2004-2005年参加全国南方稻区区试,两年平均9038kg/hm2,比汕优63增产6.75%,比Ⅱ优838增产4.56%;生产试验平均8790kg/hm2,比汕优63增产15.21%,比Ⅱ优838增产10.38%.该组合具有高产、稳产、香型、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我国南方稻区作中稻种植,2006年通过国家审定.  相似文献   

12.
特优航 1号系福建省农科院以龙特甫A与利用航天技术育成的恢复系航一号配组而成的籼型晚稻新组合 ,于 2 0 0 2年 1 2月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特优航 1号主要特征特性1 1 产量表现2 0 0 0年参加福建省晚稻区域试验 ,平均单产6 92t/hm2 ,比对照汕优 63增产 9 66% ,2 0 0 1年继续参加省晚稻区试 ,平均单产 7 0 0t/hm2 ,比对照汕优 63增产 9 5 6%。2 0 0 1年在闽北建瓯市小松镇湖头村区试 ,平均单产 8 2 8t/hm2 ,比ck (汕优 63)增产 9 8%。 2 0 0 2年在建瓯市示范种植1 5hm2 ,平均单产 7 99t/hm2 ,比ck (汕优 63)增产 9 2 %。该…  相似文献   

13.
绵香576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绵香576是用绵阳农科所的优质小育系绵香1A与我院自育恢复系辐恢576配制成的优质、高产、抗病中籼迟熟型三系杂交稻新组合,经四川省两年区试,该组合比对照汕优63增产4.75%,生产试验比对照增产5.92%.生育期比对照汕优63长1.4d.两年8点次抗性鉴定无9级稻瘟病病史,适宜四川平坝丘陵地区种植.2006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4.
中浙优8号(中浙A/T-8)是中国水稻所和浙江勿忘农种业有限公司合作选育的高产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2003—2004年参加浙江省杂交水稻晚籼稻区试.平均每hm^2单产7440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2.3%:2005年参加浙江省生产试验,平均单产8050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4.4%。2006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稻2006002号),适宜在浙江全省推广。  相似文献   

15.
宜香2292系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不育系宜香1A与恢复系宜恢2292组配的优质杂交稻组合,2004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2003年引进在连江、长乐、闽侯、晋安等县区试验示范,表现生育期适宜,与汕优63相当,丰产性好,一般产量500~600 kg/667m2。米质优,较抗稻瘟病,适应性较好,受农民欢迎。为了探讨宜香2292的最佳栽培方法,确定氮肥最佳施用量及各时期适当的施用比例,达到高产、高效、增产增收的目的。于2006年在连江县?头镇进行了宜香2292高产栽培氮肥施用量及施用比例试验研究,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点、品种试验设在…  相似文献   

16.
K优1号     
K优1号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梁研究所用本所选育的K型新质源不育系K青A,与明恢63配组育成的中籼迟熟新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好、抗病等优点。1994年9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产量表现1989~1990年参加该所品比,平均亩产607.4kg,比对照汕优63(下同)增产7.6%;1991年参加该所试验的同时,还参加了泸县、武胜、德阳市的大区试验和湖北鄂西州区域试验,产量变幅462.4~614.3kg,比对照增产6.5%~18.9%;1992年参加四川省区试,平均亩产576kg.…  相似文献   

17.
福优晚三是福建省农科院稻麦所用该所育成不育系福伊A与恢复系晚三配成的新组合。1995年测交试种,1996年参加省早季区试平均产量6.87t/hm2,比对照威优64增产2.4%,1997年龙岩市早稻区试平均产量7.02t/hm2,比对照汕优77增产26.1%,莆田县早稻对比试验产量6.62t...  相似文献   

18.
D香287系四川省雅安山州种业有限公司用自育恢复系山恢287与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抗病优质香稻不育系D香4A配组育成的香型杂交稻新组合,2004-2005年参加广西桂南稻区早稻迟熟组区试,平均产量7.82t/hm^2,比对照特优63增产4.7%,2006年通过广西区品种审定。该组合熟期适中,丰产稳产性好,米质较好,广泛适用于南方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两优航2号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不育系SE21S与航2号配组选育而成的优质晚稻新组合。2006年省区域试验初试,平均产量493.87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2.7%,达极显著水平,居第2位。2007年引进福建省新品种中试基地的—个点建瓯市小松湖头村示范种植,种植面积0.133耐,平均实割产量570.1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6.5%。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8.1%,垩白粒率80.0%,垩白度15.6%,直链淀粉含量18.3%,  相似文献   

20.
风优22是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和四川农业大学水稻所用不育系网46A与恢复系CDR22配制而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1995年建欧市种子公司与延平区种子公司从四川省引进试种,通过三年的试种、区试、示范,1998年互月通过了南平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一、产量表现1995年参加南平市晚稻新组合区试,11个点平均产量463·7kg(单产面积为666·7m’,以下同),比CK汕优桂33增32.Ikg,增产7.3%,方差分析为显著,居9个参试组合第三位;1996年继续参试,平均产盘441.skg,比CK汕优桂33增35.skg,增产8·74%,方差分析为极显著,居8个参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