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6 毫秒
1.
棉花是新疆精河县农业的支柱产业,种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70%~75%。2011年精河县推广膜下滴灌节水及精量播种技术面积2.67万hm2,占棉花种植面积的74.07%,示范推广机采棉种植面积3374hm2。  相似文献   

2.
玉米浅埋滴灌节水种植模式产量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粮食生产基地,为了生态节水、科技高产、循环发展的生产目标,解决膜下滴灌造成的地膜污染和回收成本高的难题,浅埋滴灌高效节水种植模式被广泛开发和利用。通过开展种植对比试验,比较不用种植模式下的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研究结果表明,浅埋滴灌高效节水种植模式2015年和2016年玉米产量达到11 128.71、12 426.42 kg/hm2,两年推广种植面积分别0.27万hm2和1.44万hm2。浅埋滴灌种植模式从保苗效果、子粒品质、平均产量、成本投入、纯效益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3.
20 0 4年 ,新疆兵团农五师八十九团植棉 61 33hm2 ,子棉总产 3.8万 t,平均皮棉单产 2 30 0 .4kg,最高皮棉单产 32 5 5 kg,总产、平均单产、最高单产均创该团植棉最高纪录 ,实现了三大突破。2 0 0 4年 ,该团积极推广植棉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新措施 ,提高棉花生产的科技含量 ,为棉花生产获得高产奠定了基础。主要有以下 9个方面 :一是投资 1 0 0余万元更新农机具和机车 ;二是投入5 0 0万元发展节水农业 ,新增节水农业面积 1 880hm2 ,其中新推广膜下软管滴灌面积 1 333hm2 ,动力滴灌 467hm2 ,深埋式滴灌 80 hm2 ,节水棉田面积达植棉面积的…  相似文献   

4.
棉花膜下滴灌水盐运动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膜下滴灌技术是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之一。1 997年 ,石河子垦区开始进行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研究 ,通过 3年试验 ,初步探索出了一套适应棉花膜下滴灌栽培技术措施和方法 ,并在全兵团植棉垦区推广。 2 0 0 1年兵团棉花膜下滴灌面积已发展到 4.3万公顷。为进一步了解棉花膜下滴灌的作物需水规律及相关机理 ,特别是水盐运动、施肥技术及膜下滴灌栽培适应的土壤含盐量范围等 ,2 0 0 2年进一步对棉花膜下水盐运动规律进行了试验。1试验方法1 .1试验地概况。试验在石河子总场高新园区 3号地进行 ,面积 2 1 .3hm2 ,土壤为灌耕草甸土 ,质地中壤 ,前茬棉…  相似文献   

5.
棉花膜下软管滴灌技术节水、省地,可有效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是棉花生产中继高密度植棉技术后又一次新的技术革命.该技术2002年引入博州地区,2003年推广666.7 hm2, 2006年发展到7280 hm2.2005年膜下滴灌棉田每公顷产皮棉2100~2250 kg,与浇灌棉田相比每公顷增产子棉750~1200 kg, 节本增效1500~3750元. 目前膜下滴灌技术在生产中与之配套的技术措施还不够完善, 存在一些不足,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棉花增产潜力的发挥.  相似文献   

6.
膜下滴灌植棉栽培技术在新疆已广泛应用,2006年在博乐市推广3740hm2,平均公顷产2337kg,较淹灌棉田增产10%~12%,节水30%,肥料利用率提高20%。然而膜下滴灌植棉栽培技术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致使节水率和肥料利用率没有达到最佳水平,导致增产潜力没有充分发挥。现将近几年滴  相似文献   

7.
棉花膜下滴灌生产优势及主要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2 0 0 0年 30团开始示范推广膜下滴灌新技术 ,目前已累计推广 2 0 0 0公顷 ,通过科学管理 ,节水一般在 40 %左右 ,增产 2 0 %,尤其在中低产田上增产幅度更大 ,一般在 30 %以上 ,并且出现了大面积公顷产皮棉 2 2 5 0 kg以上的条田。生产实践表明 ,膜下滴灌技术具有节水、节肥、节省劳力、改良土壤、节约用地、增产增效等诸多生产优势 ,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经过 4年的探索和实践 ,该项技术在本团已逐渐成熟 ,并被广大农户接受。1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的优势1.1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水资源 ,缓和了农业用水紧张的矛盾30团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孔雀…  相似文献   

8.
召陵区地处中原腹地,小麦、玉米是本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小麦2.5万hm2,玉米1.9万hm2,全年粮食产量一直徘徊在2.6亿奴左右。2009年8月按照河南省委、省政府发布《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核心区建设规划纲要》文件精神,为进一步挖掘玉米、小麦两大作物的增产潜力,充分利用光热资源,3年来,召陵区农林局组成技术宣传、培训小组,分赴全区6个乡镇的田间地头,现场指导农民群众,改变传统观念,大力推广玉米适时晚收、小麦适时晚播技术(即“两晚”增产技术),但这项已经很成熟的增产技术在现实推广中却遇到了一些问题,截至目前全区已推广面积不足播种面积的30%。  相似文献   

9.
陈绪兰 《中国棉花》2014,41(1):39-40
2009年新疆库尔勒市引进棉花膜下播前滴水春灌技术,几年来累计推广了0.7万hm2,其节水、保苗、避灾、增产、增收效果明显。随着库尔勒地区水资源不足日益严重、农业供水的大幅度下调,此项技术将作为一项主推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为了更好地实施该项技术,笔者对近几年棉花膜下播前滴水春灌技术应用实践及需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供推广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马骏 《中国棉花》2004,31(10):43
20 0 3年敦煌市良种场引进棉花膜下滴灌技术 ,示范面积 2 0 hm2 ,利用管道系统供水 ,使灌溉水呈滴状 ,缓慢、均匀、定时、定量地滋润作物根系 ,根系周围的土壤始终保持疏松和呈结合状态 ,重点示范推广膜下一膜双管节水栽培新技术 ,项目总投资 1 8万元。1节水效果地膜滴灌是按照作物生长发育的需求 ,将水通过滴灌系统及时向作物根区有限的土壤空间供给 ,由过去浇地变为现在的浇作物 ,从而可避免深层渗漏和地表流失 ;同时在地膜覆盖条件下 ,土壤水分蒸发大大减少 ,因而节水效果显著。示范区全生育期滴水 1 0次 ,每次公顷用水量 375~ 45 0 m3 …  相似文献   

11.
叶素华 《杂粮作物》2004,24(3):157-158
葫芦岛市耕地面积21万hm2,其中玉米常年播种面积在8.7万hm2左右,近两年经过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玉米面积减少到6.7万hm2.自1998年开始引进、推广沈单10号、沈单16号以来,推广面积逐年扩大,到2002年推广面积占玉米播种面积的80%以上.2003年沈单16号面积开始下降,但仍占玉米播种面积的50%左右,6年累计推广面积20.7万hm2,增产粮食9.3亿t.充分发挥了品种的增产优势.但2002年沈单16号开始发生玉米大斑病,2003年玉米大斑病更加严重,致使玉米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12.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以雨养条件为对照,研究3种灌溉处理(滴灌、覆膜滴灌、覆膜限量补灌)对玉米相对叶绿素质量浓度(SPAD值)、光合特性及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探讨不同膜下滴灌节水增产的效果及内在机制。结果表明,覆膜增加玉米苗期叶绿素质量浓度,在拔节期覆膜的作用减弱,抽雄期SPAD值依次为覆膜限量补灌覆膜滴灌滴灌雨养。与对照相比,覆膜滴灌、覆膜限量补灌玉米地上部干物质重分别增加22.8%~52.8%和20.3%~48.0%;玉米产量增加1 261 kg/hm2和1 300 kg/hm2,增产12.7%和13.1%;提高水分利用效率0.83 kg/m3和1.23 kg/m3,提高水分生产效率0.30 kg/m3和0.36 kg/m3。覆膜限量补灌在不影响光合产物积累的基础上,比覆膜滴灌节水60%。  相似文献   

13.
自“九五”后期 ,石河子垦区喷灌、微灌等节水技术的应用得到了迅猛发展 ,特别是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 ,到 2 0 0 2年底推广面积已达到 7万公顷 ,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灌溉技术的革新必然为施肥技术的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水肥耦合技术的应用 ,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化肥利用率 ,并使垦区棉花施肥向精准化迈进成为可能。为此 ,于 2 0 0 1— 2 0 0 2年设置小区试验对“滴力”牌棉花滴灌专用液肥的增产效应进行研究 ,为完善垦区棉花膜下滴灌施肥技术提供理论依据。1材料和方法1 .1供试材料。试验设在石河子农科…  相似文献   

14.
酒泉市棉花膜下滴灌节水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建军 《中国棉花》2006,33(8):28-29
2002年酒泉市从新疆石河子天业集团学习引进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经过4年的试验示范,不断完善技术体系,已总结出适宜本市推广应用的棉花膜下滴灌节水技术模式。2005年该项技术全市共建立8个示范点,示范面积135.3hm2,平均较常规灌溉节水50.8%,节肥33.3%,节省农药15%,增产13.2%,每公顷增收2329.5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1播前准备1.1灌足安根水。采用冬灌和春灌两种形式,冬灌在上年的10月中旬至11月中下旬封冻前进行;春灌在当年的3月中旬进行,灌水量2400~2700m3·hm-2。1.2整地保墒。前作收获后,及时深翻土地,耕翻深度26cm以上。耕…  相似文献   

15.
新疆膜下滴灌玉米栽培技术推广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膜下滴灌玉米栽培技术是把水利、农机、农艺三者有机结合的一种技术,同时也是节水灌溉和覆膜两项技术组装在一起的农业节水综合技术。本文概述了新疆目前已形成的一整套比较成熟的膜下滴灌玉米栽培技术和管理模式以及应用该项技术取得的成绩,并指出仍存在的问题。本文还根据新疆各地的实际情况,结合已有的膜下滴灌玉米技术推广经验,进一步完善适合新疆当地的推广方式。  相似文献   

16.
吴建军 《中国棉花》2008,35(1):44-45
酒泉市地处河西走廊西端,属于祁连山雪水灌溉农业区。年降水量36.8~176mm,年蒸发量2148.8~3140.6mm,是一个极度干旱的市区。灌溉是本市农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近年来,由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乡用水量不断增加,本市水资源紧缺的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明显地制约着农业的发展。为此,2002年酒泉市从新疆石河子天业集团学习引进棉花膜下滴灌技术,2006年推广应用面积已达2666.6hm2。1棉花膜下滴灌应用效果分析1.1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的增产效应。经对敦煌、瓜州、金塔3个植棉县(市)17个乡镇175户56.2hm2滴灌棉田实产调查,应用膜下滴灌技术…  相似文献   

17.
蔬菜节水灌溉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目前推广应用的6种蔬菜节水技术:即水肥一体化技术、膜下沟灌技术、膜下滴灌技术、膜下微灌技术、喷灌技术和高垄栽培技术,为蔬菜的节水、节肥、省工、省力、高产高效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2002年以来,膜下滴灌技术在博州棉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至2007年全州达到8000 hm2,并且今后推广面积会进一步扩大.该项技术的引进推广带动了博州棉花单产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根据试验结果从投入产出两方面对膜下滴灌技术在甜菜上的应用作了评价,试验表明,膜下滴灌甜菜与常规栽培比,根产量和产糖量分别增加13.3%和3.2%,投入费用低2872.5元/hm2,节水4650m3/hm2,工农业效益增加8525.5元/hm2。膜下滴灌栽培技术是适宜甜菜的高效栽培技术,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一、水稻抛栽技术的发展和前景目前,全国已有25个省、市推广应用水稻抛栽技术,发展迅猛。1986年以前,面积不足40hm2,1992年全国推广10.3万hm2,1995年达68万hm2。1996年据农业部统计:全国推广抛栽154万hm2,平均每公顷产粮8445kg(亩产563kg)比手插增产448.5kg(亩增产29.gkg),增产6%,增收节支千元左右(亩增收节支60多元)。农业部计划在2000年推广660万hm‘(1亿亩)。这项技术由于具有省工、省种、省力、省秧田和增产增收的明显效果,引起国家领本文承蒙周天理研究员、程抓扭副研咒店的位导,谨此致谢:导人的高度重视。1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