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民特权是植物新品种权限制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法律法规对农民特权的规定也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中起到了促进作用。通过对植物新品种权限制与农民特权的概念和内容入手,分析农民特权的特点以及相关法理基础.审视我国农民特权现存的问题,提出完善农民特权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我国农作物良种的推广现状和需求在农民认知、良种推广和种子市场等方面存在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优化种植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民对良种的认知.加强种子市场管理.建立服务农民的高效作物良种推广体系.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技能和农作物生产的积极性等方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3.
2007年《福建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正式出台,对规范种子经营市场.促进种子质量管理.保障消费者权益,提高农民种粮极积性有广泛的现实意义。通过种子法律法规的宣传学习.广大农民消费维权意识得到加强。农民一旦碰到因种子质量问题造成的损失.只要及时与种子经销户和种子管理站取得联系.通过田间鉴定确认属实,  相似文献   

4.
农民权最早源于1979年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一场讨论,之后对农民权保护在国际法和国内法上都有初步进展,但发达国家利用霸权阻碍其保护进程,植物新品种保护与农民权也存在冲突,"种子战争"更是限制了农民留种权。这些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在于发达国家经济利益至上;小农经济难以对抗专利高价以及我国立法上的缺失。必须充分研究利用国际条约,专门立法保护农民权并且适时修改《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和《专利法》等来应对农民权保护面临的种种障碍。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种子产业市场化.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步伐明显加快.在生产中合理应用新品种会使农民的增产增收效果尤为显著:反之,既会限制新品种的增产效果。又会阻碍新品种自身的推广应用。由于韩城市生态、小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立体气候明显,在新品种的应用和推广工作中近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新情况、新问题.这就需要种子企业、种子管理部门、农业执法人员以及农民群众认真对待,高度重视。以保证新品种推广的健康、有序、高效进行。下面针对农作物种子新品种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做以剖析。  相似文献   

6.
玉米种子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也是最特殊的农业生产资料。种子的真假优劣,关系到农业生产的成败和农民增产增收:种子质量直接影响着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经济利益。种子质量在农业生产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种子是农作物各种优良性状的载体.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种子质量的优劣关系到农业生产安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种子在农业生产上能否表现高产、优质、高效,除决定于品种自身的特性以外.还取决于种子质量。而种子质量监督检验是保证种子质量的重要措施,是种子企业自检、政府部门监督管理种子生产和种子市场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国内农作物种子市场的活跃.个别品种在市场中走俏.在某些种子生产基地出现了制种农户与非合同方恶意串通倒卖合同约定种子的行为.直接影响了种子的正常质量监管和种子生产经营的市场秩序。为了严厉打击这些违法行为.酒泉市种子管理部门专门组织成立了打击套购倒卖种子的行动小组.在种子收获期开展了多次打击套购倒卖种子的专项行动.遏制了套购倒卖种子事件的进一步发生。但由于套购倒卖种子的行为涉及的主要对象是个别农民和部分制种农户。在案件处理上带来了诸多难度和障碍.使这一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种子专业化程度和种子质量.充分发挥良种在农民增产增收中的积极作用.按照上级部门关于农业生产种子补助项目的通知精神.湟中县实施了农业生产种子补助项目。主要包括麦类三圃田建设、麦类新品种繁育、蚕豆原种提纯与豆类新品种扩繁、优质杂交油菜制种、马铃薯种薯基地补贴和救灾种子补贴6个项目,项目由县种子管理站、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县良种繁殖场实施。项目计划投资97.5万元,全部为财政专项资金。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种子法》的深入贯彻和落实,县以下基层农村种子市场越来越活跃.种子的品种数量也逐年增加.广大农民的良种良法意识逐年增强。尤其是近几年一批民营种子企业的崛起.给本来活跃的种子市场增添了新的活力.并逐步呈现出“经营主体多元化、营销市场网络化、种子品牌多样化、业务竞争激烈化”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及配套办法的实施,为种子经营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技术保障,种子经营工作逐步向法制、科学、规范化方向迈进。但是仍有一些企业和不法商贩,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和诱惑,依然我行我素,打“擦边球”,钻法律的空子,屡屡发生侵权、假冒行为,坑农害农,严重影响种子市场经营秩序和广大农民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2.
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迅速,品种权侵权现象也日益严重。植物新品种权作为知识产权的一种新类型.其保护制度需要加大完善:种子企业及种子科研单位作为种子市场的经营者、培育者也要提高植物新品种的保护意识.抵制和打击侵犯植物新品种权行为.保护企业的合法利益.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和《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及其配套办法的实施.为品种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技术保障.使我国种子管理工作逐步走向法制、科学、规范化的轨道。但是,由于各套法律法规出台的时间和背景不同.导致很多种业工作者对农作物种子管理和植物新品种保护两者的关系还存在概念上的模糊.其实这两者之间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  相似文献   

14.
《种子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农作物种子管理工作提升至了法律的高度,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成为法定的种子执法主体。随着种子产业化进程的推进,各类种子违法行为的手段也不断翻新,种子执法体系暴露出了一些亟需改进的问题。如何进一步完善种子执法体系,有效保护农业生产安全,维护农民、种子企业和科研单位的合法权益,是一个必须加以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农作物种子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在农业生产中,农民使用的种子对路,高产、稳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农民就有可能获得好收成。反之,也有可能给农民造成减产甚至绝收。因此,各级政府及其种子管理部门对种子市场的管理都十分重视,建设管理队伍,严把市场准入,组织巡回检查,查处违法经营,打击违法犯罪等,从而使种子生产、经营秩序逐步得到规范,确保了农业生产用种安全。本文在分析近2年毕节市种子市场管理的成效、经验、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搞好种子市场管理的对策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6.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随着"种子工程"、"国家优良工程"、"良种补贴"等项目的实施,种子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更加突出,更加重要。尤其是"良种补贴"项目的实施.普遍提高了农民对优良品种新的认识.良种购买率大幅提高,从而形成良种销售量大幅上升趋势。加强良种推广建设工作,对发展当前农村经济、缓解世界粮荒等问题有着十分重大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种子法》、《贵州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的颁布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的实施,国有种子企业脱钩改制已全面完成。如何进一步贯彻落实《种子法》和《贵州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加强种子管理工作,防止和杜绝假冒伪劣种子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切实保护广大农民的利益,是种子管理部门工作的重点。近几年来,  相似文献   

18.
在种业竞争中实施套牌经营行为,实质上就是经营假种子。它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对进一步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增收构成了重大威胁。本文在执法实践基础上,对套牌种子案件中套牌种子类型、鉴定、采取的措施等相关问题进行列举分析。  相似文献   

19.
种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推广农作物优良品种是促进农业生产最直接有效的途径。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实施.广大农民的科技意识进一步增强.对农作物优良品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因此,加强名、特、优、新等各类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新品种转化应用.对促进作物良种更新换代、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种子产业在农业发展中的龙头带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种子法》颁布实施以来,种子经营垄断的局面被打破,经营主体多元化,品种多样化,销售的多渠道、多门店给种子市场竞争注入了活力,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给种子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使种子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目前如何规范种子经营行为.建立有序的经营秩序,促进种业健康持续发展,实现公平竞争、用种安全是新形势下种子管理工作亟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