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豆种子发芽率的快速测定法任巧茹(黑龙江省绥化市种子公司绥化152000)一、快速测定大豆种子生活力的三种方法快速测定大豆种子生活力的方法有红四氮唑染色法(简称四唑法),靛红染色法和红墨水染色法。1.红氮吵染色法:原理是:有生活力种子的胚细胞具有脱氢... 相似文献
2.
3.
大豆种子脂肪氧化酶的缺失对种子劣变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Suzuyutaka及其全套种子脂肪氧化酶缺失体近等位基因系作实验材料,研究评价缺失大豆种子脂肪氧化酶同功酶对种子劣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贮藏期间,所有缺失体类型与正常品种Suzuyutaka一样贮藏始期 都具有高的活力和发芽率,随着贮藏时间的推移,都以相似的规律和基本一致的速率丧失种子的发芽率和活力;而且酶活性的变化规律也基本一致。表明种子脂肪氧化酶的缺失对大豆种子劣变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5.
6.
大豆种子超干燥保存研究Ⅲ.25℃,5℃条件下保存一年后种子生活力和活力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中豆24和泰兴黑豆种子用无水CaCl2分别干燥至10个不同的含水量水平,密封于玻璃瓶中分别在25度培养间,5度冰箱中保存一年中,对种子生活力和活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中豆24在25度,5度条件下保存的最佳含水量为6.0%,泰兴黑豆在25度条件下保存的最佳含水量为5.4%,在5度下保存的最佳含水量为6.0%。 相似文献
7.
大豆种子含油量高低和油脂合成途径密切相关,油脂合成途径复杂,涉及诸多蛋白和酶,为此对大豆油脂储存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大豆全基因组数据下载于JGI数据库,生物数据库查询结合Perl程序处理获取大豆油脂储存基因和蛋白,在大豆基因组中确定1 264个与油脂合成相关的基因,其中23个基因与油脂储存有密切的联系。利用Protparam、SOPMA、Prot Comp、Signal P软件对23个基因的蛋白序列、蛋白基本理化性质及二级结构、亚细胞定位、信号肽等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23个油脂储存基因不均匀分布在12条染色体上;23个蛋白序列氨基酸数目为165~1 012个;等电点为5.90~10.03;外显子数目为5~16个;二级结构预测显示无规则卷曲和α-螺旋为主要构成成分;蛋白亚细胞定位主要位于内质网、质膜和胞外。用MEGA6软件内置的Clustal W程序对大豆中油脂储存基因的蛋白序列进行比对分析,采用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大豆油脂储存基因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差异。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大豆PHD-finger转录因子家族编码基因GmPHD3在抵抗中国南方高温高湿非生物胁迫造成种子劣变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分离全长GmPHD3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亚细胞定位和转录激活活性分析,以种子劣变抗性品种湘豆3号和不抗品种宁镇1号叶片及不同组织cDNA为材料,通过RT-PCR,进行组织表达模式分析和高温高湿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分析。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基因CDS序列长度为738 bp,编码246个氨基酸,包含Alfin和PHD-finger 2个结构域。进化树结果表明该基因与木豆ALFIN-Like 3-like(XM020363358.1)的遗传距离较近。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该蛋白在细胞核内表达。转录激活试验结果表明基因全长有转录激活活性,激活域为N端Alfin结构域,C端PHD-finger结构域无转录激活活性。组织表达模式分析发现该基因主要在成熟期高表达,且2个品种间存在差异。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分析发现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基因的表达量逐渐升高。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高温高湿胁迫下的调控机制研究奠定一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采用10%的乙醇溶液对441份大豆品种进行老化处理,结果指出,野生大豆的抗老化特性极显著强于夏大豆和春大豆;极小粒种的抗老化性极显著强于其他粒重的大豆;双色和黑色种子的抗老化性显著强于其他粒色大豆;粒形较园、种皮光泽较强、种子不爆皮、蛋白质含量较低、种皮较薄、吸水较慢、种子休眠率较高的材料,一般抗老化特性都较强。为了将抗老化育种和培育优良品种结合起来,我们可将种子粒形、种皮光泽、种子爆皮性、种皮厚度和种子吸水速度等性状作为抗老化的选择因子。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根据对相关文献的查阅,结合生产实际,对大豆种子繁殖中应注意的调整结构、合理选地、适时播种、严格去杂、有效防虫、适时脱粒、科学贮藏八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相辅相成的综合表述,突出了重点技术环节,明确了关键问题,为大豆种子繁殖田的建设提供参考资料,推动良种产业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以皖豆13号和HN─11两个大豆品种(系)为材料,进行浸泡次数试验。结果表明:大豆种子经于燥—浸泡反复处理3次后发芽率、活力及浸出液电导率的变化较小,从第4次开始,发芽率及活力迅速降低,电导率迅速增高,种子开始劣变。 相似文献
13.
大豆种子萌发对镉胁迫响应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土壤中镉(Cd2+)对作物种子萌发的影响,揭示Cd2+对作物生产的伤害机理,采用水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d2+溶液对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d2+溶液浓度为3 mg·L-1时,发芽率受Cd2+溶液浓度的影响不大,发芽指数与活力指数郜高于对照.随着Cd2+溶液浓度的升高.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逐渐降低,抑制效应逐渐增强;种子的发芽势则显著降低,抑制作用显著增强,说明低浓度Cd2+对大豆种子萌发具有促进作用,而高浓度的Cd2+则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sHSPs家族基因GmPM31具有典型的ACD结构域,为了预测和研究GmPM31的功能,本研究以田间劣变抗性春大豆湘豆3号为材料,分离GmPM31及其启动子序列,对该基因的结构及启动子上的顺式作用元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qRT-PCR方法对GmPM31的组织表达模式及高温高湿处理下的表达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GmPM31基因的ORF全长为459 bp,编码153个氨基酸,包含1个ACD保守域结构.蛋白质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GmPM31与CI(Class Ⅰ)亚家族的sHSPs同源性较高,表明GmPM31属于Class Ⅰ sHSPs家族成员.GmPM31基因启动子中有多个逆境胁迫响应元件,包括激素应答相关元件ABRE、ERE和AAGAA-motif等,干旱和冷胁迫相关的MYB和MYC转录因子作用元件,高盐胁迫相关元件Box Ⅲ,厌氧胁迫相关元件ARE等.qRT-PCR结果显示,GmPM31在成熟种子中大量表达,其次在幼荚和叶片中表达,在根、茎和花中表达量极低.种子发育过程中,GmPM31表达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开花后第45天表达量达到最大.高温高湿胁迫处理96和168 h时种子中GmPM31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高温高湿胁迫诱导种子中GmPM31上调表达.研究结果表明GmPM31参与了春大豆种子的发育以及高温高湿胁迫响应过程. 相似文献
16.
从大豆种子的现状看精选种子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结合生产实际,选择生产应用中的一个品种为例,对不合格种子进行了试验研究、检验和分析。并把不合格大豆种子科学地划分为5大类型和38种表现形式,为科研生产提供依据和材料,并提出了比较切合实际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7.
大豆种子抗老化鉴定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遗传差异相对较大的皖豆24、皖豆25(杂交品种)及合豆3号的种子,在温度为40℃、湿度为85%的条件下老化处理4、8和12 d,研究加速老化过程中不同基因型大豆种子成苗率、发芽率、电导率及单株幼苗干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加速老化时间的延长种子活力下降;加速老化处理8d,3个品种的各项鉴定指标均发生改变:品种的成苗率、发芽率及单株幼苗干重显著降低,电导率明显升高,且品种间有显著差异;发芽率和成苗率的变化在品种间具有一致性,电导率、单株幼苗干重的变化和成苗率品种间一致性较差;成苗率和发芽率的相关性最高(r=0.972**).利用国家大豆微核心种质中的91份资源对老化鉴定方法进行验证,结果在温度为40℃,湿度为85%条件下老化8d的种子发芽率及老化指数与在自然条件下老化15个月的发芽率及老化指数极显著相关(r=0.943**,0.716**).综合分析认为,温度为40℃,湿度为85%条件下老化处理8d,以种子发芽率为活力鉴定指标可作为大豆种子抗老化性的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18.
大豆种子中嘌呤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检测不同高氯酸浓度和水解温度对大豆种子的水解效果,检测不同流动相对鸟嘌呤、腺嘌呤、次黄嘌呤、黄嘌呤4种成分的分离效果,建立了稳定准确的大豆种子中多组分嘌呤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在100℃条件下,35%(v/v)的高氯酸处理60 min时豆粉水解效果最佳;使用Welch Ultimate Polar RP18(4.6 mm×250 mm,5.0μm)色谱柱以0.02 mol·L~(-1)磷酸二氢钾缓冲液(pH2.9)作为流动相时,4种嘌呤在0.05~25 mg·L~(-1)浓度范围内均可完全分离且响应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线性相关(r0.999 9),相对标准偏差为2.97%~6.25%,加标回收率为89.19%~110.97%。 相似文献
19.
20.
酸雨对作物种子萌发的生态效应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问题。为揭示酸雨影响种子萌发机理,以pH2.0、2.5、3.0、3.5、4.0、4.5、5.0模拟酸雨处理大豆种子,研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呼吸速率、呼吸商、POD活性对酸雨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当酸雨胁迫强度pH=2.0时,种子不能萌发;胁迫强度pH≥2.5时各处理皆可正常萌发,但pH2.5时出苗率(6d)为0,各生理指标在第1天出现异常,POD表现出了参与衰老迹象;胁迫强度pH〉13.0时,大豆种子呼吸强度随胁迫强度升高缓慢下降,动态处理仅有1d达到差异显著水平;呼吸商随种子成苗逐步降低,与CK趋势不同;POD活性随胁迫强度和时间增加逐步升高,各处理与pH2.5差异显著。呼吸作用伤害阈值(pH≥5.0)=大豆POD活性伤害阈值(pH≥5.0)〉萌发伤害阈值(pH≥3.0)。pH3.5、3.0和2.5时,呼吸速率响应时间(3d、3d、1d)〉呼吸商响应时间(2d.2d,1d)〉POD活性响应时间(1d、1d、1d)。由此推测,酸雨胁迫引起自由基积累,分散呼吸链底物电子,抑制呼吸;呼吸链末端抗氧化酶POD在清除自由基的同时参与了种子衰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