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花生高产群体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产量为9225kg/hm2高产花生群体特征,结果为:(1)花生LAI符合Y=0.2354—0.0489x 0.003x-0.00002X3。LAl峰值出现在7月下旬~8月上旬,峰值期LAI在5以上。3以上LAI维持60d,4以上LAI维持40d。(2)全生育期LAD为331.7m2/d/m2,其中产量形成期LAD为263.5m2/d/m2,占全生育期的79.4%。(3)LIR在幼苗期一般不超过50%。结荚期前后是光截获的高峰期,LIP在90%以上。(4)群体和荚果干物质积累符合Logistic方程,y群体=1600/(1 247.8937e^-0.0857x),y荚果=920/(1 456343.0006e^-0.1545x);群体干物质积累高峰出现在出苗后64d,最高速率为35.5g/m2/d,荚果干物质积累高峰出现在出苗后84d,最高速率为35.5g/m2/d。  相似文献   

2.
试验说明新疆春大麦干物质积累强度以技节至灌浆盛期最大.干物质积累的动态全株、茎秆和稳呈S型曲线,叶片、叶鞘呈抛物线.全叶干物质积累与叶面积系数和单株叶面积消长动态一致.开花后伴随籽粒子物质积累增加,其他非经济五官干物积累呈有规律的向籽粒转移.叶片、叶鞘、茎三者转移量.叶片)叶鞘)茎,它们转移总量占粒重的物质占籽粒重30%左右.前期良好的营养体是后期形成高产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药用植物-益智种子的适宜采收期,提高种子质量,本试验比较了不同采收期益智种子的基本参数和萌发特性。结果表明:益智果实采摘期与其种子质量有密切关系,益智开花后100 d种子成熟度最高,即表现出益智果实表皮由青变黄(黄绿色),果皮有少量褐色斑点,辛辣味足,果实的干/鲜重比大于0.34,种子千粒重达到11 g以上,干燥种子含水量13.01%,TTC法测定种子活力指数达到85%,此时为采收种子的最佳时期;益智种子透水性能差,种子吸胀吸水时间长,约72 h,吸胀吸水阶段的最大吸水率约为23.71%,推测益智种子属于硬实种子;益智种子的萌发时间长,成熟益智种子约12 d时才开始发芽,第50天时发芽率才达到75.56%。通过本研究确定了益智种子的最佳采收期,摸清了种子吸水缓慢、萌发周期长的生物学特性,推测种皮是种子吸水缓慢和种子萌发周期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不同采收期对油葵种子质量和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67×早R、36×早R和早熟矮大头3个油葵材料为研究对象,于开花后30、35、42、47 d收获种子,对相同条件下晾干的种子进行活力相关指标和品质指标测定.结果表明,67×早R和早熟矮大头在开花后42 d收获的种子,活力较高;36×早R以开花后47 d收获的种子,活力...  相似文献   

5.
在磷钾供应条件下,以贡选1号为材料,研究了套作大豆干物质积累及钾肥利用率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套作大豆干物质积累量和钾素吸收量随生育时期推进而持续增加,两者变化趋势一致,符合“S”形曲线,均可用Logistic方程y=k/(1+ae-bx)加以拟合。干物质积累速率前期缓慢,随后迅速上升,出苗后79.3d达到高峰后缓慢下降,钾肥吸收速率与干物质积累速率趋势一致,但最大吸收速率出现时间(出苗后73.6d)早于干物质积累最大速率出现时间。钾肥利用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最高阶段利用率与最大吸收速率出现时间基本一致(出苗后75d~90d)。施用磷钾提高了钾素吸收速率、干物质积累速率、钾肥积累利用率和阶段利用率,但没有改变其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6.
大豆不同株型干物质积累动态与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邓贵仁  侯敏 《大豆科学》1996,15(3):269-273
两年对分枝型大豆铁半27号和主茎型大豆辽豆3号,在分枝、开花、结英、鼓粒期,测定干物质平均日积累量表明,实现亩产200kg,分枝型品种干物质平均日积累量,分枝至开花期升高,开花至结英期明显下降,结英至鼓粒期明显上升,在关键的开花期干物质积累量,应达到198.4-271.3kg/亩;主茎型品种干物质平均日积累量,在开花、结英、鼓期,要保持平稳,在关键的结英期,干物质积累量应达到294.8-363.4  相似文献   

7.
芝麻蒴果及种子的生长发育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芝麻品种中芝11蒴果及种子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蒴果长度、体积及鲜干重和种子鲜干重、活力及种子中粗蛋白、粗脂肪和脂肪酸含量的测定,获得结果如下:(1)蒴果长度和体积在24~27d达到最大值,随后进入失水收缩阶段,30d左右基本定型。(2)籽粒干重在授粉后36d达到最大值,此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活力指数均为最高,即此时种子已经达到生理成熟。(3)侧位蒴果与中位蒴果的发育基本同步,但各项指标均弱于中位蒴果。(4)种子中粗蛋白质在种子发育15d以前便已达到一定水平,随后缓慢增加,粗脂肪在种子发育的18d之前增长迅速,18d以后积累较缓慢,第33d到达最大值,不同脂肪酸含量变化不同。  相似文献   

8.
大豆硫营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明才  肖昌珍 《大豆科学》1998,17(4):299-304
水培矮脚早大豆研究表明;大豆生育适宜的硫量为0.1mMol.S.L^-1,能促进干物质积累。不同硫水平营养器干物质分配率(PRDM)均是成熟期低于前期。种子中PRDM与硫量负相关。器官中硫含量高低依种子,叶,茎,根,荚皮顺序递减。硫有促进共生固氮功能,荚期茎部酰脲及酰脲丰度以0.5mMol.S.L^-1处理最高。缺(低)硫处理器官酰脲与硝态氮增加。花期功能一非功能叶全硫量分别低于0.12%,0.0  相似文献   

9.
旱作春小麦干物质积累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旱作春小麦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在内蒙古自治区呼盟岭北、赤峰巴林左旗(林东)两个典型旱作区设置试验,对小麦群体干物质的积累规律及其不同农艺栽培措施影响下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春小麦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在生育期间均呈“S”型曲线变化。高产优化栽培条件下,群体干物质积累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出苗至拔节(出苗后30d内)为指数增长期;拔节至乳熟期(出苗后31~65d)为直线增长期;乳熟末至完熟期(出苗后65~80d)为缓慢增长期。不同农艺栽培措施对春小麦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变化的趋势与此基本一致。生产上,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氮、磷、钾肥适量配合施用,可延缓开花后干物质积累速度的下降,促进小麦群体干物质积累量的增大,实现春小麦高产。  相似文献   

10.
南方春大豆不同生育期干物质积累与氮磷钾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研究对两个南方春大豆品种分别于分枝期,始花期,结荚期,鼓粒期,成熟期取植株与籽粒进行化验分析的结果表明:(1)结荚到鼓粒期为干物质积累最快的时期,干物质积累占总积累量的40.13%,始花至结荚期是干物质积累较快的时期,干物质积累占总积累量31.88%。(2)分枝至结荚期氮,磷均以叶中含量最高,氮为3.700%-4.1095,磷为0.28%-0.285%;钾一般以茎的含量较高,为1.690%-1。  相似文献   

11.
不同水分处理对小麦氮素和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同一肥料水平下不同水分处理对小麦氮素和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于2018-2019年在防雨棚条件下,以石麦26、藁优2018和冀麦418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置不灌水(W1,0 mm)、起身水(W2,60 mm)、拔节水(W3,60 mm)、开花水(W4,60 mm)、起身水+开花水(W5,60 mm+60 mm)、拔节水+开花水(W6,60 mm+60 mm)共6个水分处理,分析了不同水分处理下小麦干物质和氮素积累与分配的特点。结果表明,小麦干物质积累量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干物质积累量呈上升趋势,成熟期达到最大值;起身水显著增加拔节期干物重,开花期和成熟期不同处理间干物质积累量差异显著,成熟期W1处理下干物质积累量最小。开花后干物质积累对籽粒的贡献率因品种而异,冀麦418在W6处理下氮素利用效率和氮肥生产效率最高。W5和W6处理显著增加小麦籽粒产量、氮素吸收效率和氮肥生产效率,说明在小麦营养生长阶段水分正常供应的前提下开花期水分对小麦氮素吸收和向籽粒转运影响较大。W6处理为本试验条件下最佳的灌水处理。  相似文献   

12.
研究表明,水稻的单产与拔节、抽穗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及叶面积指数(LAI)均呈极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与成熟期的干物重及抽穗至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呈极显著的直线关系。水稻武粳15以每667m^2栽1.5万丛、每丛栽2苗、施纯氮22kg时产量最高。拔节、抽穗期适宜的干物质积累量分别为298.8kg/667m^2、789.3kg/667m^2;适宜LAI为4.1和7.7,成熟期干物重在1350kg/667m^2以上,抽穗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在550kg/667m^2以上。  相似文献   

13.
测定铁丰25号大豆,在分枝、开花、结荚、鼓粒期根与地上部干物质平均日积累量,分别建立了数学模型,经分析,大豆结荚期,根与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不协调;并测得从分枝期开始,地上部与根的干物质积累量按19.38:1而且逐渐减少的比率进行,地上部干物质积累总量不能突破13032.0公斤/公顷;同时测得要实现每公顷3000公斤以上产量,开花、结荚、鼓粒期根的干物质平均日积累量,不能低于16.8、27.6、7.  相似文献   

14.
中国野生大豆(G.soja)脂肪含量的多样性及地理分布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徐豹  李福山 《大豆科学》1993,12(4):269-274
根据原产中国各地5147份野生大豆种子的脂肪含理分析结果,发现:1.脂肪含量与百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r=0.9404^***)。2.4162份野生型(百粒重≤2.5g)脂肪含量为9.23%,542份半野生Ⅰ型(百粒重2.51-5g)为13.01%,443份半野生Ⅱ型(百粒重>5g)为15.23%。3.野生型脂肪含量与原产地经度(°E)呈显著负相关(r=-0.8862^***),与原产地纬度呈单峰曲  相似文献   

15.
以高干型(渝薯1号和渝薯27)、中干型(渝苏303、渝苏8号和渝薯99)和低干型(潮薯1号)甘薯为研究对象,考察移栽15、30、60、90、120 d后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特性及其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与中、低干型品种比较,高干型品种前期(15~60 d)干物质积累多,增速快,地上部干物质分配比例高,在中期(60~90 d)地上部干物质增长速度达到最高值为2.31 g/(plant·d),生长前、中期净同化率较高,最高达12.018 g/(m 2·d)。各时期生物总干产均与叶片干物质积累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各部位干物质分配比例没有相关性,块根干产与块根干物质分配比例在60 d前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高干型品种中期茎叶稳健生长,干物质向块根转移早,后期(90~120 d)叶面积和叶片干产不衰减,这些特点有利于品种高产。本研究为甘薯品质育种和产业化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地理环境对大豆种子中异黄酮积累的影响趋势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以7个异黄酮含量显著不同的大豆品种或品系分别在7个地区种植,利用HPLC技术分析所收种子中的异黄酮含量。以期获得种子中的异黄酮积累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在7个地区中各品种异黄酮平均含量显著不同,山西最高(2492.3μg/g),湖北最低(763.4μg/g)。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区其变异系数也不同,吉林3号变异系数最高(49.4%);张家口黑豆最低(33.5%)。7个大豆品种异黄酮含量与纬度和海拔高度呈正相关,与经度呈负相关,且与纬度的相关程度最高,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与经度和海拔高度的相关程度相对较低。另外,各品种与各地区的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呈负相关,与日照时数呈正相关,且与平均气温的相关程度最高(r=-0.879**)  相似文献   

17.
通过水泥池小区试验,研究了B、Mo、Zn三种微量元素对甘蓝型油菜双低品种华双4号角果发育进程中干物质累积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硼、锌缺乏阻碍了主茎和第一次分枝角果皮干物质向籽粒的转运,进而影响籽粒干重的增加;三种微肥以及硼、锌配施利于角果皮干物质向籽粒的转移,促进籽粒增重。华双4号主茎角果皮干重在开花后43d达最大值,第一次分枝角果皮干重在开花后38d达最大值,主茎籽粒干重在开花后53d达最大值,第一次分枝籽粒干重在开花后49d达最大值。各处理主茎籽粒干重和粒壳比在花后38d出现明显差异,而第一次分枝的籽粒干重和粒壳比在花后33d开始出现明显差异。硼钼锌配合施用有利于油菜籽增产,对产量影响顺序为,完全处理(NPKBMoZn)>-Zn(NPKBMo配合)>-B(NPKZnMo配合)>-Mo(NPKBZn配合)>CK(NPK)。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激素对红花生长及脂肪酸合成的影响,采用赤霉素(30、100和170mg/L)及其生物合成抑制剂——多效唑(30、90和150mg/L)对伸长期红花进行喷施处理,考察其部分农艺性状,并采用GC-MS测定其花与种子脂肪酸组成和含量。结果表明,赤霉素可显著增加红花株高和分枝长,降低其单株总果球数和一级分枝数,并使始花期提前1~4d。使用赤霉素可显著提高开花后第2d花器官的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其中,30mg/L赤霉素使红花种子亚油酸含量达67.83%,显著高于对照(62.58%)。多效唑显著降低分枝长,使始花期延迟1~2d,对其它农艺性状影响均不显著。150mg/L多效唑使红花种子油酸含量达到20.05%,显著高于对照(15.24%),并显著提高种子(花后20d)脂肪酸O/L值。说明可采用30mg/L赤霉素提高红花种子中亚油酸含量,用150mg/L多效唑提高种子中油酸含量。  相似文献   

19.
对陆两优996制种授粉期后8-20d每天收获一次种子.观测种子外观特征、发芽特性及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陆两优996制种种子适宜收获期为母本终花后第14~17天,该时期种子已经子粒饱满.成熟完全.物质积累充分,发芽率(势)高。种子电导率、POD、CAT酶活性强,种子活力高。  相似文献   

20.
夏大豆淮豆4号高产栽培的生理基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海斌  张复宁 《大豆科学》1999,18(3):243-247
采用混杂设计研究淮豆4号在播期、密度、施肥三因素不同水平下,产量结构,叶面积系数天及干物质积累分配情况,探索出200kg/亩以上高产栽培的合理生理指标:叶面积指数分枝期(V8)2.0~2.1在开花盛期达到提高4.1-5.0,然后缓慢下降,并维持在3.5-4.2之间,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应是源多库足,分枝2.8-3.5个,单株结英30个左右,每英粒数从2.2为宜,百粒重22g以上,相应栽培模式是:6月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