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概述了鲁棉研28号引种到苏丹的背景,总结了鲁棉研28号在苏丹的产业化开发中采用以品种为龙头、项目为依托,以加强技术培训提高种子质量为支撑的开发途径,及其在苏丹的推广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
鲁棉研25号(GKz29、鲁8H7)是山东棉花研究中心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合作最新选育的抗虫杂交棉,该杂交种表现杂种优势强,抗虫性好,纤维品质优良,具有良好的推广利用前景。鲁棉研25号于2000年参加山东省抗虫棉预备试验,2001—2002年通过了山东省抗虫棉区试,2002—2003年参加国家黄河流域区试。2004年参加国家黄河流域生产试验和山东省棉花生产试验。2005年3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4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
鲁棉研 18号 (原 2 5系 )是山东棉花研究中心最新育成的抗棉铃虫棉花新品种 ,经多年试验和生产上小面积示范种植 ,该品种不仅表现高抗棉铃虫 ,且又表现高抗枯萎病、抗黄萎病、抗旱碱、抗涝等多种抗逆性能 ,同时该品种又兼具高产、优质的突出优点 ,是目前棉花生产上难得的综合性状优良的棉花新品种 ,具有较高的生产利用价值。 2 0 0 0年该品种获农业部发展棉花生产专项资金项目资助。1 高抗棉铃虫1997— 2 0 0 0年试验鉴定 ,鲁棉研 18号高抗棉铃虫 ,且抗性稳定。 1998年在二代棉铃虫不防治条件下其断头率为 0 ,优于对照美棉 33B (2 6 % )…  相似文献   

4.
抗虫杂交棉鲁棉研15号的产量、抗性表现与生物学基础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鲁棉研15号的产量、抗性表现与生物学基础。结果表明,鲁棉研15号既保持了与抗亲相近的高抗棉铃虫性,又克服了抗亲的某些缺点,抗病性强,上桃快,开花结铃集中,霜前花率高,铃大,衣分高,结铃性强,很好地结合了双亲的优点,从而表观出较强的超亲优势和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5.
试验设5种不同种植密度处理,研究鲁棉28号棉株成铃分布的特点。结果表明,在试验设计的密度范围内,株高随密度的增加略有升高、果枝始节位随密度的增加也略增加;单株果枝数和单株结铃数随密度增加而减少,且随着密度的增加,上部铃、中部铃和内围铃的比例增大,下部铃和外围铃的比例减少。  相似文献   

6.
通过用三种包衣剂对大豆种子包衣的研究,结果表明:大豆种子包衣后,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活力指数均优于不包衣种子,但包衣与不包衣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三种包衣剂都能协调大豆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增加百粒重,提高产量,其中2号包衣刺产量增加15.51%,差异达极显著水平,1号包衣刺产量增加1.31%,差异不显著,3号包衣剂增产4、49%,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鲁棉研28号是携带Bt和CrylA杀虫基因常规抗虫棉新品种.2006、2007年先后通过国家和山东省审定,并被农业部确定为黄河流域科技入户主导推广品种.为适应目前我国大多数种子企业的生产技术条件,确保该品种的良繁生产质量,减少"三圃"制每年大量选单株和株行鉴定的繁重工作量,经过单株选择和株行鉴定,确定了该品种的120个核心系,采取自交混繁法进行原种生产.  相似文献   

8.
廖贵  陆晴  佟文悦 《中国棉花》2013,40(2):40-40
棉花包衣种是指棉子经泡沫酸脱绒、精选、药肥包衣、袋装系列加工处理后的成品种子,具有成熟度好、发芽率高、棉苗素质好、病虫危害轻等优点,是实现棉种产业化的重要基础.包衣种的应用与普通种子(毛子)有一定的区别,根据有关文献和作者的生产实践总结如下. 1包衣种具备的优势 (1)增产效果显著,平均增产10%~15%.(2)种子质量好,健子率、发芽率、发芽势、净度均较毛子显著提高.(3)出苗早、成苗率高,可提早出苗4d,成苗率高10%.(4)棉苗素质好,株高增长显著,子叶节位、子叶厚度增加明显.(5)病虫危害轻、死苗少.包衣后的棉子不仅消除了短绒上的病菌,而且包衣剂能杀灭种子周围病菌和地下害虫,可减少死苗70%.  相似文献   

9.
热研2号柱花草高效固氮根瘤菌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与热研2号柱花草相匹配的高效固氮根瘤菌菌株,本研究进行了砂培试验,将22个根瘤菌菌株接种到热研2号柱花草根部,通过对柱花草茎叶干重、株高、氮和磷含量、有效根瘤数、固氮酶活性等指标的测定与分析,确定与柱花草匹配的高效菌株。结果表明:接种根瘤菌后,热研2号柱花草的茎叶干重和含氮量均高于不接种的植株,但菌株间的接种效果差异较大;接种菌株PN13-3、BS1-1、DH10-3、YM11-1、DH4-2和LZ3-2有利于产量和质量的提高,为热研2号柱花草的高效固氮匹配菌株;而接种菌株DF6、ZJ2-2、RJS9-2、NX1和RJS9-1对热研2号柱花草产量和质量的提高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10.
以甜玉米品种超甜4号为试验材料,用不同类型种衣剂包衣处理,通过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测定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种衣剂处理对甜玉米种子发芽调控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物之春和多.福.克在第7天至第9天可显著提高甜玉米的发芽指数,且能够有效地提高发芽率和活力指数。结合种衣剂药剂成分,可以看出,在杀虫防菌的同时,营养元素对甜玉米种子活力的调控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江华苦茶是湖南珍稀地方茶树资源,原产于南岭山脉,具有大叶种特征,适制优质红茶。20世纪70年代,经系统选育程序,从江华苦茶群体资源中选育出优质红茶新品种37-2,后命名为湘茶研4号,2019年经农业农村部登记,编号GPD茶树(2019) 430029。湘茶研4号为小乔木型、中叶类、中晚生种、芽叶黄绿,春季一芽二叶游离氨基酸3.01%、茶多酚33.49%、咖啡碱4.92%、水浸出物47.23%,制红条茶外形紧结、乌黑较润、显金毫,汤色红亮,香气带甜香,滋味醇和略苦,叶底红亮较匀,抗寒、抗旱、抗病虫能力均较强。  相似文献   

12.
‘湘茶研3号’(原名88-03)是采用系统选育法从安化群体种天然杂交后代实生苗中选育出来的茶树新品种。品比试验结果表明,‘湘茶研3号’属灌木型,中叶类,早生种;叶片呈长椭圆形,叶色深绿;芽叶黄绿色,有较多茸毛,持嫩性强,一芽一叶期、一芽二叶期和一芽三叶期与早生茶树品种‘福鼎大白茶’相当。春季平均水浸出物含量38.85%±1.67%,茶多酚含量18.13%±1.93%,氨基酸含量4.16%±1.20%,酚氨比4.36。制烘青绿茶外形条索紧细多毫,色泽翠绿,香气高长,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醇厚鲜爽,叶底嫩绿明亮。品比试验4年(4~7龄)平均年产鲜叶871.86 kg/667 m2,比对照‘福鼎大白茶’高42.25%。具有较强的抗寒、抗旱和抗病虫性。  相似文献   

13.
对香蕉新品种“红研一号”的44个性状进行连续3a的检测,结果表明:无论是相同数量性状的同一年度生长季节,还是相同数量性状的不同年度的生长季节,1~3 a的所有数量性状的变异度均在1.07 %~9.77%;21个质量性状连续3个生长季节的测试特征值均在同一代码内.说明“红研一号”性状遗传稳定,并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该研究结果对加快这一香蕉新品种的开发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热研7号柱花草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了热研7号柱花草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性试验的选育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耐寒、晚熟的特点。年平均干草产量14879.3kg·hm-2,年平均种子产量424.0kg·hm-2 ,分别比格拉姆柱花草增产84.0%、116.4%,与热研2号柱花草差异不显著。粗蛋白含量16.86%,粗脂肪含量2.65%,生育期为239d。可用于青饲料、干草粉生产等。适合我国热带、南亚热带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
以无菌热研5号柱花草子叶为材料,采用农杆菌介导把AOC-ipt基因转录融合转化热研5号柱花草,通过10 mg/L的潮霉素筛选,获得约500余株抗性苗,通过PCR检测获得23株阳性苗,对这23株阳性苗进行RT-PCR检测,其中14株为阳性.对这14株转基因苗进行了抗盐性初步观察,转基因苗并没有明显地提高热研5号柱花草的抗盐能力.  相似文献   

16.
几种不同处理方法对坚尼草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赤霉素(GA)、硝酸钾的不同浓度和70℃热水等不同方法处理热研8号坚尼草(Panicum mazimum CV.Reyan No.8)种子对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在提高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等各指标的影响效果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10%浓度的硝酸钾处理效果最好,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分别达63.06%、21.2和113.9,发芽7d的芽长与根长的总长度达8.30cm,所需发芽时间也最短;其次是GA150mg/L浓度处理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分别为52.01%、18.5和80.7。  相似文献   

17.
热研8号坚尼草选育及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热研8号坚尼草是1988年从哥伦比亚国际热带农业中心(CIAT)引进的新品系,经鉴定于1990年开始进行系列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热研8号坚尼草既保持了该属牧草高产优质的特点,年干草产量22500kg/hm2,干物质粗蛋白质含量7.738%,又具有耐酸、耐瘦、耐荫等特点;花期晚,利用期比对照品种增加1个月,种子产量480kg/hm2,比对照品种提高87.8%,适宜我国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8.
湘茶研12号(选育代号为2011-12-6)系从金萱自然杂交后代中采用单株选择法选育出的优质高香红绿兼制型茶树新品种,属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树姿半开张,叶片稍上斜,叶色绿,叶面微隆起,芽叶黄绿,茸毛中等.内含物丰富,氨基酸含量高达5.17%;制绿茶品质优,汤色嫩绿明亮,栗香持久,滋味鲜醇;制红条茶汤色红亮,蜜香带花...  相似文献   

19.
通过油菜—水稻轮作种植,提高复种指数,既能提高土壤地力,又能增加农民收入。介绍了油研9号—深两优5814在浦城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红甜菜新品种"甜研红1号"是以二倍体食用红甜菜品系S203为母本,以二倍体食用红甜菜品系Y219为父本,杂交而成的新品种。该品种2005~2006年在黑龙江省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根产量达45.0t/hm2,超对照种18.9%;平均含糖(锤度)为8.8%,高于对照0.4度;食用根中平均粗蛋白含量达到17.8%,较对照提高0.3%,粗纤维含量达到12.7%,较对照品种提高0.9%。在生产试验中,平均根产量为43.6t/hm2,比对照种提高18.6%;平均含糖(锤度)为8.7%,高于对照品种0.4度;粗蛋白达到18.3%,较对照提高0.4%;粗纤维含量为12.8%,比对照提高1.0%。"甜研红1号"中抗甜菜褐斑病和根腐病,易于收获。该品种适于在东北、内蒙古、西北等地区种植。2007年2月通过了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正式命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