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方池塘培养轮虫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北方地区有很多地方鱼苗发塘仍采用传统的豆浆泼洒方法,有些条件好,工业化程度高的养鱼池采用丰年虫卵培育发塘饲料,但不论哪种方法,在降低成本、鱼苗培育成活率、鱼苗体质和出池规格上都不如利用轮虫发塘,而利用轮虫发塘的关键是掌握好方法。本文对其技术措施作一具体论述,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如何提高南苗北运团头鲂乌仔的发塘率由于我国南北方温差之大,造成鱼类产卵孵化时间南北方出现了很大差异。南方鲂鱼产卵孵化要比北方提前一个多月。近年来北方大部分地区都采取南苗北运的方法,解决北方地区苗种晚的问题。鱼苗从南方生产场家经过装袋、运输到达购苗单位...  相似文献   

3.
鱼苗培育俗称“发塘”、“开花”。“肥水发塘”和鱼苗“清水下塘”是鱼苗培育的两种方法,二法各有利弊。“肥水发塘”结果怎样,还得看做法如何,在此,笔者对贵刊1991年第5期刊登的《肥水发塘鱼苗壮》(以下简称《肥水发塘》)略抒己拙见,恳望作者海涵。  相似文献   

4.
鱼苗发塘是指水花育成乌仔这段时间。由于发塘是鱼类养殖中最基础的一环,它的成败不但直接影响养殖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会影响养殖单位生产计划的进一步落实。所以做好鱼苗发塘工作十分重要。北方地区因鱼苗发塘工作起步较晚,加之特殊的气候条件,所以多年来鱼苗发塘率一直很不稳定,且大多偏低。我们通过多年的实践和考察,找出了几点影响鱼苗发塘的主要原因及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我们任阳乡大面积鱼苗池的鱼苗发塘从1981年起,逐渐将传统的用豆浆发塘,改为用豆浆与有机肥结合发塘,最后改为纯用有机肥发塘。1985年在与洪泽县联营中的发花塘亦全部采用有机肥发塘。通过五年时间的大江南北大面积试验证明,纯用有机肥发塘,不但可节省生产成本,而且由于用肥料发塘,能够培养浮游生物等活饵料,使鱼苗摄食的营养成份全面,分布均匀,能促使鱼苗暴长,规格整齐,  相似文献   

6.
北方地区由于气温低、鱼类生长期短,一些苗种生产单位在鱼苗发塘后就不再使用发塘池,使发塘池空闲起来。为了提高发塘池的使用效率和提高经济效益,笔者两年来在鱼苗发塘后利用发塘池继续进行鱼种培育,亩产达500kg,具体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7.
依据鱼苗阶段开口摄食饵料的兼容性与鱼苗生长前期的相似性,进行多品种搭配培育夏花,合理地利用水面,降低成本费用,提高发塘的成活率。我县发塘率一般都在30%左右,为提高我县的发塘率,我们近两年在长山建华渔场,利用4面鱼池,每面5亩,计20亩,进行试验,取得了一定效果,发塘成活率在50%以上,现将我们的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鱼苗的饲养是把下塘鱼花饲养15—20天,养成全长3cm左右的稚鱼,这是鱼类养殖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环,直接影响着养鱼生产单位当年的鱼种效益。我省鱼苗发塘率亩提10%,全省可多生产2.5亿尾夏花,可见鱼苗发塘工作的重要。由于我省发塘工作起步较晚加之受气候的影响等因素,多年来鱼苗发塘率一直偏低,好的在30%左右,  相似文献   

9.
我国传统的鱼苗培育(也称发塘)方式多采取的是有机肥,肥水下塘结合泼洒豆浆的方法。黑龙江省肇东市涝洲镇为我省主要苗种生产地,每年鱼苗发塘量约占全省总产量70%以上,多采取传统的鱼苗发塘方式。但近些年来这种传统的鱼苗培育方式出现一些问题,主要是病害呈上升趋势,影响了鱼苗成活率。究其原因,主要是传统的鱼  相似文献   

10.
影响鲢、鳙、草鱼鱼苗发塘成活率的因素近几年从南方购进的鱼苗,发塘成活率在我地区(佳木斯〕始终不高,一直徘徊在20—30%之间,好的达到40—50%。甚至只在10%左右或全军覆灭。笔者根据几年的生产经验以及各场发塘的情况,总结出以下几点因素是影响鱼苗发...  相似文献   

11.
不同开口饵料对鸭绿沙塘鳢仔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枝角类(Moina sp.)、水丝蚓(Limnodrilus sp.)、鲂鱼苗(Megalobrama amblycephala)、鱼苗宝(配合饲料)和枝角类+水丝蚓为开口饵料投喂鸭绿沙塘鳢仔鱼,经13d培育,结果表明:以枝角类+水丝蚓作为鸭绿沙塘鳢的开口饵料,仔鱼的生长速度最快,成活率最高,其平均体重、平均全长和平均成活率分别为21.37±8.44mg、12.58±1.11mm和88.33%;其中平均全长高于其它各组,差异显著(P0.05);平均体重大于其它各组,与枝角类、鲂鱼苗、鱼苗宝(配合饲料)组差异显著(P0.05);平均成活率高于其它各组,且与各组差异显著(P0.05)。鸭绿沙塘鳢仔鱼的最适开口饵料是枝角类+水丝蚓;其次为鲂鱼苗、水丝蚓和枝角类,鱼苗宝不适合作为其开口料。  相似文献   

12.
阮松树 《水产养殖》2009,30(5):22-22
鱼苗培育,也称“发塘”,是指把鱼苗经20~25d饲养,长到了3cm左右,称为“夏花”。鱼苗培育的成败直接影响到经济效益,但在生产中鱼苗发塘率一直很不稳定,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总结。现将主要原因及解决办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三角鲂全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催产三角鲂亲鱼30组,催产率达到83.33%,水泥池孵化,水温26~28℃时经30~36h开始出苗。经仔鱼(2.5mm左右)培育、鱼苗培育,5月中旬可出塘,鱼苗普遍长至4.5cm,成活率80%~90%。  相似文献   

14.
技术交流     
<正>桂花鱼投喂技巧养殖桂花鱼需要大量的活饵料鱼,饵料鱼的饲养和投喂主要有两种方法:1.放桂花鱼前10天~15天,先在池塘内放入鲂、鲢、鲮、草等鱼苗,每亩总密度为20万尾~35万尾,每天泼豆浆,以肥水发塘。当饵料鱼长至2cm左右时放入桂花鱼苗,此时饵料鱼正好是桂花鱼夏花的适口饵料。2.以桂花鱼和饵料鱼1︰1~1︰2的面积比例准备饵料鱼培育池,放养鲢、鲂、鲮、麦鲮等易繁易育种类,每亩放养5万尾饵料鱼夏花进行混养。然后分期拉网,少量多次地将适口规格鱼种  相似文献   

15.
珠江禁渔对广东鲂资源补充群体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继我国各大水系实施禁渔期制度之后,珠江水系于2011年4月1日至6月1日实现首次禁渔。广东鲂是珠江中下游地区主要的经济鱼类之一,为分析珠江实施禁渔期制度对广东鲂资源补充群体的影响,于珠江实施禁渔制度前(2006—2010年)和禁渔制度后(2011—2012年)在珠江下游肇庆江段设立固定采样点,利用定量弶网对流经该江段的广东鲂鱼苗补充群体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禁渔前,珠江广东鲂鱼苗集中出现在4月中下旬至10月中旬,持续时间为(189±11)d,高峰期为6—8月。禁渔期制度实施之后,全年广东鲂鱼苗出现的起始时间变化不大,但是结束时间提前,持续时间略有缩短,4—5月份广东鲂鱼苗密度明显增大。广东鲂鱼苗总量及其在鱼苗补充群体中的比例均有所提高。根据禁渔前广东鲂鱼苗发生量与径流量之间存在的回归关系:LgY=0.988Lnx-4.932(R2=0.365,P0.01),结合禁渔后实际调查结果,对禁渔的实际作用进行了估算,2011年和2012年由于禁渔分别增加了9.43×108和651.81×108尾广东鲂鱼苗。研究表明,在径流量有保障的前提下,目前的禁渔制度可以有效增加广东鲂鱼苗补充群体资源量。  相似文献   

16.
鱼苗放养前轮虫的培育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轮虫是鱼苗的开口饵料。在池塘中直接增殖轮虫是解决鱼苗开口饵料,降低鱼苗成活率的关键。发塘池培育轮虫的具体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陕西省合阳县沿黄滩区池塘属低洼盐碱地池塘,养殖环境条件特殊,多年来,鱼苗发塘成活率一直较低,效益差,加之鱼苗需求量小、价格较低,致使渔民发塘积极性不高,发塘目的基本上是满足自己生产需要,所以,一直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笔者从2015年开始,连续4年在滩区陕西新民家鱼原种场进行了探索实践,取得良好成效,鱼  相似文献   

18.
异育银鲫具有食性广、牛长快、肉味鲜美等特点,因而深受群众欢迎。由于鱼苗培育技术未能被渔民很好学握,因此,鱼苗的发塘率(鱼苗培育成活率,下同)普遍较低,上海地区一般只有20~30%,有的在10%以下。所以,要在大面积鱼塘内推广异育银鲫就一定要提高异育银鲫发塘率。  相似文献   

19.
利用肥水发塘,不仅节省生产成本,而且浮游生物多,鱼苗整齐健壮,长势很快,可提前10天出塘,提高经济效益,其方法是: 1.肥料选择:发塘用肥,宜选择发酵腐熟的农家肥。这种肥料肥效长,适合鱼苗生长需要。肥源少的地区,可用菜饼与碳铵(6:1)  相似文献   

20.
鱼苗接运是空运鱼苗运输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空运鱼苗接运的好坏直接影响运输成活率和鱼苗的发塘效果。因此,掌握正确的接运方法和采取有效的措施,对于做好空运鱼苗接运工作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