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苎麻是多年生宿根作物,它可以用种根繁殖和种子繁殖。而现在对苎麻种子繁殖却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是认为发喂苎麻生产根本不能用种子繁殖,理由是苎麻种子繁殖容易产生分离变异,皮层薄,产量低,纤维品质变劣,另一种看法则认为苎麻种子繁殖成本低,发展面积快,生长旺盛,产量高,纤维品质并不比种根繁殖的差,虽有变异,只要注意选择品种和麻苗,在生产上仍可采用。  相似文献   

2.
苎麻是多年生宿根作物,它可以用种根繁殖和种子繁殖。而现在对苎麻种子繁殖却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是认为发展苎麻生产根本不能用种子繁殖,理由是苎麻种子繁殖容易产生分离变异,皮层薄,产量低,纤维品质变劣;另一种看法则认  相似文献   

3.
苎麻种蔸繁殖与种子繁殖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苎麻种植业只有在提高原麻质量上狠下功夫,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为此,研究分析不同的繁殖方法对苎麻形态、产量、质量的影响,不但在理论上有一定的意义,在生产实践上更有必要。 1.形态特征比较 利用种蔸繁殖苎麻的后代形态特征基本一致,这是众所周知的。有些作者指出,种子繁殖后代形态特征的变异,不同品种不同,黄壳早,黑皮蔸,湘苎1号和芦竹青  相似文献   

4.
1983~1985年以“黄壳早”、“芦竹青”、“古巴苎麻”和“武冈红皮种”为材料进行自交,并观测了自交一代的分离和变异情况。研究结果表明:①根据自交一代的形态分类,可将“芦竹青”繁殖后代分为40个类型,“芦竹青”自交一代的麻骨颜色分离为四种,其分离比例为9.3:4.2:3:0.7,基本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②个体间产量性状差异很大,株高变异为0.23~1.68m,茎粗变异为0.48~1.14cm,有效株变异为1~23株;③40个类型的纤维细度的变异呈正态分布,变异为1168~1905公支,最细的类型和最粗的类型相差747支上述结果表明:苎麻自交后代的形态性状、产量性状和纤维细度均产生显著的分离和差异。  相似文献   

5.
优质高产杂交苎麻新组合"川苎8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川苎8号"(原代号D-156)是我所用自育的优良雄不育系C26和恢复系B8配制而成的两系杂交苎麻组合.在1995-1997年四川省苎麻区域试验中平均原麻产量1957.8kg/hm2,较对照红皮小麻增产41.85%,在组合比较试验中平均原麻产量2546.1kg/hm2,较对照红皮小麻增产69.04%;两组试验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该组合纤维品质优良,在苎麻区域试验中平均单纤维细度为1913支;在生产示范中,经达州市纤检局检测平均单纤维细度为1978支.该组合采用种子繁殖,后代在品质和经济性状上分离变异极小;植株高大、粗壮、经济性状优良,蔸型、株型理想,抗逆性强,高抗苎麻花叶病,抗旱、抗风力强.  相似文献   

6.
“川苎8号”(原代号D-156)是我所用自育的优良雄不育系C26和恢复系B8配制而成的两系杂交苎麻组合。在1995—1997年四川省苎麻区域试验中平均原麻产量1957.8kg/hm^2,较对照红皮小麻增产41.85%,在组合比较试验中平均原麻产量2546.1kg/hm^2,较对照红皮小麻增产69.04%;两组试验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该组合纤维品质优良,在苎麻区域试验中平均单纤维细度为1913支;在生产示范中,经达州市纤检局检测平均单纤维细度为1978支。该组合采用种子繁殖,后代在品质和经济性状上分离变异极小;植株高大、粗壮、经济性状优良,蔸型、株型理想,抗逆性强,高抗苎麻花叶病,抗旱、抗风力强。  相似文献   

7.
由于苎麻是杂交异质体,种子繁殖的个体之间有差异,通常应用苎麻地下茎分蔸繁殖以保持良种的优良特性。但分蔸繁殖的繁殖系数低,不能迅速扩大良种栽培。所以,研究快速的无性繁殖方法,对苎麻育种和生产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管和  李人圭 《中国麻作》1983,(2):23-24,F002
由于苎麻是杂交异质体,种子繁殖的个体之间有差异,通常应用苎麻地下茎分蔸繁殖以保持良种的优良特性。但分蔸繁殖的繁殖系数低,不能迅速扩大良种栽培。所以,研究快速的无性繁殖方法,对苎麻育种和生产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试用相关遗传力的分析方法,探讨了苎麻5个经济性状与产量和品质的相关遗传力,结果表明,通过各经济性状来间接选择单蔸产量和单纤维支数的相对效率不同,二麻各经济性状与单蔸产量和单纤维支数的表型相关变异中大部分是由遗传原因引起。相关遗传力的通径分析表明,苎麻高产和优质表现型之间存在较大的矛盾,主要由株高(二麻)、茎粗(三季麻)、鲜皮厚度(头麻和二麻)、鲜皮出麻率(头麻和三麻)、有效株率(二麻和三麻)引起,高产优质苎麻品种的选择应着重在二麻进行。  相似文献   

10.
空间条件对棉花种子及其后代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我国发射的返地卫星,二次搭载了5个不同生态类型的棉花品种种子,在外空飞行8天返地后所生长和繁殖出的后代,尤其是刚返地后播种所长出的第一代,表现出一定的生长优势,如发芽势、发芽率高,幼苗生长快。子叶、叶片的酯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也有某些变化等。但这些差异和变化,随着世代的增加而逐渐消失。搭载种子后代的经济性状与其对照相比,未发现明显差异。虽从北农1号搭载种子的后代中,发现过个别变异株,但由于受雹灾影响而未能保留下来  相似文献   

11.
等离子注入诱变对菜用大豆品种出苗及遗传变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不同剂量N~+注入对菜用大豆出苗率及后代遗传变异的影响.以12个菜用大豆品种为材料,用等离子注入法以3种不同剂量的氮离子(N~+)处理后研究不同品种的出苗率差异以及后代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N~+在6×10~(16)、8×10~(16).、1×10~(17)3个剂量下均显著降低了菜用大豆种子的出苗率,但F测验的结果显示3个剂量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而不同品种间的出苗率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后代的遗传变异研究表明有些植株虽在诱变当代产生变异,出现叶片增大,植株变高,豆荚变长变宽等变异,但在变异株的后代中没有表现出来;另外发现有些植株虽在诱变处理当代没有表型变异,但在后代中出现丁株高、花色与叶形等方面的分离.  相似文献   

12.
以高异交率三系不育系T98A和粤泰A为材料,研究了不同"九二○"喷施方法对其原种繁殖产量和纯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喷施"九二○"或推迟"九二○"喷施时间虽然降低了繁殖产量,但可以提高原种纯度,有利于生产高纯度的不育系种子。  相似文献   

13.
应用花粉管通道法、种子浸渍法及孕穗期茎注射等方法,将玉米等外源供体DNA直接导入水稻品种中,其后代在生育期、株高、穗数、粒数及粒重等主要性状方面都产生了明显的变异。本文初步报道了用普通栽培水稻盐粳10号为受体,玉米黑307为供体将其DNA经孕穗期茎注射法导入后得到的变异株系及花粉管通道法、种子浸渍法后代的变异情况。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二季苎麻施用新型生物肥料后的农艺性状及其经济效益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在二季麻施用“阿姆斯生物配方肥”后,苎麻长势旺盛,比对照麻株高增加8~17cm,666.7m^2有效株增加500~1067株,茎粗增加0.1~0.5mm;增产效果明显。与常规施肥和不施肥比较,施用该肥料能提高苎麻产量13.9%、29.2%,农民抵扣肥料成本后的净增收益率为12.55%、12.94%。施用该肥料对苎麻主要农艺性状产生综合影响,效果比较明显的是有效株。施用常规肥料可增产但增收效果不明显。这些结果为该生物肥料在苎麻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通过大田试验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苎麻开花结籽对其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旨在为苎麻控花剂的研究和使用的必要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雌雄都不去和去雄、去雌、雌雄均去等四个处理在株高、茎粗、皮厚、鲜皮重、原麻产量、鲜皮出麻率、纤维支数等方面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证明开花结籽对苎麻生长和发育、产量及品质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杨瑞芳 《中国麻业科学》2006,28(6):306-308,335
本研究通过大田试验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苎麻开花结籽对其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旨在为苎麻控花剂的研究和使用的必要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雌雄都不去和去雄、去雌、雌雄均去等四个处理在株高、茎粗、皮厚、鲜皮重、原麻产量、鲜皮出麻率、纤维支数等方面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证明开花结籽对苎麻生长和发育、产量及品质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苎麻主要经济性状与产量品质相关遗传力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瑞祥  刘正书 《中国麻作》1995,17(1):10-15,19
本文试用相关遗传力的分析方法,探讨了苎麻5个经济性状与产量和品质的相关遗传力,结果表明,通过各经济性状来间接选择单蔸产量和单纤维支数的相对效率不同,二麻各经济性状与单蔸产量和单纤维支数的表型相关变异中大部分是由遗传原因引起。相关遗传力的通径分析表明,苎麻高产和优质表现型之间存在较大的矛盾,主要由株高(二麻)、茎粗(三季麻)、鲜皮厚度(头麻和二麻)、鲜皮出麻率(头麻和三麻)、有效株率(二麻和三麻)引  相似文献   

18.
苎麻赣苎三号太空诱变SP1代的分离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苎麻赣苎三号种子搭乘卫星经过27天轨道运行后,SP1代种子出苗比对照提早2天,出苗率提高5.8%;植株形态上划分的四个类型分离比率差异不显著,SP1代雌蕊色泽分离与对照的分离比率基本接近,红色与黄色比接近3:1,麻株茎杆上分枝与对照比较两者差异不大。但在SP1代中有极少数变异单株分株少、茎杆粗、叶较大,少数单株产生雄性不育。这些少量的变异将被育种所利用。  相似文献   

19.
对20个苎麻(BoehmerianiveaL.Gaud)基因型材料自然授粉群体进行了研究,其形态特征,单株节数,节间长度、株高、茎粗(上、中、下),根及嫩枝长均存在着显著差异。无一形态特征与种子大小又嫩枝长呈现正相关。根长与节数和株高之间存在着显著相关,而节数和株高与纤维产量之间有显著相关。节数、株高和茎粗(上、中、下)等性状三者之间以及与产量之间呈正相关。三个基因型材料,R_(1414)、R_(1440)、R_(067-34)形态特征变异较高,可以用于配制苎麻杂交组合。选择刚发芽具较长根的幼苗有助于提高纤维产量和改善纤维产量构成成分。  相似文献   

20.
本文指出了在利用中抗A配制抗虫杂交棉时存在不育株分离比例低.制种产量不高及种子纯度差等3个问题,并提出了利用中抗A配制抗虫杂交棉的要点是:选配出强优势组合;选择适宜的制种田;提高种植密度,适当保留一些可育株与父本作人工去雄杂交;适期播种,延长杂交制种时问;采用高产栽培技术.提高制种产量:采收适时,提高种子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