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探究猪粪水在厌氧条件下不同贮存时间的各项理化指标的变化情况,并为其合理还田利用提供参考,试验以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某育肥猪场畜禽养殖场新鲜猪粪水为研究对象,在密闭条件下贮存120 d,分别于贮存的第1,5,10,15,20,25,30,40,50,60,70,80,90,100,110,120天采样,根据相关标准及方法分析猪粪水中总固体浓度(TS)、悬浮物浓度(SS)、pH值、总氮(TN)、铵态氮、硝态氮、酰胺态氮、总磷(TP)、速效磷、总钾(TK)、腐殖酸、粪大肠菌群、蛔虫卵死亡率、氯化物、化学需氧量(CODCr)、生化需氧量(BOD5)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与第1天比较,贮存至第120天时,常规指标中TS升高了35.0%,SS下降了41.0%,pH值下降了0.20;氮元素水平中TN含量下降了37.5%,铵态氮含量下降了64.1%,硝态氮含量升高了78.3%,酰胺态氮含量下降了54.2%;磷元素水平中TP含量下降了5.9%,速效磷含量下降了15.9%;TK含量基本保持不变,在530 mg/mL左右波动;腐殖酸浓度上升了55.9%;粪大... 相似文献
2.
3.
4.
5.
综述了饲料在贮存过程中的物理性状和营养素的变化以及霉变和虫害鼠害引起的饲料品质变化,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这对保持饲料在贮存过程中的品质,减少饲料厂家的经济损失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潲水油理化特性的检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潲水油与其他合格食用油的各项指标进行了对比试验。通过对潲水油的各项理化指标检验分析发现,潲水油的水分含量是金浩茶油的35倍、过氧化值是金浩茶油的5.5倍、酸价是金浩茶油的25.2倍,色泽和相对密度也高于合格食用油;碘值低于其他合格食用油;经冷冻试验,潲水油有析出物,油脂混浊;潲水油的电导率大于合格食用油,可利用电导率的特异性快速测定、鉴别潲水油。 相似文献
7.
8.
为优化蔗叶膳食纤维的超声辅助纤维素酶法制备工艺,分析其理化特性,本试验以纤维素酶添加量、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为研究因素,以蔗叶水溶性膳食纤维(SDF)得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优化其制备工艺,并对蔗叶SDF与蔗叶不溶性膳食纤维(IDF)、100目蔗叶粉末的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制备蔗叶SDF的最佳酶解条件为纤维素酶添加量0.3%、酶解温度49℃、酶解时间23 min。在此条件下,蔗叶SDF得率为4.82%。蔗叶SDF与蔗叶IDF、100目蔗叶粉末相比,堆积密度、持水力、持油力和溶胀性均具有显著差异(P <0.05),堆积密度分别减少了24.72%、30.93%,持水力分别增加了48.21%、86.82%,持油力分别增加了97.10%、161.54%,溶胀性分别增加了9.89%、167.73%。超声辅助纤维素酶法可较好地应用于蔗叶膳食纤维的制备。 相似文献
9.
10.
灌水和施肥是调控作物生长和产量形成的两大重要技术措施,研究水氮互作对燕麦耗水特性及产量的影响,对于优化燕麦高产高效栽培理论和技术具有重要意义。2014-2015年连续两个生长季,在甘肃河西绿洲灌区,田间试验设置3个定额灌溉和3个施氮(纯N)水平,研究水氮耦合对陇燕3号农田0~150 cm土层耗水量、棵间蒸发、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3个灌溉处理的灌水量分别为270.0 mm (I1)、337.5 mm (I2)和405.0 mm (I3),3个施N水平分别为90 kg/hm2 (N1)、120 kg/hm2 (N2)和150 kg/hm2 (N3)。在全生育期内,棵间蒸发量(E)及E/ET(总蒸散量)的比例表现先降后升趋势,且相同施氮量下,拔节至灌浆期随灌水量的增大而增大,而灌浆至成熟期则随灌水量的增大而减小。相同施氮量下,燕麦耗水量与籽粒产量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水分利用效率却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降低。所有处理中,N3I3产量最高(5466.0~5727.5 kg/hm2),N3I2次之(5428.5~5678.5 kg/hm2),N1I1最小(4504.5~4804.3 kg/hm2),而N3I2的水分利用效率最大[12.11~12.82 kg/(mm·hm2)],N3I1次之[12.04~12.63 kg/(mm·hm2)],N1I3最小[9.79~10.58 kg/(mm·hm2)]。由此表明,水氮耦合对燕麦水分利用及产量具有显著互作效应,施氮量150 kg/hm2、灌溉定额337.5 mm是西北绿洲灌区燕麦种植较佳的节水、高产水氮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12.
用Marc-145细胞从广东省3个发病猪群分离到3株病毒,经RT-PCR方法鉴定为PRRSV变异株(NSP21594~1680bp缺失)。3株分离株第1代均对Marc-145细胞适应性不强,第2代可致典型病变,第3代TCID50分别为103.67、104.20、104.75mL-1;在透射电镜下观察主要为40~70nm大小的圆形、椭圆形具有囊膜的病毒粒子;均对氯仿、酸、碱和热敏感。3株分离株NSP2基因与CH-1a、VR-2332等经典PRRSV相比均存在2个位点30个氨基酸缺失,与JXA1、HUN4、HPDEBV等变异株具有相同缺失特性且高度相似,相似性为98.1%~98.3%。ORF5基因均由200个氨基酸组成,与JX-A1、HUN4、HPDEBV等变异株高度相似,相似性为98.5%~99.0%,且第13、151位均为具有强毒特性的精氨酸(R)。本研究进一步证实在广东省内出现以NSP2缺失30个氨基酸为特征PRRSV变异株的流行,也为科学监测和综合防控该毒株感染引起的PRRS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明贯叶连翘引种驯化过程中生长适应能力以及活性物质的变化,以野生和栽培盛花期植株为材料,分别对生理生化特性、活性物质含量以及抗氧化能力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栽培贯叶连翘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均高于野生植株,尤其是其盛花期和地上部分干重分别较野生植株提前了7 d和提高了16.67%。总黄酮和金丝桃素含量在栽培和野生植株同一器官中无显著差异;总酚类在野生花中的含量显著高于栽培花,而叶中的含量则相反;野生和栽培植株各器官中,总黄酮和酚类化合物含量在叶和花中的含量显著大于茎,而金丝桃素的含量表现为花>叶>茎。野生和栽培各器官抗氧化能力为叶>花>茎,其中,野生和栽培叶、茎提取液的抗氧化能力无显著差异,而栽培花的抗氧化能力显著大于野生花。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贯叶连翘野生转栽培后,不仅具有较好的生长适应能力,而且主要活性物质的积累量及抗氧化能力并未显著降低。该研究结果将对贯叶连翘种植栽培以及保护野生资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