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桦褐孔菌多糖对小鼠脏器中弓形虫感染的影响,探讨桦褐孔菌多糖对小鼠的保护作用.建立小鼠弓形虫感染模型,设立空白对照组,感染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桦褐孔菌多糖组.治疗结束后,采集脏器,用半定量PCR检测各脏器中弓形虫基因拷贝数.桦褐孔菌多糖治疗组小鼠的肝脏、脾脏、肺脏中的虫体拷贝数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表明桦褐孔菌多糖能够...  相似文献   

2.
通过液体深层发酵技术生产桦褐孔菌并提取其多糖,以感官评分与滴定酸度为依据,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佳多糖添加量,进一步优化桦褐孔菌多糖牦牛酸乳的生产工艺参数,在最优工艺参数条件下研究桦褐孔菌多糖添加对牦牛酸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桦褐孔菌多糖添加量为0.4%时,牦牛酸乳的感官评分最高且酸度较为适口;采用正交试验优化牦牛酸乳...  相似文献   

3.
桦褐孔菌是一种天然的药食两用真菌,在预防、抑制或治疗疾病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良好的保健和医用价值.本文从生物属性、生长环境、药理作用、生产应用等多方面对桦褐孔菌作一综述,有助于学者充分利用现代医学和技术加强对桦褐孔菌的深入研究,使药用价值发挥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桦褐孔菌多糖对弓形虫感染小鼠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桦褐孔菌多糖对感染弓形虫小鼠基因表达谱的影响,并对其抗虫机理进行分析。BABL/C小鼠腹腔接种RH株弓形虫速殖子103个,建立小鼠弓形虫感染模型。将小鼠随机分成3组:空白对照组、感染对照组、桦褐孔菌多糖治疗组。采集动物肝脏迅速冻存,提取总RNA,检测RNA质量,扩增RNA,进行芯片杂交,扫描后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经SOM分析筛选出桦褐孔菌多糖治疗组的有效差异基因,并对其进行功能注释,分析其治疗弓形虫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桦褐孔菌多糖可有效治疗弓形虫感染引起的病理损伤,其抗弓形虫机理是通过调节宿主细胞因子水平,促进Th1/Th2平衡,控制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以及对机体整体调控达到抗弓形虫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对热水提取的桦褐孔菌菌核多糖进行半仿生降解,旨在确定桦褐孔菌菌核多糖在胃液及肠液中的降解方式。[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DNS法测定降解过程中桦褐孔菌菌核的糖含量及还原糖含量;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降解产物的分子量。[结果]桦褐孔菌菌核多糖在半仿生降解过程中糖含量随降解时间的延长而不断降低,而还原糖含量变化不明显;降解后的桦褐孔菌菌核多糖在HPLC中的保留时间与未降解的桦褐孔菌菌核多糖相比无明显变化,说明降解前后的多糖分子量未发生明显改变。[结论]桦褐孔菌菌核多糖在胃液及肠液中的降解并非从糖链末端、支链的糖苷键逐个断裂,而是通过将多糖的糖链断裂成短链的方式进行降解。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桦褐孔菌多糖抗新城疫病毒活性,本试验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桦褐孔菌多糖,用苯酚-硫酸比色法,以葡萄糖为标准品测定桦褐孔菌菌核多糖提取率。并将提取的多糖配制成试验所需浓度用于测定其体外抗新城疫病毒活性。MTT法检测预先加多糖、接种病毒后加多糖和多糖与病毒同时加入3种不同方法对新城疫病毒的抗病毒活性。结果初步说明桦褐孔菌多糖具有一定的抗病毒活性,为新型抗新城疫病毒药物或疫苗的研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建立小鼠弓形虫病模型后,将小鼠随机分成6组,统计小鼠存活率及时间,再应用ELISA检测血清中IFN-γ、IL-2等细胞因子水平,以检测桦褐孔菌多糖对感染弓形虫小鼠的治疗效果及对小鼠血清中IFN-γ、IL-2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桦褐孔菌多糖中剂量组小鼠存活率最高;桦褐孔菌多糖的高、中剂量组IFN-γ水平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高剂量组IL-2水平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除感染组外,其余各组IFN-γ、IL-2均在第6天出现峰值。说明桦褐孔菌多糖中剂量治疗弓形虫感染小鼠效果最好,并且中剂量可使小鼠血清中IFN-γ、IL-2值升高到适当水平,有效改善弓形虫感染对小鼠的伤害。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桦褐孔菌粗多糖(IOCP)对急性感染弓形虫小鼠的存活时间及血清、心、肝和肺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的影响。采用昆明系小鼠80只,随机分为IOCP组、阳性对照组(蒿甲醚)、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每组20只。用RH株弓形虫建立小鼠病理模型,观察小鼠治疗后的存活时间,以及血清、心、肝和肺中SOD含量。结果:IOCP及阳性药物均可延长感染弓形虫小鼠的存活时间;可明显提高小鼠脏器SOD活性;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IOCP能延长感染弓形虫小鼠的存活时间,并具有抗氧化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桦褐孔菌多糖对弓形虫感染孕鼠生殖器官及其胎鼠发育的影响,采用弓形虫RH株感染雌性性成熟小鼠,以蒿甲醚为阳性对照组,桦褐孔菌多糖为试验组,并设立阴性组和模型组.观察孕鼠胎儿的死胎散、体重、体长等发育指标,同时记录剖检前各组孕鼠死亡数和受孕数,并对孕鼠的生殖器官进行病理组织观察.经统计分析,桦褐孔菌多糖组与模型组在孕鼠死亡率和受孕率方面差异极显著(P<0.01);在死胎率、活胎鼠平均体重、活胎鼠平均体长方面差异也极显著(P<0.01);而两药物组仅在受孕率方面显著差异(P<0.05),其孕鼠生殖器官的病理组织仅呈轻微的炎症变化.表明桦褐孔菌多糖对弓形虫感染孕鼠的胎鼠发育具有保护作用;并可明显缓解弓形虫感染对孕鼠生殖机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桦褐孔菌多糖对急性感染弓形虫小鼠核转录因子c-Jun、IL-1β和IL-12的影响,本试验在建立急性感染弓形虫小鼠模型后,随机将其分成3组:阴性组、急性感染弓形虫小鼠模型组和桦褐孔菌多糖试验组。采用RT-PCR法检测肝组织中c-Jun及脾组织中IL-1β和IL-12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c-Jun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c-Jun、IL-1β和IL-12的mRNA分别在360、736和978 bp处扩增出单一电泳条带,且c-Jun蛋白在39 ku处表达,均呈现出弓形虫感染组表达量最高,桦褐孔菌多糖试验组次之,对照组最弱。说明桦褐孔菌多糖可能通过下调c-Jun过度表达,抑制IL-1β、IL-12的过度表达,部分阻抑了AP-1信号通路转导,从而减轻炎症反应,达到抗弓形虫感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畜牧与兽医》2015,(1):94-97
为了探讨桦褐孔菌多糖对感染不同毒株弓形虫小鼠的早期作用机制,将健康鼠随机分成3组,建立感染不同毒株弓形虫小鼠模型后,应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IL-6、TNF-α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感染RH株与感染PLK株的弓形虫小鼠血清中IL-6、TNF-α的结果相比较,2种毒株的模型组于感染后的值均呈现上升趋势,分别在48和24 h达到峰值,而后呈现下降趋势,但感染RH株的模型组表达量在12~60 h比感染PLK株更高;2种毒株的试验组(桦褐孔菌多糖治疗)于12~60 h期间IL-6、TNF-α的值均一直高于阴性组,低于模型组。说明感染RH株弓形虫小白鼠与感染PLK株弓形虫小白鼠相比较更能刺激其血清中IL-6、TNF-α的过度表达,桦褐孔菌多糖能调节感染不同毒株弓形虫小鼠IL-6、TNF-α的表达。研究表明,桦褐孔菌多糖通过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达到抗弓形虫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西咪替丁对鸡新城疫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行了两个实验:实验一观察药物对鸡ND疫苗初次免疫的影响,结果显示7日龄高母源抗体(9.36log2)雏鸡免疫ND活疫苗前用药,10mg/kg西咪替丁用药鸡免疫后7-14d,100mg/kg西咪替丁用药鸡免疫后7-28d,抗体滴度明显升高;10mg/kg左旋咪唑用药鸡免疫后7-21d,抗体滴度与未用药对照组无明显差别,但28d抗体滴度明显高于未用药对照组。免疫后用药,10mg/kg西咪替丁用药后7d,抗体滴度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用药后14d,各用药组抗体滴度与空白对照组无明显差别;用药后21d,10,100mg/kg西咪替丁和10mg/kg左旋咪唑用药鸡抗体滴度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实验二观察药物对ND疫苗二次免疫的影响,结果显示10,100mg/kg西咪替丁用药ND疫苗二次免疫后7-28d,鸡血清抗NDV抗体滴度明显高于未用药对照组。10mg/kg左旋咪唑用药组,疫苗二次免疫后7-28d,抗体滴度也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3.
进行了两个实验:实验一观察药物对鸡ND疫苗初次免疫的影响,结果显示7日龄高母源抗体(9.36log2)雏鸡免疫ND活疫苗前用药,10mg/kg西咪替丁用药鸡免疫后7~14d、100mg/kg西咪替丁用药鸡免疫后7~28d,抗体滴度明显升高;10mg/kg左旋咪唑用药鸡免疫后7~21d,抗体滴度与未用药对照组无明显差别,但28d抗体滴度明显高于未用药对照组。免疫后用药,10mg/kg西咪替丁用药后7d,抗体滴度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用药后14d,各用药组抗体滴度与空白对照组无明显差别;用药后21d,10、100mg/kg西咪替丁和10mg/kg左旋咪唑用药鸡抗体滴度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实验二观察药物对ND疫苗二次免疫的影响,结果显示10、100mg/kg西咪替丁用药ND疫苗二次免疫后7~28d,鸡血清抗NDV抗体滴度明显高于未用药对照组。10mg/kg左旋咪唑用药组,疫苗二次免疫后7~28d,抗体滴度也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4.
从粗毛褐孔菌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5个单体化合物,经过分析鉴定,分别为羊毛甾二烯二醇(I)、麦角甾醇(Ⅱ)、齿孔酸(Ⅲ)、D-阿拉伯糖醇(Ⅳ)、十八烷酸(V)。首次从该药材中获得各化合物,为药材的综合开发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桦褐孔菌提取物(IOE)对黄曲霉毒素B1(AFB1)暴露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30只6周龄、体重相近的SPF级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连续灌胃蒸馏水10 d; AFB1组第1~7天连续灌胃蒸馏水,第8~10天连续灌胃2 mg/kg AFB1;不同浓度IOE组第1~7天分别连续灌胃25、50和100 mg/kg IOE,第8~10天各组均连续灌胃2 mg/kg AFB1,灌胃剂量均为0.2 mL,每天1次。试验结束后对小鼠称重并采集血液、肝脏组织,统计肝脏指数;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变化;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肝脏细胞凋亡情况。通过细胞毒性试验,筛选AFB1诱导AML12细胞损伤最适条件,并以此建立肝损伤模型,给予不同浓度IOE进行干预,利用CCK-8法测定细胞活力,确定IOE防治AFB1诱导AML12细胞损伤的剂量范围。使用ELISA法检测血清和细胞中炎性因子白细胞介...  相似文献   

16.
复方鸡脾组织提取液及紫术散对鸡新城疫疫苗的增益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方鸡脾组织提取液和中药紫术散可使鸡新城疫(ND)疫苗诱导的鸡血清抗体效价显著上升,维持时间延长,并能提高鸡外周血B淋巴细胞EAC花环形成率、T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和大颗粒淋巴细胞(LGL)的百分率.由此认为,这两种制剂对鸡ND苗诱导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具有促进效应,可作为免疫增效剂.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兽医学报》2017,(10):1847-1851
为研究不同免疫程序对猪蓝耳病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本试验选取42头未免健康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A组对照组,B组免疫弱毒苗组,C组免疫灭活苗组,D组同时免疫弱毒苗和灭活苗组。分别在免疫前和免疫后第14,28,42,56,70天前腔静脉采血,采用ELISA方法检测特异性抗体,同时检测淋巴细胞转化率以及IFN-α、IFN-γ、TNF-α等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显示:免疫后,B组抗体水平显著高于D组(P<0.05)、A组(P<0.01);在免疫后第42天,D组淋巴细胞转化率显著高于B组、C组(P<0.01),显著高于A组(P<0.01),免疫后第56天,B组淋巴细胞转化率高于C、D组(P<0.05);B组细胞因子水平在免疫后第14天高于其他3组,加强免疫后细胞因子水平均有所下降,在免疫后第70天时升高。结果表明,免疫蓝耳病弱毒苗组免疫效果优于免疫灭活苗组和两种疫苗同时免疫组。  相似文献   

18.
为查明免疫增强剂是否能够提高猪瘟疫苗免疫抗体水平,选用猪用转移因子与黄芪多糖注射液直接稀释猪瘟兔化高效细胞弱毒苗的方法进行猪瘟疫苗免疫试验。与对照组相比,猪用转移因子直接稀释猪瘟兔化高效细胞弱毒苗组S/P平均值首免后10 d提高127.27%,差异显著(P<0.05);首免后20 d提高156.60%,差异极显著(P<0.01);整个试验期提高57.05%。与黄芪多糖注射液直接稀释猪瘟兔化高效细胞弱毒苗组相比,S/P平均值首免后10 d提高131.48%,差异显著(P<0.05);首免后20 d提高91.55%,差异显著(P<0.05);整个试验期提高31.84%。证明猪用转移因子直接稀释猪瘟疫苗可提高猪瘟疫苗的免疫抗体水平;同时也揭示采用断奶前后首免、60日龄左右二免的猪瘟疫苗免疫程序,仔猪在首免后10~30 d免疫抗体S/P值低,阳性率在60%以下,易感染猪瘟野毒。  相似文献   

19.
在畜禽传染病的免疫预防实践中,经常会遇到免疫效果不好、保护率不高的情况,给养殖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西安亨通光华制药有限公司试制的增益素,为新一代免疫增强剂。为验证增益素的免疫增强效果,我们进行了增益素对鸡新城疫免疫效果的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 1.1药物   增益素,即α-甘露聚糖肽, 10g/瓶,由西安亨通光华制药有限公司提供。 1.2疫苗   新城疫Ⅱ系苗和油乳剂灭活苗,农业部兰州生物药厂生产。 1.3新城疫强毒株   由西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院分离并低温保存。 1.4试验动物   60只 10日龄新…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通过给育雏育成阶段海兰褐商品蛋鸡服用芪黄素粉剂和转移因子水剂,初步探讨芪黄素、转移因子作为免疫增效剂对雏鸡新城疫抗体效价的影响。并希望以此提高疫苗免疫效果,减少新城疫的免疫次数,降低养殖场发生非典型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