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屏风散镇咳、祛痰及平喘的药效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屏风散出自元·朱丹溪《丹溪心法》,是中医扶正固本经典方剂,由黄芪、白术、防风三味药组成。现代研究表明,该方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对卫外不固、气虚表弱、易感风寒之证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临床多用于预防风寒感冒、呼吸道感染、变态反应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笔者等用该方药防治畜禽呼吸道疾病亦取得良好的效果。为进一步探明全方及方中各味药物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观察抗感败毒口服液的解热、镇痛及抗炎效果。采用2,4-二硝基苯酚发热模型,观察抗感败毒口服液解热作用;通过小鼠扭体法和热板法,观察其镇痛作用;通过小鼠耳肿胀及对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观察其抗炎作用。结果表明,抗感败毒口服液能减轻2,4-二硝基苯酚所致大鼠发热反应;明显提高热板痛阈和抑制醋酸所致扭体反应;抑制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高及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综上,抗感败毒口服液具有解热、镇痛、抗炎的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考察肿节风三清颗粒的抗炎和平喘作用。MTT法检测200、400、800、1 600 μg/mL肿节风三清颗粒对RAW264.7细胞活力的影响;用脂多糖(LPS)诱导RAW264.7细胞建立体外炎症模型,并采用400、800、1 600 μg/mL肿节风三清颗粒处理,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用卵清蛋白(OVA)致敏、激发雌性BALB/c小鼠建立哮喘模型,并采用100、200、300 mg/kg肿节风三清颗粒处理,末次激发24 h后,测定哮喘小鼠气道高反应性(AHR),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白细胞分类计数,ELISA法检测BALF中IL-4、IL-5和IL-13浓度及血清中OVA-IgE水平。结果显示,200~16 00 μg/mL肿节风三清颗粒对RAW 264.7细胞增殖有显著或极显著促进作用(P<0.05;P<0.01),与LPS组相比,800、1 600 μg/mL肿节风三清颗粒能够极显著降低TNF-α和IL-6水平(P<0.01);与哮喘模型组相比,肿节风三清颗粒明显改善了气道高反应性,明显减少了BALF中的炎症细胞数目及IL-4、IL-5和IL-13浓度,极显著降低了血清中OVA-IgE水平(P<0.01)。综上所述,肿节风三清颗粒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对炎症细胞模型和哮喘小鼠模型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自拟中药方剂板芪益肺散的止咳、平喘、祛痰和抗炎效果,本试验选用清肺散为对照中药,采用浓氨水引咳法、组织胺和乙酰胆碱引喘法、小鼠气管酚红排泌法和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模型法,检测了高、中、低剂量板芪益肺散[35.00、17.50、8.75 g/(kg·bw)]的药效。结果显示,板芪益肺散与清肺散的止咳作用相近(P>0.05),但2种中药方剂的止咳效果均明显低于阳性对照枸橼酸喷托维林(P<0.01);板芪益肺散具有良好的平喘效果,且其高剂量组平喘效果优于阳性对照氨茶碱与清肺散(P<0.01);板芪益肺散祛痰效果极显著优于阳性对照盐酸溴己新(P<0.01),但与清肺散作用相近(P>0.05);板芪益肺散具有一定的抗炎效果,抗炎效果极显著优于清肺散(P<0.01),但极显著低于阳性对照氢化可的松(P<0.01)。结果表明,自拟方剂板芪益肺散较传统方剂清肺散具有更为良好的平喘功效,止咳、祛痰作用明显,同时还有一定的抗炎活性,为该方剂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5.
为了评价七清败毒散的药效学,采用蛋白胨制成发热模型研究七清败毒散的解热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炎症水肿法研究其抗炎作用;选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沙门氏菌作为试验用菌,采用肉汤试管稀释法测定七清败毒散对这3种常见菌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显示,七清败毒散能够显著抑制蛋白胨所致家兔体温升高,能明显减轻二甲苯...  相似文献   

6.
复方肿节风溶液抗炎和平喘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考察复方肿节风溶液的抗炎平喘作用,进行了该药的体外抗炎和体内平喘作用研究。用脂多糖(LPS)诱导RAW 264.7细胞建立体外炎症模型,MTT法检测复方肿节风对RAW 264.7细胞活力的影响,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TNF-α、IL-1和IL-6浓度,Griess法检测NO水平。体内试验通过卵清蛋白(OVA)致敏、激发Wistar大鼠建立哮喘模型,并灌服不同剂量(12、6、3g/kg)的复方肿节风溶液。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IL-4、IL-17、IFN-γ及IgE水平;瑞特-吉姆萨染色血涂片,用血细胞计数器计数血液白细胞总数和嗜酸性粒细胞数,肺组织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体外抗炎试验结果表明,复方肿节风溶液在10μg/mL~40μg/mL的浓度范围内对RAW 264.7细胞活力无显著影响。10、20、40μg/mL的复方肿节风溶液能不同程度抑制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产生TNF-α、IL-6、IL-1和NO的水平(P0.05),并存在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体内平喘试验结果表明,与哮喘模型组相比,复方肿节风溶液能明显下调血清中IL-4、IL-17和IgE的高分泌,上调血清中IFN-γ水平(P0.05)。表明复方肿节风溶液抗炎平喘作可能通过抑制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新疆野生胀果甘草止咳、祛痰和抗炎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新疆野生胀果甘草的止咳、祛痰和抗炎效果,探讨其药理作用。方法:以小白鼠为靶动物,以甘草水提取物、甘草酸粉为试剂,采用氨水致咳试验、气管段酚红试验和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试验观察甘草止咳祛痰和抗炎效果。结果:甘草水提取物对浓氨水所致小鼠咳嗽有非常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显著增加气管酚红的排泌,并能抑制小鼠耳廓肿胀,甘草酸粉效果略差。结论:新疆野生胀果甘草对小鼠具有明显的止咳、祛痰和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8.
治疗雏鸡风寒感冒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药物就是荆防败毒散,而荆防败毒散是散剂,必须煎煮后方能用于临床,耗时耗力,且用药量较大,不利于兽药的发展,而荆防败毒颗粒克服了以上缺点,只需饮水或拌料即可,大大方便了临床兽医工作者和养殖户。现将两者的临床疗效试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清瘟败毒颗粒剂制备过程中黄连、黄芩提取工艺的优选,辅料种类和用量的选择,制剂成型及初步稳定性的考察,确定了清瘟败毒颗粒的最佳制备工艺为:黄连加10倍、8倍、8倍水,煎煮3次,分别煎煮1.5h、1.5h和1h;黄芩加8倍、8倍、8倍量水,煎煮3次,均为1h;其余12味,加水温浸1h,煎煮2次,第1次加10倍水,煎煮2h,第2次加8倍量水,煎煮1h,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密度为1.08~1.10,合并所有稠膏和黄芩苷粉,加辅料适量制成颗粒。通过加速稳定性试验和长期稳定性试验确定产品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在上述条件下制备的清瘟败毒颗粒在聚酯/铝/聚乙烯药品包装用复合膜的包装下,其长期稳定性试验和加速稳定性试验中各项指标均符合药典规定,显示产品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黄谦  宋晓红 《四川畜牧兽医》2013,40(6):22-23,25
为了验证清瘟败毒饮的解热抗炎作用,本试验采用耳缘静脉注射内毒素的方法建立家兔发热模型,观察清瘟败毒饮的解热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观察清瘟败毒饮的抗炎作用。结果显示:清瘟败毒饮能明显抑制内毒素引发的家兔发热反应,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说明清瘟败毒饮具有一定的解热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究葛芩止痢颗粒的抗菌、抗炎、止泻作用,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葛芩止痢颗粒对猪源病原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构建大肠埃希菌的腹腔感染模型,观测葛芩止痢颗粒对小鼠的体内保护作用;构建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检测葛芩止痢颗粒的抗炎作用;构建蓖麻油致小鼠腹泻模型,检测葛芩止痢颗粒的止泻作用。结果显示:葛芩止痢颗粒对3种常见猪病原菌具有体外抑制作用,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大肠埃希菌MIC=14.37 mg/mL,猪霍乱沙门菌MIC=28.75 mg/mL,金黄色葡萄球菌MIC=14.37 mg/mL;对感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小鼠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高剂量组与感染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中剂量组与感染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但其对小鼠的保护效率略弱于硫酸多黏菌素组;对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具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的肿胀度和肿胀抑制率分别(8.62±2.18) mg、 34.79%,(7.48±1.93)mg、 43.42%,(6.50±2.20)mg、 50.83%;对蓖麻油引起的小鼠腹泻也表现出明显的止泻作用,高、中剂量组的止痢效果与盐酸小檗碱的效果基本一致且均极显著高于感染对照组(P<0.01),低剂量组的效果要弱于盐酸小檗碱的止痢效果,但其止痢效果仍然显著高于感染对照组(P<0.05)。表明葛芩止痢颗粒具有明显的体外、体内抗菌作用及体内抗炎、止泻作用。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双黄败毒颗粒的高效毛细管电泳分析方法。对黄连、黄芩进行定性鉴别;并以对乙酰氨基酚为内标,对黄连中的小檗碱进行定量分析。熔融石英毛细管柱为53.5cm(有效长度45cm)×75μm,运行缓冲液为50mmol/L硼砂-甲醇-乙腈(8∶1∶1),压力进样15kPa.s,运行电压15kV,柱上检测波长为265nm和280nm,毛细管柱温25℃。毛细管区带电泳法对黄连、黄芩的定性鉴别无阴性干扰,专属性强。盐酸小檗碱进样浓度在10.05~160.8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3.1%,RSD为3.6%。本方法简便、快速、可行,可用于双黄败毒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为了评估中兽药裸花紫珠颗粒的抗菌、抗炎及抗氧化的效果,试验通过测定裸花紫珠颗粒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评估其抗菌效果;以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构建炎症模型,用100μg/mL、50μg/mL、25μg/mL裸花紫珠颗粒药液干预细胞4h,测定药物对一氧化氮(NO)含量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mRNA相对表达量的影响;以H2O2诱导犬脂肪间充质干细胞(cADSC)构建氧化损伤模型,通过试剂盒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评估药物的抗氧化效果。结果表明:裸花紫珠颗粒对大肠杆菌的MIC为12.5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6.25 mg/mL。与模型组相比,各药物组均可显著降低NO含量和TNF-α mRNA的相对表达量(P<0.05);25μg/mL组可显著降低IL-1β mRNA的相对表达量(P<0.05);各药物组的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100μg/mL组的CAT活性显著提高(P...  相似文献   

14.
在急性毒性试验中,给予试验组小鼠不同浓度的清瘟败毒颗粒水溶液,测定清瘟败毒颗粒的半数致死量和最大耐受量;在亚慢性毒性试验中,试验组大鼠以88,44,22g/(kg·d)的剂量连续经口给药42d,并另设灌服生理盐水对照组,在给药后观察大鼠的生长发育、血液学和血液生化、脏器病理学变化。结果显示,急性毒性试验没能测出清瘟败毒颗粒的半数致死量;小鼠经口灌服受试药物的最大耐受量高于132g/(kg·d);在亚慢性毒性试验期间,各给药组大鼠体重、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急性毒性试验表明清瘟败毒颗粒无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试验表明连续口服给药较安全。  相似文献   

15.
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总固物收率和有效成分小檗碱含量作为考察指标,探讨双黄败毒颗粒提取工艺中的几个影响因素。试验结果与方差分析表明,提取次数影响最为明显,其次是加水量,而提取时间影响不大。选用提取3次、加水10倍量、每次提取1.5h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参虎败毒颗粒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作用,将20头PRRSV阴性仔猪随机平均分为4组,即提前药物处理感染组(A组)、感染同时药物处理组(B组)、无药物处理感染组(C组)和无药物处理不感染组(D组).A和B组分别于攻毒前3d和攻毒时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参虎败毒颗粒(每头10g·d-1),连续饲喂至攻毒后...  相似文献   

17.
为探求生长猪日粮中添加和胃平喘颗粒对生长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选取80头50 kg左右"杜长大"健康生长育肥猪作为试验动物,根据公母各半、体重相近的原则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个组设2个重复,每个重复20头。试验组在每千克基础日粮中添加20 g和胃平喘颗粒(g/kg),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结果显示,在生长猪日粮中添加20 g/kg和胃平喘颗粒对生长育肥猪的生长性能没有产生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8.
作者自行研制的华西菌炎灵注射液经临床应用疗效显著,为考察其抑菌效果,采用纸片法,研究本品对猪沙门氏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敏感性。结果显示:本品对三种菌的抑菌圈分别为24mm,16mm和22mm,均为高敏。  相似文献   

19.
清瘟败毒颗粒中黄连和连翘的薄层鉴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薄层层析方法用于清瘟败毒颗粒中黄连和连翘的鉴别。试验以苯-乙酸乙酯-甲醇-异丙醇-浓氨溶液(12∶6∶3∶3∶1)为展开剂,置氨蒸气饱和的展开缸内展开,于紫外灯下检视黄连和盐酸小檗碱的存在。以三氯甲烷-甲醇(5∶1)为展开剂,10%硫酸乙醇溶液为显色剂,105 ℃烘5 min,自然光下检测连翘的存在。结果表明,在365 nm紫外灯下,清瘟败毒颗粒与黄连对照药材、盐酸小檗碱在Rf值相同处有相同斑点;在自然光下,清瘟败毒颗粒与连翘对照药材在Rf值相同处有相同斑点。建立了清瘟败毒颗粒中黄连和连翘的薄层鉴别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适合于快速检验。  相似文献   

20.
为了评价抗感败毒口服液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对SD大鼠的生长和血液理化指标进行了试验研究,选用了健康大鼠8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高、中、低剂量组和对照组,其中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该口服液8 mL/kg、4 mL/kg和2 mL/kg体重,对照组按8 mL/kg体重灌服生理盐水,每天一次,连续给药35 d。各组末次给药24 h后,检测大鼠体重、血常规指标、血液生化指标、脏器系数及组织病理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抗感败毒口服液各剂量组大鼠的体重、血液学检查、血液生化指标检查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雌性大鼠高剂量组的肝脏脏器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其他无显著差异(P>0.05)。肉眼观察实质器官无异常病变。结果提示,长期应用抗感败毒口服液对大鼠生长和血液理化指标无显著影响,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