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研究锦灯笼提取物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小鼠的预防作用,锦灯笼提取物采用水提,旋转蒸发的方法制备。采用高脂饲料诱导法构建NAFLD模型,设置高、低2个剂量处理组,分别以100 mg/kg·bw,200 mg/kg·bw的剂量对预防组小鼠进行灌胃。试验8周后,观察各组小鼠的肝脏组织病理学特征,并对肝功能、血脂以及肝脏抗氧化等指标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锦灯笼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小鼠肝脏脂肪变性程度减轻,血清ALT,AST,TG,TC,GLU和LDL-C水平显著降低,肝组织MDA含量显著降低,SOD含量降低不显著。表明锦灯笼提取物对NAFLD模型小鼠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降低肝组织中MDA含量和血脂有关。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探讨地菍总黄酮(TFMD)对胰岛素抵抗(IR)小鼠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试验以灌胃高脂乳剂建立胰岛素抵抗小鼠模型,同时灌胃给予地菍总黄酮混悬液(高剂量(600 mg/kg)、中剂量(300 mg/kg)及低剂量(150 mg/kg))进行治疗,治疗周期为30 d。试验结束后测定小鼠血清中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B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及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小鼠肝脏中胰岛素受体(InsR)、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及骨骼肌中葡萄糖转运体4(GLUT4)的mRNA表达水平;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各组小鼠肝脏中InsR、PPAR-γ和骨骼肌中GLUT4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地菍总黄酮能降低IR小鼠的体重,降低血清FBG、FINS及HOMA-IR水平,升高ISI水平(P<0.01,P<0.05);降低血清TG、TC及LDL含量,升高HDL含量(P<0.01,P<0.05);同时提高IR小鼠肝脏中InsR、PPAR-γ及骨骼肌中GLUT4的mRNA表达量,提高小鼠肝脏InsR、PPAR-γ及骨骼肌中GLUT4的蛋白表达水平(P<0.01,P<0.05)。以上试验结果证实,地菍总黄酮能有效缓解小鼠试验性胰岛素抵抗症状,该活性与调节糖脂代谢、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3.
为探明大豆异黄酮(SI)对环磷酰胺(CTX)所致雄性小鼠生殖功能损伤的修复作用及其机制,本试验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CTX组)、SI低、中、高剂量组[100 mg/(kg·bw)、200 mg/(kg·bw)、400 mg/(kg·bw)]和甲睾酮(MT)对照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腹腔注射CTX[50 mg/(kg·bw)]连续7 d,构建雄性小鼠体内生精障碍模型,造模第2天开始,SI各剂量组和MT对照组分别灌胃给药,连续30 d后,测定雄性小鼠的睾丸指数、精子密度、精子畸变率;检测血清和睾丸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检测睾丸组织匀浆中琥珀酸脱氢酶(SDH)、碱性磷酸酶(AΚP)、Na++-ATP酶、NF-κB、TNF-α水平;检测睾丸组织总蛋白样本中NF-κB、COX2和iNOS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SI各剂量组与MT对照组效果相当;与CTX组相比,SI各剂量组小鼠精子密度显著升高而精子畸变率显著降低,睾丸组织中SDH、AKP和Na+-K+-ATP酶活性均显著升高(P&...  相似文献   

4.
为了明确没食子酸对高脂血症小鼠的保护作用,本试验将6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脂肪乳组、护肝片组、62.5 mg/(kg·bw)、125 mg/(kg·bw)和250 mg/(kg·bw)没食子酸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以20 mL/(kg·bw)脂肪乳剂连续灌胃8周。试验第4周,除对照组和脂肪乳组外,护肝片组给予30 mg/(kg·bw)护肝片溶液灌胃,没食子酸组分别给予62.5、125 mg/(kg·bw)和250 mg/(kg·bw)没食子酸溶液灌胃,连续4周。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脂肪乳组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低密度脂蛋白(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糖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显著升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显著降低(P<0.05);脂肪乳组小鼠肝组织中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和NOS水平显著升高(P<0.05),SOD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脂肪乳组比较,没食子酸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ALT、A...  相似文献   

5.
新兽药喹烯酮亚慢性经口毒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研究了新兽药喹烯酮对大鼠的亚慢性毒性作用.SD大鼠连续6个月经口染毒,剂量分别为32.8、164、820 mg/(kg bw·d),观察染毒期间大鼠一般情况、体重和进食量,于染毒第3和第6个月进行血常规和生化指标检测,取染毒第6个月大鼠的尿分析尿常规指标;染毒结束时处死全部实验动物,计算脏器系数,进行组织病理检查并分析喹烯酮对脏器的损害情况.研究结果表明,820 mg/(kg bw·d)剂量组雄、雌性动物分别有2、3只死亡,且动物的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脑、肺、肝、脾等主要脏器的脏器系数及雄性动物总蛋白、白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肝胆管增生;164 mg/(kg bw·d)剂量组雄性大鼠肝、脾、睾丸和雌性大鼠脑、心、肝脏的脏器系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因此,新兽药喹烯酮对大鼠的最大无作用剂量为32.8 mg/(kg bw·d).  相似文献   

6.
选择20日龄的SPF鸡120只,随机均分为A组、B组与C组。A组采用乳酸诺氟沙星高剂量治疗方案[1.2 g/(kg·bw)],B组采用低剂量治疗方案[0.4 g/(kg·bw)],C组采用诺氟沙星治疗方案[500 mg/(kg·bw)],对比3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A组的治疗结果显著高于B组与C组(P0.05)。说明乳酸诺氟沙星治疗鸡大肠杆菌病效果显著,采用1.2 g/(kg·bw)的用药方案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药物药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二醇型人参茎叶总皂苷(PPD-Gsls)和三醇型人参茎叶总皂苷(PPT-Gsls)对小鼠的抗疲劳作用,将小鼠(雄性)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PPD-Gsls和PPT-Gsls低剂量组10 mg/kg·bw·d、PPD-Gsls和PPT-Gsls中剂量组20 mg/kg·bw·d、PPD-Gsls和PPT-Gsls高剂量组40 mg/kg·bw·d,通过负重游泳试验进行抗疲劳作用研究,分别测定小鼠的体重、力竭游泳时间、肌糖原、肝糖原、乳酸脱氢酶(LDH)、血乳酸(LD)等指标,分析PPD-Gsls和PPT-Gsls抗疲劳的功效。结果显示:PPD-Gsls和PPT-Gsls可延长小鼠的力竭游泳时间、提高肌糖原和肝糖原含量、降低血清中LD含量及提高LDH活力。表明PPD-Gsls和PPT-Gsls均具有抗疲劳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鹿角盘(DHAB)水提物对大鼠乳腺增生的治疗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和用药剂量,试验利用苯甲酸雌二醇(0.5mg/(kg·d))联合黄体酮(5.0mg/(kg·d))对SD大鼠进行肌内注射建立乳腺增生模型。试验共分7个组,每组10只大鼠,分别为空白组、乳腺增生症(HMG)模型组、阳性药三苯氧胺组(0.036mg/(kg·d))、鹿角盘水提物4个剂量组(高剂量,2.625g/(kg·d);中高剂量,1.575g/(kg·d);中低剂量,1.05g/(kg·d);低剂量,0.63g/(kg·d))。按组别连续灌胃45d,每周固定时间测定大鼠乳头直径、高度及体重。试验结束后采血取样,称量大鼠胸腺、脾脏、子宫和卵巢质量,取乳腺组织做病理学切片、HE染色,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中雌二醇(E2)及孕酮(P)的含量。结果表明,使用不同剂量鹿角盘水提物均能减小乳腺增生大鼠乳头直径、高度,提高胸腺、脾脏指数,降低子宫指数,减轻乳腺小叶数、腺泡数和分泌物,降低血清E2含量,升高血清P的含量,与模型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5))。综合试验结果,鹿角盘水提物对乳腺增生大鼠有治疗作用,效果显著,且以中高剂量组变化最为明显。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力、调节血清中E2、P水平实现。  相似文献   

9.
为观察何首乌对高脂饮食兔血清脂质代谢和脂肪肝形成的影响,采用高脂饮食建立兔高脂血症模型,动态检测对照组、高脂模型组、何首乌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血清中TC、TG、LDL—C、HDL—C含量,实验8周末进行肝脏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何首乌高、中、低剂量组能明显降低高脂饮食兔血清中TC、TG、LDL—C含量(P〈0.01),并能提高HDL—C含量(P〈0.05);光镜下何首乌高、中剂量组肝脏脂肪病变减轻,肝细胞脂变率明显下降(P〈0.05)。结果表明,何首乌具有一定的调节血脂,抑制高脂饮食所致兔脂肪肝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聂桐  马隽 《畜牧兽医学报》2023,(4):1742-1750
旨在研究柠檬苦素(Limonin, LM)对高脂饲料诱导的小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选用体重21~23 g雄性C57BL/6小鼠25只,随机分为5组(n=5):对照组、LM组、高脂组、高脂+低剂量LM组(60 mg·(kg·d)-1)和高脂+高剂量LM组(120 mg·(kg·d)-1)。12周后称量各组小鼠体重;使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肌酐(Cr)、尿素氮(BUN);使用试剂盒检测肾组织TG、TC;通过苏木精-伊红(HE)、糖原(PAS)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组织学变化;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肾中脂肪酸合成酶(FAS)、甾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脂肪甘油三酯脂肪酶(ATGL)、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SL)蛋白含量;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检测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磷酸化的AMPK(P-AMPK)、FAS、SREBP1、ATGL、HSL及肾损伤分子1(KIM1)的表达;通过分子对接检验LM、阿卡地新(AICA Riboside, AICAR)以及多索吗啡...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苦参素(OMT)对硫代乙酰胺(TAA)所致大鼠肝纤维化的改善作用及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的影响。[方法]试验分为阴性对照组、模型组和OMT高、中、低剂量给药组以及水飞蓟素阳性对照组。除阴性对照组外,其他各组采用硫代乙酰胺(TAA)腹腔注射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采用OMT和水飞蓟素分别对OMT高、中、低剂量给药组和水飞蓟素阳性对照组大鼠灌胃抑制大鼠肝纤维化,同时对模型组和阴性对照组大鼠给予生理盐水灌胃。灌胃结束后采血并取肝组织,检测大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胱甘肽(GSH)的含量以及大鼠肝组织中TGF-β1含量。[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中ALT、AST含量极显著(P<0.01)升高,GSH水平极显著(P<0.01)降低;肝组织中TGF-β1含量极显著(P<0.01)升高。与模型组相比,OMT高、中、低剂量给药组和水飞蓟素阳性对照组大鼠血清中ALT、AST含量显著(P<0.05)降低,OMT高剂量和中剂量给药组GSH水平极显著(P<0.01)升高,而OMT低剂量给药组GSH水平显著(P<0.05)升高;同时,OMT高、中、低剂量给药组和水飞蓟素阳性对照组大鼠肝组织中TGF-β1含量显著(P<0.05)降低。[结论]苦参素在肝纤维化大鼠体内能明显下调其肝脏组织中TGF-β1的基因表达,这一结果提示OMT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苦参素对肝组织中TGF-β1表达的抑制。  相似文献   

12.
探究西归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模型小鼠的抗衰老作用。将72只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衰老模型组、维生素E组、西归高剂量组、西归中剂量组、西归低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给以外,其余各组均皮下注射80 mg/(kg·d)D-半乳糖建立衰老小鼠模型,同时正常对照组、衰老模型组灌胃等量的1%CMC-Na,维生素E组及西归高剂量、中剂量、低剂量组分别以35 mg/(kg·d)、80.88 g/(kg·d)、40.44 g/(kg·d)、20.22 g/(kg·d)灌胃给药,连续30 d。于末次给药后24 h,测定小鼠血清、肝脏中SOD活性及MDA含量,并记录胸腺、脾脏指数。与衰老模型组比较,维生素E组及西归中剂量、低剂量组能显著增加小鼠胸腺、脾脏指数(P0.05或P0.01),并能显著提高小鼠血清、肝脏中SOD活性(P0.05或P0.01),显著降低小鼠血清、肝脏中MDA含量(P0.05或P0.01)。说明西归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五味子酒对小鼠的抗疲劳及抗氧化作用。选用昆明系雄性小鼠40只,随机分为五味子酒低剂量组(0.2 g/kg·bw)、中剂量组(0.4 g/kg·bw)、高剂量组(0.8 g/kg·bw)和对照组(蒸馏水组)4组,连续灌胃30 d,观察小鼠疲劳转棒时间、跑步机电击次数;测定血浆中SOD活性、GSH活性、MDA、血乳酸、血尿素氮的含量。结果显示,五味子酒能明显延长小鼠疲劳转棒时间、减少跑步机电击次数,提高血清中SOD活性和GSH活力,降低MDA、乳酸和血清尿素氮含量。表明五味子酒具有抗疲劳及抗氧化功能作用,其作用可能是通过减少乳酸、血尿素氮生成和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实现。  相似文献   

14.
筋骨七厘散对骨折犬血清Ca、P与ALP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18~36月龄健康贵宾犬60只,每组1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6组,第1组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第2~6组实验犬做骨折(桡骨骨缺损)模型,其中,第2组为阳性对照组(不投用药物治疗),第3组为跛行镇痛散治疗组,第4组为低剂量(0.05 g/kg.bw)筋骨七厘散治疗组、第5组为中剂量(0.1 g/kg.bw)筋骨七厘散治疗组、第6组为高剂量(0.2 g/kg.bw)筋骨七厘散治疗组,每天投药1次,连续投药10 d。试验期间观察实验犬临床体征,且从试验第1天投药开始计算时间,分别在试验第7、14、21、28 d,检测实验犬血清钙(Ca)、无机磷(P)含量与碱性磷酸酶(ALP)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在实验犬骨愈合过程中,通过分别投用跛行镇痛散及低、中、高剂量筋骨七厘散后,两种中药复方均能显著提高骨折实验犬血清P含量与血清ALP活性,以及调节实验犬骨愈合过程中不同时期的血清Ca含量。综合分析试验结果得出,在投用筋骨七厘散0.1 g/kg.bw、0.2g/kg.bw试验组的影响效果最显著且组间无明显差异,且效果均明显优于跛行镇痛散与低剂量(0.05g/kg.bw)筋骨七厘散。结论:筋骨七厘散通过调节骨折实验犬血清Ca、P含量与ALP活性,发挥活血化瘀、行气通络、接骨止痛之功,有效地促进实验犬骨愈合,且其疗效与投药量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5.
探讨血府逐瘀汤对急性胰腺炎(AP)大鼠血清淀粉酶(AMY)、谷丙转氨酶(ALT)、内皮素(endothelin, ET)、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清炎症因子hs-CRP、TNF-α、IL-1β、IL-6水平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取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AP模型组、甲磺酸加贝酯组(0.01 g/kg)、血府逐瘀汤低剂量组[8 g/(kg·d)]、血府逐瘀汤中剂量组[16 g/(kg·d)]、血府逐瘀汤高剂量组[32 g/(kg·d)]。除血府逐瘀汤组给予相应剂量药物灌胃外,其余各组分别灌胃等体积的蒸馏水,连续给药7 d。第7天灌胃结束,除SHAM组外,各组分别采用胰腺被膜下注射5%牛磺胆酸钠诱导大鼠AP模型;于造模前12 h和造模后1 h,除甲磺酸加贝酯组大鼠尾静脉注射甲磺酸加贝酯外,其余各组分别大鼠尾静脉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造模12 h后采血,检测AMY、ALT、ET、VEGF及血清炎症因子hs-CRP、TNF-α、IL-1β、IL-6水平,采用H.E染色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显示,与SHAM组比较,AP模型组大鼠AMY、ALT、ET、VEGF与血清炎...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矮地茶黄酮(FAJ)对二甲基亚硝胺(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HF)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随机将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0.1 mg/kg)、FAJ高剂量组(600 mg/kg)、FAJ中剂量组(400 mg/kg)、FAJ低剂量组(200 mg/kg),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腹腔注射0.5%DMN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FAJ各剂量组同时给予FAJ干预,1次/d,至实验结束。实验结束后,采集大鼠血液及肝组织标本,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水平,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肝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观察各组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探讨FAJ对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结果:与模型组相比,FAJ高剂量组、FAJ中剂量组、FAJ低剂量组大鼠血清中ALT、AST、MDA、HA、LN水平显著降低(P0.01,P0.05);FAJ高剂量组、FAJ中剂量组中SOD水平显著升高(P0.01),FAJ低剂量组SOD虽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病理切片显示,FAJ干预后肝组织内炎症细胞浸润和纤维化程度明显改善;免疫组化图像显示FAJ各剂量组TGF-β1表达下降。结论:FAJ对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具有保护作用且呈剂量依赖型,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沙棘黄酮对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抗氧化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体质量(180±20)g的Wistar大鼠5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沙棘黄酮低剂量组、沙棘黄酮中剂量组和沙棘黄酮高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以125 mg/(kg·d)的剂量皮下注射D-半乳糖建立衰老模型,正常对照组注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在注射D-半乳糖同时,沙棘黄酮低、中、高各剂量组大鼠分别以50 mg/kg、100 mg/kg、200 mg/kg的剂量灌服沙棘黄酮溶液,正常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灌服等剂量的蒸馏水,1次/d,连续给药42 d。试验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组织和血液中的SOD、MDA、GSH-Px、CAT、MAO、NO水平以及免疫器官脏器指数、白细胞数、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血清溶血素含量及淋巴细胞阳性率。结果:沙棘黄酮各剂量组大鼠的血清、心脏、肝脏、脑组织中的SOD、CAT、GSH-Px活力均高于模型组,以中、高剂量组最为显著。沙棘黄酮中剂量组大鼠血清的NO含量极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其余各组大鼠血清和脑的NO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沙棘黄酮各组大鼠的血清、心脏、肝脏、脑的MDA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低剂量组大鼠心脏和脑的MDA含量低于模型组,差异不显著(P0.05)。沙棘黄酮中剂量组ANAE阳性淋巴细胞率极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其余各组的白细胞数和ANAE阳性淋巴细胞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低剂量组与模型组差异不显著(P0.05)。沙棘黄酮低剂量和中剂量组脾脏指数高于模型组,但差异不明显(P0.05),其余各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沙棘黄酮低剂量组血清溶血素高于模型组,但差异不明显(P0.05),高剂量组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极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其余各组血清溶血素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沙棘黄酮具有抗衰老和提高机体非特异型免疫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柞蚕雄蛾油对小鼠血脂代谢的影响,进行了雄性Wistar大鼠高脂饲料与不同剂量柞蚕雄蛾油的喂养试验,每4天称体重一次,每4天测定小鼠肝系数及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一次。结果表明:3个剂量组TC、TG、LDL‐C含量与高脂模型组比较显著低于高脂模型组,而HDL‐C显著高于模型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9.
研究血根碱对小鼠肝细胞色素P450与b5的影响,为血根碱的兽医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将血根碱按高剂量[21 mg/(kg·d)]、中剂量[10.5 mg/(kg·d)]、低剂量[2.1 mg/(kg·d)]给小鼠给连续灌胃给药7 d后,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小鼠肝微粒体蛋白含量;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细胞色素P450和细胞色素b5的含量。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高、中剂量组小鼠肝微粒体蛋白含量、细胞色素P450和b5活性降低(P0.05),而低剂量组无显著变化(P0.05)。结果表明,高、中剂量组血根碱对小鼠肝细胞色素P450和b5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旨在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高脂诱导大鼠的生长、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以及肠道形态结构的影响。选取6周龄的雄性SD大鼠25只,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基础饲粮+低剂量RES(30mg·(kg BW)~(-1))、高脂饲粮、高脂饲粮+低剂量RES(30mg·(kg BW)~(-1))和高脂饲粮+高剂量RES(60mg·(kg BW)~(-1)),试验期4周。结果表明:1)与基础饲粮组相比,高脂饲粮组大鼠体重显著增加(P0.05),而基础饲粮+低剂量RES组大鼠体重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与高脂饲粮组相比,高脂饲粮添加低或高剂量白藜芦醇均降低了大鼠体重,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而在高脂饲粮中添加低剂量白藜芦醇显著降低了大鼠采食量(P0.05)。2)与基础饲粮组相比,高脂饲粮组大鼠血清中尿素氮水平和脂肪酸合成酶(FAS)活性显著降低(P0.05);与高脂饲粮组相比,高脂饲粮添加高剂量白藜芦醇均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甘油三酯(TG)、非酯化脂肪酸(NEFA)含量(P0.05),显著升高了高密度脂蛋白(HDL)的含量(P0.05)。3)在基础饲粮中添加低剂量白藜芦醇显著降低了大鼠血清中GSH-Px的活力(P0.05);与高脂饲粮组相比,高脂饲粮添加低或高剂量白藜芦醇均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MDA浓度(P0.05),提高T-SOD活性及T-AOC(P0.05)。4)与高脂饲粮组相比,高脂饲粮添加低或高剂量白藜芦醇显著提高了大鼠空肠隐窝深度(P0.05),且高脂饲粮添加高剂量白藜芦醇有提高绒毛高度的趋势(P0.1)。综上表明,白藜芦醇可以有效缓解高脂饲粮导致的氧化损伤,促进大鼠生长及其对饲粮养分的利用,改善血脂代谢,提高机体的抗氧化力,但对肠道形态结构未表现出明显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