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N、P、K,种植密度对安豆1号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磷肥生育期比较长、株高较高、底荚较高;磷肥作底肥,花期K肥作追肥,可以提高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和产量;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百粒重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差异显著,百粒重差异不显著。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呈抛物线状。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大豆品种洛豆1号的最佳播期和密度,充分发挥其高产优势,以洛豆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双因素(播期:5月28日、6月12日和6月27日,密度:13.5万株/hm2、16.5万株/hm2、19.5万株/hm2 和22.5万株/hm2)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析不同播期和密度对洛豆1号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并筛选出最适播期与密度。结果表明,在现有播期和密度下,播期的变化对主茎节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影响不大。随着播期的推迟,株高、有效分枝数、总荚数、无效荚数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底荚高、单株粒重、产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密度的变化对主茎节数、有效分枝数、无效荚数影响不大。随着密度的增加,株高、底荚高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总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百粒重呈逐渐减少的趋势,产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播期对洛豆1号产量的影响要比密度对产量的影响大。洛豆1号高产栽培适宜播期为6月中下旬,适宜种植密度为16.5万~19.5万株/hm2,其中播期6月27日、密度16.5万株/hm2处理组合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3.
Y两优087是南宁市沃德农作物研究所用Y58S与自育恢复系R087配组育成的籼型、感温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2010年通过广西审定。本试验通过研究肥料施用量和种植密度对Y两优087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为Y两优087高效高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试验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设主区肥料因子为N共2个水平,即N1(N:14.5 kg/亩、P2O5:6 kg/亩、K2O:14.79 kg/亩);N2(N:16.5 kg/亩、P2O5:7.2 kg/亩、K2O:17.16 kg/亩)。设副区密度因子为D共4个水平,即D1∶1.6万穴/亩、D2:1.8万穴/亩、D3:2.0万穴/亩、D4:2.2万穴/亩,共8个处理,3次重复。结果表明,肥料和密度对Y两优087农艺性状和产量有显著影响,在相同的肥料条件下,密度对穗长、每穗总粒、千粒重及产量都有显著和极显著影响,随着密度的增加其穗长、每穗总粒、千粒重在降低,但产量却逐渐增加,在其抛栽密度为2.0万穴/亩时产量最高,随后密度进一步增加产量开始下降。综合考虑肥料和密度因子,N1D3组合产量最高(706.7 kg/亩)。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通过试验来分析肥料与密度对高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方式主要是将密度设为A,肥料则设为B,进行二因素三水平的研究,以此来探索肥料和密度这两个因素对高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一系列影响,以寻求提高高油玉米的产量,增强其农艺性状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5.
《吉林农业科学》2016,(2):97-98
吉菜豆1号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植物研究所选育的菜豆新品种,本实验从种植密度、需肥种类、施肥量等方面研究对其产量的影响,旨在找出最佳的组合方式,为吉菜豆1号在吉林省的标准化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不同垄宽、密度对多粒型品种白院花1号荚果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白院花1号适宜90 cm垄宽,密度14万穴/hm2,本试验在常规栽培管理条件下,白院花1号荚果产量达到3533 kg/hm2。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鲁黄1号不同密度的分析可知,在黄淮海夏大豆区域,只有适宜的密度使个体与群体协调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对环境资源的利用率和转换率,充分发挥鲁黄1号的增产潜力.单位面积鲁黄1号产量随密度变化的关系可以用二次抛物线来表达.随着密度的增加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百粒重趋于降低(减少).鲁黄1号株型收敛,有效分枝3~4个.适宜密度为15万~21万株/hm2,最佳密度为18万株/hm2左右,产量3148.3 kg/hm2.  相似文献   

8.
连续3年对中熟粳稻隆科16号不同秧龄和密度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秧龄和密度对隆科16号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均有影响。笔者建议在隆阳区及类似生态区种植隆科16号秧龄应掌握在30~40 d,移栽密度以30万丛/hm2为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周单8号适宜的种植密度。[方法]试验设置了7个密度处理,3次重复,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周单8号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周单8号玉米产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种植密度在6.00万株/hm2时,产量最高为9148.15kg/hm2,回归方程为Y=3392.18476+1881.396667X-159.3183069X2。随着周单8号种植密度的增加,其穗位高、株高、空秆率上升,双穗率和茎粗下降,倒折倒伏率不变。[结论]周单8号最佳种植密度为5.85万株/hm2,最高理论产量为8946.08kg/hm2。  相似文献   

10.
密度与施肥量对玉米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黑龙江省玉米的高产高效栽培,以德美亚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设主处理肥料因子为A共3个水平,即A1(尿素280kg·hm~(-2)、磷酸二铵210kg·hm~(-2)、硫酸钾70kg·hm~(-2)),A2(尿素400kg·hm~(-2)、磷酸二铵300kg·hm~(-2)、硫酸钾100kg·hm~(-2)),A3(尿素520kg·hm~(-2)、磷酸二铵390kg·hm~(-2)、硫酸钾130kg·hm~(-2));以种植密度(B)为副区,设定5个不同种植密度(6.0万、7.5万、9.0万、10.5万和12.0万株·hm~(-2)),研究了种植密度及施肥量对其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德美亚1号的产量有显著影响。在相同种植密度条件下,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穗行数、行粒数及千粒重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而德美亚1号的穗粗、穗长、出籽率随施肥量增加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在相同施肥水平上,穗长、穗粗及行粒数均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而千粒重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且当种植密度为B3时,千粒重最重为337.23g。此外,各肥密处理组合产量以A2B3处理(尿素400kg·hm~(-2)、硫酸钾100kg·hm~(-2)、磷酸二铵300kg·hm~(-2),9.0万株·hm~(-2))最高,其次A3B3(尿素520kg·hm~(-2)、硫酸钾130kg·hm~(-2)、磷酸二铵390kg·hm~(-2),9.0万株·hm~(-2))处理。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不同N、P、K及密度配合对赣豆4号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A2B3C1D2)、8(A3B2C1D3)、4(A2B1C2DE3)产量最高,分别为2824kg/hm^2,2818.5kg/hm^2,和2816.25kg/hm^2。密度和KA肥对产量影响达极显著水平,N肥影响达显著水平,而P肥对产量的作用不大,K能促进产量构成因子的形成,提高单株生产力。密度增大,株高增加,分支增多,但单株荚数,粒数,单株生产力减少,百粒重减轻,随关N肥的增加,植株有所增高,分枝有所减少,单株荚数,单株生产力,百粒重均有所降低,P对促进分枝,提高单株荚数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玉米新品种郧单22为试验材料,研究肥料和密度对其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肥料和密度对郧单22的农艺性状和产量影响显著.在4个施肥水平中,复合肥750 kg/hm2、尿素450 kg/hm2水平处理的穗长、穗行、出籽率、千粒重、产量均达到最大值.密度对穗长、穗粗、穗行、行粒数、千粒重及产量均有显著影响,穗长、穗粗、行粒数、千粒重整体上均随着密度的增高而降低,产量却随着密度的增高而逐渐增加,当密度为60000株/hm2时产量最高.不同种植密度、施肥量及二者之间的互作效应,导致产量存在显著差异.产量随着种植密度和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当密度和施肥量太高时,产量出现降低.农艺性状变化规律与产量变化有密切关系.综合考虑肥料和密度因子,最佳处理组合为复合肥750 kg/hm2、尿素450 kg/hm2,密度为60000株/hm2.  相似文献   

13.
为发挥谷子(张杂谷10号)在大田生产中的优势,开展田间试验为张杂谷10号在延安旱地选择适宜的种植密度。本试验通过五种不同的密度处理,结果表明,1.2万株/亩的密度栽培时,其产量最高(产量为523kg/亩),因此,推广张杂谷10号在延安部分地区大田生产中以1.2万株/亩的密度种植栽培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4.
以桂单0810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设主区肥料因子为A、共4个水平,副区密度因子为B、共6个水平,探讨肥料与密度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肥料和密度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有显著影响.在4个肥料处理中,A1(高肥)处理的茎粗、穗长、穗粗、穗行数和产量都是最高值.密度对产量构成因子都有极显著影响,随着密度的增加;茎粗、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和千粒重降低,而株高、穗位高、秃尖逐渐增加.玉米产量随着密度增加而提高,密度增至一定程度时产量开始下降.产投比以A3(低肥)达到最大值,综合考虑肥料和密度因子可知,密度为60 000株/hm2、肥料为每667 m2纯N10.71 kg+P2O53.57 kg+K2O 8.93 kg为适宜栽培的组配.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最佳种植密度和施氮量以提高小麦新品种长糯麦1号产量,采用双因素裂区试验,研究了种植密度(A1,180万株/hm2;A2,270万株/hm2;A3,360万株/hm2)和施氮量(N1,120 kg/hm2;N2,180 kg/hm2;N3,300kg/hm2)对小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氮量和种植密度互作对长糯麦1号的主要物候期和穗长均无显著影响,但对其株高、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影响显著。在该试验条件下,实现优质专用小麦长糯麦1号高产的适宜种植密度和施氮量组合为A2N3,即:种植密度为270万株/hm2、施氮量为300 kg/hm2。  相似文献   

16.
以玉米新品种郧单21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主区为肥料因素(A),副区为种植密度(B),各设4个水平,研究肥料和密度对其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肥料和密度对郧单21的农艺性状和产量影响显著。在4个施肥水平中,A3水平(复合肥750kg/hm2、尿素450kg/hm2)在穗长、穗行、出籽率、千粒重、产量等方面均达到最大值。密度对穗长、穗粗、穗行、行粒数、千粒重及产量均有显著影响,穗长、穗粗、穗行、行粒数、千粒重整体上均随密度的增高而降低,产量却随密度的增高而逐渐增加,当密度为B3水平(6.0万株/hm2)时产量最高。不同种植密度、施肥量及两者之间的互作效应,导致产量存在显著差异。产量随种植密度和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当密度和施肥量太高时,产量出现降低。综合考虑肥料和种植密度因子,最佳处理组合为A3B3,即施肥量为复合肥750kg/hm2、尿素450kg/hm2,密度为6...  相似文献   

17.
不同种植密度对平玉8号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平玉8号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为6.00万株/hm2时综合农艺性状和产量表现最好,是平玉8号较为理想的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18.
不同播种密度对晋黍8号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晋黍8号为研究对象,选取了6个不同的播种密度,分别为40万、50万、60万、70万、80万、90万株/hm2,研究不同播种密度对晋黍8号的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播种密度对晋黍8号的株高、穗长、径基粗、主茎节数、穗重、穗粒重、千粒重及产量均有显著影响。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晋黍8号的株高、穗长、茎基粗、主茎节数、穗重、穗粒重及千粒重均在逐渐减少,而产量出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由此表明,晋黍8号的最佳适宜播种密度为60万株/hm2,最大产量为4 856.00 kg/hm2。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了不同密度处理绿豆的形态特征、产量的形成,以及这些指标与密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绿豆植株形态特征有较大的变化。具体表现在:随密度增加,绿豆株高逐渐增加,基部节间茎粗逐渐下降,且这两个性状对密度的反应敏感,与密度相关差异显著。密度对绿豆有效分枝数、底部有效分枝高度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产量构成因素中,密度对单株荚数、单株粒重、百粒重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0.
垦单10号玉米品种随着种植密度加大,个体发育进度减慢,密度由每公顷4.5万株增加到9万株,拔节期至抽雄-吐丝期可推迟1~2d;但到玉米生育后期密度大的处理则出现早衰,提前到达生理成熟期;每公顷播种9万株的处理4株高和穗位高均最高;每公顷播种7.5万株的处理3叶面积最大;穗长、穗粗、穗粒数和百粒重等穗部性状逐渐降低,而群体产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达到一定密度后产量开始下降。该试验显示,公顷播种密度在6.0~7.5万株,为垦单10号最适密度,公顷产量最高可达到13241.8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