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由于透皮吸收制剂有着超越一般给药方法的独特优点 ,并且可有效避免肝首过效应 ,维持平衡血药浓度 ,已引起药学人士的普遍关注。近年来 ,人们对药物的透皮吸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 ,尤其在透皮吸收理论方面的研究取得很大的进展。1 透皮给药过程的动力学药物透皮吸收不同其它途径的吸收。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体循环要经过一系列动态过程 ,因此其动力学描述也不同于一般给药途径。Guy等提出局部作用的多隔室模型 ,并用此模型解释了多剂量透皮吸收后尿药的变化 ,以此模型建立的数学公式为 :X尿 =FX0 K1K2 K4[1 /(K1αβ) -e-1K/…  相似文献   

2.
为奶牛乳房炎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型高效的透皮给药制剂,并考察其体外透皮给药的行为特点。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黄藤素柔性纳米脂质体(PFL),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测定包封率,透射电镜(TEM)观察PFL的结构、激光粒度仪(LPSA)测定PFL的粒径和表面Zeta电位;然后将PFL制备成水凝胶贴剂(PFL-HP),并采用立式双室扩散池考察PFL-HP体外透皮给药的行为特点,并同药物水凝胶贴剂(P-HP)与加入5%氮酮的水凝胶贴剂(P-A-HP)进行对照。结果表明,PFL对黄藤素的包封率为(79±2.23)%,PFL为圆球形层状囊泡结构,粒径为(190±24)nm,Zeta电位为(-54±2.65)m V;PFL-HP膏体柔软、膏面平整光洁,黏附性良好可48 h黏附于奶牛乳房而不脱落;24 h时,PFL-HP的药物累积透过量是P-HP与P-A-HP的2.12倍(t-test,P0.05)与1.13倍(t-test,P0.05),同时,PFL-HP组中药物在皮肤组织的滞留量(即"储库效应")也高于P-HP与P-A-HP(t-test,P0.05)。黄藤素柔性纳米脂质体水凝胶贴剂(PFL-HP)药物透皮吸收效率高、黏附性良好、使用方便,奶牛对其具有良好的依从性。PFL-HP可作为治疗奶牛乳房炎的一种新型高效透皮给药制剂。  相似文献   

3.
药物透皮吸收常用实验方法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治疗畜禽疾病的传统给药方式主要是采用注射、口服或将药物投入饮水或饲料中。随着制剂技术的不断发展 ,透皮制剂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日趋广泛。透皮制剂与其他给药方式相比较 ,主要具有可产生持久、恒定及可控的血药浓度 ;避免肝脏对药物首过代谢的降解作用 ;给药方法简单、可减轻副作用、在发生问题时能及时停止给药 ;可减少给药次数和剂量等优点。鉴于此 ,透皮制剂在兽医临床领域倍受关注。近年来 ,兽医科技工作者通过不懈努力 ,已有许多兽用透皮制剂相继问世 ,使用最多的是杀虫剂。透皮实验法是研究透皮吸收药物必不可少的实验手段 ,笔者…  相似文献   

4.
中药透皮吸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皮给药系统,又称经皮治疗系统,系指皮肤贴敷方式用药,药物以一定的速率通过皮肤经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体循环产生药效的一种给药方式。作者对经皮给药系统的发展历史、吸收机制、影响因素,透皮吸收的作用途径、促进方法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中药复方透皮贴剂的皮肤用药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健康家兔皮肤急性毒性试验、皮肤刺激性试验及健康豚鼠皮肤过敏性试验,观察中药复方透皮贴剂经皮肤用药的急性毒性、刺激性和过敏性.结果显示,中药复方透皮贴剂对家兔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均无急性毒性和刺激性,对豚鼠完整皮肤无致敏作用.试验表明,中药复方透皮贴剂经皮肤给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中药复方透皮贴剂药效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试验旨在研究中药复方透皮贴剂的药效作用.结果显示,中药复方透皮贴剂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茵、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具有很好的抑茵效果,可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的肿胀度(P<0.01或P<0.05),对乙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或P<0.05),能减少乙酸所致小鼠的扭体次数.结果证实,中药复方透皮贴剂具有较好的抑茵、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采用一种孕酮透皮缓释贴剂对母羊进行诱导发情处理,在非繁季节采用透皮缓释贴剂分别处理6、8、9 d,观察撤贴母羊诱导发情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孕酮透皮缓释贴剂不同处理时间对母羊均获得较好的诱导发情效果,发情时间主要集中在处理结束后的48~72 h内,撤贴时间长短对于母羊在48~72 h的同期率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8.
采用ZRS-4型智能溶出仪为体外透皮装置,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3组药物(黄连+冰片、黄连+冰片+氮酮、黄连+蒽诺沙星+氮酮)对仔猪不同部位(腰背部、腹侧部、腹底部)离体皮肤的透过率。结果,相同药物在不同部位的透皮率差异显著(P<0.05);3组药物在相同部位的透皮率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机体用药部位的选择对皮治疗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透皮给药系统是指通过在皮肤表面给药,使药物以恒定速度(或接近恒定速度)通过皮肤各层,进入体循环产生全身或局部治疗作用的一种给药方式,采用这种给药方式的剂型均为透皮剂,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中药透皮给药治疗疾病的传统,传统的中药剂型为洗剂、搽剂、糊剂、油膏剂.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中草药透皮吸收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透皮给药系统是药剂学中一个诱人而具有挑战性的新兴领域,硝酸甘油贴片自80年代问世以来,一直是世界上最畅销的50种药物之一犤1犦,随着透皮给药系统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药物有望制成透皮制剂。中草药作为祖国传统药物,与化学药品相比,具有低毒、低残留、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近年来,我国科研工作者在中草药透皮吸收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本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国内中草药透皮吸收的研究状况进行综述。1传统医药透皮吸收治疗体系(transdermaltherapeuticsys-temTTS)理论属于近代新兴的研究理论,而祖国医学自古以来…  相似文献   

11.
透皮给药制剂(Transdermal Therapeutic System,TTS),指药物以一定的速率通过皮肤,经毛细血管吸收进入循环而产生药效。TTS因具有无首过清除、稳定的血药浓度、维持时间长等优点而日益受到医学界的关注,是第三代药物制剂研发的重点之一。中草药因资源丰富,毒副作用小等优点成为TTS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12.
透皮制剂因其独特的优点越来越受到药剂学家的重视,而透皮制剂的研究方法和新剂型应用则是透皮制剂科学化和现代化的关键.作者对近年来国内外透皮制剂最新的研究方法,及其传统剂型和现代新型剂型应用进行了回顾综述,并对透皮制剂在临床上的应用和前景进行了总结分析.随着新方法新技术的涌现会为透皮制剂的研究带来发展,而透皮制剂也必将以其独特的优势具有更广阔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采用简单小室法,初步研究了呋喃妥因软膏体外透皮吸收情况。结果表明,0.5%的氨酮对呋喃肥因无透皮促进作用,含2%氮酮的呋喃肥因软膏在各时间下的透皮吸收量比不含氮酮者均提高1倍以上;含2%与1%呋喃妥因的软膏之间,含两种透皮促进剂与一种透皮促进剂的软膏之间,呋喃妥因的透皮吸收在数量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采用Franz扩散池,研究了利福平(Rifampin)透皮溶液的体外透皮吸收情况。实验结果表明,透皮溶液中的药物能透过离体小白鼠皮肤,且透皮渗透促进剂能明显促进药物的透皮吸收。  相似文献   

15.
随着药物制剂研究的不断发展,安全可控的经皮给药方式在临床应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经皮给药方式较传统的口服给药和注射给药具有无肝首过效应、血药浓度持久可控、减少给药次数、临床给药方便等优点,有着更广阔的应用空间。论文根据近年来有关经皮给药制剂的相关文献,就经皮给药新载体及促渗技术进行综述,并对目前经皮给药应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经皮给药制剂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松萝酸体外透皮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简化体外透皮释放测定装置 ,初步研究了松萝酸在透皮促渗剂作用下的透皮吸收作用。结果表明单一的透皮促进剂氮酮 ( Azone)及以氮酮为主的复合透皮促进剂 ( 2 % Azone 2 0 %丙二醇 ,2 % Azone 2 0 %二甲基亚砜 ,2 % Azone 2 0 %尿素 )对松萝酸的透皮吸收均无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几种杀虫剂进行透皮吸收剂型的研究,筛选出高效、低毒、稳定透皮吸收效果好的最佳剂型,命名为“虱螨灵”。通过临床试验有效率达95%以上,从而解决了在干旱、缺水、寒冷季节防治羊外寄生虫的问题,并可减少杀虫剂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相似文献   

18.
19.
兽药新制剂——透皮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营 《动物保健》2006,(3):24-24
透皮剂是指在皮肤表面给药,使药物以一定的速度通过皮肤进入体循环产生全身或局部治疗作用的一种新型制剂。经皮给药系统(TTS)的药物与其他经消化系统或经静脉循环系统吸收的药物不同,具有其特殊优势:药物吸收不受消化道内的PH值、食物和药物在肠道移动时间等复杂因素影响;避免  相似文献   

20.
中药透皮吸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透皮吸收因无首过清除、血药浓度稳定等优点已成为经皮给药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之一,与此相应的透皮吸收促渗剂、促渗方法也取得较大的发展.本文介绍了中药透皮吸收机理、透皮吸收药物的研究现状及促渗剂和促渗方法研究,简要分析了中药透皮吸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