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林文明 《新农村(黑龙江)》2014,(6):110-110
水稻机插培育标准壮秧技术,包括选择良种、科学浸种催芽,秧田标准与塑盘准备、定量均匀播种,确定播种期和机插日期、加强秧田管理,把握适龄壮秧标准等方面内容,以机插苗培育标准壮秧技术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东港市水稻栽培面积较大,部分农民进行水稻旱育秧。旱育秧是在旱地或稻田进行旱整地、湿播种、旱管理,整个育秧过程中只维持土壤湿润而不保持水层的育种方式。是一种节本型、集约化的育秧新技术,深受农民欢迎。旱育的秧苗根系发达,生长健壮,秧苗素质好,耐旱耐寒,栽后发根力强,返青快,适栽期长。 相似文献
4.
水稻育苗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冰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9,(4):9-9
水稻栽培推广旱育稀植技术已有十几年的历史,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有力的推动了我县的水稻生产的发展。在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目前,在育苗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归纳起来,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6.
寒地果树育苗应注意的几个关键技术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寒地果树育苗过程中,因所选择砧木品种不同,抗寒力和抗逆性有强有弱;采集砧木种子的方法和种子质量的好坏、种子浸泡时间的长短、层积处理的时间和不同方法、秋季嫁接技术的熟练程度、封冻前对半成苗的管理以及翌年春夏秋季对半成苗的有效管理,都将直接影响果树育苗的质量和数量。现将果树育苗的几个关键技术环节介绍如下,仅适用于核果类、仁果类果树,供果树育苗工作者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塑盘机插秧省栽插拔秧用工,减少拔秧伤根;能实现田平浅栽,从而提高产量和质量;秧田与本田面积比例为1﹕100以上,可节约育秧成本。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苗床地的选择。选择向阳、通风、交通方便、田面平整、排灌方便的田块作苗床地。犁耙细碎,整理平整。 相似文献
8.
9.
水稻机插秧栽培大田管理技术的几个关键时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南 《新农村(黑龙江)》2014,(4):77-77
大田管理要根据水稻的生长发育规律,采取相应的肥水管理技术措施,促进秧苗早生快发,发挥机械化插秧的优势,稳定低节位分蘖,促进群体协调生长,提高分蘖成穗率,争取足穗、大穗,实现高产高效。 一、分蘖期管理 分蘖期,即从移栽到分蘖高峰前后的一段时间。分蘖期的田间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利用施肥、灌水等措施,促进分蘖早生快发,保证足够的穗,并为水稻的生殖生长奠定良好的营养基础。分蘖肥要早施,以促进有效分蘖;浅水灌溉,增加泥温,缩小昼夜温差,提高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利用率,分蘖末期晒田或灌深水来控制无效分蘖。 相似文献
10.
从选择种植区域、品种选择、种薯处理、选地与整地施肥、播种、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方面介绍了马铃薯高产栽培应注意的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11.
针对陇东地区目前紫花苜蓿栽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规范紫花苜蓿栽培管理中各环节的主要技术措施 ,对今后紫花苜蓿生产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龙镇农场应用旱育稀植技术栽培水稻过程中,存在技术与管理方面的问题,这里就龙镇农场应用旱育稀植技术在育苗、苗床管理、插秧及本田管理出现的问题讲解了正确的操作与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水稻抛秧栽培应注意的几个重要环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稻抛秧栽培自从 5 0年代已经历了试验、示范和推广几个时期 ,特别是近几年 ,人们对抛秧栽培认识又提高了一步。据统计 ,1996年我国已突破 14 5万 km2 ,并且继续增加。实践证明 :该技术具有省工、省力、省成本、栽插快、分蘖早、增产增效等优点 ,具有广阔发展前景 ,是“九五”期间重点推广农业实用技术。但是生产上还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影响该技术的推广普及 ,现就我们的生产实践 ,提出应注意的几个重要环节。1 精耕细作 培育壮秧1.1 配制好营养土 抛秧栽培的关键是配制营养土 ,营养土要求营养齐全 ,偏酸性 ,不含杂草 ,并有适… 相似文献
14.
一、机插秧软盘育苗技术
1.育秧标准
(1)专用软盘.水稻机捕秧专用塑料软盘规格为长58厘米,宽28厘米,杂交稻大田机插秧需塑料软盘苗225盘/公顷左右,粳稻品种需塑料软盘苗375盘公顷左右.
(2)标准秧块.水稻机插秧秧苗是以土壤为载体的标准秧块秧苗,标准秧块长58厘米,宽28厘米,土层厚度2-2.5厘米.秧苗秧块过大或过小容易导致机插上秧后卡滞或脱空造成漏插,过厚过薄会造成伤秧过多或取秧不匀,因此需要使用专用的机插秧塑料软盘育秧. 相似文献
15.
水稻软盘育秧应注意的几个技术环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泰县从1997年推广水稻软盘抛秧技术以来,推广面积逐年扩大,从最初年推广面积520亩扩大到目前的4.5万亩,占全年水稻播种面积的55%-60%,部分村、组已达到100%。采用软盘抛秧技术,时间短、秧地少、早生快发,是促进水稻增产、增收的一项主要措施,受到农民群众普遍欢迎。但是,软盘育秧技术中几个突出问题,如早稻与晚稻育秧方式上的不同操作,早稻秧苗的烂秧与晚稻秧苗的烧苗现象, 相似文献
16.
17.
水稻机插秧栽培技术是一项既能省工、省时、又能增产的新型农作物栽培技术。2013年利用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的平台,江苏省泗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开展了一系列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形成了一套机插秧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为我县水稻机械化种植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为我县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20.
粮食是我镇种植面积最大的支柱产业,大干镇农技站和县农机管理站在2005年小面积杂交稻机插试验成功的基础上,2006年在自石村示范推广机插杂交稻200亩.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虽然机插杂交稻单位面积产量。与手插相比平产.但每亩可节省生产成本50多元。而更重要的是,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水稻生产方式,与化学除草、收割机配套,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有效地解决了水稻生产中的“三弯腰”问题。把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受到广大粮农的欢迎。但要使杂交水稻机插栽培获得成功.实现节本增收,实际生产中还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否则可能造成减产损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