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严格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吨半粮”创建为抓手,采取了集成技术、建设示范区、创新种子研发等多种措施。本文总结了陵城区粮食生产基本情况,就如何强化本地“吨半粮”能力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2023年是实施全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的第1年,整建制、大面积推进单产提升是实现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的主要路径,齐河县作为全国首个实现大面积“吨半粮”创建县,粮食单产水平一直处于全国前列。本文介绍了齐河县开展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建设全国首个最大面积集中连片“吨半粮”生产能力的主要措施、取得成效、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为各地有效推进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邢增喜 《农业知识》2022,(12):10-12
<正>德州市临邑县地处鲁西北平原,辖8镇1乡3街道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面积1016平方公里,人口47万,耕地96万亩,是全国产粮大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作为传统农业县,临邑县肩负着加快经济赶超的历史使命,又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职责。面对日益紧缺的土地资源,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粮食生产的关系,确保耕地红线,是农业县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2021年,德州市提出“吨半粮”创建要求,临邑县结合当地实际,狠抓粮食生产、资源挖潜、产业培植等工作,既确保了粮食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4.
2006年,国家粮食局局长聂振邦在全国粮食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在于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库、藏粮于科技”的有机结合,而“藏粮于地”和“藏粮于库”都要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因此,“藏粮于科技”是保证.是长远的战略措施,必须坚持科技兴粮,把推动粮食生产和流通领域的科技进步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一项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5.
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是一个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业大区。为了提升全区粮食生产水平,以提高单产、优质高效、粮食安全为目标,深入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近年来,陈仓区扎实开展了粮食绿色高产高效模式创建、粮食单产能力提升等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详细介绍了宝鸡市陈仓区粮食单产提升项目的做法、取得的成效,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今后粮食生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农技服务》2016,(11):182-183
农业部、江苏省农委从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角度,提出粮食高产创建问题,旨在进一步巩固和提升粮食综合产能,破解制约粮食生产瓶颈。贾汪区通过几年高产创建实施,成效显著,提升了粮食生产整体水平,并总结了积极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姜堰区坚持“稳面积、提单产、育高素质农民、建高标准农田”,走出了姜堰特色的“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新路子。笔者总结了姜堰粮食生产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关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对全国影响举足轻重,要发挥好粮食生产这个优势,立足打造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核心区,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稳步提升粮食产能,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方面有新担当、新作为。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强化地方政府主体责任,  相似文献   

9.
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盐城市作为全国粮食生产大市、江苏省最大的粮食主产区,实施"两藏"战略、提升粮食产能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文章旨在分析盐城市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基础优势及存在的薄弱环节,针对性地提出初步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14年齐河县在粮食高产创建和增产模式攻关的基础上,集成推广农业新技术,创新发展模式,挖掘粮食生产潜力、努力提高单产水平,率先实现吨半粮,并总结出了一套吨半粮高效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1.
刘寒玉  刘克 《新农业》2022,(17):82-84
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是国家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确保粮食产能的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本文将对浏阳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设计、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的重要抓手和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本文阐述了昌吉州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山东省郓城县委、县政府积极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有关规定,坚决扛牢粮食安全责任,扎实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不断推动粮食生产提质增效。本文基于实践,重点阐述了郓城县保障粮食安全的主要做法,分析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开展工作的建议措施,以期为郓城县乃至山东省粮食生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1“藏粮于水”内涵“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手中有粮,心里不慌”。这些民间谚语形象地说明粮食在民生中的战略地位。水利作为农业的命脉.是影响粮食生产重要的资源要素,在粮食生产战略中,曾有人提出“藏粮于地”、  相似文献   

15.
重庆市黔江区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在剖析区域自然资源禀赋和农业基本现状的基础上,加强顶层设计,严控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选址、设计、施工、管护各环节,并加强组织、资金、制度和技术保障,让往日“巴掌田”变身今朝“致富园”,为“中国饭碗”装“中国粮”展示了黔江力量、彰显了黔江担当。  相似文献   

16.
粮食安全事关国运民生,确保粮食安全的关键在于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而“藏粮于技”是保障粮食生产的重要举措,辨析“藏粮于技”的实现机制和路径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梳理中国粮食生产面临挑战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技术进步在粮食生产中的作用和贡献,进而总结了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面临的挑战,得到以下主要结论:粮食生产因资源约束面临多重挑战,但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对粮食增产的贡献不断提升,粮食生产技术进步提高了土地、劳动力、种子等资源的生产率,突破了现有资源约束,“藏粮于技”战略取得初步成效。然而,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面临技术供给短缺、推广效果差、需求不足等难题。为此,未来要健全粮食生产技术创新体系,完善粮食生产技术推广体系,加大技术补贴力度以及发展高素质农民队伍,通过“藏粮于技”持续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7.
基于广东省20个城市2001—2020年的统计数据,运用SFA模型测算广东省粮食生产技术效率,进一步借助Tobit模型分析耕地非粮化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及区域异质性。结果表明:1)2001—2020年,广东省平均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呈稳步缓慢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0.15%,在珠三角核心区、沿海经济带和北部生态区间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布异质性和时序变化趋同性。2)耕地非粮化水平提升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产生“倒逼效应”,但存在功能区差异,珠三角核心区和沿海经济带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提升受非粮化的“倒逼效应”明显,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北部生态区影响相对不显著。3)不同水平的耕地非粮化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倒逼效应”存在差异,相对而言,高度非粮化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更强。鉴于此,应注重耕地非粮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通过加强耕地非粮化治理,实行功能区差异化提升策略,与社会经济手段相互协调,稳定和提升主销区粮食生产技术效率,落实“藏粮于地”和“藏粮于技”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8.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越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慈利县裕丰家庭农场(以下简称"裕丰")始终秉承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初心,坚持稳面积、创品牌、争效益的发展思路,为"小农场"彰显"大担当"的画卷不断上色添彩。  相似文献   

19.
2022年,吉林省启动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工程,为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在更高水平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贡献吉林力量。“千亿斤粮食”工程明确以粮食生产能力为目标,实现的关键是农业现代科技集成落地与土地适度规模化的结合,通过加速实施土地规模经营、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科技攻关应用和推广“梨树模式”扩面提质等措施,在当前吉林省粮食总产800亿斤的水平上再提高25%左右,力争到2030年粮食综合能力达到1 000亿斤。  相似文献   

20.
<正>科技是农业现代化和粮食增产增收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国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在13个粮食主产省全面实施“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重大工程,一大批新技术、新品种、新装备运用于粮食主产区。农业科技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超过61%,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2%,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6%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