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茶叶是我县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也是我县传统特产和重要出口商品。建国以来,我县茶叶生产为繁荣本县经济和支援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起了很大作用。但是,从1983年后茶叶市场出现疲软,我县大宗茶出现了茶园面积减少,产量徘徊,尤其是1990年,茶叶产值也出现了大幅度下降。据农业部门测算,全县大宗茶产值由1989年的947万元减少到1990年的594万元,净减产值达353万元,税收减少109.43万元,茶农人均收入减少23元。这些引起了全县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的领导、茶叶科技人员及茶农的关注,就宁国县茶叶生产如何走出低谷迈上新了台阶纷纷献计献策。为此,本文拟从宁国县茶叶生产的现状和前景,探讨振兴宁国茶叶的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霍山县位于安徽省西部边缘,大别山腹地,属北亚热带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境内山高雾多,森林覆盖率达74.5%,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我县是个古老的茶区,茶叶生产已有2000余a的历史,所产霍山黄芽品质优良,历代被举为贡茶。目前,我县拥有茶园7700hm2,年产干茶3600余t,产值8000多万元,是国家茶叶出口基地县和省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县之一。茶叶是我县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全县有10万多茶农从事茶叶生产,2000多人从事茶叶营销。近年来,霍山黄芽茶多次在国内外名茶评比中获大奖,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茶叶收入已名副其实地成为农民增收的主…  相似文献   

3.
徐卫兵 《茶业通报》2001,23(3):27-27
岳西位于皖西南大别山区 ,1 998年被列为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县。境内风光秀丽 ,环境优美 ,气候宜人 ,是发展茶叶生产的理想之地。全县共有茶园 42 6 6 .7hm2 ,开采面积 2 733.3hm2 ,年产干茶 1 40 0t,产值 2 40 0万元 ,茶叶生产已成为我县农民致富 ,财政增收富民富县的支柱产业。但是我县茶叶生产还存在许多问题 ,重要表现在 :1 .生产效率低 ,我县茶叶平均单产为 51 0kg hm2 ,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 .生产效益不高 ,我县茶叶平均亩产值不足 6 0 0元 ,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究其原因关键在于茶园良种化水平低。全县无性系良种…  相似文献   

4.
程懋炎 《茶业通报》1989,11(3):18-19
我县是屯绿产区之一,种茶历史悠久,但由于在生产布局上是林、粮、蚕、茶并举,为此茶叶生产发展缓慢。到目前为止全县共有茶园面积24424亩,其中可采面积19860亩,茶叶年产量615.6吨,茶叶初制厂143个、精制厂3个,基本上实现了茶叶加工机械化。随着茶叶产销市场的好转和茶叶生产承包责任制的不断完善,在茶叶生产过程中出现了由原来的集体统一加工形式向以户为主的小型化家庭茶厂方向发展。这样既有充分调动茶农从事茶叶生产积极性,利于生产的一面,也有由于茶厂经营管理、茶叶购销价格混乱带来的不利因素,总的都集中反映在茶叶质、价不符,茶叶质量下降的现象上。  相似文献   

5.
面冲公社面冲大队是我县茶叶生产上的先进单位。前些年,茶叶产量居全县首位,但品质却是个薄弱环节。一九七八年均价,比全县低七元,比面冲公社低十六元。出售一担干茶,除去百分之六农业税和百分之十八初制加工费以及化肥股资,纯收入不到七十元。  相似文献   

6.
茶产业是福建省安溪县的支柱产业,2009~2011年,安溪县持续名列“全国百个重点产茶县”第一位。2011年,全县茶园面积60万亩,茶叶总产量6.5万吨,涉茶总产值9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6%以上来自茶产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茶叶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关注,为了帮助茶农把好茶叶质量安全关,现将我县茶叶农药残留的主要形成原因及其控制对策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我县茶叶生产,一九八一年产量达到一万七千四百二十一担,比历史最高产量四千六百三十四担(即1936年)增长二点八八倍。一九八二年春茶一季,全县生产干茶10768担,其中收购量9268.71担,平均每担价154.70元,投放金额141万元(不包括减税加价14.8  相似文献   

8.
发展茶叶生产,是一项改善生态环境,增加经济收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一项有益事业。唯制茶所需燃料较多,就我县一九八三年各茶叶初制厂生产情况调查来看,加工一担毛茶,要消耗5~6担木柴,燃料消耗占制茶能源百分之六十九。占整个制茶成本百分之三十二。随着茶叶生产和其它多种经营的发展对薪炭林的需要,已使我县的燃料日趋  相似文献   

9.
胡新泉 《茶业通报》2005,27(1):41-41
1茶叶生产现状休宁县位于皖浙赣三省交界、世界旅游胜地———黄山脚下。全县总面积21511km2,人口28万,辖33个乡镇,259个行政村,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境内群山环抱,森林覆盖率达74%,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非常适宜茶树生长。我县产茶历史悠久,素有“屯绿之乡”的美称。全县目前拥有各类茶园13000hm2,年产干茶5400t。2003年茶叶产值达7300多万元,其中名优茶产量在1000t左右,占20%;产值达3500万元,占全县茶叶总产值的50%左右。拥有茶叶精制加工企业40多家,年加工量达16000t,产值达1.3亿元。近年来,我县虽然在名优茶、有机茶发展等方…  相似文献   

10.
岳西县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大别山腹地,辖28个乡镇,372个行政村,40万人口,全县土地总面积237086.28hm2,林地177850,87hm2,是全省重点产茶县之一,是1985年全国十大新创名茶“岳西翠兰”原产地,为全国名优茶生产基地县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全县现有茶园6200hm2,其中采摘茶园4267hm2,年产干茶1600t,产值5900万元,全县农民人均茶叶收入165元,占农民人均年收入的11.8%。岳西的茶叶产业现已成为全县“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导产业。为进一步做大做强我县茶叶产业,县委、县政府和茶业主管部门审时度势,抓住创建省级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县的有利契机,将无…  相似文献   

11.
熊承家 《茶业通报》1998,20(3):9-10
英山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县,产茶历史悠久,近年来,我们按照"农业抓产业,产业抓茶叶"的发展思路,把茶叶作为山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来抓,促进了茶叶产业的发展壮大。全县现有茶园3866.7hm2,年产干茶千万斤,茶叶收人过亿元,全县从事茶叶生产的农户达7.4万户,转移农业劳动力9.l万人,县乡财政收人的21%、农民人均纯收人的37.62%来自茶叶,有8万农民靠种茶走上了脱贫致富路。实践证明,英山的优势在茶,特色在茶,出路在茶,希望在茶。为进一步加快茶叶发展步伐,县委、县政府决定举全县之力,共念茶叶经,齐做茶文章…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茶网蝽在陕南茶区发生严重,镇巴县又是茶网蝽在陕南的最早发生地,严重威胁镇巴茶叶的安全生产,对全县茶产业健康发展危害不容忽视,本文通过多年防控实践,提出茶网蝽防控应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配套的组织措施,才能实现茶网蝽可防可控.  相似文献   

13.
祁门县是“祁红”的主要产区。1988年全县出口“祁红”2858吨,创汇447.5万美元,茶税收占县财政收入的38.9%。但长期以来,由于经营管理粗放,茶叶单产很低,增产潜力很大。因此,加强低产茶园改造,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对持续稳定地发展茶叶生产,提高茶农的经济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霍山县产茶历史悠久,茶叶品质优异,历史名茶霍山黄芽久负盛名。改革开放以来,我县茶叶经济取得长足发展,至2010年底,全县茶园面积8200hm2,年产干茶5100t,产值1.9亿元,其中名优茶1275t,产值1.5亿元。纵观历史,我县茶业的发展一年一小步,五年一大步,无论是基地建设,还是品牌打造,都步步为营,  相似文献   

15.
陈辉 《茶业通报》2011,(3):124-125
1茶叶生产现状金寨县现有茶园9467hm2,年产各类干茶4500t,产值1.5亿元。全县茶园均通过了无公害认证,已有15家加工厂通过了QS认证,5家企业茶叶基地通过了有机茶产地认证。全县现有茶叶初制厂213家,机械多为半配套的设备,生产中低档炒青茶叶为主,全县炒青产量约2500~2700t。目前全县从事  相似文献   

16.
《茶业通报》2003,25(2):53-54
我县是全国一百个重点产茶县之一,是中国十大历史名茶之一“六安瓜片”的原产地。全县现有茶园面积9467hm2,可采茶园面积6000hm2,年产干茶3000t,年产值5400万元,系列产值8000万元。“金寨翠眉”蝉联四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和中国名牌产品称号。齐山牌“六安瓜片”勇夺2001年中国(芜湖)国际茶叶博览会“茶王”称号。茶树良种工程、科技园建设、有机茶和无公害茶叶生产、茶叶生产机械化、市场建设等一系列工作举措,推进了茶叶产业化进程,我们的主要做法是:1因地制宜,与进俱进,不断完善发展战略茶叶产业一直是我县的经济主导产业之一,历届县委…  相似文献   

17.
<正>霍山县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区腹地,产茶历史悠久,全县现有茶园7933hm2,生产各类干毛茶4600t,产值达1.13亿元,其中名优茶1000t,产值8000多万元,大宗茶为炒青、黄大茶,产量大,价格低,严重影响了我县茶叶经济增长,为此我们从2007年开  相似文献   

18.
歙县是全国重点产茶县和出口茶主产基地。国务院1984年75号文件下达后”我县率先放开经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打破了独家经营的旧格局,搞活了流通,促进了生产。一九八七年,全县茶叶产量达到12507吨,比一九八四年增长24.4%,产值达到8616万元,增长137.7%。近年,由于深挖茶叶深加工增值潜力,商品销售额陡增。据不完全统计,一九八七年达到1.56亿元,比一九八四年增长192.2%。去年创汇约800万美元,税利比一九八四年增长101%。放开仅仅三年,成果如此之大,显示了改革的威力。可是也引发了新的问题。今后如何发扬光大,笔者认为,深化茶叶企业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自古以来,茶叶就是中国和世界市场上的重要商品。早在中唐时期,随着茶叶需求的增加,生产得到发展,茶叶贸易也繁荣起来,大批茶叶运到北方与塞外、西域进行茶马交易,唐朝制定了茶叶管制的法令,建立了茶税制和贡茶制。此后历朝逐步实行了官营专卖,即所谓榷茶制度。清朝、随着门户开放和西方对华贸易发展,茶叶生产激增,1886年,全国产茶达22.75万吨,出口量达13.4万吨,西方列强对华茶叶贸易的逆差成了导致鸦片战争爆发的重要原因。在茶政上,清政府仿效明制,实行引法、征收茶税。由朝庭户  相似文献   

20.
霍山县是全国生态示范县,也是全国100个重点产茶县之一,是安徽省主要产茶县。茶叶是我县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农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全县现有茶园8000 hm2,年产干茶5000余t,生产产值1.8亿元,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为了进一步提升茶产业发展水平,促进农村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