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根结线虫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概述了国内外根结线虫病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微生物源及植物源农药防治的研究进展,分析了该病的防治现状,并展望了生物防治、微生物源及植物源农药防治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中国菜粉蝶防治技术的主要进展,重点介绍了农业防治、抗虫育种、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防治菜粉蝶的措施和研究进展,讨论了中国菜粉蝶防治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3.
根据多年的试验总结,研究了谷田杂草综合防治技术规程的适用范围、防治原则、防治对象,以及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明确了该技术规程的具体方法与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思南县水稻田鼠害发生情况,分析了鼠害防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防治建议,具体包括防治策略、防治适期、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加大培训宣传力度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思南县水稻田鼠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茄果类蔬菜主要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茄果类蔬菜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并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药剂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其无公害防治技术,以期为茄果类蔬菜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从农业防治、赤眼蜂防治、诱虫灯防治、性诱剂防治、生物农药防治、化学农药防治和农药助剂等方面阐述了稻纵卷叶螟的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菜青虫的生活习性及其为害特点,总结了蔬菜菜青虫的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蔬菜制剂防治以及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GAP在烤烟病虫害防治应用中的意义,总结了烤烟GAP病虫害综合立体防治原则,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药物防治等方面概述了其防治技术,以期为提高烟叶品质及烟叶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亓军  谢燕飞  耿影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8):142-142,123
介绍了阜南县设施蔬菜温室白粉虱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危害特点,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及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水稻二化螟的发生特点,在防治措施上提出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综合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会昌县畜牧业概况及动物疫病防控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动物疫病控制措施和防控对策,以期为该县动物疾病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花椒锈病发生规律与化学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陕西省凤县十里店和白石铺2地的花椒叶锈病分别进行了流行规律和化学防治研究。结果表明,花椒锈病在7月中下旬开始发病,8月份进入普发期,病情日增长速度(r)最高值达0.08,9月中旬发病达到最高峰,病情指数最大值达74.5,9月下旬至10月初,树冠病情指数明显下降,该锈病流行的时间动态Gompertz增长模型;花椒锈病病害流行程度与气象因子密切相关,夏末初秋高湿度、18~22 ℃气温有利于锈病流行。田间化学防治试验表明,15%三唑酮、43%戊唑醇2种药剂的平均防治效果分别达到78.9和76.82,对控制花椒锈病流行均起到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3.
对IHNV的特点、发病症状及流行特点进行了简单的概述,详细归纳总结了IHNV的检测技术、宿主对IHNV的防御机制以及具体防治措施,同时对IHNV未来的防治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更好地控制IHNV引起的鱼类流行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对2009~2013年陇东地区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流行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控措施。结果表明,气候适宜是该病发生流行的决定因素;品种抗病性差、菌源量充足、栽培管理不规范、防控措施不到位是发生流行的主要原因。提出了选用抗病品种、减少菌源、加强栽培管理、药剂防治、开展监测和统防统治等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中国畜禽重大疫病防治的数字化监控体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作者借鉴世界上发达国家多年来采用的动物疫病监控及预警预报方法和经验,通过对中国典型疫病的跟踪调查,设计了畜禽重大疫病防治监控系统。该系统已实现将属性数据与G IS有机结合,可直观了解疫情发生地域分布;通过疫情快报、突发重大疫情统计等专题图制作,为决策部门制定防治措施和应对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乡镇村级动物防疫员处于动物疫病防控的第一线,是最基层的防疫队伍,是农村实施动物强制免疫、疫情测报的主体力量。村级防疫员在业务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做了大量艰苦工作,取得明显成绩。当前动物疫病日趋复杂,危害性突出,防控任务更加艰巨。沿袭以往春秋两季及突击式的防疫方式,已难以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与防疫任务相适应的村级防疫员队伍,常年做好以小规模和散养户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村级动物防疫工作,已迫在眉睫。经对乡镇村级防疫员发展状况进行调查,在农村局部区域内的兽医防疫工作尚存在一定问题,亟待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17.
为了有效控制家兔流行性腹胀病的蔓延,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鉴别诊断技术,对112例40~90日龄患病兔病样开展病原检测,其中,分离鉴定出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的有78例,分离鉴定出魏氏梭菌(Clostridium welchii)的有69例。致病性试验表明,这两大分离菌为兔流行性腹胀病的主要致病菌。在3个常发病兔场开展溶菌酶临床防治试验。结果显示,无论是预防试验中的发病率,还是治疗试验中的病死率,溶菌酶处理组均比对照组低50多个百分点,表明溶菌酶对该病的防治效果明显,能有效遏制病情蔓延,可作为当前替代抗生素的首选药物。研究结果为兔流行性腹胀病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杨龙峰 《北京农业》2012,(27):81-82
动物疫病监测在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是防疫法明确规定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部门的工作职责。近年来,由于动物疫情的新变化,政府部门对动物疫病防控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从而对监测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北京市延庆县动物疫病监测工作主要存在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强化动物疫病监测效果,提高动物疫情预警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19.
动物免疫是控制疫病发生的最根本、最科学、最有效的措施,免疫抗体水平高低是检测动物免疫质量效果的有效途径,了解掌握抗体水平不合格原因,及时整改,是提高动物疫病免疫质量和效果的有效途径,同时也为科学指导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技术保障。本文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对动物免疫抗体不合格的原因进行简单分析,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规模化养猪业的发展,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以及抗生素的滥用,使生猪疫病也由单一型向混感型发展,给生猪疫病防制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为了掌握昌宁县生猪疫病流行情况及发病原因,笔者于2005~2007年进行了此项调查,旨在为当地猪疫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