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井渠结合灌区农业高效用水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井渠结合灌溉由于能重复利用渠灌的渗漏水量,调控灌区地下水位维护生态平衡,因此是北方灌区实现农业高效用水的一种好形式。针对井渠结合灌区如何实施农业高效用水的问题,从井渠结合的类型、调整灌区的作物种植结构、灌区内多水源联合运用、井渠工程的布局、田间灌溉工程与灌溉技术、灌区用水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井渠结合灌区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灌区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结合在一起综合考虑,在灌区水资源配置时不仅只追求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同时尽量将地下水位控制在适宜范围内,以维持地下水资源的采补平衡,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按此原则,建立了井渠结合灌区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实例计算表明:应用此模型指导井渠结合灌区的水资源配置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运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3.
三江平原井渠结合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三江平原井渠结合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概况,针对当前三江平原井渠结合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三江平原今后实现井渠结合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随着黄河水资源逐年紧缺,河套灌区迫切需要提高区内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井渠结合采用抽取地下水和引黄水共同灌溉,在不减少灌溉用水的情况下减少了引黄水量,是一种切实有效的节水措施。应用Visual MODFLOW建立了河套灌区的地下水模型,通过对模型的率定与验证,较好地反映了河套灌区实际水文地质条件,可用来预测该地区地下水运动及水资源状况,分析该地区采取井渠结合节水措施后对地下水的影响。模型预测结果表明:河套灌区实施井渠结合节水措施后,可减少黄河引水约4.09亿m3,井渠结合区内生育期平均地下水埋深由2.17 m增至2.68 m,秋浇期由1.91 m增至2.82 m,冻融期由2.28 m增至2.50 m。  相似文献   

5.
我国水资源现状及缓解用水紧张现状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春堂 《排灌机械》2001,19(2):35-36,42
我国水资源紧缺,必须推行节约用水。文中分析了我国水资源现状和应用现状,提出了灌区发展井渠结合灌溉及其它节水灌溉、节约用水、合理调配水资源及缓解用水紧张现状等措施。  相似文献   

6.
灌区井渠结合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井渠结合的类型井渠结合 ,广义上讲是渠井结合和井渠结合的通称 ,是采用井灌和渠灌相结合的方式联合运用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方法。严格地说 ,以地表水渠灌为主、地下水井灌为辅的灌区应称为渠井结合灌区 ;反之应称为井渠结合灌区。其灌溉形式可分为渠井双灌和渠井分灌两种类型。( 1)渠井双灌。又称井渠配套 ,是同一灌溉地块 ,既能用地表水渠灌 ,又能用地下水井灌 ,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运用 ,以渠控井。比较理想的形式是井渠统一规划 ,在斗、农、毛渠的渠首或渠旁打井 ,田间工程一体化 ,实行统一调配、统一管理。( 2 )渠井分灌。指在灌区一部…  相似文献   

7.
井渠节水灌溉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适应黄河蓄水量减少,协调黄委统一调水,解决宁夏银北灌区冬灌和明春灌水水量不足,灌溉困难,结合灌区实际,对灌区中地势较高地区、干渠、支渠稍段及一些高斗高口地区,采取井渠节水灌溉措施,以弥补干、支渠引水严重不足的问题。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优化配置,转变灌区管理体制与运营机制,由传统水利向现代化、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转变,使灌水困难地区与整个引黄灌区同步发展。对灌区已取得的井渠节水灌溉成果进行总结,分析论述井渠节水灌溉应用的效果。实践经验表明,井渠节水灌溉的大面积示范应用,一方面得益于机井配套和灌区末级渠道(斗、农渠)衬砌建设,另一方面必须加强井渠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  相似文献   

8.
井渠结合是一种将渠系引水与井水提灌联合运用的灌溉工程,也是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的主要内容。以灌区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为出发点,分析井渠结合灌溉工程的作用、需进一步研究的内容,以及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讨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以泾惠渠灌区为例,针对井渠结合灌区地下水超采及地下水位上升而导致的农田灌溉水环境等问题,从水位调控水量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基于地下水位合理埋深的水资源调控模式。在确定不同水文地质单元和不同植被类型条件下地下水位合理埋深上下限的基础上,结合PSO-RBF神经网络对地下水位埋深预测的结果,设计了基本、节水两种水资源联合方案,对不同保证率下的灌区水资源进行了联合调控。结果表明:泾惠渠灌区地下水位合理埋深上限介于1.76~3.50m,下限介于8.7~25.0m,不同水文地质单元、植被类型的水位埋深上下限值差异较大;水资源联合调控时,局部地区出现地下水超采,需加强节水灌溉和多水源的联合调控。  相似文献   

10.
人民胜利渠灌区井渠结合灌溉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井渠结合灌溉是在不民胜利渠的灌溉实践中产生的,它即是灌区综合治理旱涝碱沙的有效措施之一,也是正确确定渠灌,井灌水量,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运用,调控,稳定地下水位和优化配置藻区水资源的前提,渠灌,井灌应油灌区管理单位统一管理,才能全面推广井渠结合灌溉,从而达到灌溉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1.
位山灌区是黄河下游最大的引黄灌区,位山灌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池渠泥沙淤积严重,处理困难;工程配套率低,渠道渗漏严重,渠系水利用率不高;灌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就灌区节水改造规模、水沙优化调度模式,田间工程配套模式与节水灌溉技术,适宜的井渠结合形式等问题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2.
人民胜利渠灌区水资源高效利用调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总结近几年灌区水资源高效利用调控理论与技术发展的基础上,提出适用于人民胜利渠灌区水资源的调控技术方案: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和井渠用水比例调整,并建立引黄灌区地表水-地下水联合优化调度模型,定量分析其引、用、耗水关系及地下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人民胜利渠灌区通过采用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和井渠灌水比例调整,从节水、经济、生态等方面均可以达到高效利用水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井渠结合灌区节水农业综合技术体系与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小红 《灌溉排水学报》2006,25(4):81-84,96
井渠结合是一种普遍的灌溉形式,目前,北方的这类灌区普遍存在着地表水与地下水不能合理调配、地下水过量超采所导致的水环境问题和灌溉效益不高的问题。而灌溉效益低下又进一步扩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使地下水的超采问题进一步加剧,严重制约着灌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灌区应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农业发展模式,走一条什么样的节水路线始终是一个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在山西晋中榆次区进行了试验与示范(项目区6667 hm2,其中示范区667 hm2,辐射区6000 hm2),就此介绍业已建立的井渠结合灌区(榆次区)节水农业综合技术体系,以及建设的示范区和节水效果。  相似文献   

14.
针对山东省引黄灌区的农业用水状况,提出引黄灌区需遵循引黄补源、以井保丰,井渠结合的基本农业生产用水思路,在区域范围内合理规划调控地表水、地下水,以保证灌区有限水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并通过工程及节水配套的应用与集成,总结出黄河下游灌区农业节水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一、井渠结合的形式和特点(一)井渠结合的形式井渠结合的形式,按工程布局可分两种,一是井渠并存,即在同一地区有井也有渠,两套工程设施齐备;二是井渠分设,即纯井灌在灌区内以片状或条状与渠灌交错分布。按运用方式可分三种,一是井渠并用,即在一定时期内,有时用渠灌,有时用井灌;或  相似文献   

16.
井渠结合灌区可持续发展的引洪补源措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井渠结合灌区必须建立高效完善的节水灌溉系统和高效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控管理系统,突出搞好引洪补源,以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从节水与开源,引洪补源与自然条件,工程基础,高科技管理技术,群众支持等几方面,结合农业高效用水示范项目区的实践,论述了兴建此类灌区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兴建中应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合理配置是井渠结合灌区实现水资源优化,合理调控地下水位的重要途径。以陕西省泾惠渠地下水位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输入变量,以当年平均地下水位为输出变量,建立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地下水位动态模拟模型,模拟不同水文年不同渠首引水量和地下水开采量等17种组合情景的地下水位及其变幅,并以多年采补平衡为地表水地下水合理配置的目标。结果表明,丰、平、枯不同水文年的井渠用水比分别为0.3~0.4、0.2~0.3、0.44~0.55时,可实现灌区地下水多年采补平衡。  相似文献   

18.
根据井渠结合区的水分均衡特点,以质量守恒原理和四水转化理论为依据,建立水均衡模型。并用正反分析法反演出两种典型地质条件下的土壤水入渗补给系数α、衰减系数ε和渠灌区与井灌区之间的特征长度Lc,并验证了水均衡模型的可行性。和动力学模型相比,该模型可高效地分析预测大区域井渠结合区渠灌区和井灌区的土壤含水率和地下水位的时空变化规律,对确定井渠结合区的井渠灌区面积比、节水、防治土壤盐碱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针对井渠结合灌区缺乏节水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等突出问题,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了井渠结合灌区节水农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开发出了计算机辅助评价决策系统,该系统在国家节水农业重大科技专项"山东威海井渠结合节水技术集成与示范区"应用表明,系统确定的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科学、合理,评价结果可靠,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性能稳定,操作简便。对于不同类型灌区节水效果评价及项目后评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基于GIS的河套灌区井渠结合分布区的确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施井渠结合,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是河套灌区节水和控制土壤盐碱化的重要途径。运用ArcGIS分析了地下水矿化度和土壤岩性特征,采用空间分层的处理方法构建了地下水矿化度分区图,并结合灌区土地利用状况和农业灌溉用水要求确定了井渠结合区分布以及面积。结果表明,将矿化度数据分3个空间层处理是可行的,建立的矿化度分区图呈一定的空间变化特征。井渠结合区主要分布在乌兰布和灌域非沙漠带、解放闸灌域和永济灌域南部、义长灌域北部及其与乌拉特灌域、乌梁素海交界附近区域、乌拉特灌域尾部、灌区北部沿狼山山脉部分区域。井渠结合区约占整个灌区控制面积的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