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现代养猪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对瘦肉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高质量的瘦肉型猪倍受消费者的欢迎。莱芜猪是莱芜市当家的猪种 ,被誉为“国宝” ,以适应性强、繁殖率高、杂交优势明显 ,肉质细嫩香醇等优点而著称。自“八五”期间实施“莱芜猪自群选育及杂交利用研究”项目以来 ,莱芜猪经过 4个世代的保纯选育 ,生产性能得以巩固提高 ,并通过引入国外瘦肉型种公猪进行二元、三元杂交 ,在发展瘦肉猪生产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大莱二元母猪 ,繁殖性能突出 ,其他性能也较好。但进入 90年代以来 ,随着我国规模化、工厂化养猪…  相似文献   

2.
我们将现行兽医防疫技术进行科学配套,建立了猪的“免、检、消、驱”的综合防疫体系,1990年以来通过有计划的实旌。使猪群保持了高密度的免疫,减少了猪的发病和死亡,提高了养猪的经济效益,促进了农村养猪的发展。所谓猪“免、检、消、驱”,是指猪  相似文献   

3.
监利猪是"华中两头乌猪"的一个地方品群,以皮薄、肉嫩、易饲养而享誉海内外,被列为世界十大名优猪种,但腿臂不够丰满,体质结构疏松。今后应加强选育和利用,使其广泛地应用于养猪生产。  相似文献   

4.
隔离早期断奶和多点生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 2 5年来 ,养猪生产不仅日益向规模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 ,而且生产体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革。养猪生产的目标 ,始终是追求最高的日增重、最佳的饲料转换率和最低的死亡率。尽管品种的改良和营养的完善为取得上述的目标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但是猪的健康水平抑或猪的疾病仍然困扰着养猪生产 ,成为提高养猪生产性能的限制因素。只有健康的猪群 ,才能充分发挥品种的遗传性能 ,也只有健康的猪群 ,才能很好地利用饲料及其营养。因此 ,培育和饲养健康的猪群 ,已经成为养猪生产的主攻方向 ,其重要性已被越来越多的养猪生产者所认识。目前认为 ,隔离早…  相似文献   

5.
猪咬尾症又称"反不适综合征"。是猪应激综合征的一种临床表现形式,它是现代养猪生产条件下,猪受到许多种不良因素刺激而引起的一种非特异性应急反应。凡是能引起猪感觉不舒服的各种环境因素、营养因素和心理因素等均可造成猪群发生咬尾现象。  相似文献   

6.
猪咬尾症又称"反不适综合征"。是猪应激综合征的一种临床表现形式,它是现代养猪生产条件下,猪受到许多种不良因素刺激而引起的一种非特异性应急反应。凡是能引起猪感觉不舒服的各种环境因素、营养因素和心理因素等均可造成猪群发生咬尾现象。  相似文献   

7.
卢伟  卢明文 《养猪》1992,(4):3-5
本文以浙江中白猪为试验材料,进行了母猪集约化(妊娠期限位在钢筋笼内,哺乳期限位在高床分娩哺乳舍内)与传统(平地圈养栏内饲养)方式饲养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母猪哺乳期限位在高床分娩哺育舍饲养。其仔猪35日龄成活率显著高于平地圈养,其它繁殖性状,母猪各阶段相应体重问均无显著差异。可以认为,就浙江中自猪等一般四肢较健壮猪种而言,母猪集约化饲养对发展养猪生产有益,值得推广。集约化养猪是规模养猪发展的必然。它是以“集中、密集、制约、节约”为前提,按照养猪生产客观规律和各地区特点而采取对猪群、劳力、设备合理配置,适度组合的方式,采取先进的养猪技术,挖掘各类猪群的生产潜力,提高养猪效益。目前我省集约化养猪发展较快。母猪集约化饲养的生产性能表现,我们于1991年4月至1992年1月对母猪集约化与传统方式饲养进行了对比试验,为集约化养猪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2008年6月以来,当地猪群先后发生以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为主的猪高热综合征,造成部分猪只死亡、母猪流产与淘汰等,给养猪生产带来较大损失。几年来,笔者用中西结合治疗猪高热综合征患猪289例,治愈268例,治愈率92.7%,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商品猪场养猪最终效益的实现取决于育肥阶段饲养水平的高低。育肥猪饲养的好坏可以通过猪群"整齐度"来判断。如果育肥猪群呈现常态化"整齐度"高,即预示猪群整体健康、生长发育正常、饲料报酬好、出栏周期短、经济效益优。本文旨在与养猪业界同行分享提高育肥猪群"整齐度"的某些对策。  相似文献   

10.
猪病是影响猪肉品质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也关系到广大养猪生产者的经济收益。经调查发现,呼吸道疾病在流行性疾病中占比较高,因此在进行养猪生产时,一定要重视猪群呼吸道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本文概述了我国猪呼吸道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流行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策略与意见。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我国养猪业的快速发展,免疫接种已成为防控猪传染病的关键措施[1]。2007年以来,笔者利用下乡开展养猪培训的机会,深入调查农村养猪疫病流行情况和各生产环节,得知近年来猪病发生趋于复杂化,疫病控制成为养猪户棘手的问题,一些养猪户因猪群免疫失败导致传染病暴发的现象时有发生,致猪群大量死亡,给养殖户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在此,就农村养猪户猪群免疫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2.
随着近年来养猪业的快速发展,造成养殖密度增大,猪群流动频繁,使猪的疾病不断增加,尽管许多养猪场户在防治猪病上投人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结果还是因猪病使养猪的利润损失殆尽,而此倒闭的也不少见,特别是2006年下半年开始发生的、几乎度卷全国的“高热病”使大部分养猪业主大喊“养猪难”。本人从事兽医多年,感觉到猪病增多除客观因素外,猪场本身在猪病管理上存在着以下几个误区:  相似文献   

13.
自2006年以来,我国由南到北大规模流行猪的一种病因不明的以高热为共同症状的疫病,俗称猪"无名高热"。该病给我国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结合临床诊断与治疗的经验,笔者现就该病的防控体会做一总结。1致病因素高热病是因为某些变化导致猪的免疫力下降,病原会乘虚而入引起的猪群发病。变化的因子大部分是热、冷、温差、高湿、空气质量、密度、转群、混群、卫生状况、换料、霉菌毒素等,这些因子又叫应激因子。  相似文献   

14.
规模化养猪发展到今天,人们的观念已发生了变化:从原来的"科学饲养,科学管理,以防为主,防重于治",到今天的"向环境要效益",人们已认识到了环境条件是影响猪生长的一个主要因素。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气流、有害气体等,给猪群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有利于猪群的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15.
副猪嗜血杆菌是一种内源性继发感染的疾病,可以从健康猪的鼻腔、气管、扁桃体中分离到,已成为猪的上呼吸道具有潜在致病性的常在菌。从2006年发生高热病以来,副猪嗜血杆菌的继发对猪群的危害日益突出,因加重发病猪群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而导致仔猪严重的死淘率及降低生长育肥猪的生长性能,成为造成猪场严重经济损失的重要继发病原之一。其流行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霉菌毒素、副猪嗜血杆菌强株出现、胎龄结构年轻化、不当管理、环境恶化及免疫抑制性疾病等,尤其这两年导致严重免疫抑制的高致病性蓝耳病(PRRS)、圆环病毒相关疾病(PCVAD)等的流行,造成猪群健康程度严重下降而使副猪嗜血杆菌继发流行,并呈慢性和急性发作,危害日渐严重,成为目前养猪生产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相似文献   

16.
猪“高热病”的防控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猪"高热病"也叫高热综合征。每年进入炎热的夏季,天气高温、高湿,猪群的热应激逐渐加重,继而发生"高热病"。"高热病"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疾病,主要发生在育成猪和部分母猪,病猪临床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废绝,  相似文献   

17.
自八十年代末期以来,我省工厂化养猪发展较为迅速,为了使大家对工厂化养猪有一个较为明确的了解,更好地结合本省实际,促使工厂化养猪健康发展,现就“工厂化养猪”作一简要的介绍。 “工厂化养猪”就是采用工业生产方式的养猪方法。它是养猪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采用最新科学技术、设备和管理,为猪只创造高效生产的优良环境,使猪群的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18.
上期回顾     
《猪业科学》2011,28(6)
健康猪群的建立与维护 目前,很多猪场的猪群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猪群健康状况制约了养猪生产水平的提高,对食品安全也构成威胁,如何建立高度陡康的猪群并使高健康猪群的健康状况维持下去,是摆在养猪业面前的一个难题。猪场地理位置、场所设备设施、健康的核心群猪种、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以及科学合理的猪群管理措施都是与高度健康猪群建立与保持的息息相关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杜立 《湖南饲料》2012,(3):45-49
自从1987年在养猪业发达国家首次发生猪蓝耳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以来,我国1996年发生"流产风暴",2006年又出现了高致病性蓝耳病毒株,引发了"猪高热病",南北大地"一片猪蓝",致使蓝耳病在猪群中持续流行,长期带毒。可以说,我国90%以上的猪群都或多或少的带有隐性感染或带毒现象。2010年,韩国、俄罗斯等国家先后发生欧洲型PRRSV流行,香港特区的猪场也分离到欧洲型PRRSV毒株,我国猪群也面临  相似文献   

20.
牲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是提高牲猪产品率,降低饲料消耗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先决条件,也是实现养猪生产商品化、集约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措施之一.良种繁育体系主要包括良种繁育和杂交优势利用.对于我县的养猪生产而言,良种繁育体系主要包括“三群一站”,即优良母猪核心群、繁殖群、生产群和人工授精站.我县“三群一站”在牲猪“四化”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