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紫茎泽兰为试材,采用重铬酸钾法、DNS法和重铬酸钾硫代硫酸钠法测定复合菌剂强化紫茎泽兰堆肥后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研究了复合菌剂对紫茎泽兰堆肥的影响。结果表明:堆肥前期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显著下降。在第3天时,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分解率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7.0%、27.7%、11.3%。结果表明复合菌剂能促进紫茎泽兰的降解。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公路建设过程中外来植物的入侵格局及其与路域生态系统的关系,研究了滇中地区路旁云南松林内紫茎泽兰的入侵扩散格局及其对云南松林功能属性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紫茎泽兰主要分布于距公路5~20 m的范围内,不同公路距离对紫茎泽兰丛数、丛面积、株高、盖度均具有显著影响;(2)随着紫茎泽兰入侵程度的增加,云南松综合性状值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林下植物多样性和功能丰富度(FRic)下降趋势显著;紫茎泽兰入侵对云南松林下土壤有机碳及全氮的影响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在紫茎泽兰盖度为40%左右,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最高;(3)路径分析结果表明林下群落功能属性对土壤有机碳的综合作用系数最高,达-0.527;紫茎泽兰入侵盖度及林冠植物云南松性状值对土壤全氮的总体作用系数较高,分别为-0.698和0.759;紫茎泽兰对土壤全磷的总体作用系数最高,达0.681。以上结果表明道路建设导致的紫茎泽兰的扩散程度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共同影响土壤生态系统过程及功能,因此,在滇中地区道路建设过程中,有效防控紫茎泽兰入侵及提升云南松林下群落组成与结构对路域生态系统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利用紫茎泽兰栽培田头菇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紫茎泽兰作为原料栽培田头菇 ,同时利用稻草和棉籽壳为原料栽培田头菇作对照。研究结果表明 ,代料熟料栽培田头菇的培养基配方中 ,以紫茎泽兰为主要原料的配方A效果最好 ,生物学效率比对照的稻草培养基平均增产 80 %以上。利用紫茎泽兰鲜草和干草作培养基的单产量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科技文摘     
《中国园艺文摘》2012,(5):195-200
丝瓜络化学成分分析采用系统预试法,对丝瓜络的水和乙醇浸提物进行化学成分定性检验,石油醚浸提物进行GC-MS分析,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对丝瓜络中13种微量元素进行定量分析。初步推断丝瓜络中含有蛋白质、氨基酸、多肽、多糖、甙类(皂甙,强心甙)、有机酸、蒽醌类、酚类、鞣质、黄酮、香豆素、萜内酯及生物碱;可能含有甾体、三萜类化合物;不含挥发油、油脂。  相似文献   

5.
新疆野生巴尔喀什蘑菇的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疆博斯腾湖周边采集的野生蘑菇为试材,采用形态学和rDNA ITS序列方法对其进行物种鉴定,并采用系统化学预试法对其子实体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初步测定,明确该野生蘑菇的分类地位,及其子实体所含化学成分。结果表明:采集的野生蘑菇样本为巴尔喀什蘑菇,其子实体营养成分丰富,含有氨基酸、多肽、蛋白质、多糖、苷类、有机酸、酚类、鞣质类、甾体类、三萜类、黄酮类、内酯类、挥发油类等化学成分,是一种极具开发价值的食用菌。  相似文献   

6.
以麻风树叶片为供体,以紫茎泽兰为受体,采用盆栽试验法,研究了麻风树叶片通过淋溶、挥发和腐解等途径释放的化感物质对紫茎泽兰幼苗细胞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麻风树叶片通过各种途径释放出的化感物质对紫茎泽兰幼苗具有较强化感效应。与对照相比,紫茎泽兰体内的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在不同浓度下,MDA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SOD活性和POD活性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表明其体内具有较强的抗化感作用,是其成功入侵的原因之一。在3条途径中,化感效应强弱依次是叶水溶性化感物质、叶腐解液和叶挥发性物质。利用麻风树的化感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紫茎泽兰的生长。  相似文献   

7.
以生产常规配方为对照,以30%,50%的紫茎泽兰替代常规配方中的棉子壳、玉米芯等主要原料栽培食用菌,结果表明,黄背木耳的产量较常规配方显著提高,可以作为利用紫茎泽兰栽培食用菌的候选品种;但其菌丝生长速度显著降低,可能导致黄背木耳生产的周期延长,降低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对入侵植物的有效防治与转化利用,以云南地区常见的紫茎泽兰和牛膝菊2种入侵植物为试材,研究了2种植物的根、茎、叶、花各部位的组织浸泡后获得的水提液对犬齿复活线虫的毒杀活性。结果表明:紫茎泽兰和牛膝菊不同采集部位水提液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毒杀线虫活性,且与水提液浓度和处理时间呈正相关;紫茎泽兰不同组织部位线虫毒杀活性强弱顺序依次为花叶茎根,牛膝菊为茎叶花根。  相似文献   

9.
紫茎泽兰栽培食用菌品种(株系)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紫茎泽兰作为栽培食用菌的原料,对5种食用菌的15个菌株(系)进行栽培试验,同时利用棉子壳作对照进行对比研究,从菌丝生长旺盛、生物转化率和产菇量高、商品性好等三个方面筛选得到平菇15号、金针菇Fv48、柳松茸、香菇261、鸡腿菇Cc-033等5个菌株(系)为利用紫茎泽兰栽培的专用(首选)菌株(系)。  相似文献   

10.
冬樱花不同基质苗期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冬樱花为试材,采用N、P、K三因素三水平L9(34)正交设计法,对比研究了不同基质苗期施肥处理对冬樱花苗高和地径月增量的效应,以探讨冬樱花不同基质的最佳肥料组合及施肥量。结果表明:红壤基质各施肥处理组合苗高和地径月增量均比紫茎泽兰基质各处理间的月增量大;2种不同基质10个施肥处理苗高和地径增量之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00.01);紫茎泽兰基质施肥效应较红壤基质好,其中红壤基质不同施肥处理组合中以N1P1K1、N1P4K4组合较优,紫茎泽兰基质不同施肥处理组合中以N2P4K1、N2P2K4组合较优;施肥效应最大的组合为N2P4K1,其次为N2P2K4组合、N1P1K1组合、N1P4K4组合。  相似文献   

11.
侧耳属3种食用菌解剖学性状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PDA培养基和棉籽壳为培养料,培养了姬菇、榆黄蘑和鲍鱼菇,并对其解剖结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姬菇、榆黄蘑和鲍鱼菇菌丝均具有锁状联合,子实体菌柄都侧生,每个担子顶部产生4个担孢子,孢子内含油滴,孢子印皆为白色。姬菇和鲍鱼菇菌盖颜色为灰黑色,榆黄蘑为黄色,姬菇和榆黄蘑菌丝生长快,姬菇菌丝浓密,榆黄蘑和鲍鱼菇菌丝稀疏,鲍鱼菇菌丝能产生黑色分生孢子。姬菇和榆黄蘑子实体小而多,出菇早、产量高,鲍鱼菇子实体较大内部组织紧密,担子、担孢子梗粗壮,孢子饱满油滴大。  相似文献   

12.
以美国大速生菜为试材,以腐熟与未腐熟玉米秸秆替代草炭作为莴苣无土栽培基质中的主要材料,研究其对莴苣产量、叶面积、干物质量、光合速率、根系活力、维生素C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T3处理(腐熟玉米秸秆∶蛭石=3∶1)基质配方最有利莴苣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
检测了真姬菇菌丝对卡那霉素、头胞霉素、氨卞霉素、潮霉素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卡那霉素、头孢霉素、氨苄青霉素对真姬菇菌丝生长基本没有影响,与对照比较3种抗生素不同浓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效应均没有显著性差异。真姬菇菌丝对潮霉素非常敏感,10mg/L的潮霉素能够完全抑制真姬菇的菌丝生长,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建立真姬菇的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直立迷迭香不同木质化程度插条扦插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林  朱莉  孙奂明  赵菲 《北方园艺》2010,(5):114-115
以直立迷迭香不同木质化程度插条为试材,进行扦插对比试验,旨在筛选出最适合北京地区直立迷迭香生产的插条类型。结果表明:在嫩梢、半木质化和完全木质化3种插条类型中,完全木质化插条生根早、根量大、分枝多,扦插效果最好,适合在生产中推广。  相似文献   

15.
鸡腿蘑菌丝体的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用8种不同培养基配方,培养鸡腿蘑菌丝体,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鸡腿蘑菌丝体酯酶(EST)同工酶谱差异明显,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谱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6.
采用火焰原子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保定市市售的3种类型共16种蔬菜中的Ca、Cu、Zn、Fe、Mn 5种矿质元素,为指导人们日常饮食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蔬菜中矿质元素含量不同,叶菜类蔬菜中的(Ca、Cu、Zn、Fe、Mn含量高于果菜类蔬菜、根茎类蔬菜;而不同品种的蔬菜其矿质元素的含量也存在很大差异,油菜中的Ca和Mn含量最高,分别为7.6 g/100g和8.98 mg/100g;Zn含量最高的为香麦16.72 mg/100g,其次为菠菜12.63 mg/100g,洋白菜的Zn含量最低仅为0.73 mg/100g;菠菜中Fe含量最高138.43 mg/100g,其次为香麦111.11 mg/100g.综合分析结果,香麦、菠菜、油菜的Ca、Cu、Zn、Fe、Mn含量要高于其它种类的蔬菜.  相似文献   

17.
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 ,来研究白蚁蚁巢的热水浸提物对鸡菌丝生长的影响 ,探索鸡菌丝的营养特征。研究发现蚁巢热水浸提物对黄褐纹鸡菌丝的生长具有至关重要的、必不可少的作用 ,而蚁巢热水浸提物的量的多少对菌丝生长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种子层积处理前进行的不同预处理方法和层积天数的试验,对影响美国东部黑核桃种子层积催芽因素进行了探讨。催芽前进行冷水浸种5d(天),沙藏层积催芽150d(天),发芽率最高,发芽最快,播种后60d(天)调查,出苗率达75%。  相似文献   

19.
采用香菇菌株Cr-02为实验材料。简易开放式生料栽培为栽培方法,观察到了香菇子实体形态发育的全过程。初步将之分为纽结期、褐变期、成型期和成熟期四个时期,确定了子实体形态分化的关键时期是褐变期。  相似文献   

20.
香菇原生质体单核体杂交方法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试验通过三种方法收集菌丝体 ,经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后得到其单核体 ,将不同菌株的单核体杂交配对后得到了不同于亲本的杂交后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