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红壤稻田连续10年定位试验结果,当产施用量相同条件下,单位面积产量三熟制高于上五熟制,好于二熟制。在多熟制中,冬季实行麦-油轮作或小麦和对土壤养分的提高和物理性质的改善一般优于麦-肥轮作,但养分的产投效果则以麦-肥轮作最高,小麦和较低,三增中有和量的增产效果不如公文化肥的显著,且产投效果相应下降,而土壤有机质和其他养分的提高和物理的改善则随有机肥料施用量的增加而加快。 相似文献
2.
3.
4.
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农业种植要求的不断提高,加强对农业栽培的施肥以及土壤培肥技术的探讨,对提高我国农业发展水平、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提高种植户的经济收益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已经在施肥以及土壤培肥技术的探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然需要对土壤施肥和培肥技术进行相应的研究,不断更...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农业优势产业发展和耕地质量提升,根据江苏省常熟市不同区域的土壤类别、肥力指标、农作物品种,提出了沿江蔬菜区和西南部稻麦区土壤培肥集成技术。经多年生产应用,常熟市土壤肥力稳步提高,化肥减量增效显著。与2011年相比,2017年稻麦区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16.19%、26.29%、-26.91%、45.36%,蔬菜区分别增加17.14%、11.11%、22.12%、23.26%;稻麦区土壤pH下降0.91,蔬菜区下降1.13;常熟市1~2级地力耕地面积占比增加60.60%;2014—2017年化肥(折纯)减量2 263.6 t,经济效益增加2.29亿元以上。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无公害蔬菜的土壤培肥技术及无公害蔬菜施肥种类和施肥原则,为生产优质、无公害蔬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10.
萧山市农田土壤施肥结构的演变及改土培肥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1982 ̄1995年期间典型年份肥料结构的调查及1993 ̄1995年土壤养分的复查,阐明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田土壤施肥结构的变化及土壤肥力现状。其肥料结构特点是:施肥总量升降不稳,有机肥用量逐年减少,化肥用量逐年增加,氮、磷、钾比例失调;土壤肥力现状是:有机质平均含量有所上升,氮素含量普遍上升,磷素有升有降,钾素普遍下降。针对上述情况,提出改土培肥措施。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棉花生产实践证明,重视棉田培肥地力,改进施肥技术对提高棉花产量,促进棉花壮苗早发,增加经济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团第三期水土综合开发的一万多亩棉田,基本上都属于低肥力棉田,土壤有机质低,供肥能力差,一般缺氮少磷,还缺少一些微量元素,如锌、锰、铜、铁、硼等,很难培育壮苗,棉株成铃率低,铃小而轻,极易早衰. 相似文献
16.
在水稻的生产过程中,利用沼肥进行旱育秧,不但可以有效的提升水稻的产量,而且可以有效地降低投资,从而实现节源增效的目的。通过对沼肥不同培肥量以及培肥时间进行实验,可以得到单一的不同沼肥培肥量及单一的培肥时间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差异较小,如果二者结合起来,20 kg/m3沼液培肥提前20 d培肥的情况获得的水稻产量及质量最佳。 相似文献
17.
18.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国家较为重视农业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对新时期农业发展提出的要求。为了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观,我国农业发展不断向有机农业发展方向转变。而在有机农业生产过程中,为了确保生产质量,需要合理采用土壤培肥技术。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有机农业中土壤培肥技术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不同轮作制度下优化施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以如皋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水稻田间长期定位试验(2015年至今)为研究平台,采用双因素试验研究水稻—小麦、水稻—油菜和水稻—冬水(闲)田3种轮作体系(以下简称3种体系)和5种施肥管理方式(不施肥、不施氮肥、不施磷肥、优化施肥及高投入施肥)对水稻分蘖、成穗率和产量构成的影响。本文作者选取2021年水稻季数据分析可知,3种体系优化施肥均可减少无效分蘖,改善水稻群体质量,优化水稻产量结构。其中,优化施肥处理3种体系的分蘖数分别较不施氮肥处理提高51.2%、80.7%、61.4%;3种轮作体系优化施肥处理产量均较高,分别为9 887.50 kg/hm2、9 832.00 kg/hm2、9 783.50 kg/hm2,比高投入施肥处理分别提高5.6%、5.4%、4.7%,是水稻生产中较适宜的轮作制度和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