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平山县20092011年粮食作物、油料作物和棉花的产量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92011年粮食作物、油料作物和棉花的产量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92011年平山县主要农作物产量总体呈增长趋势。其中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呈稳中增长的变化趋势;棉花产量在2010年有较大幅度的降低,并在2011年又更大幅度的升高。同时提出了平山县主要农作物产量增加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2017年秋季连阴雨天气导致安庆市大观区山口乡水稻倒伏、穗发芽、稻谷霉变等,本文对于灾害造成的损失进行了分析评估,认为2017年不利天气是造成安庆市大观区山口乡单季稻减产的重要原因,同时,从产量、品质、收割速度、后茬等方面分析了秋季连阴雨天气对于水稻产量的影响,以期促进当地单季稻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3.
地膜厚度对作物产量与土壤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农用地膜(以下简称地膜)已成为我国干旱、冷凉地区土壤增温、保墒和作物增产的重要措施。为摸清我国地膜厚度应用现状,研究地膜厚度对作物产量和土壤环境的影响,2011年,在全国范围内针对棉花、玉米、马铃薯、花生等主要覆膜作物分别布置172、99、30、58个调查点,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我国地膜厚度应用现状进行系统调查。根据调查结果,2011—2013年,在新疆、甘肃、内蒙古、山东4省分别针对以上4种作物,设置不同地膜厚度处理,系统分析了地膜厚度对土壤温度和含水量、作物产量、经济效益以及地膜残留强度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主要覆膜作物现用地膜厚度较薄,96.7%的地膜厚度集中在0.004~0.008 mm之间。增加地膜厚度能够提高土壤温度和含水量,但对不同作物的产量影响不同;随着地膜厚度增加(0.004~0.012 mm),棉花和玉米产量不断增加,而马铃薯和花生产量先增加后减少;地膜厚度对作物经济效益有一定影响,但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地膜厚度显著影响地膜残留强度(P0.05),除了马铃薯外,其余作物地膜残留强度和地膜厚度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综上所述,增加地膜厚度对于我国主要覆膜作物有一定的增产作用,但增产幅度有限,而在残膜回收的基础上增加地膜厚度能够显著降低地膜残留强度。为应对我国农田地膜残留问题,建议我国地膜厚度标准提高至0.010~0.012 mm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4.
根据印度咖啡出口协会信息,由于2011-2012年种植区暴雨,2011-2012年咖啡产量将减少,印度的咖啡产量将减少为29.5万t。咖啡是大小年作物,因此小年产量较低。印度每年咖啡产量约为32.2万t。2010-2011年印度咖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预测秸秆产量和秸秆应用的目的和意义。然后根据2011—2016年汤原县的主要作物(水稻、玉米、大豆)的产量,采用草谷比法,预测出2011—2016年汤原县这6a的个主要农作物的秸秆产量。根据秸秆能源的应用现状和应用方式,总结出影响秸秆有效应用的相关因素,并给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近几年来安庆市水稻生产的成效,分析了安庆市发展水稻生产的潜力,并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安庆市水稻面积和产量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切实加强领导,提高耕地产出率;鼓励规模种植,确保粮食种植面积;千方百计提高水稻种植水平;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等。  相似文献   

7.
长期定位施肥对暗棕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29年肥料效应长期定位监测试验结果,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作物产量及土壤肥力、养分水平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作物产量差异较大,有机肥和氮、磷化肥的配合施用对提高作物产量、增加土壤养分作用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8.
对安庆市棉花生长发育过程所需要的气象条件及存在的气象灾害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防御对策及棉花种植建议,以期提升安庆市棉花种植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9.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2011年3月25日发表了<农作物前景与粮食形势>报告预测,2011年全球小麦产量将出现增长,但由于国际价格上升,经济落后的缺粮国家进口谷物的费用将会上涨.该组织表示,由于粗粮和水稻等作物尚未开始播种,现在预计谷物的总产量还为时过早.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农业生产资料投入和作物受灾面积对作物产量的影响以及作物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对华北地区种植结构演变的影响。本研究利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和线性回归等方法分析1981—2015年河北、河南和山东3个华北地区粮食主产省的作物生产、农业生产投入和作物受灾面积等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1981—2015年,华北地区玉米和花生种植面积均显著增加,大豆和棉花种植面积均显著减少,冬小麦和油菜种植面积保持相对稳定;冬小麦、玉米和花生总产量显著增加,大豆和棉花总产量显著下降;1981—2015年所有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均显著增加,其中冬小麦、玉米和花生单位面积产量增加速率较快,大豆和棉花单位面积产量增速较慢;2)1981—2015年,华北地区氮肥、磷肥和钾肥等肥料投入和有效灌溉面积均显著增加,增长速率分别为14.3万t/年、7.2万t/年、7.3万t/年和12.2万hm~2/年;3)旱灾是影响华北地区作物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1981—2015年各省旱灾受灾面积显著减少;4)农业生产资料投入增加是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提升的主要推动力,自然因素中旱灾是造成作物产量波动的主要因素,作物之间的比较优势是华北地区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11.
安庆市适宜机插杂交中籼稻品种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技服务》2016,(15):20-21
通过对机械化栽插条件下杂交中籼稻品种的生育期、茎蘖动态和产量结构的试验研究,筛选适宜安庆市机械化种植的水稻品种。结果表明:在安庆市机械化种植杂交中籼稻,适宜的品种应具有分蘖早生快发、生育期适中、抗逆性强、产量高的特性,如Y两优900、新两优6号、Y两优1998、荆两优1198等品种在机插条件下综合优势表现明显。  相似文献   

12.
贺伟光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363-15364
利用周口市夏玉米、大豆、棉花定点观测地段数据,结合大田调查情况,分析2011年9月5~20日周口市连阴雨对该市作物生长的影响情况,并提出生产建议。结果表明,此次连阴雨伴随低温寡照不利天气条件,此时周口市秋作物正处于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秋季连阴雨不利于作物光合作用和灌浆进行,造成玉米出现早衰、百粒重下降、产量下降、收获期推迟,大豆产量稍受影响、发育期推迟,棉花品质较差、产量较低、发育期受影响较小。针对此次过程的影响结合周口市当地的实际,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对以后的秋季连阴雨天气的防范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王浩然 《河南农业》2012,(13):33-34
邓州市有16万hm2耕地,夏播作物以玉米、大豆、花生、芝麻等为主.近年来,由于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原因,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播种面积已由2000年的2万hm2左右扩大到2010年8.67万hm2左右,2011年则达到10.67万hm2.随着播种面积和产量的不断提高,玉米的各项田间管理措施也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不同林龄林分对间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安庆江滩不同林龄杨树人工林的日总辐射、气温、湿度、地湿等小气候因子和间作物产量进行调查,研究林龄和这些因子之间的变化规律。应用灰色关联分析得出,4个小气候因子中,日总辐射是影响间作物油菜产量的关键因子,林龄和产量之间的分析结果显示,林龄对间作物产量影响极为显著,随林龄增加,间作物产量以每年129kg/hm^2大幅度下降,间作年限最多6年。建议6年生以上林分采取适当间伐或间种耐荫经济作物等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5.
《福建农业》2008,(8):34-34
科技部“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分别对三大平原三大作物超高产田的光、热、水、气等生态气象因子,叶面积指数、光合效率、干物质积累动态等作物群体生态因子以及作物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进行跟踪调查分析:对作物超高产理论模式的内在参数进行了科学的估计.明确了三大作物高产的产量性能变化特点,确定了作物超高产的不同挖潜途径,在三大平原初步建立了作物超高产产量性能数字化监测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6.
作物产量差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8,他引:12  
杨晓光  刘志娟 《中国农业科学》2014,47(14):2731-2741
随着人口的增加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粮食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增加粮食产量、确保粮食安全仍是未来永恒不变的课题。近年来随着育秧、覆膜等技术的应用,灌溉、施肥技术措施的提高以及作物品种的更替和技术的进步等使得农作物产量呈现增加的趋势。即便如此,作物实际产量与其潜在产量间仍然存在较大差距,而这种现象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国的农业生产中。文章在阐述产量差内涵的基础上,对目前国内外产量差的研究方法及主要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产量差的研究做了展望,以期为进一步开展产量差研究提供科学参考。产量差概念发展至今,虽然众多学者都对其做了不同的定义及阐述,但总体而言,作物的最大产量水平为潜在产量,实际产量与潜在产量之间的产量差为该作物的总产量差。造成作物产量差的原因主要包括不可能应用到田间的技术和环境因子、生物因素(品种、病虫害等)和经济因素(投入产出比)、政策、文化水平及传统观念等。为了进一步解析作物产量差,前人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划分了不同等级的产量差。目前国内外产量差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试验调查统计分析法和作物模拟模型法。前者概念简单,可操作性强,但是要求足够的试验数据,试验费用大,周期长;后者可以设置更多的情景和处理,但难以精确定量实际生产中的所有管理措施。因此,在实际进行产量差研究中,可综合利用统计方法、作物模拟模型及遥感方法,充分发挥各种方法的优势。世界各地主要作物产量差的研究结果显示,发达国家因栽培管理水平相对较高,作物产量提升空间较小。虽然各地学者对当地不同作物产量差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为提升该地区产量、缩小作物产量差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参考。然而,由于产量估算方法不同,使得研究结果之间差异较大,可比性差。同时因数据和方法的限制,大多集中在解析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气候、土壤、品种、栽培管理措施等因素对产量的限制程度,而往往忽略了在产量形成过程中农民意愿、政策和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总之,未来的产量差研究重点应包括准确计算各区域主要作物产量潜力上限,明确针对不同产量差计算方法,综合考虑气候、土壤、品种和栽培技术以及社会经济因素,解析产量差限制程度。  相似文献   

17.
商品有机肥替代化肥对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目的】通过连续3年定位监测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商品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施用后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变化,探究商品有机肥替代化肥对作物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以期为该区域商品有机肥的科学施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开始于2011年,于山东禹城设置3个不同施肥处理:不施肥对照(T1);单施化肥(T2);等养分条件下,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T3)(氮、磷和钾替代比例分别为11.3%、13.7%和58.8%)。于2011-2014年连续3年进行田间取样,分析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制度下,不同施肥处理对作物产量、产量构成以及土壤有机碳、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的影响。【结果】(1)商品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施用后,冬小麦和夏玉米3年平均产量分别为7 700和9 175 kg·hm-2,与当地栽培条件下高产水平相当,但与单施化肥处理相比差异不显著。(2)与单施化肥相比,商品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对产量构成因素(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未表现出显著影响。(3)商品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施用3年后,与单施化肥相比,土壤有机碳增加了19.5%、土壤全氮提高了12.3%,显著高于单施化肥处理。【结论】商品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能保证华北平原小麦-玉米轮作体系的作物稳产、高产,并且能够培肥地力,有利于土壤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8.
据分析,2012年印度咖啡产量为32.1万t,2011年印度咖啡产量为30.1万t。但2012年咖啡出口量将减少10%。由于欧债危机和巴西、印尼、越南已消减该作物的出口量迫使咖啡价格压力提高。根据印度咖啡出口协会主席Rajesh Raja称,欧洲是印度最大  相似文献   

19.
2010~2011年在黑龙江省前锋农场,通过田间对比试验表明,大垄平台耕作法对渍涝农田大豆产量性状有积极影响,产量增加30%。生物有机肥对作物产量影响较小,但可节约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大垄平台耕作法结合施用碳化稻壳,可使玉米穗大、粒多、粒重,产量增加6%以上。  相似文献   

20.
陆良县被列为2011年全国500个乡(镇)粮食作物整建制高产创建试点乡(镇)之一,2011~2013年在三岔河镇推进高产创建。2011年实施稻豆、稻薯2种高产创建模式,经现场实测,各作物实收产量达到并超过了预定产量指标,整建制推进的开局取得了圆满成功。1完成情况1.1实施地点及规模在三岔河镇24个村委会实施,主要选择稻/豆、稻/薯2种模式在大、小春2季连续开展高产创建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