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用盆景艺术向世界宣传2010中国上海世博会,是海派树石盆景《浦江源头》的创作初衷。早在2006中国陈村世界盆景赏石博览会上,《浦江源头》就赢得了中外盆景界权威人士的高度赞赏。美籍国际盆景雅石协会(BCI)和世界盆栽友好联盟(WBFF)领导人琳达布兰特颇为欣赏地与《浦江源头》合影留念。《浦江源头》能在大展上引起震撼,不仅让人领略了海派盆景的魅力,而且向世界展现了2010中国上海世博会举办地的母亲河——黄浦江源头的神韵美境。  相似文献   

2.
树石盆景制作必须结合树型构思设计,充分发挥树石造型的绝对优势,确定设计方案,再进行制作和养护。要求石依树姿而造景,树依石景而相生,从而使树石巧妙结合,景上添花,意境生情。这是树石盆景构思与制作的基本要求。现将《共缀春光》的制作经历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9月27日,以"传承发展,弘扬川派盆景文化"为主题、集展览、销售、交流、培训为一体的国内首个川派盆景园在成都市百花潭公园亮相。刚建成的盆景园面积达4600平方米,由作品展示区和盆景资料馆两部分组成。作品展示区分别展出了由川派盆景大师和青年一代盆景工作者创作的山水盆景、树石盆景、树桩盆景以及微型组合盆景等优秀作品200余件。川派盆景资  相似文献   

4.
我的恩师贺淦荪先生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提倡动势盆景,走树石、丛林组合多变之路,并留下了精辟的论述:“树石盆景能充分表现自然美、高度创造艺术美和意境美。一传自然之神,二传作者之神,两神于一体。融作品思想性、艺术性于一炉,既弘扬民族文化,又展现时代精神。”过去的盆景分类,忽视了树石结构的盆景类别简单地称为石上式、附石式,不是归类于树桩盆景,就是纳入山水盆景或水旱盆景。  相似文献   

5.
树石盆景《戈壁生机》,原名《老骥伏枥》,创作于1996年。用一株圆柏,几块千层石,在大理石水盆中构图。1997年,浙江省盆景研究会在杭州举行第二届盆景评比展览,我送展了该作品。因为它既不像树桩盆景,又不像水山盆景,结果落选了。省评落选回来,该作品一直放在自己的盆景园里。两年过去了,该作品植物长势良好,依石而生的柏树蓬勃劲发。盆中的好几块千层石,我经常去摆弄它。特别是右边的两块小尾石很像小马,几个山石,竟成为一群“马邦”,很有灵性。依石而生的柏树,几乎也有了  相似文献   

6.
叶德鉴系福建建瓯人,学名德金,号阳圃,今年75岁高龄。他性格热情奔放,关注环保事业,提倡自育桩材,创作重心放在丛林、山石于一体的组合盆景,其作品已收入香港《文农盆景》国际网站。自1983年退休后,20年来辛勤创作,多次向本刊提出合理化建议,在问卷调查中,叶老被称为“艺德高尚的老园丁”,由于他热爱盆景艺术,至今身体健康,为盆景的民族风格再上一层楼笔耕不缀  相似文献   

7.
陈顺远先生是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理事,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分会委员,是江西省著名的盆景艺术家和学术带头人。他从事盆景艺术创作的近30年,素以德艺双馨赢得同行们的尊爱。凡是看过他的实作或赏读过他刊登在各种花卉、盆景刊物上的盆景照片的,都油然感到其作品是那样清新自然、飘逸洒脱,富有浓郁的诗情画意。特别是他喜爱树石盆景创作,即使是存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有关盆景、盆栽、盆植的定义人们的理解很不一致。古人对盆栽、盆景的区分不很严格,凡栽植于盆里的,一概称之为盆景。如古籍《五石瓠》中记载:"今人以盆盎间树石为玩,长者屈而短之,大者削而约之,或肤寸而结果实,或咫尺而蓄虫鱼,概称盆景;元人谓之些子景。"现代周瘦鹃先生于1957年在《盆景趣味》专著中,设有专门章节,论述"盆栽、盆景、盆植",明确提出盆景可以说是比盆栽更进一步的艺术品。彭春生先生等于1994年编著出版的《盆景学》中认为:"所谓盆景,是在我国盆栽、石玩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树、石为基本材料,在盆内表现自然景观的艺术品。"这是国内首次系统提出的盆景定义。笔者在多年的盆景教学实践中,尚觉应作适当补充,以使更为完整。笔者认为:所谓盆景,是在中国古代盆栽、石玩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树、石为基本材料,通过艺术造型,在盆内表现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人类活动的艺术品。其中主要增加了两个部分:  相似文献   

9.
刘传刚先生是我国杰出的中青年盆景艺术家,从事盆景艺术创作与研究20年:80年代初,师承我国著名盆景艺术大师贺淦荪教授,在盆景美学、盆景艺术理论和造型技艺诸方面打下扎实基础。先后制作了山水盆景、树木盆景、树石盆景以及博兰盆景、风动式盆景等多项系列作品,其中有20余件作品在全国盆景展览及世界园艺博览会上获奖:  相似文献   

10.
盆景与书法     
将书法艺术原理溶入盆景艺术领域,不失为一种新的探索。潘氏有意将书法艺术原理引入盆景造型。他作的圆柏盆景《垂云》、黑松盆景《草书》,正是用行草的意趣营造了盆景艺象。那毫无拘谨、活泼而洒脱、富有情感的动态造型带着浓浓的东方情调,让人咀嚼回味。这不仅佐证了书法艺术亦对盆景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也表露了潘氏从盆景角度对书法艺术的见解。他曾给友人回信写道:“以木为笔盆为砚,任尔挥洒咫尺天。”那是主张用书画的意趣强化盆景创作。他在总结松柏类盆景造型时说:“它的变化法则乃是层出不穷,‘反反得正’,就像游鱼调头、蝙蝠在飞翔中倏忽转向,它的意趣与行  相似文献   

11.
庄文其先生对盆景(植物类)艺术有独到的理论见解,正在引起盆景界关心未来的人们密切关注,为了让读者更多更全面地了解他的理论观点,现征得本人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同意,将他《守望——文其盆景》(原《树石情缘》的修订版)书里的"碎句短章"摘录,本刊将分几期予以发表。  相似文献   

12.
<正>为了推动我国盆景产业发展,促进各盆景流派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首届"中国杯"盆景大赛暨第八届中国(如皋)花木盆景艺术节于10月28日~11月2日在江苏如皋举办。本次大赛由中国花卉协会主办,中国花卉协会盆景分会(筹)、如皋市人民政府承办,江苏省农业委员会、江苏省林业局协办,吸引了来自16个盆景主产省(区、市)的331件作品参赛,包括树木盆景、山水和树石盆景、微型组合盆景、观花果类盆景等多种形式,涵盖了国内各大盆景流派,代表了我国盆景艺术的较高水平。比赛期间召开了中国花卉协会盆景分会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会议审议通  相似文献   

13.
由审美实践创造了盆景艺术从盆景的发展过程来看,我们祖先在长期劳动生产中,逐步认识了花早树木的自然之美,并把它作为审美对象,以满足自己精神生活的要求。这已有悠久的历史了。自魏晋以来,文坛上的山水诗、山水画以至山水园林,都有着高度的发展。在园林艺术发展中,派生出直接以自然树石为创作素材的些子景,纳山野景观于居室之内,即现在的盆景。又进一步以树木为主构成了树桩盆景,成为带普遍性的群众审美对象。而岭南盆景,在南方气候环境中,形成别开生面的地方风格,于晚近自成流派。仅这些事实,历史地说明树桩盆景与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古典美学始终紧密联系,形成了自己的审美习惯以及“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特色。所以鉴赏盆景艺术,必须  相似文献   

14.
14年前,在国家文化部、农业部的支持下,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在北京成功地举办了首届中国国际盆景会议暨盆景制作示范表演,仲济南同志在这次表演中,为国内外来宾创作了《故乡情》山水盆景,赢得了阵阵赞美声,也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此后,他笔耕不  相似文献   

15.
寻梦中国盆景,相约美好安康。在今年第八届中国盆景展会上,来自全国80多个城市的盆景艺术家、爱好者组成了近百人盆景创作大赛团队。我有幸参加,并以作品山石盆景《金州人家》荣获金奖。现将创作过程叙述如下,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没有疑问,《树石情缘》是一本专业的盆景图书。可是翻读后,却很快做出判断,盆景二字无法完全涵盖这本书的内蕴。作者庄文其先生一上来就借用肖伯纳的话,把自己对艺术的认知坦然相告:“艺术是我们给自己做的一面镜子。我们用艺术作品造自己的灵魂。”  相似文献   

17.
在盆景创作中,往往需要根据既得材料的自身条件来决定创作什么样的盆景,称做“因材立意”。山水盆景《巴山夜雨》便是“因材立意”,即兴创作的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18.
去年第6期《中国花卉盆景》发表了我的《盆景艺吧其乐融融》一文。文章说的是我们当地几位盆友在一起聚会交流盆景创作体会的趣事。无独有偶,今年3月,这里的一群朋友又来了一次颇有文化氛围的聚会,这次的地点在我家的"拾遗轩"。  相似文献   

19.
<正>建筑作为构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要素之一,不仅具有可供欣赏的审美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以和园林中的自然景物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借鉴这一思路,我创作了《敞豁当清川》这件园林盆景。作品长1.6米,宽0.8米,在传统盆景中属于水旱盆景。主要人文景物有亭、桥、水榭、爬廊、石板路等。这些建筑有序地连成一片,组成一个建筑群,主要集中于盆的左侧。我认为,盆  相似文献   

20.
近日,郑州市人民公园举办了以“科技创新,美好生活”为主题的盆景展。展出树桩盆景、山水盆景、树石盆景等不同类型的盆景260盆、微型盆景15组。树种以河南常见的石榴、柽柳、黄荆、金雀、小叶女贞、迎春花、金银花等为主,其风格或飘逸,或苍劲,或清秀,其中的柽柳盆景既能模仿垂柳的婀娜多姿,又能模仿松柏的挺拔刚健,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