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水剂法提取核桃楸种仁油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剂法提取核桃楸种仁油,是利用种仁中非油成分对油和水“亲和力”的差异,以及油水比重的不同而将油脂和蛋白质等分离开来。主要技术指标是:核桃楸种仁与水按照1∶4体积比进行120目粒级粉碎,浆料pH值调试范围为4.0左右,经过55℃水浴温度2.5小时加热,再经过每分钟5000转离心机的20分钟离心作用,即可完成核桃楸种仁油水剂法提取的基本过程,这种方法预计可实现出油率70%左右。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核桃楸萌芽林的改建,改变了核桃楸林分的低产低效,提高了核桃楸的自身价值和内在潜能,满足市场对木材和种仁的需求,活跃了市场经济,提高了经济效益,为辽东山区提供了林业致富的又一模式,为辽宁的林业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核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 Maxim.)为胡桃科核桃属植物,耐寒性强,喜光,其木材坚硬,易加工,花纹美观,为军工、家具、建筑等优良用材,种仁营养丰富,可制糖果糕点,种仁含油率40%~63%,可榨油食用,叶、果皮及树皮  相似文献   

4.
核桃楸总黄酮及胡桃醌含量测定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研究采取常规提取法、索氏提取法和超声波提取法浸提核桃楸样品(核桃楸的树叶、树皮和外果皮)。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核桃楸样品总黄酮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核桃楸样品胡桃醌含量。研究结果表明,总黄酮含量和胡桃醌含量分别为超声波提取法>常规提取法>索氏提取法。3种提取法浸提核桃楸样品,总黄酮含量均有树叶>树皮>外果皮的趋势;胡桃醌含量均有外果皮>树叶>树皮的趋势。超声波法提取核桃楸样品总黄酮含量分别为:树叶5.00%,树皮4.17%,外果皮3.05%;胡桃醌含量分别为:树叶0.002 09%,树皮0.001 31%,外果皮0.002 29%。  相似文献   

5.
核桃楸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核桃楸别名山核桃、楸子,属胡桃科。其材质坚硬致密、纹理通直美观;种仁富含油脂、营养丰富。是我国北方地区珍贵的用材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6.
核桃楸也叫胡桃揪、山核桃,既是木本油料树种,又是重要的用材树种。核桃楸人工林从成活到成林、成材都较迅速,造林七、八年后生长则更快,有的胸径连年生长量可达O.95厘米以上,树高连年生长量1米以上。核桃楸树干通直,材质坚硬,纹理美观,富有弹性,是飞机、造船、军工及制做高档家俱的贵重用材。核桃楸种仁营养丰富,其含油率可达70%左右,是大豆的3.4倍、花生的1.6倍、油菜的1.9——3.4倍;每百克种仁中含有60——70克脂肪,17——27克蛋白质,5.4克的碳水化合物,43毫克钙,338毫克磷,3.9毫克铁,维生素、胡萝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贵州野核桃种仁营养价值,以贵州野核桃典型分布区10个不同居群的野核桃坚果为材料,测定其种仁营养成分中的蛋白质、可溶性糖、脂肪、9种脂肪酸、维生素E、总黄酮、6种矿物质元素以及19种氨基酸等39项指标;同时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居群贵州野核桃种仁营养成分差异。结果显示:(1)10个居群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KKS-1居群,可溶性糖含量最高的是FDS-1居群,维生素E含量最高的是KKS-1居群,总黄酮含量最高的是FDS-1居群,宽阔水野核桃居群中的粗脂肪含量明显高于佛顶山、雷公山居群。(2)10个居群的锰(Mn)元素含量无显著性差异,为0.09~0.15 ug/g;钾(K)、铁(Fe)、锌(Zn)、镁(Mg)、钙(Ca)含量均呈现显著性差异。(3)10个居群共测出9种脂肪酸和19种氨基酸,含量表现各异。(4)主成分分析中,KKS-3、KKS-1、KKS-2居群居群得分较高,均属于贵州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结果表明:贵州野核桃种仁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可溶性糖、脂肪、脂肪酸、维生素E、总黄酮、矿物质元素;不同居群贵州野核桃种仁营养成分含量表现各异;贵州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核桃...  相似文献   

8.
核桃楸果材兼用林园建设,是技术与政策性较强并且具产业化开发意义的一项工程。建设目标、任务,以及科学技术研究等,必须建立在核桃楸资源明晰的基础之上。分别整理、提取了全市核桃楸果材兼用林面积。并重点分析研究新宾县核桃楸径级分布、龄级分布、每公顷株数等,提出了中、幼林核桃楸林2530个样本没有经过抚育,是核桃楸果材兼用林培育需要重点调整的林分。6~16cm核桃楸林,株数差距太大,培育抚育采伐不能一次性到位。18cm以上的核桃楸林,可以一次性到位。有97个样本株数不足,当是改造对象。  相似文献   

9.
以东北红豆杉乙醇提取紫杉醇后的废弃物为原料,利用亚临界水技术提取活性物质红豆杉多糖.系统考察了提取条件对红豆杉多糖提取得率的影响,确定了利用亚临界水提取东北红豆杉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料液比1∶15(g∶ mL),提取温度150℃,提取时间1h,提取1次,醇沉质量分数90%.在上述工艺条件下,亚临界水提取红豆杉多糖的提取得率为3.03%.此外,将亚临界水萃取法与热水回流提取和超声波辅助提取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亚临界水提法提取的多糖收率最高(3.03%),分别是热水回流提取和超声提取的2.31倍和7.97倍.利用红外光谱对得到的多糖进行了初步的结构分析,结果表明红豆杉多糖为β-吡喃型的酸性多糖.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核桃楸资源状况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燕山、太行山核桃楸资源调查数据和林分因子、分布状况的实地调查,将河北省分布的核桃楸划分为3个主要类型-沟谷核桃楸林、坡脚核桃楸林和阴坡杂木林散生核桃楸;分析了其主要受威胁因素,主要包括采伐、采果、放牧和冻害,并提出了保护和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多糖提取率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实验设计对仙鹤草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采用脱蛋白与DE-52纤维素离子交换柱层析法对仙鹤草多糖进一步分离纯化.同时对多搪的性质进行分析鉴定。实验结果表明,仙鹤草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提温度为80℃,浸提时间12h,料液比1:15.在此条件下仙鹤草多糖提取率为2.15%,浸提温度是影响得率的主要因素。纯化后的仙鹤草多糖组分HAPI、HAPII多糖含量分别为70.08%、78.80%。  相似文献   

12.
分别采用热水浸提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两种工艺提取板栗多糖,经乙醇沉淀、Sevage法除蛋白、有机溶剂脱脂后用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其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不同工艺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1 g板粟粉,热水浸提法提取板栗多糖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1.5 h,液料比20∶1(mL∶g),板栗多...  相似文献   

13.
超声波辅助提取脱脂红松仁中水溶性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小强  张莹 《林业研究》2007,18(2):133-135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对脱脂红松仁中水溶性粗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分别考察了提取温度、液料比、提取时间及醇沉浓度4个因素对红松仁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得出优化的工艺条件:提取温度为70℃,液料比为20:1,提取时间为40 min,醇沉浓度为80%,此条件下多糖的提取率为3.65%,平均含量为45.38%.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效率和含量均优于传统热水浸提法,且具有提取温度低、时间短及效率高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超声波、微波及热水提取菊花总糖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常规热水法、超声波、微波、超声波预处理-热水提取和超声波-微波联用5种方法提取菊花总糖的工艺。结合苯酚-硫酸显色法,以菊花总糖提取量为考察指标,采用SAS软件对5种方法的提取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超声波-热水法、超声波-微波法与常规热水法相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提取率大于常规法;超声波法、微波法与常规热水法相比,提取率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超声波-热水处理法提取率最高。在菊花质量为5 g,料液比(g/mL)为1∶25,超声波功率500 W,温度60℃的实验条件下,先用超声波预处理30 m in,再在85℃的热水中回流提取30 m in,菊花总糖得率最高达到9.86%,比热水法的提取率高1.94%。这种提取方式提取效率高,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蛹虫草固体发酵新型培养基茵质中多糖的含量及结构,并探明回流提取方法对此类培养基中多糖提取的条件。采用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提取条件,采用苯酚一硫酸法测定茵质中的多糖含量,并用阴离子交换柱进一步分离粗多糖。结果:回流提取的最佳条件为80℃下,料液比1:20回流提取2h,提取次数为3次。在此条件下多糖含量为6.93%。其DPPH清除率可达50%以上,粗多糖经阴离子柱分离得到3种不同的糖蛋白。结论:该实验方法操作简易,条件易控制,结果精准,适合此种培养基中蛹虫草多糖的测定及分离纯化。  相似文献   

16.
微波、超声波萃取技术提取松茸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松茸多糖因具有抗肿瘤、增强免疫力、降血脂、抗病毒等生物活性作用,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黑龙江林副特产研究所对松茸多糖的提取进行了研究。1)采用微波萃取技术,对微波萃取功率、微波萃取时间、料液比3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和分析,确定微波萃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微波功率660W,萃取时间45min,料液比1:25;2)采用超声波技术对松茸中水溶性粗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并用硫酸-蒽酮法测定了松茸多糖的含量,结果表明,在超声功率180W、超声时间13min,提取温度100℃的条件下进行提取,料液比1:20,多糖提取率最高;3)比较超声和微波萃取松茸多糖的提取率,可知微波萃取方法更加优于超声方法,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为优化水提醇沉法提取油茶 (Camellia oleifera) 饼粕多糖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 择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为自变量,油茶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利用 Box-Behnken 中心组合试 验和响应面分析法,研究各自变量交互作用及其对油茶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茶多糖提取最 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 1:25(g/mL)、提取时间 78 min、提取温度 60 ℃,在此条件下油茶多糖提取率为 (11.29 ± 0.20)%,与预测值偏差 0.18 个百分点,因此优化后回归方程对预测水提醇沉法制备油茶多糖的 提取率分析具有可靠性,三因素中料液比具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以昆明实心竹叶水溶性多糖和可溶性固形物提取量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的提取工艺为,温度80℃,固液比1:30,时间为4h,次数为2次,多糖提取量为71mg/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mg/g。以竹叶提取液为原料,采用感官评定和正交试验对竹叶茶饮料的配方工艺进行研究,确定竹叶茶饮料最佳配方为:竹叶澄清汁90mL/100mL,蜂蜜6mL/100mL,柠檬酸0.35g/100mL。  相似文献   

19.
松针多糖的提取工艺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从松针中提取多糖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在提取过程中,比较了水、醇两种溶剂对3种松针提取的多糖得率的影响.并通过单因素法分析了5个主要因素: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pH值及提取次数对湿地松松针水提多糖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水提湿地松松针多糖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试验表明,湿地松松针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4(g∶mL),提取温度100℃,浸提时间3h,pH值6.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湿地松松针多糖得率为4.024%±0.017%.  相似文献   

20.
偃松松塔多糖的单糖组成分析及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偃松松塔经乙醇提取后,渣经热水提取、喷雾干燥、醇沉制备偃松松塔多糖(PPCP),并用苯酚硫酸法检测多糖的含量,气相色谱法测定PPCP的单糖组成。研究结果表明:PPCP是一种杂多糖,主要由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具有典型的多糖红外光谱特征,4种单糖物质的量比为2.33∶1.00∶2.20∶1.94。通过测定PPCP清除DPPH·、·ABTS^+的能力以及还原能力评价PPCP抗氧化活性,然后通过体外实验评估其对RAW 264.7巨噬细胞免疫调节活性,结果表明:偃松松塔多糖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Fe^3+还原能力,偃松松塔多糖以浓度依赖性方式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在多糖质量浓度为2.0 g/L时,DPPH·的清除率(79.72%)达到最大,·ABTS^+清除率(39.63%)达到最大,其Fe^3+还原能力也达到最大值(0.78);松塔多糖能够刺激RAW 264.7巨噬细胞产生大量的NO,并没有对细胞增殖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