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云南农业》2007,(12):21-21
1.食盐贮存法。将湿粮薄摊在仓内干燥、通风处,将海盐加水溶化均匀喷洒在湿粮上,贮存期间经常翻搅散湿。浓度为0.75%的盐水喷粮可防发芽,0.1%的盐水喷粮可防生霉。湿粮水分越大所用盐水的浓度应越高。经盐水处理的湿粮,能安全贮存10天。  相似文献   

2.
1.食盐贮存法。将湿粮薄摊在仓内干燥、通风处,将海盐加水溶化均匀喷洒在湿粮上,贮存期间经常翻搅散湿。浓度为0.75%的盐水喷粮可防发芽,0.1%的盐水喷粮可防生霉。湿粮水分越大  相似文献   

3.
食盐喷粮法将湿粮薄摊在地坪上,用一定浓度的盐水均匀喷洒,之后翻动散湿。据实践,浓度为0.75%的食盐水喷粮可防发芽,浓度为0.1%的食盐水可防生霉。粮食水分越高,食盐浓度也需提高。此法一般可保持10天左右湿粮不致发热、生芽和霉变。漂白粉拌(喷)粮法将1公斤漂白粉拌湿粮1000公斤,或将漂白粉加水5倍稀释后喷湿粮,并加盖塑料薄膜密闭2~3天,然后揭开翻动散湿,10天内可保湿麦不发热、不生芽、不霉变。  相似文献   

4.
陈展 《当代农业》2014,(3):31-31
温室黄瓜在水、肥、温度等条件适宜时,如果采取以下五项技术措施,可使其产量大大提高。一、喷施叶面肥在苗期喷0.3%的尿素溶液,能促苗早发,也可喷0.5%的硫酸亚铁液,促苗健壮:在7叶时喷0.2%硼酸液,可防落花落果:大量结瓜时,喷0.3%磷酸二氢钾和0.3%尿素混合液.可保瓜增产。  相似文献   

5.
商品马铃薯储存条件和抑制发芽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储存云南大春收获的商品马铃薯,通过提高相对湿度达到80%以上,自然通风,将温度控制在10~14℃,马铃薯块茎平均每周水分损失0.90%,并且块茎较新鲜,按农村常规储存方法,平均每周水分损失2.64%,块茎皱缩明显。采用CIPC抑芽剂戴科25号处理商品马铃薯,能够有效地抑制发芽,保鲜165d,重量损失仅3.28%,加工原料马铃薯保持良好品质。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评价饲粮精氨酸水平时断奶初期仔猪小肠微脉管发育的影响。选择24头初始体重为(5.0±0.3)kg的杂交仔猪,单独饲养,并随机分配到3个饲粮组中,每个饲粮组8头。试验饲粮L-精氨酸含量分别为0、0.7%和1.2%。仔猪自由采食,试验期10d。在试验第3、6和10d采集血样。在第10d,每组随机选择6头并屠宰采集组织样。与对照猪相比,饲粮添加L-精氨酸O.7%显著增加试验第6、10d亚硝酸盐和硝酸盐(一氧化氮的稳定氧化产物)的空肠浓度,肠绒毛高度,血浆脯氨酸和精氨酸浓度(P〈0.05)。与对照组和添加L-精氨酸1.2%组相比,饲粮添加L-精氨酸0.7%显著增加十二指肠黏膜下层、回肠黏膜及黏膜下层中CD34免疫活性表达,十二指肠黏膜下层、空肠黏膜及黏膜下层和回肠黏膜中脉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L-精氨酸1.2%显著增加空肠内皮素-1浓度(P〈0.05)。在试验第6、10d,与对照组相比,添加L-精氨酸1.2%使十二指肠黏膜中VEGF免疫表达和血浆赖氨酸浓度显著降低(P〈0.05)。总之,结果显示L-精氨酸在更低水平时对微脉管发育有有益作用,但是在更多摄入时有不利作用。饲粮添加L-精氨酸0.7%是改善断奶初期仔猪小肠微脉管发育的一个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先前报道从盐渍的鲱鱼卵产品(干鲱鱼卵)中提取的脂质含大量胆固醇,磷脂酰胆碱和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如二十碳五烯酸(EPA,20:5n-3)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22:6n-3);该脂质可降低鼠血浆脂质和葡萄糖浓度。本试验旨在评价含大量蛋白的干鲱鱼卵对鼠脂质和葡萄糖代谢的影响。雄性Crij-CD-1(ICR)鼠分别采食3种含冻千鲱鱼卵的试验饲粮。12周。试验饲粮如下:无干鲱鱼卵(对照饲粮)、1%干鲱鱼卵(含1%干鲱鱼卵饲粮)和4%干鲱鱼卵(含4%干鲱鱼卵饲粮)。与对照饲粮组相比,1%和4%干鲱鱼卵饲粮组,血浆总胆固醇、磷脂和葡萄糖浓度趋向于降低。对照饲粮组和4%干鲱鱼卵饲粮组,血浆葡萄糖浓度有显著差异(P〈0.05)。4%干鲱鱼卵饲粮组血浆脂联素浓度显著高于对照饲粮组(P〈0.05),但是血浆胰岛素浓度在三组间没有显著差异。与对照饲粮组相比,4%干鲱鱼卵饲粮组肝脏总胆固醇和磷脂浓度趋于降低。与对照饲粮组相比,1%和4%干鲱鱼卵饲粮组血浆和肝脏n-3,n-6值极显著升高(分别为P〈O.005,P〈0.0005)。结果显示摄食干鲱鱼卵影响鼠脂质和葡萄糖代谢。  相似文献   

8.
<正>饲料的科学储存方法不仅可以减少数量损失,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饲料霉烂变质和营养成分损失,从而有效提高饲料的利用价值。1.控制水分,低温储存。在储存过程中遭受高温、高湿是导致饲料发生霉变的主要原因。因为高温、高湿不仅可以激发脂肪酶、淀粉酶、蛋  相似文献   

9.
Choia  SC  Ingalea  SL  Kima  JS  Parkb  YK  Kwona  IK  Chaea  BJ 《饲料博览》2013,(12):39-39
试验研究在饲粮中添加抗菌肽~P5(AMP—P5)对肉鸡生长性能、营养素存留、粪便和肠道菌群以及肠道形态的影响。将1日龄的雏鸡(Ross30)3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试验分为NC(阴性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Pc(阳性对照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阿维拉霉素15mg·kg-1)和AMP—P5(在基础饲粮中添加AMP—P540和60mg·kg-1)。试验共分为两个阶段:起始期(0~21日龄)和终止期(22~35日龄)。在整个时期(0~35日龄)Pc组和60mg·kg-1AMP—P5组的增重(BW)和干物质(DM)、氮(N;20~21日龄和34—35日龄)的储存显著高于NC组(P〈0.05)。此外,饲粮中AMP—P5的增加显著提高了BW(起始期、终止期和整个时期)、饲料转化率(起始期)和DM、N(20~21日龄和34~35日龄)的储存(P〈0.05)。与NC组相比,Pc组和60mg·kgAMP—P5组粪便中总厌氧菌数、大肠杆菌数及回肠和盲肠中的大肠杆菌数显著降低(P〈0.05)。Pc和60mg·kgAMP—P5组十二指肠和空肠的肠绒毛长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显著大于NC组(P〈0.05)。AMP—P5的增加显著降低了粪便中TBA(35日龄)、大肠杆菌(21、35日龄)和回肠、盲肠中大肠杆菌的数量(P〈0.05)。AMP—P5的增加显著增加了绒毛长度(十二指肠和空肠)和vH:CD(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P〈0.05),同时也显著降低了空肠的隐窝深度(P〈0.05)。研究结果表明,基础饲粮添加AMP—P560mg·kg-1可以提高肉鸡生长性能、营养素存留,改善肠道形态,并能减少肠道和粪便中的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10.
试验选用1日龄健康肉用雏鹅108只,随机分为6组,分别饲喂玉米型饲粮、小麦型饲粮以及在小麦饲粮中添加不同浓度木聚糖酶的饲粮。结果表明:(1)小麦饲粮中添加0.2%和0.3%木聚糖酶能降低胃及十二指肠指数(P〉O.05),添加量为0.2%时低于玉米组水平,添加0.3%木聚糖酶能降低空回肠及盲肠指数(P〉O.05);添加0.1%和0.2%木聚糖酶时能降低肝脏指数(P〉O.05),添加0.3%木聚糖酶时能降低胰腺指数(P〉O.05)。(2)在小麦饲粮中添加木聚糖酶能够改善肉鹅蛋白酶活性,添加量为0.2%时比小麦对照组高出34.38%(P〈O.01),效果最佳;木聚糖酶的添加同样能够改善肉鹅淀粉酶的活性,添加量为0.1%时比小麦对照组高出20.57%(P〈O.05),为最适添加量。  相似文献   

11.
一、饲料关 1、增喂脂肪。母猪分娩前8~14天,在饲喂全价饲料时,补喂脂肪可增加猪体内能量储存,提高仔猪出生体重,降低死亡率。但一定要注意添加量,添加量掌握在日粮饲料的9.5%为宜。  相似文献   

12.
葡萄什么时候喷施叶面肥、喷什么肥、喷多大浓度,都是有科学道理的。如幼果和浆果成熟期喷磷肥,能提高抗病能力,含糖量也显著增加;浆果生长前喷钾肥,增产7%~10%,含糖量增加1.5%~2.5%;浆果开始变软期喷施稀土微肥,增产10%以卜,含糖量提高0.6%左右,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试验选用来源于同一鸡场、体重相当的健康尼可红蛋鸡450只,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共分5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处理1为小麦型日粮,处理2、3、4、5为在小麦型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05%、0.10%、0.15%、0.20%的小麦专用复合酶制剂(838B)。以确定此复合酶制剂在蛋鸡小麦型日粮中的作用效果和适宜添加量。结果表明:在蛋鸡小麦型日粮中添加酶制剂能显著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与饲粮1相比,加酶各组的产蛋率分别提高了2.74%、3.59%、1.32%、1.05%,并且均差异显著(p<0.05);破蛋率降低了,但差异不显著(p>0.05);料蛋比降低了,且与饲粮1相比差异显著(p<0.05);饲粮2、饲粮3、饲粮4的产蛋成本分别降低了0.07元/kg,0.10元/kg,0.03元/kg,而饲粮5上升了0.01元/kg;能量利用率分别提高了4.65%、5.945、0.88%、0.55%。但均差异不显著(p>0.05);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了3.10%、7.19%、1.03%、0.44%,其中饲粮3与饲粮1相比差异显著(p<0.05)。综合各项指标,在此实验条件下,以添加0.1%小麦专用复合酶制剂的饲粮3的饲喂效果和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14.
提高生产性能。小苏打能中和胃酸溶解黏液,降低消化液的浓度,具有健胃、抑酸和增进食欲的作用。在日粮中添加0.4%的碳酸氢钠.可使种蛋受精率提高4%-5%;在2周龄的肉鸡日粮中添加0.7%的碳酸氢钠.可增重5%-6%;在蛋鸡日粮中添加0.5%-0.8%的碳酸氢钠,可显著提高产蛋率。并能提高蛋壳厚度6%左右.降低鸡蛋的破损率。  相似文献   

15.
选取5种营养剂配置多种浓度在香菇菌棒长第三、四潮菇时进行喷液试验。结果表明,5种营养剂中除三十烷醇外,另4种均有明显效果,其增产百分率依次为1%KH2PO4(60.2)〉0.5%尿素(48.7)〉1%KH2PO4+0.1%尿素混合液(42.9)0.5kg松针+0.5kg水煮液(39.8);3种营养剂的不同使用浓度分别以0.5%KH2PO4、1kg松针+5kg水煮液及0.5%尿素为最佳。而使用浓度为1%尿素及2%KH2PO4对长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能量浓度对高峰期褐壳蛋鸡赖氨酸需要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25周龄产蛋高峰期北京红鸡576只,研究了日粮不同代谢能水平赖氨酸需要量的影响。2个基础日粮代谢能水平分别为:11.09和11.51MJ.kg^-1,6个处理的可消化赖氨酸水平分别为:0.57%,0.64%,0.71%(ME=11.09MJ.kg^-1);0.59%,0.66%,0.73%(ME=11.51MJ.kg^-1)。试验为期17周,结果表明,产蛋高峰期北京红鸡日粮适宜代谢能浓度为11.09MJ.kg^-1,可消化赖氨酸与代谢能适宜比值为0.57-0.58g.MJ^-1,或表示为适宜供给量834-856mg.只^-1.d^1可消化赖氨酸。  相似文献   

17.
蘑菇在盐渍过程中和贮藏期间,常会发生以下变质情况: 1.醭膜。又称菌花,这是一层悬浮在盐水蘑菇表面的灰白色或乳黄色的膜状物,较厚,有皱纹和光滑两种,均为抗盐、耐酸性强的伪酵母菌、酒花酵母菌所致。控制办法加满盐水,并使盐水浓度保持在22波美度以上,pH降至2.5以下。可以在盐水中加入0.1%的苯甲酸或苯甲酸钠等防腐剂。  相似文献   

18.
1.喂调料剂法。调料剂能增加饲料的适口性,起到诱食作用,促进生长。常用的方法有:在日粮中添加味精0.1%,或在日粮中添加红干辣椒粉0.6%~1%;在日粮中添加大蒜粉0.2%-0.3%。  相似文献   

19.
饲喂秸秆颗粒日粮对绵羊瘤胃和整体消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4只2岁左右、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小尾寒羊公羊,采用2×2交叉试验设计,喂给精粗比为28∶72的碎粉(对照)或颗粒玉米秸秆日粮,在饲喂后0,1.5,3.0,5.0,7.0,10.0 h 采取瘤胃液样品分析,并进行整体消化代谢试验,以研究饲喂秸秆颗粒日粮对绵羊采食和消化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喂颗粒日粮时,绵羊的干物质采食量增加34.9%(P <0.01);瘤胃液氨态氮和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平均浓度分别降低11.6%(P >0.05)和8.7%(P >0.05);瘤胃液原虫数量减少10.0%(P <0.05);瘤胃液细菌总数增加9.9%(P <0.01);真菌拷贝数增加2.9%(P >0.05);瘤胃液体积增加22.7%(P <0.01),后送率提高18.4%(P <0.01).饲喂颗粒日粮时绵羊有机物、粗蛋白和纤维素的表观消化率分别降低11.5%(P <0.01),5.1%(P <0.05),9.9%(P <0.05),但有机物、粗蛋白和纤维素的消化量却分别增加21.1%(P <0.01),29.2%(P <0.01),17.8%(P <0.05).饲喂颗粒日粮时绵羊的氮、钙和磷的保留量分别增加21.5%(P <0.01),14.7%(P <0.05),18.5%(P <0.01).由本试验得出结论,饲喂秸秆颗粒日粮可极大地提高绵羊的自由采食量,增加绵羊的营养物质消化量,提高氮保留,但会造成日粮消化率显著降低;饲喂颗粒日粮时瘤胃液原虫数量减少,细菌总数增加,氨态氮和 TVFA 浓度有降低趋势,但由于瘤胃液体积和后送率的增加,瘤胃原虫和真菌总量均可能增加.本试验表明,饲喂秸秆颗粒日粮是改善绵羊营养代谢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獭兔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动物分组设计将108只40日龄断奶獭兔(体重差异不显著)随机分成3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6只。3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添加0.3%中草药添加剂的基础日粮和添加0.4%中草药添加剂的基础日粮,分别记作A、B、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