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尤颖哲 《福建水产》2016,(6):481-485
在人工育苗的过程中,对亲贝进行促熟培育获得高质量受精卵是开展规模化育苗的关键。波纹巴非蛤(Paphia undulata)亲贝存在性成熟同步率低、产卵不集中的问题,研究对波纹巴非蛤亲贝分别进行室内水泥池和室外土池人工暂养促熟培育,经5、10、15、20 d的暂养促熟培育后,采用阴干、流水刺激的方法诱导产卵,比较不同的暂养促熟方法和促熟培育时间对亲贝的性腺发育及催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室外土池人工促熟法,波纹巴非蛤亲贝性腺发育的成熟情况比室内水泥池促熟法好、死亡率低;且经室外土池人工促熟培育10 d,亲贝的性腺发育情况及催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人工促熟青蛤亲贝是青蛤早繁的关键,模拟自然环境室内蓄养青蛤亲贝,亲贝成活率达90%以上;采取控温、控光、强化投喂饵料等技术措施,成功促熟青蛤亲贝,获得优质受精卵7.27亿粒,较当年青蛤自然繁殖期提早产卵一个月。孵化D型幼虫6.73亿粒,培育出壳长0.5 mm稚贝2.83亿粒。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亲贝的强化促熟,突破青蛤自然繁殖期对人工育苗的制约,为北方地区青蛤早繁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缩短了苗种到商品贝的培育时间。  相似文献   

3.
文蛤(Meretrix meretrix)为蛤中上品,是我国出口创汇率较高的水产品之一。近几年来,文蛤的生产方式由护养发展成为人工移养增殖,需要的文蛤苗种量增大,全靠自然海区的苗种已不能满足文蛤生产发展的需要。我们从1990年起即进行了文蛤生产性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现将我们多年探索出的文蛤人工育苗技术介绍如下。1 亲贝蓄养促熟 文蛤人工育苗所用亲贝的性成熟程度直  相似文献   

4.
华贵栉孔扇贝人工育苗关键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华贵栉孔扇贝人工育苗技术进行了较深入细致的研究,就其人工育苗过程中的亲贝的选择、亲贝的育肥促熟、亲贝的催产、精子的控制、浮游幼虫培育、人工采苗、稚贝培育、换水和药物防病等一系列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对华贵栉孔扇贝人工育苗技术进行了较深入细致的研究,就其人工育苗过程中的亲贝的选择、亲贝的育肥促熟、亲贝的催产、精子的控制、浮游幼虫培育、人工采苗、稚贝培育、换水和药物防病等一系列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文蛤种贝人工促熟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冲  陈永亮 《水产科学》1998,17(6):9-11
本文通过几年来对文蛤种虫人工促熟的试验研究,采取升温和强化饵料投喂等手段,使文蛤种贝产卵比自然成熟产卵提早30天以上,蜉化率达75.8%,且可多次产卵,达到了人工促熟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海湾扇贝亲贝人工育肥促熟的若干技术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亲贝人工育肥促熟是当前海湾扇贝育苗生产的必由阶段。我国开展海湾扇贝人工育苗研究与生产虽然已有近十年的历史,但在一些地方,亲贝死亡率高、培育周期长、性腺生长发育不良、产卵不集中,对人工育苗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如何优质高效搞好亲贝培育工作,仍然是当前人工育苗的重要课题。几年来,我们在亲贝人工育肥促熟工作中,重点抓好温度、饵料和病害防治工作,顺利完成亲贝的培育,不仅适时为人工育苗提供数量充足的优质亲贝,而且在实践中形成  相似文献   

8.
泥蚶(Tegillarca granosa)人工育苗试验国内曾多次报道,本文是在利用现有设施的生产条件下,采用亲贝提早促熟、阴干、流水刺激产卵、合理选择附着基粒径和饵料生物种类与投喂方法、加大水体交换量等措施进行人工育苗试验的总结,并获得受精卵4亿粒,培育D型幼虫3.5亿个,眼点幼虫2.5亿个,出池650mm~950mm稚贝1.8亿粒。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条件 试验在浙江省乐清市南塘镇对虾育苗室中进行,试  相似文献   

9.
文蛤人工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蛤亲贝室内人工暂养促熟后,采用自然排放法、阴干升温刺激法和氨海水浸泡法诱导产卵,以等鞭金藻和扁藻为饵料培育幼虫,以细砂和棕帘为附着基立体采苗,采取室内水池流水培育、定期淘砂筛苗法,经156天在6m^2水池中育出壳长3.4 ̄5.8mm的文蛤苗种85.2万粒,单位面积出苗量达到14.2万粒/m^2。  相似文献   

10.
提前为人工育苗提供亲贝,和缓育苗后期温度高、饵料供应发生困难的矛盾,提前育出大规格的苗贝,以缩短养成期,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本文根据今年初试资料写成,着重介绍栉孔扇贝亲贝的育肥促熟方法和催产效果。作者通过小水体高密度培育的方法,在栉孔扇贝自然繁殖季节到来之前,将处于性腺分化期阶段的成贝饲养成成熟亲贝,并用人工育苗的方法培育出苗贝。培养过程中,亲贝几无死亡,繁殖期比自然海区最少提前五天,雌性亲体排卵量比自然育肥亲贝提高数十万乃至百万以上,催产反应也较快,幼体的发育正常。作者认为:继续开展试验,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亲贝的培育方法,扩大培育规模,可  相似文献   

11.
1998年进行了虾夷扇贝控温育苗高产试验。亲贝室内人工暂养促熟,16℃产卵孵化,16.5℃幼虫培育,投喂金藻3011,8701和扁藻,14天投放附着基,稚贝培育18天,中间保苗70天,出苗量达到42.19万粒/m^3。  相似文献   

12.
泥蚶(Tegillarca granosa)人工育苗试验国内曾多次报道,本文是在利用现有设施的生产条件下,采用亲贝提早促熟、阴干、流水刺激产卵、合理选择附着基粒径和饵料生物种类与投喂方法、加大水体交换量等措施进行人工育苗试验的总结,并获得受精卵4亿粒,培育D型幼虫3.5亿个,眼点幼虫2.5亿个,出池650mm~950mm稚贝1.8亿粒.  相似文献   

13.
根据多年的贝类室内人工育苗生产工作积累,总结归纳了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室内人工育苗的生产经验及技术要点。在室内人工升温育苗生产过程中,通过生物饵料培养、水质控制等管理措施强化培育亲蚶;通过促熟培育,使其在最佳繁殖温度24~26℃时自然排放大量优质精、卵,提高孵化率及成活率;23 h发育成D形幼虫后及时选幼;选择最佳时间投放附着基,提高附着变态率。  相似文献   

14.
1985~1986年采用海区大黄鱼临产亲鱼采卵,同时利用海区保活鱼及人工苗,通过网箱常温培育或室内越冬强化培育与促熟,培育成熟亲鱼。1987年首获大黄鱼人工催产与自然产卵成功,1989~1990年进行了批量催产。四年中共获受精卵591.32万粒,孵出仔鱼455.53万尾。以二次强化轮虫、乳化鱼油强化卤虫幼体、桡足类、鱼虾贝肉糜等为饵料系列。经室内、外人工培育,计育出幼鱼125.05万尾,获得大黄鱼人工繁殖与育苗的成功。  相似文献   

15.
文蛤,属软体动物门,双壳纲,异齿亚纲,帘蛤目,帘蛤科,文蛤属,是一种埋栖型的双壳经济贝类。该贝适应性强、养殖周期短、产量高、肉质鲜美,是具有规模化养殖潜力和市场前景的品种。文蛤的规模化人工育苗技术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然而在育苗及养殖过程中对环境因子的把握仍处在经验阶段。笔者对文蛤亲贝进行各种促熟和催产研究,以期找出最适促熟和催产方法,为文蛤人工育苗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青蛤工厂化育苗技术有较大进步,但亲贝主要依靠采捕自然成熟个体,或在室外土池培育,这两种方式都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幼体培育必然在高温季节进行,此时不但水质较差,且饵料培养非常困难,因此育苗难度较大,容易造成培育失败。为此,我站开展了青蛤亲贝室内人工催熟培育技术研究,并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7.
泥蚶(Taglarca granose L.)人工育苗试验国内曾多次报道,本文是在生产条件下利用现有的设施,采用亲贝提早促熟,阴干、流水刺激产卵,合理选择附着基粒径和饵料种类及投喂方法,加大水体交换量等措施,获受精卵4亿粒,培育D型幼虫3.5亿个,眼点幼虫2.5亿个,出池650mm~950mm稚贝1.8亿粒。  相似文献   

18.
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是一种大型、经济贝类,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渤海及黄海北部。近几年由于过度捕捞,野生资源遭到破坏,自1989年以来,山东、辽宁沿海有关科研和生产单位开始了魁蚶室内人工育苗。笔者自1993年开始从事魁蚶苗种生产,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总结如下:1亲贝选择及采捕挑选壳长7 ̄12cm的魁蚶做为亲贝,将壳面有蚀孔和受伤的魁蚶剔除,视个体大小,一般每立方水体准备亲贝2 ̄6个。升温培育在3月中、下旬亲贝入池,室内强化促熟40 ̄50d,待海湾扇贝出池后产卵。常温培育在5月中、下旬以后进亲贝,亲贝室内促熟20 ̄…  相似文献   

19.
正西施舌属软体动物门、双壳纲、帘蛤目、蛤蜊科、腔蛤蜊属,俗称海蚌,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名贵贝类。传统西施舌人工育苗中,由于亲贝暂养、促熟技术不成熟,育苗时多采用海捕亲贝直接解剖进行人工授精获得受精卵,严重制约了生产规模。为了突破亲贝暂养促熟等生产性人工育苗关键技术,项目组2014-2016年分别在福建连江、莆田、平潭三地进行西施舌人工育苗实验,共进行四批次人工催产,催产亲贝532粒,收  相似文献   

20.
文蛤规模化人工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于2002年6月至9月在启东吕滨水产苗种场进行了文蛤(Meretix meretrx Linnaeus)规模化人工育苗,在450m3育苗池(1.5m×30m)共培育出0.6mm体长的文蛤幼苗31.8亿粒,获得文蛤规模化人工育苗技术的突破,为今后文蛤人工养殖苗种供应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在进行文蛤规模化人工育苗的同时,对亲贝的强化培育、人工催产、幼虫生态习性等方面也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试验研究。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