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兰花同其他商品一样,人们对其的需要量越来越大。只靠传统的繁殖方法,己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兰花繁殖大量采用了组织培养,组织培养苗的种植在技术上,培养基质上要求更为严格。下面就笔者几年来对兰花组培苗的种植技术,总结如下:一、试管苗的处理在无菌条件下的试管苗很“娇气”,在移植前,最好先放在日照50-60%的阴棚下适应l-2周。试管苗出瓶前24-48小时把瓶盖全部打开或打开一半,使幼苗叶片增强一些抗性,但打开时间不要太久,以免引起培养基发霉。试管苗从试管移出后放入清水中,将粘附在根上的培养基轻轻洗掉,以免琼脂发…  相似文献   

2.
3.
国外甘蔗品种主要病害的分子和血清学检测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分子和血清学技术.对国外引进甘蔗品种进行了主要病害的检测,初步建立了规范化的国外甘蔗品种主要病害的检测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4.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是近年来在水稻上危害日益严重的两种病毒,由于两者同属于呼肠孤病毒科斐济病毒属,在症状、粒体形状、传播介体及寄主等方面非常相似,由此也给诊断及鉴定造成了困难。针对这一问题,通过设计简并引物,并优化体系,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灵敏、特异的方法,为这两种病毒的检测及鉴别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5.
我国马铃薯病毒的种类及脱毒种薯生产过程中病毒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近年来我国各马铃薯产区病毒发生情况进行分析,详细列出马铃薯主产区病毒病种类及各主要马铃薯病毒的分布情况。分析表明,我国很多马铃薯产区尚缺少全面、系统的马铃薯病毒调查。同时比较了我国各地区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过程中对病毒的检测规程,并分析了马铃薯A病毒(PVA)的检疫风险。  相似文献   

6.
甘蔗黄叶病毒的TBIA快速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从法国引进的甘蔗黄叶病毒(ScYLV)标准抗原抗体,研究建立了TBIA快速检测ScYLV的方法.通过对田间采集的样本进行检测,同时以DAS-ELISA检测法印证,检测结果一致,表明TBIA能简便、快速、准确、有效地检测出ScYLV,且检测效率高,适合于田间大批量样品快速检测.为甘蔗黄叶病的诊断和防治、脱毒种苗的生产、对外甘蔗品种/材料交换检疫检测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对种子、苗木和无性繁殖材料以及在发病早期对植株进行快速准确地检测尤为重要。目前国内外马铃薯病毒分子检测技术的研究,主要涉及以蛋白质和核酸为基础的检测方法。以蛋白质为基础的检测方法主要根据免疫学原理,包括酶联免疫吸附反应测定法、直接组织斑免疫测定法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以核酸为基础衍生的检测方法较多,主要有RT-PCR检测技术、免疫捕捉-RT-PCR检测技术、核酸杂交检测技术、指示分子NAS-BA技术、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基因芯片技术。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病毒和类病毒检测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卫平 《中国马铃薯》2000,14(4):208-209
马铃薯病毒和类病毒严重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防治的主要措施是应用无病毒种薯。确认种薯是否带毒,世界和国内主要采用ELISA法和双向往复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进行检测。为提高检测速度和准确性,我们在加拿大传统的检测技术基础上进行改进,建立了快速、灵敏、高特异性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中国马铃薯》2013,(4):239-242
目前常用马铃薯病毒检测的方法,主要包括寄主生物学检测法、抗血清检测法、电子显微镜检测法、酶联免疫检测法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法。重点讨论了分子生物学方法中的各种RT-PCR方法。同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并总结出将传统生物学检测技术、免疫学检测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相结合必将成为检测植物病毒最经济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应用RT-PCR技术检测马铃薯A病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考GenBank中马铃薯A病毒(potato virus A,PVA)的保守序列,利用Primer6.0引物设计软件设计并合成了一对特异性引物PVAF、PVAR,以此引物利用RT-PCR方法对PVA保守序列基因进行了特异性扩增。结果表明:引物PVAF、PVAR能从已知的感染PVA病毒的植株中扩增出834bp的cDNA特异性片段;该RT-PCR的检测灵敏度为1pg的病毒核酸,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PVA病毒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冻害对马铃薯块茎生活力的影响及其快速检测方法,试验设置了5℃、0℃、-5℃、-10℃四个温度梯度,在每个温度下设置1d、2d、4d、8d四个时间梯度,对坝薯9号和坝薯10号两个品种马铃薯块茎进行处理,用红墨水法和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法检测处理后块茎的生活力,并对处理后的块茎作发芽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块茎生活力用红墨水法和TTC法检测都是可行的,TTC法比红墨水法更灵敏。0℃下放置4d及-5℃下放置1d时,用红墨水法可以检测到马铃薯薯块红色开始明显加深,马铃薯块茎生活力明显下降;而在0℃下放置2d及-5℃下放置1d时,用TTC法检测到马铃薯薯块红色开始明显变浅,马铃薯块茎生活力明显下降。发芽试验结果表明,用红墨水法和TTC法检测估测的发芽率与实际发芽率之间无显著差异,并观察到冻害明显抑制马铃薯根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建兰花叶病毒的分离,鉴定及检测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石斛兰病株中获得一个病毒分离物,利用曼陀罗进行分离纯化和繁殖,并通过梯度离心获得提纯病毒,经生物学、血清学鉴定及电镜观察,鉴定该分离物属于建兰叶病毒。分别用纯化病毒及SDS-PAGE回收病毒外壳蛋白免疫家兔。获得2种特异性抗血清,并用SPA-ELISA方法对兰花样品进行了检测研究。  相似文献   

13.
以腋芽为外植体,建立莫氏兰的组织培养和再生体系。结果表明:腋芽采用0.1%升汞消毒2次的效果最好;6-BA 4.0 mg/L+NAA 0.4 mg/L的激素配比适合原球茎诱导;原球茎增殖培养基的最佳6-BA、NAA浓度分别是1.0、0.1 mg/L;不定芽诱导培养基的最适6-BA、NAA浓度分别是0.5、0.05 mg/L;在生根培养基VW(含NAA 0.5 mg/L,香蕉40 g/L,土豆30 g/L,糖20 g/L,卡拉胶8.0 g/L,活性炭1.5 g/L)上幼苗生根率达到100%;移栽成活率达95%。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病毒的RT-PCR检测技术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应用于马铃薯病毒检测中9种不同形式的RT-PCR检测技术进行评述,重点讨论常规RT-PCR、多重RT-PCR、Real-time RT-PCR等方法。分析了RT-PCR在同种病毒不同株系鉴定中的应用效果及建立系统进化树时应注意的问题。对RT-PCR技术在马铃薯病毒检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也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采用LZDN-16T蔬菜农残快检仪,对海南省常食用的10种类别,57个蔬菜品种进行快速检测。检测显示,可直接进行检测的蔬菜品种52个,经特殊处理后可检测的蔬菜品种4个、不可检测的蔬菜品种1个。  相似文献   

16.
以红锥茎段为外植体, 研究了不同激素对其再生体系建立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诱导培养基为 BMT+6-BA 0.3 mg/L+NAA 0.25 mg/L,诱导率达到了85%;最适增殖培养基为BMT+6-BA 0.3 mg/L+NAA 0.5 mg/L,芽增殖系数3.58,且生长健壮;单芽在1/2 BMT+IBA 1.5 mg/L+IAA 0.3 mg/L培养基上生根效果好,生根率82%;炼苗成功后移栽成活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7.
海巴戟天的离体快速繁殖(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多果无病虫害的母树中选取的幼嫩侧枝,经表面消毒后切取侧芽并接种到MS基本培养基,附加蔗糖浓度30g/L,BA2mg/L,NAA0.1mg/L初代培养基上,培养40d后,侧芽萌发率达80%以上。增殖培养基与初代培养基相同,以40~50d为一增殖周期,增殖系数达2~3倍。当新芽增殖到足够数量时,切取2~3cm的新芽接种到1/2MS大量元素,全量微量元素,蔗糖浓度为30g/L,IBA1mg/L,活性炭1g/L的生根培养基生根培养基上,生根率高达100%,植株在沙床的移栽成活率均达95%以上。30cm高的植株便可种植到大田。  相似文献   

18.
利用感染了建兰花叶病毒和齿兰环斑病毒的文心兰叶片,建立同步检测文心兰2种病毒的双重RT-PCR方法,该方法可一次性扩增出2种病毒的DNA条带,最低可检测到相当于1μg的带毒叶片。同时采用花梗组织培养脱毒并结合培养基添加病毒A的脱毒方法,对感染2种病毒的文心兰进行外植体脱毒试验,获得文心兰组培苗脱毒方法。用建立的双重RT-PCR检测脱毒效果,脱毒率为75.3%。  相似文献   

19.
以大根唇柱苣苔叶片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激素进行组培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适宜叶片不定芽诱导的培养基是MS+6-BA 1.00 mg/L+NAA 0.05 mg/L,继代增殖培养的适宜培养基为MS+6-BA 1.50~3.00 mg/L+NAA 0.10 mg/L,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0.20~0.30 mg/L,适宜的基质是泥炭∶珍珠岩=2∶1、泥炭∶细河沙=2∶1、泥炭∶园土=2∶1。  相似文献   

20.
海南龙血树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海南龙血树的顶芽和侧芽作为外植体,把其接种于MS+BA1mg/L+NAA0.1mgg/L+PVP100 mg/L+蔗糖30g/L培养基上培养40-50d可诱导其腋芽萌发,再把萌发后所形成的新芽切割下来接种于MS+BA 2mg/L+KT 0.5mg/L+蔗糖30g/L的培养基上培养25-30d可诱导形成丛生芽,丛生芽在继代培养过程中每25-30d可增殖3~5倍。把丛生芽分割成单株并接种于MS+BA3mg厂L+GA,1mg/L+蔗糖30g/L培养基上培养4周后使其壮苗后再接种于MS+NAA0.5~1.0mg/L+蔗糖30g/L培养基上培养4周可诱导小芽形成完整的根系,小植株移栽成活率可达98%。该体系的建立为海南龙血树的工厂化育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