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李天才  陈桂琛  樊青玲  周国英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8):4648-4649,4673
采集2年生和3年生人工种植山莨菪在不同生长期的植物全植株,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分析测试其钾、钠、钙、镁等矿物质元素含量。结果表明:2年生与3年生种植山莨菪的根、茎、叶等组织器官中各矿物质元素含量各异,3年生种植山莨菪各组织器官中矿物质元素含量略高于2年生同一生长期相应组织器官中矿物质元素的含量,即随种植山莨菪生物量的增加其对矿物质元素的需求量表现为略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采集2年生和3年生人工种植山莨菪在不同生长期的植物全植株,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分析测试其钾、钠、钙、镁等矿物质元素含量。结果表明:2年生与3年生种植山莨菪的根、茎、叶等组织器官中各矿物质元素含量各异,3年生种植山莨菪各组织器官中矿物质元素含量略高于2年生同一生长期相应组织器官中矿物质元素的含量,即随种植山莨菪生物量的增加其对矿物质元素的需求量表现为略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李天才  陈桂琛  周国英  孙菁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9):1648-1648,1669
采集种子采收前和采收后的抱茎獐牙菜全植株,分别分析测试其钾、钠、钙、镁等矿物质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青海西宁廿里铺种植抱茎獐牙菜矿物质元素主要分布于植株的茎杆部位,矿物质元素含量在成熟种子采收前后具有动态性变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分析不同芍药品种群品种的根茎结构发育特点,对芍药根茎进行解剖学研究,初步解析芍药根茎次生结构及生长轮特征,以期为通过根茎结构判断芍药株龄、优化无性繁殖和栽培管理技术,促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芍药不同品种群的6个品种不同发育时期的地下根茎为研究对象,观察并分析其发育更新特征,应用石蜡切片和徒手切片技术,对不同品种、同一品种不同生长年限的根茎次生结构特征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不同芍药品种的地下根茎组织架构基本一致,即由根茎、着生于根茎上的根茎芽和根3部分组成,根茎每年有序更新,年龄分级特征明显;四倍体品种‘Cream Delight’根茎发育特征与其余5个品种差异明显;6个芍药品种根茎次生结构由周皮、皮层、次生韧皮部、形成层、次生木质部和中央髓组成。二倍体‘种生粉’、二倍体‘粉玉奴’、三倍体‘Coral Sunset’和四倍体‘Cream Delight’4个品种根茎次生木质部大小导管有规律地依次排列,口径较大的导管和周围的小导管聚集形成群团状,导管群分布较稀疏,两导管群之间的间隔明显。与四倍体‘Cream Delight’相比,三倍体‘Coral Sunset’的导管群分布较紧凑。伊藤杂种两个三倍体品种‘Prairie Charm’和‘Going Bananas’根茎的次生木质部大小导管分布较均匀,形成较连续的环带,并不聚集形成团块状。芍药根茎截面在脱水后维管组织呈白色或淡黄色,间断环状分布,中央髓部组织下凹,位于不同环的维管组织从髓部向皮层呈放射状排列。不同生长年限的根茎中次生木质部口径较大的导管及其周围的小导管聚集呈团块状,导管群切向断续有规律地依次排列成与形成层平行的环,形成清晰的生长轮,且生长轮的数目与其实际生长年龄一致。结论芍药不同品种地下根茎组织架构特征基本一致,且存在明显的龄级特征。二倍体及三倍体各品种根茎发育特征相似,而与四倍体不同。中国芍药及杂种芍药品种群品种根茎次生结构相似而与伊藤杂种差异明显,杂种芍药品种群内三倍体及四倍体品种根茎次生结构差异较大,芍药根茎生长轮次生结构特征与品种倍性无关。芍药根茎中的生长轮即为其年轮,且其数目能够反映芍药的实际生长年限。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深入开发平车前的药用价值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以产于青海省的平车前种子及花萼为试材,分析比较平车前种子和花萼中的钾、钠、钙、镁、磷5种矿质元素的含量。[结果]青海平车前种子及花萼都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平车前花萼中的钾、钠、钙、镁4种矿质元素的含量均高于平车前种子,磷元素的含量低于平车前种子。平车前种子和花萼中的钙元素含量相差15倍,钠元素含量相差13倍,镁元素含量相差4倍,磷元素含量相差2倍。平车前种子和花萼中的钾元素含量分别为2 039、2 910 mg/kg。[结论]青海平车前花萼相对于种子含有大量的镁、钙、钾等元素,有进一步开发利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采用组织化学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对秦岭产药用植物白鲜(Dictamnus dasycarpus)营养器官白鲜皮(根皮)、木质部、茎和叶中萜类物质的组织定位及黄柏酮和梣酮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组织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在根中,萜类物质主要分布在多年生根的周皮、次生韧皮部、韧皮部的油细胞、维管形成层以及木质部的薄壁组织中;在茎中,萜类物质主要分布在茎的表皮、紧贴表皮的分泌囊、皮层、韧皮部和木质部的薄壁细胞、髓部以及紧贴茎表皮的分泌囊中;在叶中,萜类物质主要分布在叶的表皮、头状腺毛、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及维管束位置的薄壁组织中。HPLC测试结果表明:白鲜植物体除药用部位白鲜皮外,在木质部、茎和叶中均含有萜类物质黄柏酮和梣酮;试验测试样本白鲜皮中黄柏酮和梣酮的含量均符合药典标准(2015);在除营养生长期外几个生长阶段的木质部以及盛花期、成熟前期和成熟期I的茎和叶中,其黄柏酮含量亦均符合药典标准,其中盛花期白鲜茎和叶中黄柏酮的含量为药典最低含量标准的2~4倍多。秦岭终南山产白鲜皮品质优良,白鲜的根木质部、茎和叶用来提取黄柏酮,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建议实践中针对不同需求综合利用白鲜非药材部位。  相似文献   

7.
以3年生不同成熟时期唐古特大黄茎为实验材料,采用植物显微技术和植物化学方法研究其蒽醌类化合物的组织化学定位特征及贮藏和积累的规律.结果表明:蒽醌类化合物在唐古特大黄茎中的分布是多位点的,主要分布在表皮、近表皮的皮层细胞、维管束中木质部和韧皮部的薄壁细胞及髓射线细胞中.且随着茎的成熟,蒽醌类化合物在茎各部分中的分布相对减少.  相似文献   

8.
章英才  黄新玲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2):6824-6826
[目的]为了系统掌握六盘山鸡爪大黄茎蒽醌类化合物的分布特征。[方法]以3年生不同成熟时期的六盘山鸡爪大黄茎为实验材料,采用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其蒽醌类化合物的组织化学定位特征及贮藏和积累的规律。[结果]随着茎的不断成熟,在茎的表皮、近表皮的1~2层皮层细胞及较内部皮层中,不同程度地增加贮藏和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蒽醌类化合物,成为茎外部贮藏和积累蒽醌类化合物的主要结构部位。成熟茎大型维管束的维管束鞘、初生韧皮部、初生木质部等组织和髓射线细胞分布了比幼茎多的蒽醌类化合物。[结论]蒽醌类化合物在茎中的分布是多位点的,随着茎发育程度的不同,其表皮、皮层、维管束和髓射线中蒽醌类化合物的分布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海南省极小种群海南假韶子(Paranephelium hainanensis)解剖结构特征与水分运输机制,为该物种的生态适应性研究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应用石蜡切片方法,研究海南假韶子根、茎、叶、气生根结构的解剖结构特征。【结果】海南假韶子叶片为异面叶,叶片分布着较厚的角质层,栅栏组织细胞垂直叶表整齐排列,厚度为66.71μm;海绵组织排列疏松,5~7层细胞。茎部中维管束近两轮环形排列,木质部具有明显的导管,茎木质部不发达,但韧皮部和髓部较为发达。根部皮层发达,占半径的54.7%,维管组织具有较高的木质化,但韧皮部不发达且导管数量较少,其根系储水能力较差。气生根由木栓层、皮层、木质部、韧皮部和髓部组成,木栓层细胞有3~5层,髓部结构较为发达,占半径的34.60%。【结论】海南假韶子具有一定的耐旱结构特征,幼苗不耐高温强光照,适宜在郁闭度中等的林下生长。建议在进行迁地保护时,注意海南假韶子的生境需求。  相似文献   

10.
对油蒿上3种主要钻蛀性害虫的危害特性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沙蒿木蠹蛾主要以幼虫蛀食油蒿的根茎部,而沙蒿圆吉丁和沙蒿大粒象除以幼虫危害根茎部以外,还以成虫取食油蒿叶片作为营养补充。3种害虫的幼虫在油蒿上的分布位置完全不同,沙蒿木蠹蛾和沙蒿圆吉丁在整株油蒿上均有分布,初孵幼虫首先取食茎部的韧皮部和木质部,于同年入冬前转移至根部危害;而沙蒿大粒象则主要分布在根部,初孵幼虫从韧皮部到木质部,逐渐向下危害。  相似文献   

11.
以陇黑麦838(黑粒)、平凉44号、农大3753(黑粒)、农大5181、陇鉴108和陇育4号为试验材料,采用X-射线能谱仪测定小麦籽粒不同部位的部分矿质元素组成和相对含量。结果表明,小麦籽粒中除含有大量C、O外,皮层富含K、Ca、Fe,其次是Na、Mg、Cl和Cu。糊粉层富含K、Mg和Fe,其次是Si、Cl、Ca和Mn。胚乳层O含量最高,Cl、K、Ca和Fe次之,并含少量Na、Mg、和Se等元素。胚中Mg、Cl、K、Ca和Fe含量较高,Na、Mn、Cu和Se次之。黑粒小麦陇黑麦838和农大3753籽粒Ca、Fe、Zn和Se元素的相对含量高于普通小麦。总体来看,所有品种(系)糊粉层矿质元素含量最高,皮层和胚次之,胚乳最低。不同类型品种(系)籽粒各部位的矿质元素含量存在基因型差异,黑粒小麦矿质价值高于普通小麦。  相似文献   

12.
为合理利用土壤养分、提高产量和改善果品质量,通过不同施肥方式与施肥量的组合试验,探讨了薄壳山核桃生产中施肥方式、施肥量与树体营养、果实品质之间的关系,采用国家标准对薄壳山核桃种仁、青果、叶片和枝条(韧皮部与木质部)的钾、磷和钙等10种矿质元素含量、粗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出仁率、核果长度、核果横径和果壳厚果实形态指标进行测定,借助主成分分析法(PCA)对不同施肥处理下的薄壳山核桃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不同施肥方式(传统土施和树干输液)和施肥量对成熟期薄壳山核桃树体内部营养贮藏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PCA分析法构建模型对薄壳山核桃果实进行综合评价,当地传统土壤施肥结合树干输液处理下的薄壳山核桃果实综合品质得分最高,仅传统土施处理次之;传统土施结合树干输液处理使果树韧皮部的Ca和Mg含量显著增加,表明树干输液措施的加入能在传统土施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薄壳山核桃果实品质,并且促进树体的养分贮藏与矿质元素的再利用。研究结果对明确薄壳山核桃树体的矿质元素需求动态、吸收能力和养分调控有重要意义,可为提升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和完善配套栽培技术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盐胁迫下盐草和高羊茅营养器官的离子微区分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植物耐盐性和盐胁迫下植物不同营养器官离子微区分布特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仪联用,对250 mmol?L-1 NaCl胁迫20 d的盐草(盐生植物)和高羊茅(甜土植物)的营养器官进行了点扫描和离子分布测定。【结果】盐胁迫下,盐草和高羊茅根组织中Na+和Cl-的相对重量都很高,但是高羊茅中柱层中的Na+和Cl-相对重量都高于盐草;和高羊茅相反,在盐草茎中,大量的Na+分布在韧皮部中,而Cl-则主要存在于木质部中;而高羊茅叶组织中Na+相对重量是盐草叶组织中2倍。【结论】盐胁迫下盐草和高羊茅根尖表皮、皮层和中柱细胞Na+和Cl-较高,而K+含量较低,这说明盐草可通过根组织对离子的选择性吸收降低进入植物体的有害离子量,并通过离子在茎中的再次分配降低有害离子进入叶组织,从而避免对叶组织的较大离子毒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草芽中无机元素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微波消解-ICP-MS法对草芽中Na、Mg、Al、K、Ca、Fe、Ti、Mn、Cu、Zn、Sr、Mo、Ba共13种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建水草芽中无机元素含量较为丰富,不同地区草芽样品的无机元素总含量相当,Na、Al、Fe这3种元素含量在不同地区草芽中差异明显;相同地区草芽中13种元素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K、Na、Mg、Ca、Fe、Al、Mn、Zn、Ba、Sr、Ti、Cu、Mo,元素间存在明显差异但相关性显著。[结论]该研究可为草芽中矿质营养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王萍  刘立云  赵松林 《江西农业学报》2009,21(12):100-102,119
以海南4个主栽椰子品种为试材,通过确定不同椰果年龄的着生部位,采摘海南不同椰子品种8个月左右的水果型椰水进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矿物质营养元素测定,并进行营养组分间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大量元素中K、Na、Mg含量较高,分别为356.80、32.72、28.85 mg/L,微量元素中Mn含量较高,为2.77 mg/L;各营养元素含量变异系数值中,Ca含量最大,达69.03%,其次是Mn,为32.45%,Mg最小,只有6.2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也较小,为13.67%。相关性分析表明,椰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Na(r=-0.81211)、K(r=-0.80852)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而与Ca(r=0.66500)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各矿质营养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水果型椰水中的K和Na(r=0.78455)、K和Mg(r=0.68116)、Na和Zn(r=-0.56758)、K和Cu(r=0.41010)等含量间相关系数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揭示欧李果实发育过程中矿质元素、干物质和水分的分配规律及相互关系,为研究欧李果实矿质元素吸收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野生欧李为试材,研究野生欧李果实发育期不同阶段(幼果膨大期、硬核期、成熟增长期)结果基生枝矿质营养元素(Cu、Zn、Fe、Mn、Ca、Mg、K)在各组织器官中的分配及其与干物质和水分分配的相关性。【结果】各组织器官中Cu、Zn、Fe、Mn、Mg元素分配总体表现为:新梢>果实>韧皮部>木质部;K分配与水分分配变化规律一致,表现为:果实>新梢>韧皮部>木质部;而Ca元素在新梢中分配居多,其次为韧皮部。各组织器官中矿质元素与干物质和水分分配的相关规律各异,其中K元素的相关性最为显著。【结论】欧李各组织器官干物质积累和水分代谢影响矿质元素吸收与积累,K元素代谢对果实钙素吸收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几种野生食用菌中矿物质元素含量及其与生长土壤的关系。[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火焰光度法初步测定了四川省广元地区滑子菇(Pholiota nameko)、青杠菌(Tricholoma quercicola Zange)、刷地菌(Ramaria flava)及其土壤中K、Na、Ca、Mg、Fe、Mn、Zn、Cu 8种金属元素的含量。[结果]供试样品中富含人体必须的矿质元素,菌体中Ca、Mg、Fe含量较高。滑子菇含钙量高达4 848.6μg/g,Cu、Na含量相对较低,刷地菌Na含量仅为1.2μg/g。测试相对偏差RSD小于0.2%,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在0.998 5~1.000 0,加标回收率为94.5%~106.0%。食用菌中矿物质元素含量与其生长环境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几种野生食用菌具有良好的营养价值,研究结果对所测几种食用菌的驯化栽培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矿质营养是构成机体和维系生命不可或缺的成分。为了明确不同品种小米矿质元素含量的差异,测定了三个地点8个品种小米中磷(P)、钾(K)、钙(Ca)、镁(Mg)、钠(Na)、铬(Cr)、铜(Cu)、碘(I)、锰(Mn)、锌(Zn)和硒(Se)11种矿质元素的含量,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矿质元素含量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小米中不同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异性存在差异,小米Na、I、Cr和Se元素含量的变异系数较大,超过5%;除K和Se以外的其他9种矿质元素含量受品种影响差异显著,除Cu以外的其他10种矿质元素含量受地区影响差异显著;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矿质元素综合表现的排序,按照品种从高到低排序为冀谷18冀谷31冀谷38冀谷39豫谷19冀谷1912H402豫谷18,按照地区从高到低排序为藁城、井陉和博山。该结果对于明确谷子矿质营养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了解品种间和不同地点的小米矿质营养成分差异也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选取云南不同区域的水稻土、水稻籽粒55个样品,用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分别测定糙米、精米及其对应种植土壤中18种矿质元素的含量,比较了糙米和精米中18种矿质元素的含量差异,并对矿质元素在土壤―水稻系统中的迁移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18种矿质元素含量在水稻品种(系)间差异极大.糙米中各矿质元素的平均含量高低排序为P、K、Mg、S、Ca、Zn、Mn、Al、Na、Fe、Cu、B、Mo、Sn、Ni、Cr、Ba、Sr,精米中各矿质元素的平均含量变化趋势与糙米相似.除Na外,糙米中K、P、Ca、Mg、Cu、Zn等17种元素含量极显著高于精米.2)不同地点间各元素含量的差异较大.各元素含量的变异系数大小依次为Ca、Ni、Cr、K、Mg、Mn、Sr、Cu、Ba、S、Na、Zn、Fe、Sn、P、Al、B、Mo.3)稻米与土壤间各矿质元素含量密切相关.水稻籽粒中P、Cr、Sr、Mg、Zn、Cu、S和Ni的聚集,主要归因于水稻土中矿质元素的聚集和迁移,其迁移能力大小依次为P、Cr、Sr、Mg、Zn、K、Ca、S、Cu、N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