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用间接ELISA法,以109份人血清作为抗原及抗体,与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及其抗血清进行检测,以确定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对人群的安全性,结果均呈阴性反应。试验说明,茶园应用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对人群无害。  相似文献   

2.
用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防治茶毛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毛虫(Euproctis pseudoconspersa)是茶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全国茶区均有发生,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我们试用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EpNPV)防治茶毛虫,获得结果如下: 试验材料和方法 茶毛虫NPV为四川大学生物系毒株。经室内感染,收集染病死虫,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纯化病毒多角体(PB)。田间防治浓度为5×10~5PB/ml和1×10~6PB/ml,相当于每亩用  相似文献   

3.
用ELISA检测人血清中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ELISA定量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亚欣 《昆虫天敌》1995,17(3):99-105
本研究采用ELISA间接法检测试验,对纯化的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和五龄、六龄幼虫、蛹及卵块内所含的病毒进行了定量检测。当检测纯化病毒样品时,吸光值(OD_(450))与浓度值对敷值(LnC)有显著的直线相关关系,标准曲线的直线方程为:Y=8.1367X+0.7608(相关系数,r=0.9928)。其结果与生物测定方法比较无显著差异(P<0.01)。本试验所能测出的最低浓度值为:1630PIBs/ml,即27.38ng。而普遍采用的血球计数法所能测出的最低浓度值比这个结果高出近1000倍。当检测感染病毒的五龄、六龄幼虫样品,幼虫体内所检出的病毒含量与血球计数法基本相同(0.01相似文献   

5.
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Bt混剂的作用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生物测定的方法,研究了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EpNPV)与苏云金杆菌(Bt)配制而成的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Bt混剂(EpNPV-Bt)的增效作用、速效作用、拒食作用和兼治作用。结果表明,在16~28℃温度范围内,EpNPV-Bt对茶毛虫的作用在整个死亡周期表现为相加作用,协同毒力指数主要分布在-20%~20%之间,其中16、19、28℃的死亡前期表现为增效作用,协同毒力指数大于20%,22℃的死亡中期表现为拮抗作用,协同毒力指数小于-20%。EpNPV-Bt对茶毛虫LT30为5.6天,比EpNPV减少3.8天,幼虫的死亡速度提高了1.8倍。EpNPV-Bt对茶毛虫的拒食效果明显,取食量比EpNPV减少66.2%。EpNPV-Bt对茶刺蛾、用克尺蠖和茶尺蠖等茶树害虫具有兼治作用,其中对茶刺蛾的死亡率达85.8%。  相似文献   

6.
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对宿主昆虫的弱化作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HaNPV)感染2龄幼虫,感染3d,幼虫体长和体重明显小于对照幼虫。病毒感染4龄幼虫,残留活虫幼虫历期延长,但取食量减少37.52%。病毒感染5龄幼虫,感染幼虫蜕皮时间延迟18h,幼虫历期延长2d。幼虫血淋巴蛋白电泳结果表明,幼虫蜕皮时间延迟主要原因是蜕皮过程延长。病毒感染5龄初幼虫,残留活虫蛹重减轻14.19%,成虫产卵量减少20.58%。结果表明,HaN-PV感染棉铃虫幼  相似文献   

7.
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防治萝卜小菜蛾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国平 《广西植保》2009,22(4):16-17
20亿PIB/ml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SC是棉铃虫多角体病毒,能有效防治萝卜小菜蛾。试验结果表明,喷药后3d,能有效杀灭小菜蛾,对菊酯类、BT等农药抗性强的小菜蛾防治率高,是目前防治抗性小菜蛾的较佳选择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8.
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报道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oNPV)基本特性及应用价值研究结果。EoNPV属昆虫杆状病毒属A亚组,单粒包埋型。其病毒粒子平均大小62×220nm,具有特异的肽谱、DNA内切酶谱和血清学反应特性。在动物机体及离体细胞中均未显示对非宿主昆虫和人畜的致病能力和遗传诱变效应 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治试验结果显示EoNPV对其宿主昆虫茶尺蠖有较强的毒力和较好的防效。茶尺蠖人工饲养及EoNPV人工增殖技术的建立,及具有光保护作用的EoNPV杀虫剂剂型的成功筛选,为EoNPV实际应用的可行性提供了依据。EoNPV作为茶尺蠖的生物控制剂,应用于茶园是有效、安全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董兰 《湖北植保》2007,(2):31-32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在农药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棉铃虫对棉花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由于长期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棉铃虫抗药性不断增强,致使农药用量成倍上升,不但影响了防治效果,而且农田成本高,对环境的污染严重.  相似文献   

10.
孙发仁 《昆虫天敌》1996,18(1):13-15
杨双尾舟蛾(Ceruraermineamenciana)又名杨二尾舟蛾,属鳞翅目舟蛾科。国内分布较广,主要危害杨柳科树种〔1〕,能暴发成灾,严重发生年份,可将树叶食光,造成树木早衰枯死。1987年8月,在宁阳县汶河岸杨树林中地面上发现大量的杨双尾舟蛾幼虫破烂虫尸,有的虫尸仍以腹足附着枝条悬挂。病死虫表皮极易破碎,流出黄白色粘稠体液。从病区采回自然患病死亡的虫尸,进行分离鉴定,诊断病原体是一种核型多角体病毒。现将初步观察结果报道如下。研究报告1.材料和方法1.1多角体染色采用什维佐娃(Shvezova)法和杰姆萨法进行染色鉴别。1.2…  相似文献   

11.
室内试验,将菜粉蝶颗粒体病毒(2×10~(-3))和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2.52×10~6)两株病毒液,等量混合后浸菜叶,5次共喂养菜青虫3964头和银纹夜蛾幼虫1601头,其死亡率分别为96.2%和96.3%。经3年大田试用,结果基本一致。1990年在泰安市郊使用这两株病毒混合液喷洒甘蓝,混施区总虫口下降率91.5%,而单独使用区PrGV(3×10~(-3))、PaNPV(1.5×10~6)以及氧化乐果(1000倍液)的虫口下降率分别为65.1、37.9和73.1%。  相似文献   

12.
在室内自然变温条件下,组建了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INPV)六种浓度处理下的宿主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SINPV对宿主种群有明显的控制作用。随病毒剂量的增加,幼虫死亡率增加,种群趋势指数(I)和干扰使用控制指数(IIPC)值降低。根据生命表数据,建立了病毒剂量(x)与I值的回归方程:I=989.4998-167.564lgx(r=-0.9858)经卡方适合性检验,方程的模拟值与实测值差异不显著(P>0.05)。根据回归方程,结合生命表数据,从该虫种群数量控制和核多角体病流行学的角度考虑,作者认为病毒的田间接种剂量在0.846×106~1.09×106之间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13.
五种昆虫生长调节剂对韭菜迟眼蕈蚊的致毒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昆虫生长调节剂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的毒力差异、作用特点和田间控制效果,采用药液定量滴加法比较了5种昆虫生长调节剂对其不同龄期幼虫的毒力、LC50对4龄幼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以及药剂致毒的温度效应和盆栽防效。结果表明:5种昆虫生长调节剂对韭菜迟眼蕈蚊2龄和4龄幼虫的毒力均以虱螨脲最高,LC50分别为0.173 mg/L和0.295 mg/L,氟铃脲和氟啶脲次之,均高于对照药剂辛硫磷;而吡丙醚和灭蝇胺低于辛硫磷。5种昆虫生长调节剂以LC50处理4龄幼虫后,虱螨脲、氟铃脲和氟啶脲对其存活幼虫后续发育历期、成虫羽化率和繁殖力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单雌产卵量较清水对照分别降低72.6%、57.8%和58.1%;灭蝇胺也可使成虫产卵量降低;吡丙醚可引起卵孵化率下降。该类药剂对其幼虫的毒力基本不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虱螨脲、氟铃脲和氟啶脲7.5、15 g a.i./667 m2处理对当代4龄幼虫的防效较低,但对下一代幼虫的防效可达93%以上;虱螨脲、氟铃脲和灭蝇胺与新烟碱类的噻虫胺混用,可显著提高药剂的速效性,且持续控制作用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