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疏勒河花海灌区位于我国甘肃省河西走廊西边,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使花海灌区具有相对丰富的水资源,对周边的农业发展和土地开发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从疏勒河花海灌区地下水的分布情况入手,分析其分布特点与其对当地发展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有效的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2.
花海盆地是一个特殊的地质单元,地下水由酒泉西盆地通过沟谷、岩石裂缝补给。本文通过地下水资源量均衡计算与分析,推算出了该闭合流域盆地总补给量和总排泄量,以及均衡期间地下水存储量的变化情况,并分析了该盆地地下水资源量现状,得出了本地区地下水资源开采量已经处于超采状态,应对地下水开采实行最严格的总量控制措施,以保持本地区农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水资源管理和研究提供一些详实的资料。  相似文献   

3.
实行智能化管理促进地下水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羊河流域下游地区的民勤县,现有机井近万眼,目前对地下水的管理属薄弱环节,加强农用机井和地下水取水量管理,是现阶段水资源管理的中心工作,安装配套地下水智能化计量控制管理设施,可有效管理和控制地下水资源,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本文提出了安装智能化计量控制设备的一些思路,供民勤灌区及类同的内陆河灌区在地下水资源管理中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灌区的角度出发,对地下水资源管理的相关内容展开了分析和阐述,旨在降低水资源消耗,保证灌区地下水资源管理效果,促进灌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针对渭北黄土原灌区地下水位上升问题,提出了地下水新含水层的概念。并以宝鸡峡、羊毛湾灌区为例,介绍了新含水层的分布及厚度,分析了新含水层的形式条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地下水资源评价,进一步证明新含水层已构成渭北黄土原灌区巨大的地下水库。  相似文献   

6.
论渭北黄土原灌区地下水新含水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渭北黄土原灌区地下水位上升问题,提出了地下水新含水层的概念。并以宝鸡峡、羊毛湾灌区为例,介绍了新含水层的分布及厚度,分析了新含水层的形式条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地下水资源评价,进一步证明新含水层已构成渭北黄土原灌区巨大的地下水库。  相似文献   

7.
洛惠渠灌区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准确了解洛惠渠灌区地下水资源的动态变化特征,以灌区1955~1990年的实测水文资料为基础,对洛惠渠灌区地下水资源多年开发利用状况下的水位动态和水质变化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灌区地下水多年补给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水位变动很大;灌区水质多年平均矿化度为2.48 g/L,属微咸水,而矿化度随水位上升呈淡化趋势,又由于地形地貌的差异,全灌区的矿化度分布并不均匀。因此,应合理建立灌区水资源优化调度系统,确保将地下水位控制在一定的变化范围之内,并进一步加强水情、水质的动态监测预报与调控,强化灌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分析河套灌区的水资源分布特点和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几点建议,即提高社会对河套灌区地下水的认识,适度增大地下水开采;充分发挥地下水的调节作用,水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并举;遵循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多次相互转化规律,提高水资源总体利用率;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水资源涵养相结合:加强河套灌区地下水的调查与研究。  相似文献   

9.
农业灌溉水价改革是一个渐进的、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水价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逐步推进花海灌区农灌水价改革步伐,加快由传统水利向中国特色现代化水利转变的进程,从而推动花海灌区水利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张伟峰 《甘肃农业》2007,(10):80-81
疏勒河项目在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实施,项目范围包括疏勒河干流中下游昌马灌区、双塔灌区和石游河下游的花海灌区,长约250km,总灌溉面积中期计划调整后为7.08万hm^2,其中老灌区4.36万hm^2,新增灌溉面积2.72万hm^2。灌区月最低平均气温-10.4℃,极端最低气温-29.3℃,属于严寒地区。最大冻土深昌马灌区和花海灌区为1.5m,双塔灌区为1.2m。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宁夏引黄灌区的水盐均衡情况,为灌区中低产田改造和水盐调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灌区分为农区、非农区、水域3部分,采用建立的农区-非农区-水域水分转化与均衡模型,研究宁夏青铜峡灌区的水盐运移与转化的关系。【结果】2000年进入灌区的水量包括灌区降水5.04亿m3和引黄灌溉60.29亿m3。灌区水分消耗和转化各项中,农区地面蒸发量为23.41亿m3,非农区地面蒸发量为5.45亿m3,水域蒸发量为4.21亿m3,农区向水域地下水迁移量为3.12亿m3,农区向非农区地下水迁移量为3.68亿m3;2000年青铜峡灌区农区总进盐量为268.68万t,总排盐量为444.43万t,即灌区耕地当年总脱盐量为175.75万t。灌区排出耕地的盐量由3部分组成:通过耕地排水排出的盐量为342.43万t,占总排盐量的77.05%;通过农区向非农区的地下水迁移排出的盐量(非农区积盐量)为46.80万t,占总排盐量的10.53%;通过农区向水域的地下水迁移排出的盐量(水域积盐量)为55.20万t,占总排盐量的12.42%。说明盐荒地和水域的旱排能力相当重要。【结论】探明了灌区水盐平衡与转化规律,灌区非农区和水域对灌区排盐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闫钰 《农业与技术》2013,(11):51-51
疏勒河流域花海灌区农业水价改革中出现的水费计收难、渠系损毁率上升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灌区水利设施的正常运行,为确保灌区社会和经济的长远发展,积极通过各种途径采取遏制工程效益下降的相应的措施,保持灌区持续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地下水资源是自然资源,需合理开采。该文介绍了甘肃永昌县清河灌区的生态环境,分别阐述了无监管时期、基本控制时期与有效控制时期的地下水资源管理情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措施,在方便群众用水的同时,实现对地下水资源的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花海灌区第一个农民用水协会的组建过程,介绍了农民用水协会在管理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分析了目前灌区农民用水协会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管理一直是水资源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为了切实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预防地质环境灾害发生,近年来临泽县平川灌区坚持依法治水、管水、护水,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使地下水资源管理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道路。本文阐述了平川罐区地下水利用管理基本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地下水监督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疏勒河流域花海灌区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了灌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形势严峻,但同时这一地区又存在着较为普遍的用水浪费现象水资源利用效率及效益低下,因此大力推行节水,建设节水型社会成为花海灌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对流域水资源现状、特点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指出了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出路是建立节水型社会.并从制度、经济、科技、文化及具体措施等方面分析了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三工河流域地下水资源评价回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工河流域地下水开发利用是新疆最早的流域之一,虽然是独立的小流域,但流域的自然景观和地貌单元的完整性,具有大流域的分布规律。有关部门曾对该流域的地下水资源几做评价,但结果却各不相同。笔者对三工河流域历次地下水资源评价工作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认为水均衡法是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基础,数值模拟是地下水开采设计和预测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为了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兴和县地下水开采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采用实地调查和访问的方法,调查该地区农灌区、第四系含水层分布区和地下水位、水质历年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农灌区地下水位大幅下降,浅层第四系含水层局部地区出现了疏干。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今后应当充分利用地表水资源并采取节水措施,节约地下水资源,以达到降低灌溉定额及减缓地下水水位下降趋势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临泽县平川灌区的基本概况和地下水开采情况,总结了地下水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合理使用地下水资源,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余敦和 《甘肃农业》2004,(10):61-61
文中详细说明三大灌区地下水资源允许开采量及有较高的保证程度 ,为进一步开发地下水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