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景观生态学的景观价值评价方法,对富乐山风景名胜区的景观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定性分析了富乐山森林公园的景观结构和特征;在依据评价标准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定量分析和评价了富乐山风景区的风景质量和风景敏感性,并在定性和定量评价的基础上将富乐山风景资源进行保护等级划分,同时针对目前存在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实现富乐山风景区的有效管理与合理规划。  相似文献   

2.
在风景区的发展战略中,文化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尝试通过对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文化内涵的分析,提出发掘风景区文化内涵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3.
通过计算机将风景区规划设计中所涉及的方案、图形、图像、动画、视频、语音等各种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全面地艺术处理 ,最终形成能展示的多媒体信息系统 ,使设计思想、原则、方法、内容等设计内涵得到全面的表达 ;让游客全面了解景区 ,从而提高风景区的知名度 ,促进风景区的开发。文中以酒埠江风景区规划设计多媒体系统开发为例 ,介绍了用Authorwaer软件为工具来实现这一目的方法。以期抛砖引玉 ,使多媒体能更广泛地应用于风景区规划  相似文献   

4.
黄山云谷景区生态敏感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黄山云谷景区为例结合景观生态学和群落生态学以及“35”技术等相关知识,探讨了景观生态学理论在风景区规划中的应用、作用以及具体的方法。主要对风景名胜区的景区生态敏感度进行了分析,从各方面进行敏感度分级,并从水系和地质的角度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景区生态敏感区的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对城市内风景名胜区的人为干扰越来越多,逐渐提高的人工植被及硬质铺装数量增加了斑块破碎度,但并未使植物多样性及景观异质性得到提高。文章在对东湖风景区核心区植被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各景区斑块现状,并对城市内风景名胜区的植被规划提出建议,以期为城市风景区绿地植物景观营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风景区管理的运行机制,是指风景区内在各基本要素运行过程中互相联系、互相作用、互相制约的整体动态状况。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风景区运行机制的更新日趋迫切,也日益受到各风景区管理部门的重视。本文就三皇山风景旅游区在管理运行机制中的一些新的尝试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果进行介绍。1 新运行机制的产生 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促进各行各业加快生产管理。风景区作为一项新兴产业,更应建设成为经营多元化、活动现代化。管理科学化、教育一体化的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经营性社会经济实体。三皇山风景旅游区自1994年开始进驻开发建设,经…  相似文献   

7.
依据水利风景区总体规划的要求,结合武夷山市东湖水利风景区的实际情况,以扣冰文化、民俗文化为载体,突出自然山水特色的规划目标,对景区的景点进行合理布局,并做好相关配套设施的规划,为以后城市水库型水利风景区的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山地型公园或风景区的规划设计中,如何做好植被规划目前尚无定规可依。本文从分析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地带性植被及各种常见植被类型入手,并结合风景游憩要求,对规划中经常涉及的问题提出一些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9.
湖南崀山风景区旅游开发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充分分析崀山风景区旅游资源的特征和旅游开发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旅游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和需求,提出了崀山风景区旅游开发战略的新思路:明确主题定位,塑造鲜明形象;挖掘文化内涵,整合旅游资源;开发特色商品,促进旅游发展;加快旅游交通设施建设,提高服务性能;加强区域横向联系,促进合作开发;提升景区区域职能,扩大影响力。以期为崀山风景区快速发展、深度开发和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城郊型旅游区和风景区的区别,城郊型旅游区概念和基本特征;同时论述了我国开发城郊型旅游区的特点及其规划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翟晋华 《广东园林》2007,29(B09):82-83
根据建设部《关于开展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工作的通知》(建办城[2003]12号)等文件的精神,从2003年至2007年,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党委高度重视风景区综合整治工作,按照全面自查、突出重点、集中力量、抓好整改、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落实责任的指导思想,科学规划,严密部署,扎实工作,努力开展风景区资源保护和环境整治等工作,风景区综合整治工作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济南灵岩寺风景区为研究对象,对宗教文化风景区进行概述,分析了灵岩寺风景区植物选择、规划布局、植物配置及禅意空间的营造方法和特征。  相似文献   

13.
赵珍 《林产工业》2016,(8):67-70
随着国家对史迹型风景名胜区的保护越来越重视,对史迹型风景区生态资源的保护与规划具有重要意义,而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植被规划,在理论上与方法上却显得相当单一。通过对史迹型风景名胜区植被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了史迹型风景名胜区植被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并以八达岭-十三陵风景名胜区(延庆部分)植被修复规划为例,通过对风景区场地生境的调查、植被调查、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推演出现状植被评价结果,结合现状植被评价结果以及总体布局,提出风景区内植物修复以及规划的理论与方法,为相关风景区植被修复与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基于GIS的中山陵风景区环境容量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景区环境容量计算是风景区旅游服务设施规划的基础。文章将中山陵风景区作为研究对象,以2002年高分辨率航片为主要信息源,以桌面地理信息系统软件MapInfo为空间分析工具,采用面积法和游路法计算出2002年中山陵风景区的环境容量。通过与2001年实际游客人数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关于中山陵风景区规划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茶南县省级滨海-玉苍山风景区中滨海景区迎海-面坡绿化现状的调查,提出营建和改造森林植被景观,丰富景区风景旅游资源内涵的造林绿化对策。  相似文献   

16.
RS及GIS技术在风景区规划制图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湖南省攸县酒埠江风景区为例 ,探讨了RS和GIS集成技术在风景区规划制图中的实际应用 ,阐述了将RS和GIS技术应用于制作风景区旅游规划专题图的重要意义及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以南北湖风景区的鸟类为例,分析了风景名胜区发展旅游业对野生动物生存造成的影响及其原因,提出了风景名胜区保护野生动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指出了风景区林相是景区森林景观的重要组成要素,是人们对风景区生态旅游的需要。为了合理开发风景区旅游资源,丰富风景区林相内涵,对风景区林相进行科学改造十分必要。探讨了西山风景区林相改造思路,旨在为风景区森林景观提档升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风景区环境保护问题,以莲花湖风景区为例提出环境保护规划框架。  相似文献   

20.
吴静  秦飞  关庆伟 《林业科技》2010,35(6):64-67
通过对吕梁风景区生态风景林规划实践,提出风景区森林植被的规划设计,应根据景区不同功能分区,围绕生态性、景观性、文化性、社会性四大目标,统筹考虑,系统规划。提出了吕梁风景区生态风景林规划3个基本类型10个典型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