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山西省岢岚县地广人稀,沙棘资源十分丰富.如何开发沙棘资源,发展岢岚经济,是摆在岢岚人民面前的一个主要课题.现结合岢岚近年来的实践一抒己见.1 从治理水土流失和发展岢岚经济的双重目标出发,选择种植开发沙棘资源发展经济的道路岢岚县位于黄河中游,属黄土丘陵沟壑区.全县总面积297万亩,其中水土流失面积193万亩,占总面积的65%.总人口 7.4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7人,人口密度相对很小.然而这么大的一片黄土地,却是一个经济贫困的地区.岢岚县委、县政府在记取历史深刻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沙棘适应性强的特点,选择其作为水土保持的先锋树种,并针对岢岚县现有三个5万亩和六个l万亩成片沙棘的优势,确定了“开发沙棘资源,发展岢岚经济”的战略性思路.坚持“以沙棘治流域,以流域养畜牧,以畜牧促农业,以农业带各业”的指导方针,通过十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收到了较为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沙棘》1995,(1)
清水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渭河北岸的陇山西南麓,属黄河中游黄土高原梁峁沟壑区。总土地面积2012km~2,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0.44%。全县共辖24个乡(镇)、337个自然村,27.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6.16万人,农业劳动力9万人;土地面积301.8万亩,其中耕地面积96万亩,荒地44.5万亩;气候温凉湿润,系陇中南温带半湿润区,海拔1120~2000m,年降水量517~661.2mm。1993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1.80亿元,农业总产值1.4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8元,农民人均产粮397.1kg。近年来,我县把开发利用沙棘资源作为富县富民的支柱产业之一,加快开发利用步伐,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韩菜  杨顺利 《沙棘》1995,8(2):39-40
1994年青海省沙棘资源建设与开发利用工作,以贯彻1993年全国沙棘资源建设现场会议精神和1994年黄河流域沙棘示范区建立工作会议精神为主题,抓住资源建设、开发利用、经营销售、科学研究四个环节,全面推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 资源建设速度明显加快 根据1993年全国沙棘资源建设现场会议提出的“使沙棘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水保  相似文献   

4.
《沙棘》1994,7(1):4-5
1 沙棘资源建设自1985年钱正英同志提出:“以开发沙棘资源作为加速黄土高原治理的突破口”的号召以后,陕西省对沙棘资源的建设高度重视,相继开展了沙棘资源普查、良种选育、丰产林及防护林建设和天然林保护等工作.在全省适生的黄土高原沟壑区、风沙区大力发展人工沙棘林,截止1992年底,陕西省7年共营造人工沙棘林71.98万亩,累计达到130.53万亩,加上原有的天然资源总面积达323.93万亩,为陕西分沙棘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了一个可靠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步伐和西部地区突飞猛进的区域经济发展,黄河流域沙棘资源开发利用也频传喜讯。回顾过去的一年,黄河流域沙棘开发利用主要特点是:资源建设有了突破,加工生产不断发展,市场经销继续扩大,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1 资源建设上的新突破 1994年黄河流域沙棘资源建设,贯彻1993年全国沙棘资源建设现场会会议精神,在各级水利水保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有了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6.
《沙棘》1994,7(1):6-8
按照甘肃省沙棘资源开发协调小组的统筹安排,甘肃省水土保持部门的任务是结合重点流域治理,进行沙棘资源建设.面上的沙棘造林和开发利用,由省沙棘办统一管理.1990年全国沙棘会议以来,甘肃省把沙棘作为小流域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采用统一规划,集中连片的方法,大面积营造沙棘林,取得了显著成效.3年以来在700条重点小流域内营造沙棘林37.85万亩,育苗留床面积0.86万亩,使全省小流域沙棘面积累计达到68.38万亩,比3年前翻了一番.在沙棘资源建设的组织领导、政策方法,以及育苗、造林技术等方面也积累了一套符合甘肃实际的经验.3年来小流域沙棘资源建设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相似文献   

7.
蓬勃发展的宜君林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宜君县位于陕北黄土高原南缘.属黄土高原沟壑区。全县人均土地面积宽广.降雨量充沛,发展林业得天独厚。总土地面积2262万亩.林业用地1308万亩。多年来,历届县委、县政府以及全县人民始终不渝地把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作为经济建设的战略任务来抓.以资源保护和发展经济林果为重点.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发展路子.使林业建设事业得到了稳步、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沙棘》1994,(3)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是西宁市辖县,地处祁连山东段南坡,属山地丘陵地形.全县面积为3090km~2,人口近40万.该县海拔2300~4620m,现有沙棘总面积12.1万亩,年结果量(鲜果)514万kg,其中:中国沙棘10.6万亩,占总面积的87%,年结果量500.5万kg,占总果量的97%,平均每亩结果52.5kg;西藏沙棘1.5万亩,占总面积的13%,年结果量13.5万kg,占总果量的3%,平均每亩结果9kg;肋果沙棘200亩,分布零散,产量很少.在该县10.6万亩中国沙棘林中,有可开发利用面积5.6万亩,按3年一个轮采周期计算,每年采果面积为1.9万亩,可产沙棘原汁313t、种子60t.该县在沙棘资源建设中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9.
王居忠 《沙棘》1994,7(3):44-45
甘肃中部的定西地区随着水土保持事业的不断发展,从八十年代起,沙棘作为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主要植物而进行人工栽植,并取得了较好成绩.目前为止,辖区定西、通渭、陇西、渭源、临洮、漳县、岷县等七个县不但有成片或分散的天然沙棘资源,而且大量进行人工种植.截止1993年6月统计,共有沙棘林60.82万亩,其中天然沙棘林22.24万亩,人工沙棘林38.58万亩.渭源、临洮、通渭三县分布面积达42.42万亩.占全区沙棘林总面积的69.74%.  相似文献   

10.
《沙棘》1995,(1)
1993年9月,水利部在内蒙召开全国沙棘资源建设现场会,对沙棘资源建设的重要性给予了充分肯定,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思想。指明了今后的工作方向。1994年9月,黄委会沙棘办公室将甘肃省镇原、庄浪、清水、定西4县列为沙棘资源建设示范区,沙棘资源建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形势.这对甘肃省沙棘资源建设工作将起到进一步的推动作用。 近几年来,甘肃省结合小流域治理,开展沙棘造林,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管理机构不健全,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二是资金投入有限,造林零星分散,没  相似文献   

11.
山西省右玉县是水利部和国家林业局确定的全国 30个沙棘资源建设和开发利用重点县之一 ,沙棘资源极为丰富。 1 0几年来 ,在黄河上中游管理局等中央、地方各部门的支持下 ,全县沙棘保有面积达到 2 .2万hm2 ,已挂果面积 1 .4万 hm2 ,其中有 1 .0 7万 hm2进入盛果期 ,年产鲜果 1 .2万 t,为沙棘产业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九五”期间 ,右玉县提出了“举加工龙头 ,兴沙棘产业 ,治一方水土 ,活一方经济”的沙棘产业发展思路 ,把沙棘当作产业 ,全面开发利用。现在 ,全县建成沙棘企业 30多家 ,其中国营企业汇源公司年上交利税30 0多万元 ,绿都公司年…  相似文献   

12.
伊克昭盟发展沙棘治理砒砂岩前景广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韩金莲  韩学士 《沙棘》2001,14(4):30-32
本文介绍了伊克昭盟砒砂岩治理的探索和发展过程以及沙棘资源建设的实践与成果,证明沙棘是当地治理裸露砒砂岩的首选树种,种植沙棘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沙棘资源建设到沙棘综合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3.
赵国际  张建国 《沙棘》2002,15(3):41-43
内蒙古东胜区是全国沙棘资源建设重点地区之一。在实施砒砂岩沙棘生态减沙工作过程中,东胜采取项目扶企业,企业带农户的模式,调动了群众大种沙棘的积极性,既促进了沙棘产业化的发展,加速了沙棘生态建设的进程,获得了明显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沙棘作为保持水土 ,改良土壤的先锋树种 ,很早就受到重视 ,同时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是少有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兼有的灌木树种。在广大的北方干旱、半干旱乃至荒漠化地区 ,沙棘巨大的生态功能 ,是恢复植被、保持水土的宝贵生物资源。如何更好地保护、利用和发展沙棘资源 ,是当前研究的方向。1 沙棘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我国的沙棘开发利用始于 2 0世纪 80年代 ,到目前已经取得长足的发展。以山西右玉县为例 ,全县沙棘饮料厂家已发展到 5家 ,各家的年生产销售总量从 90 t到几百吨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成为右玉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15.
吴旗县总土地面积3782km~2,水土流失面积3693km~2占97%,年侵蚀模数高达1.65万T/km~2。干旱、洪水、冰雹,霜冻、大风等自然灾害频繁。1995年大旱270多天,损失近亿元。 为改变自然条件,改善生态环境,当地政府从80年代初组织群众大面积种植沙棘,经过十几年的持续发展,到1996年底,全县沙棘面积达到4.4万ha。沙棘资源的迅速发展,逐步改变着吴旗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水保、经济、社会效益日益突  相似文献   

16.
《沙棘》1994,(4)
1994年6月29日至30日,由水利部沙棘办公室和黄委沙棘办公室共同主持,在北京召开了首次沙棘育种工作研讨会。这是一次贯彻落实1993年全国沙棘资源建设现场会提出的育种栽培任务的一次重要会议。来自青海、宁夏、甘肃、陕西、山西、内蒙、辽宁、黑龙江、黄委、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和黄委天水、西峰、绥德水保试验站的三十余位专家教授和科研人员出席了会议。 会议首先传达了1993年全国沙棘资源建设现场会精神;学习了钮茂生部长对沙棘工作的重要讲话;与会同志交流了近年来沙棘育种工作的情况,研讨了深入开展优良品种选育的有关技术和今后如何加快培育优良品种的途径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我区10年飞播造林296万亩宋树凯国航内蒙古分公司10年间飞播造林296万亩,成片的胡杨、沙棘、紫穗槐等乔灌木林已发挥可观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我区的飞播造林分散在呼伦贝尔沙地、科尔沁沙地、腾格里沙漠等三北防护林建设地区,规模大,范围广,不仅使造林...  相似文献   

18.
提高思想认识加强行业管理进一步开创沙棘产业建设新局面祝光耀一、充分认识沙棘产业在我国生态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国是沙棘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现有沙棘林1800多万亩,占世界沙棘总面积的90%以上。沙棘主要分布在我国三北和西南地区的300多个县(旗),其...  相似文献   

19.
陈振元 《沙棘》2009,22(2):1-3
文章探讨了建设沙棘生态经济林带来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并对发展沙棘生态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文章探讨了建设沙棘生态经济林带来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并对发展沙棘生态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