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蛋鸡产蛋性能下降的原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蛋鸡的产蛋性能,是指蛋鸡的开产日龄、产蛋高峰期及其维持时间、产蛋期死淘率等。养鸡生产实践中,常见鸡开产日龄提前或推迟、不出现产蛋高峰期或产蛋率攀升慢、产蛋高峰期维持时间短、产蛋期死淘率高以及提前休产等产蛋性能下降的现象。一、产蛋性能下降的原因1.育成鸡合格率低。合格率是在成活率基础上的体重和均匀度的统一,有些鸡场直接用育成合格率反映育成情况。育成合格率低说明育雏育成期死亡多,育成鸡体重低,均匀度差。体重偏轻或偏重都将导致产蛋推迟或提前、产蛋高峰期不稳、产蛋性能低,而均匀度则是直接关系到产蛋高…  相似文献   

2.
所谓蛋鸡的产蛋性能,主要指蛋鸡的开产日龄、产蛋高峰期及其维持时间、产蛋期死淘率等。养鸡生产实践中,常见鸡开产日龄提前或推迟,不出现产蛋高峰期或产蛋率攀升时间较长,产蛋高峰期维持时间短,产蛋期死淘率高以及提前休产等产蛋性能下降等现象。要注意分清原因,采取相应对策。1原因1.1育成鸡合格率低合格率是在成活率基础上的体重和均匀度的统一,有些鸡场直接用育成合格率反映育成情况,育成合格率低说明育雏育成期死亡多,育成鸡体重低,均匀度差。体重偏轻或偏重都将导致产蛋推迟或提前,产蛋高峰期不稳,产蛋性能低。而均匀度则是直接关系到…  相似文献   

3.
1产蛋性能低的原因 蛋鸡生产性能低通常表现为开产日龄推迟,提早开产,产蛋高峰期没达到预定指标或攀升时间较长,高峰期短,产蛋期死淘率太高,提前休产淘汰,蛋品质下降以及淘汰时体重偏轻等。造成产蛋性能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正>一些农村蛋鸡养殖户仍沿用传统饲养模式和免疫程序,没能结合当地当时疫病发生情况及饲养条件与时俱进。常常出现蛋鸡生产性能降低情况,如开产日龄推迟,提早开产、产蛋高峰期没达到预定指标或攀升时间较长、高峰期短、产蛋期死淘率高、提  相似文献   

5.
为了考察林下放养模式下固始鸡和草蛋鸡两种肉蛋兼用地方鸡产蛋性能和养殖效益情况,本试验选取125日龄开产的两个鸡种分为两个处理组,一个圈舍一个处理组,试验期125日龄-300日龄25周,饲粮分为预产期和产蛋高峰期两个养殖阶段配制玉米-豆粕型粉料。产蛋试验期记录日采食量、死亡数、产蛋率,试验结束计算平均采食量、平均成活率、平均产蛋率。根据饲料耗用量、死淘鸡折价、蛋鸡销售价、试验鸡销售价,概算养殖效益。试验结果表明,产蛋试验期(125-300日龄)平均产蛋率,固始鸡达到41.35%,高于草蛋鸡6.92个百分点;试验期校正的平均日采食量,固始鸡为92.65g/只,低于草蛋鸡9.05g/只。本试验产蛋期25周的平均周产蛋率20个周固始鸡高于草蛋鸡,其中产蛋期17-22周连续6周固始鸡平均周产蛋率高于草蛋鸡17-30个百分点范围。概算的产蛋期养殖效益(鸡蛋售价+卖鸡收入-概算养殖成本-死淘鸡折价)则以固始鸡最好,固始鸡收益为78.91元/只,而草蛋鸡为68.02元/只,高于草蛋鸡10.9元/只。试验结果表明,在林下放养模式下,本试验产蛋期固始鸡产蛋性能和养殖效益都优于草蛋鸡。  相似文献   

6.
蛋鸡在正常情况下到开产日龄即产蛋,5~7周以后进入产蛋高峰期,高峰期约维持半年,以后产蛋率按照自然规律逐渐下降。但是,在生产实践中,常会遇到鸡群产蛋量突然间大幅度下降的情况。其原因,除了近年来流行的产蛋下降综合症外,尚有众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育种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蛋鸡高产、稳产的特点已被业界公认。但是,生产实践中因产蛋性能较低、产蛋异常下降而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的情况也屡见不鲜,有的甚至引起养殖户与种鸡场无端的争议。下面根据笔者近几年来总结的经验谈谈一些浅薄见解,以供广大养殖户借鉴。在实际生产中,蛋鸡产蛋性能低下主要表现为应到产蛋高峰期的鸡没有出现高峰,饲养至日龄左右时日产蛋率还在60%~80%间徘徊,或者虽上了高峰期,但维持的时间太短。产蛋异常下降主要表现为蛋鸡在产蛋期间产蛋率的急剧下降或缓慢下降。一、产蛋高峰期没有高峰或维…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对采用白炽灯作为照明光源的半自动化蛋鸡养殖场育成期(50~140日龄)、产蛋期(141~262日龄)底层鸡笼安装LED灯带,观察记录底层笼养蛋鸡育成期体重、均匀度、死淘数,产蛋期产蛋率、平均蛋重、死淘数。试验结果表明:灯带对底层鸡笼育成鸡的平均体重、死淘数、均匀度的影响明显。对底层产蛋期鸡群生产性能(平均蛋重、产蛋率、死淘数等)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蛋鸡产蛋突然下降的原因分析蛋鸡在正常情况下到开产日龄产蛋,5—7周以后进入产蛋高峰期,高峰期约维持半年,以后产蛋率按照自然规律逐渐下降。但是,在生产实践中,常会遇到有的鸡群稳定了一段时间的产蛋会突然间大幅度下降,引起这种异常情况的原因,除了近年来流行...  相似文献   

10.
养鸡的经济效益与鸡的生产性能(开产日龄、产蛋率、产蛋高峰维持时间)、死淘率、料蛋比密切相关。而生产性能能否得到充分发挥与雏鸡35日龄的胫长和体重有很大的相关性。35日龄是蛋鸡的重要日龄。35日龄的体重与内脏器官的发育同步,与胫骨长度发育同步,与产蛋率呈正相关,与死淘率呈负相关,与蛋壳质量呈正相关。胫长是体型与骨骼的直观表现。胫长达标就具备了稳产、高产的基础。凡是体型大的鸡,骨骼的尺寸则大,体容积也大,消化和生殖系统及其它内脏器官也会相应地发育充分,为母鸡以后的采食量和产蛋创  相似文献   

11.
蛋鸡正常的初产期应控制在21周末22周初,最适宜的时期是在145—150日龄见第一枚蛋。蛋鸡在20周末之前开产即为初产期提前,在22周初后产蛋或者是鸡群开产后达5%产蛋率的时间延长(超过2周或更长时间)为产蛋期延迟。不论是蛋鸡初产期的提前或延迟都伴随着整个鸡群产蛋高峰期缩短或无产蛋高峰期,给养殖户带来生产和经济上的损失。  相似文献   

12.
鸡的产蛋期一般从19周龄起计算到72周龄,也就是从育成期结束后到母鸡产蛋率降到50%左右淘汰母鸡,这段时间约一年.现代蛋鸡产蛋期的阶段划分,大体上19~24周龄为产蛋前期(预产期),25~50周龄为产蛋高峰期,51~72周龄为产蛋后期.鸡群开始产第一个蛋的日期叫见蛋日龄,开始见蛋.见蛋不等于大群开产,产蛋率达到50%时才能代表全群开产,因此把产蛋率达到50%的日期叫做全群开产日龄.产蛋率达到最高的那段时间叫产蛋高峰期.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蛋鸡养殖生产中,存在很多问题,如产蛋高峰期没达到预定指标或攀升时间较长、产蛋高峰期维持时间短、死淘率太高、蛋品质下降、淘汰时鸡体重偏轻等,这也是饲料公司经常接到客户抱怨和投诉的问题。下文对影响产蛋鸡性能的因素做了全面分析,希望对养殖户有所帮助。1蛋鸡生产性能降低的原因1.1育成鸡合格率太低合格率是在成活率基础上的体重和均匀度的统一,体重偏轻或偏重都将导致产蛋推迟或提前,产蛋高峰期不稳,生产性能低。而均匀度是直接关系到产蛋高峰期能否实现的重要因素。1.2开产前体成熟与性成熟不能同步表现为到了正常开产体重…  相似文献   

14.
1商品蛋鸡的阶段饲养蛋鸡产蛋期的阶段划分大体为:18~24周龄为产蛋前期,25~42周龄为产蛋中期,43~72周龄为产蛋后期。鸡群开始产第一个蛋的日龄叫见蛋日龄,开始见蛋不等于大群开产,产蛋率达到50%以上才代表全群开产,因此,把产蛋率达到50%的日龄叫做全群开产日龄,产蛋率达到最高的那段时间叫产蛋高峰期。  相似文献   

15.
正常情况下,蛋鸡到达开产日龄后,一般在短时间内(5-7周)即达到产蛋高峰并维持8个月左右,以后产蛋率按照自然规律逐渐下降。但有的鸡场和专业户所饲养的蛋鸡开产、预定高峰时间和高峰维持时间等延迟或缩短;产蛋率不稳定,达不到高峰;高峰期或产蛋上升期产蛋突然...  相似文献   

16.
蛋鸡产蛋期异常主要是由于机体产蛋性能下降,使其在应达到产蛋高峰期时没有出现产蛋高峰,即使饲养至大约200日龄,日产蛋率依旧徘徊在60%~80%,或者尽管已经达到产蛋高峰,但只能够维持很短时间,产蛋率非正常降低。临床上主要表现出蛋鸡在产蛋期间产蛋率缓慢降低和急剧降低,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现对蛋鸡产蛋期异常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介绍剖检变化,总结有效的应对措施,为广大养鸡户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现代化蛋鸡生产,产蛋率的高低是衡量养鸡经济效益好坏的重要指标。随着养鸡业的迅速发展,在蛋鸡饲养管理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致使产蛋鸡群开产日龄过早或推迟,不能按期达到产蛋高峰或高峰期维持时间短,甚至提前休产等。  相似文献   

18.
正常情况下,蛋鸡到达开产日龄,短时间内(一般6—7周)即达到产蛋高峰并维持8个月左右,以后产蛋率按照自然规律逐渐下降。但有的鸡场和专业户所饲养的蛋鸡开产、预定高峰时间和高峰维持时间等延迟或缩短;产蛋率不稳定,达不到高峰;高峰期或产蛋上升期产蛋突然下降等,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由于近几年流行产蛋下降综合症,有些鸡场和专业户  相似文献   

19.
现在肉种鸡生产中,产蛋高峰期周均产蛋率超87%的鸡群比比皆是,但产蛋期内入舍母鸡只供种蛋超170枚的鸡群却很少,原因是产蛋高峰过后产蛋率下降过快与产蛋期死淘率过高有很大关系。对  相似文献   

20.
产蛋是性成熟后母鸡的正常生理机能之一。鸡群在开产后产蛋率逐渐增加并进入产蛋高峰期,优良蛋鸡的高峰期产蛋率应在92%~96%左右,维持一定时间后,产蛋率逐渐下降,进入一个产蛋率相对稳定的时期。在生产实践中,常常会遇到产蛋鸡群产蛋率突然下降的情况。除了因减少产蛋而直接带来的经济损失外,更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