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利用金针菇、杏鲍菇废菌渣栽培草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燕萍 《蔬菜》2010,(12):42-43
将金针菇、杏鲍菇废菌渣处理后作栽培基质,用于草菇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经过简单处理的菌渣栽培草菇,与传统的稻草栽培配方相比,产量高、成本低,其中金针菇、杏鲍菇菌渣栽培草菇的生物转化率分别达到22.9%和22.0%,比传统稻草栽培料高,说明菌渣用于生产草菇菌种是可行并有良好效果的。  相似文献   

2.
以"杏美1号"、"杏丰12"、"杏鲍菇3号"、"杏鲍菇6号"、"农大杏鲍菇"、"武杏"为试材,以当地主栽品种"杏鲍菇2号"为对照,以菌丝生长速度、菌丝生长势、污染率、子实体产量、生物转化率、子实体形态特征和子实体品质为指标,对7个杏鲍菇菌株进行了玉米芯栽培品种比较试验,旨在筛选出适合玉米芯栽培的杏鲍菇优良菌株。结果表明:"农大杏鲍菇"和"杏美1号"表现较好,菌丝生长浓密粗壮,菌丝长速最快,满袋时间最短,污染率低;菌株鲜菇产量和生物转化率最高,子实体生长表现最好,菌盖直径和菌肉厚度适中,菌柄长,菌柄直径大,子实体容重和单菇鲜重大;且二者优质菇比例最高;表明"农大杏鲍菇"和"杏美1号"为乌兰察布地区玉米芯栽培杏鲍菇的优良菌株,推荐在生产中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大球盖菇液体菌种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择3株大球盖菇菌株制备液体菌种,并进行筐式栽培出菇试验,对比不同菌株的产量。结果:大球盖菇液体菌种可以明显缩短原种培养周期;筐式栽培中菌株S004、S010、S00L出菇时间分别为72.33 d、74.00 d、77.69 d,每筐产量分别为513.95 g、678.90 g、548.45 g,生物转化率分别为70%、92%、75%;子实体生长性状良好、无污染。结论:液体菌种可用于大球盖菇筐式栽培,试验最适宜筐式栽培的大球盖菇菌株为S010。  相似文献   

4.
工厂化栽培杏鲍菇生产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杏鲍菇2号菌株进行工厂化袋栽生产工艺试验。结果表明,适当提高杏鲍菇栽培袋装料量,可提高其相对产量;杏鲍菇子实体的生长发育主要靠培养基自身的含水量,一定的含水量是确保其高产、优质的先决条件;麦粒菌种具有菌丝萌发速度快,菌丝强壮,接种方便的特点,可缩短生长周期节约成本;杏鲍菇菌种长满培养料时,经一定后熟期,促使培养料养分充分分解和积累,可满足子实体生长发育的需求;后熟后,采用牛苔藓草覆盖,既能保湿、防止杂菌污染,又能有效控制空气交换,有利于杏鲍菇子实体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5.
为缩短白灵菇生产周期、提高生物转化率,通过感官观察、显微镜镜检、平板回接、菌液pH变化、可溶性蛋白、还原糖、漆酶活力、出菇试验等指标的分析鉴定来考察白灵菇液体发酵菌种的培养终点。结果表明:感官观察、显微镜镜检菌丝锁状联合数量及平板回接萌发时间均显示发酵培养至第5天时,菌种活力较好;随发酵时间变化菌液pH、可溶性蛋白含量、还原糖含量、漆酶活性均表明发酵第4天、第5天时菌丝处于对数生长期;采用液体发酵第5天的液体菌种进行栽培试验表明,液体菌种生长周期比固体菌种缩短15 d,平均生物转化率为100%,子实体纵径、横径,液体菌种比固体菌种好。结论:经过对白灵菇液体发酵菌种定性、定量及栽培试验,综合判定出白灵菇液体发酵菌种最佳培养时间为发酵第5天,此时期接种可有效缩短栽培周期并提高生物转化率。  相似文献   

6.
以杏鲍菇为试材,通过考察菌丝生长速度、发菌天数、菌丝生长势和子实体性状以及生物学转化率等指标,比较了作为杏鲍菇3级菌种的枝条菌种和麦粒菌种的优劣。结果表明:在杏鲍菇栽培种培养时期,采用枝条培养基的新方法生产杏鲍菇与传统的采用麦粒培养基生产的方法相比,可以有效缩短发菌时间6d,降低成本16.7%,减少染菌机率,是工厂化生产杏鲍菇菌种繁育的推选方案。  相似文献   

7.
不同培养料栽培杏鲍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农业下脚料玉米芯、豆秸为原料栽培杏鲍菇 ,配方适宜 ,其生物转化率比木屑麸皮培养料栽培提高 2 0 % ,而且杏鲍菇子实体形态正常 ,生产周期可缩短10~ 15d。  相似文献   

8.
郑明海  陈再鸣  方平  余承勇  傅家林 《食药用菌》2020,28(5):338-339,343
为探索液化菌种与农户分散栽培相结合的可能性,破解食用菌手工作坊生产模式对品质与产量的制约,比较金针菇季节性栽培中应用固体液化菌种与常规固体菌种接种技术的栽培效果,结果:固体液化菌种比常规固体菌种,栽培袋用种量减少92.5%,生产直接成本节省65.9%;菌袋成品率提高3.1个百分点;全生育期缩短13天;1级菇比例高11个百分点;子实体单袋产量增加45 g,生物转化率提高1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以沼气发酵的废弃物沼渣为试材,部分代替鸡腿菇栽培常用栽培料中的玉米芯进行栽培试验,分别考察菌丝生长速度、生长周期、产量以及生物转化率。结果表明:以配方3(60%沼渣,20%玉米芯,13%麸皮,5%玉米粉,2%石膏,含水量63%~65%)栽培鸡腿菇,菌丝生长速度较快,生产周期短,产量和生物转化率最高,并且子实体中镉、汞、铅、砷的含量远低于国家对食用菌中重金属含量的要求,效果理想,可以在规模沼气发酵的地区推广、示范。  相似文献   

10.
《食用菌》2015,(4)
对从马来西亚引进的两株杏鲍菇菌株进行了母种培养基筛选试验、菌丝培养特性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马来西亚引进杏鲍菇菌株菌丝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广,人工栽培子实体形态好,产量较高。其中杏鲍菇MH04814子实体产量和生物转化率显著高于其它供试菌株,是试验菌株中综合表现最优的菌株。  相似文献   

11.
桑枝蚕沙栽培杏鲍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桑枝和蚕沙为主要原料,设计不同配方栽培杏鲍菇,结果表明利用桑枝蚕沙栽培杏鲍菇是可行的,杏鲍菇菌丝在桑枝和蚕沙为主的2种配方中均能正常生长,菌丝长势、满袋天数、产量和生物转化率与当前杏鲍菇生产主用配方(CK)相当,以配方A稍好.  相似文献   

12.
利用枝条和麦粒两种材料作为"日引1号"杏鲍菇的栽培种原料进行试验比较,结果表明:枝条菌种25天可以长满菌种瓶,比麦粒菌种提早3天;菌丝生长量枝条菌种前12天不如麦粒菌种,12天以后则超越麦粒菌种,且维持到菌丝满瓶。在栽培包接种两种菌种并培养,发现使用枝条菌种的比使用麦粒菌种提前7天满袋。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灵芝最优菌种的分离部位,对生产中的灵芝(Ganoderma lucidum)原基、子实体幼嫩边缘组织、菌管、栽培基质4个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并对所获得菌株进行栽培性状比较。结果表明,从栽培基质中分离纯化的菌种,其菌丝生活力强,子实体产量高,生物转化率分别比子实体幼嫩边缘组织分离菌种高1.08%、菌管分离菌种高0.41%、原基分离菌种高0.2%,是具有推广潜力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14.
杏鲍菇液体菌种培养及应用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团玉  陈峰  陈锡雄 《食用菌》2006,28(5):25-27
杏鲍菇营养丰富且具医疗保健功效,是农村商品经济发展中值得推广的食用菌之一。采用液体菌种进行栽培实验的结果表明:采用液体菌种栽培杏鲍菇较固体菌种栽培工艺具有大幅度缩短栽培周期、提高子实体品质和产量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食用菌》2015,(5)
试验比较了11个杏鲍菇菌株菌丝生长速率、拮抗情况、栽培周期、总产量、生物学效率、子实体栽培性状等。结果表明:农大杏北菌株栽培周期短,产量高,子实体性状优良,适合工厂化栽培;杏528菌株子实体栽培性状与其他菌株有显著差异,但其生长周期最短,可以作为杏鲍菇杂交育种的亲本。  相似文献   

16.
杏鲍菇菌糠草菇产业化再栽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工厂化栽培的杏鲍菇菌糠为主要原料,考察了不同杏鲍菇菌糠配比、pH值、碳酸钙条件下对草菇菌丝和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杏鲍菇栽培菌糠为原料与利用传统稻草为原料,草菇菌丝长势差别不大仅出丝周期延长了1d,经3次采收生物转化率可提高51.3%。以95%杏鲍菇菌糠为基质,在pH8.0、碳酸钙含量1%(w/w)条件下,经3次采收,草菇生物转化率最高可达23.2%,所产草菇的主要营养成分合理,特别是六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更是非常丰富,具有较极大的产业化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食用菌》2020,(4)
对比木屑菌种、枝条菌种和液体菌种三种类型菌种接种栽培袋效果。结果表明,液体菌种相比木屑菌种、枝条菌种,制种周期分别缩短34 d、31 d,菌丝满袋时间分别缩短18 d、15 d,菌丝长势好;菌袋污染率降低50%,成品率分别提高4.29%、3.51%;出耳期污染率降低60.06%,每袋产量分别提高2.88 g、2.66 g,每袋利润分别提高0.35元、0.24元。  相似文献   

18.
杏鲍菇属中低温型菌类,子实体生长发育最适温度为13~18℃,栽培形式和培养料处理方式很多,但以控温熟料袋栽成功率较高。在杏鲍菇子实体原基分化与形成菇蕾阶段,控温、控湿进行周年栽培管理,出菇早、子实体发生整齐、管理方便、生物转化率高且稳定。  相似文献   

19.
王庆武 《食用菌》2009,31(2):53-54
目前采用固体菌种栽培杏鲍菇,菌种生产周期长、菌龄不一致,生产规模受限制。要实现杏鲍菇大规模商品化生产,应用液体菌种是必然。为此,笔者利用液体发酵罐,进行了杏鲍菇液体菌种培养及接种栽培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应用液体菌种于工厂化瓶栽真姬菇(Hypsizygus marmoreus)工艺中,考察了不同后熟期处理对真姬菇生产周期及子实体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液体菌种栽培真姬菇可以缩短真姬菇的生产周期,后熟期23 d的处理组比对照组固体菌种栽培真姬菇的生产周期缩短了10 d;后熟期37 d的处理组的真姬菇生物转化率可达131.6%,比对照组固体菌种栽培真姬菇的生物转化率增加43.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