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富川县柑橘黄龙病综合治理集成技术应用与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橘黄龙病主要是因从疫区调运或种植带毒苗木并由昆虫媒介柑橘木虱传播扩散。通过实施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控项目,在项目基地采取集成技术对其进行综合防控,以项目带动集成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全面提升柑橘黄龙病防控水平,保护和促进柑橘产业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柑橘黄龙病的传播介体-柑橘木虱在广东果园的发生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柑橘木虱是重要害虫也是柑橘黄龙病的传播介体,因此调查木虱发生动态及其携带黄龙病菌的情况对指导黄龙病的防控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调查了广东多个果园的黄龙病发病情况,观察了柑橘木虱的生物学特性,统计了柑橘木虱在不同月份的发生数量,检测了木虱携带黄龙病菌情况。结果发现:失管果园中,黄龙病发病严重且木虱数量大,已成为散播病害的重要源头,而与失管果园保持一定距离且加强木虱防控可减轻黄龙病危害;还发现:广东地区6月份柑橘木虱种群已有一定数量,7、8月,其种群数量再次攀升,到了9、10月份,种群数量保持在高位。11、12月间,种群数量快速下降。最后根据本研究的调查结果,提出了一些加强黄龙病防控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柑橘木虱是田间传染黄龙病的唯一虫媒。植株感染黄龙病后没有得到及时有效防控,会引起病害的扩散和蔓延。本文就柑橘木虱的为害特点,分析柑橘木虱在岑溪市的发生规律,并提出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4.
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是柑橘果园柑橘黄龙病(HLB)传播蔓延最重要的途径。作者对广西永福县近13年以来的柑橘木虱发生进行调查,结合本县历年柑橘黄龙病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柑橘木虱是柑橘黄龙病发生为害的决定性因素,两者呈正相关性。欠管和失管果园面积增加、异常气候、控梢药剂乱用、果树冬季盖膜防冻、柑橘木虱抗药增强、果园天敌缺乏等6方面主要原因导致柑橘木虱暴发。据此,分析预计2023—2025年柑橘木虱和柑橘黄龙病仍将维持高位发生态势。提出因地制宜地采取综合措施治理柑橘木虱以有效防控柑橘黄龙病,包括做好柑橘产业规划、清除失管果园、增强果树抗性、设置物理阻隔、加强木虱监测和统防统治、改变化学农药的单一使用等模式。  相似文献   

5.
快速检测单头柑橘木虱体内黄龙病病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通过采用简易的柑橘木虱制样方法,利用PCR检测技术在单头柑橘木虱体内检测到黄龙病病原,并利用XbaⅠ限制性内切酶将从柑橘木虱体内扩增的黄龙病病原16SrDNA酶切成520bp和640bp两个片段,证实了木虱体内黄龙病病原为亚洲种。本研究成功地建立了一套快速检测柑橘木虱体内黄龙病病原的方法,可为检疫工作者和相关研究人员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
柑橘木虱是柑橘黄龙病菌的传播媒介。为控制柑橘黄龙病的为害与传播,进行了螺虫乙酯防控柑橘木虱的试验。结果表明,24%螺虫乙酯SC 4 000倍液对柑橘木虱的药后3 d防效为74.24%~87.04%;药后14 d为91.82%~92.62%;药后28 d为39.08%~88.19%,内吸传导性强,防效较好且持效期长,是防治柑橘木虱的有效药剂。  相似文献   

7.
为有效控制柑橘黄龙病发生危害,保护黄岩蜜橘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本文调查了采取挖病树治木虱等综合措施果园与不挖病树不治木虱的发病果园2002—2019年柑橘黄龙病株发病率。结果表明综合防控果园2006—2012年当年株发病率在5%以下,2013—2019年当年株发病率却在1%以下;不挖病树不治木虱果园,2004年开始当年株发病率一直在7%以上,至2018年高达86.67%,达到彻底毁园程度。该结果也表明柑橘黄龙病防控应坚持行政措施与技术措施相结合,运用建立防控指挥、责任考核、经费保障、知识普及、监测预警与科学防控、病源清除、种苗监管和防控示范等八大体系,能够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效果,对提高广大农民防控柑橘黄龙病的信心和种橘积极性,保障柑橘安全生产有积极意义,对相似柑橘生产区开展柑橘黄龙病防控工作也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柳城县所有柑橘果园进行普查,掌握柑橘黄龙病发生情况,并通过采取"防木虱、砍病树、种无病苗"的综合防控措施,使柳城县柑橘黄龙病病株率由防控前的14.7%降下至4.0%。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柑橘黄龙病的唯一自然传播媒介——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的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否参与调控黄龙病病原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CLas)的侵染及复制,采用生物信息学预测及PCR扩增方法进行lncRNA的预测、特征分析、验证及差异表达分析。结果显示,柑橘木虱的13个转录组RNA-Seq数据中共有10 192个lncRNA基因,对应15 747条lncRNA转录本;与蛋白质编码基因相比,柑橘木虱lncRNA具有更少的外显子数量和更短的转录本长度;随机选取的10条lncRNA基因中,有7条lncRNA基因在无菌柑橘木虱广州品系或赣州品系中有表达,其中1条lncRNA基因TCONS_00034665在无菌广州品系和无菌赣州品系中存在差异表达;带菌和无菌柑橘木虱成虫中预测获得2个差异表达的lncRNA基因TCONS_00096118和TCONS_00234564,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发现TCONS_00234564与预测结果一致,在带菌柑橘木虱成虫中高表达。表明lncRNA参与了黄龙病病原菌与寄主柑橘木虱的互作。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柑橘木虱的调查和监测,初步摸清柑橘木虱在柳城县的分布、发生为害特点,并提出综合防控措施,为做好柑橘木虱防治提供参考,以减少柑橘黄龙病的传播蔓延。  相似文献   

11.
候选韧皮部杆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 spp.)是一类通过虫媒传播,寄生于韧皮部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引起柑橘上的毁灭性病害——黄龙病(Huanglongbing,HLB)。柑橘感染黄龙病后在3~5年内便会衰亡或丧失结果能力,目前尚无有效防治药剂,果园若不及时在感染初期铲除病树,病害会在柑橘木虱的活动下迅速蔓延至整个果园,乃至摧毁整个地区的柑橘产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培育无毒苗木、尽早发现和彻底铲除病树是防控柑橘黄龙病的关键,因此建立快速、精准的检测方法是防控黄龙病的基础。本文主要综述了柑橘黄龙病各种核酸检测方法及其优缺点,以期对建立更加灵敏、准确、高效的检测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田间柑橘植株不同部位黄龙病菌的PCR检测及发病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黄龙病菌在柑橘植株不同部位的分布,为深入研究病菌在植株体内的扩散情况奠定基础;明确病害的发生原因为有效防控该病害提供借鉴。[方法] 调查浙江省台州市柑橘黄龙病(huanglongbing, HLB)的发生情况,通过常规和巢式PCR,检测了发病情形不同的两个果园内柑橘病株不同部位及不同植株中的黄龙病菌,并对其发病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发现一果园内病株的无症状叶片、有症状叶片和枝条中均含有黄龙病菌,而其周围植株不含病菌;另一果园内病株的有症状叶片、枝条、主干和砧木中均含有黄龙病菌,而其周围植株也含菌。[结论]分析认为这两种果园内柑橘植株发病原因不同,一种可能为通过携带黄龙病菌的柑橘木虱所感染,另一种可能为嫁接过程中通过带菌的接穗感染。  相似文献   

13.
本文概述了我国围绕消除病源、切断传播途径的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控技术和取得的经验,分析了综合防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控要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财政上给予支持,在有关部门的协调和指导下,将黄龙病综合防控与柑橘产业的布局和调整相结合,加强综合防控配套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4.
经过多年监测,湖北省未发现柑橘黄龙病.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柑橘产区冬季平均气温明显上升,造成传播柑橘黄龙病的柑橘木虱地理分布不断北移.为了保持湖北省柑橘黄龙病非疫区现状,本文介绍了柑橘黄龙病监测技术,以期及时预警,防患于未然,为早谋划、早发现、早预警及早防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黄龙病媒介昆虫柑橘木虱生物防治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是柑橘黄龙病的重要媒介昆虫,对我国柑橘产业的健康发展潜在着巨大的威胁。本文在综合国内柑橘木虱防控技术的基础上,对近年来柑橘木虱生物防治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且对其生物防治的发展前景给予了展望。目前应用于柑橘木虱生物防治的天敌资源主要是天敌昆虫及昆虫病原真菌,其中捕食性天敌主要包括瓢虫、食蚜蝇、草蛉和蜘蛛,寄生性天敌昆虫主要包括啮小蜂和跳小峰;昆虫病原真菌主要包括蜡蚧轮枝菌、拟青霉、白僵菌、桔形被毛孢等。期望通过对柑橘木虱生物防治工作的综述,为我国今后柑橘木虱的科学、高效防控及其可持续治理提供参考,不断推动我国柑橘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应用PCR及Nested PCR技术检测柑桔木虱及其寄主九里香的结果表明:PCR只可检测最低2头带菌木虱,Nested PCR可检测到单个带菌木虱。100头带菌木虱中,单虫检出率为96%。检测田间重、中等、轻病的柑桔园内的木虱,其带菌率依次为87%、53%和21%。在病芦柑上饲菌不同天数的木虱均能检测出带菌,其饲菌时间最短为1d。城市九里香叶片及在其叶上取食的木虱单虫,均能用Nested PCR检测出病原。饲菌木虱接种九里香及芦柑健苗,在植株尚未表现症状时,常规PCR难检测出病原,但用Nested PCR则能检测到病原,说明九里香不仅是木虱的寄主,而且是黄龙病病原的隐症寄主。  相似文献   

17.
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Kuwayama)是柑橘的重要害虫,也是传播柑橘黄龙病菌的唯一昆虫媒介,给柑橘生产造成很大损失.相关研究表明,芸香科Rutaceae植物是柑橘木虱的主要寄主[1].受全球性暖冬气候的影响,木虱的生存空间和寄主范围逐渐扩大[2],导致黄龙病大面积发生.国内外对柑橘木虱生物学特性、逆境耐受性等做过一些研究[3].而关于柑橘木虱耐饥渴能力和寄主选择性的报道较少,为此,作者选取7种常见的芸香科植物,在室外条件下研究柑橘木虱对各种寄主的选择性,并在室内条件下检测其耐饥渴能力,以期为柑橘木虱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柑橘黄龙病与柑橘木虱在我国发生北界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柑橘黄龙病与柑橘木虱发生北界调查方法,根据在浙江、江西、湖南、四川、贵州等地开展的调查,初步明确了国内柑橘黄龙病与柑橘木虱发生北界情况,提出了加强疫情监测、抓好木虱防治、挖除病树和严格种苗监管等柑橘黄龙病检疫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在海南全省范围进行了柑橘黄龙病的发生分布调查和病原种类鉴定,共采集了14个市县62处柑橘种植点的不同柑橘品种样品1227份。用柑橘黄龙病菌亚洲种和非洲种rpIA-rpIJ基因片段的通用检测引物A2/J5和柑橘黄龙病菌美洲种16S rRNA基因片段的特异检测引物GB1/GB3,对样品进行PCR扩增,发现海南柑橘黄龙病的病原为柑橘黄龙病菌亚洲种,检测样品中阳性率为79.01%,未发现柑橘黄龙病菌非洲种和美洲种。结果发现,柑橘黄龙病已分布在海南的琼中、澄迈、儋州、琼海等8个市县。同时选取海南澄迈、儋州、琼海等4个市县有代表性的甜橙、柚子、柠檬感染黄龙病的样品,扩增样品的rpIA-rpIJ基因A2/J5片段,进行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序列比对结果发现,海南各地不同品种中的柑橘黄龙病菌rpIA-rpIJ基因A2/J5片段序列一致性为99.87%,序列十分保守。系统进化分析表明,海南各地不同品种的柑橘黄龙病菌都与黄龙病菌亚洲种聚集为同一进化分枝,与黄龙病菌非洲种和美洲种分属不同的进化分枝。本研究明确了海南柑橘黄龙病的发生分布情况和病原种类,对柑橘黄龙病的防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对柑橘黄龙病防控工作措施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橘黄龙病是全国植物检疫对象,是柑橘生产上为害最严重、最具破坏性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但柑橘黄龙病的防控工作长期停留在宣传培训、疫情普查、病株挖除、木虱防治、加强检疫监管、阻止疫染苗木、接穗调运、建立无病种苗基地等行动措施上。从表面上看,对这些措施的落实,无疑对疫情的防控工作起到了有效的作用,也是被实践所证明有效的必然措施。但根据病情传播机理和有害生物生态管理技术(EPM)内容,细究起来,仅采取这些方面的技术内容,并不是全面周到的,根据实践与近年来我省的病情扩展情况看,要想使柑橘黄龙病疫情更加快速有效地得到控制,在疫情发生区尽快地得以扑灭根治,有效阻止其扩散蔓延。以笔者之愚见,在柑橘黄龙病防控工作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要有一些新的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