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该研究调查了重庆璧山区主要病害——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发生动态,同时开展了田间药剂防治试验。结果显示,黄瓜挂果期该病增长迅速,病情指数从20.13跃升至40.42;用常用药剂防治该病结果显示,效果依次是中生菌素氢氧化铜芽孢杆菌XF-1喹啉铜氨基寡糖素,其中中生菌素、氢氧化铜效果最优,相对防效分别达77.3%和75.0%。  相似文献   

2.
经过3年的时间基本摸清了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发生规律,其特点:一是发生普遍,病田率为100%;二是流行快,流行至激增期平均15d;三是为害重,流行激增期病叶率88.9%,病指54.6:四是损失大,损失率平均为52%;五是难根治,全生育期连防5次,病指仍然可达44.3。并摸索出切合实际的调查方法、预报方法,为今后准确预报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应用络氨铜防治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白元俊王疏刘晓舟石守荣(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沈阳110161)络氨铜(又名二元酸铜)是辽阳石油化纤公司利用生产中的副产品有机混合酸合成的农用杀菌剂。其产品为深蓝色液体,铜含量≥4%,pH值10~11,属低毒药剂...  相似文献   

4.
黄瓜的细菌性角斑病和霜霉病的症状十分相似,但防治方法迥然相异,菜农常由于误诊而延误防治,造成损失。  相似文献   

5.
胡霞  王素华 《新农药》2004,(1):48-49
黄瓜的细菌性角斑病和霜霉病的症状十分相似,但防治方法迥然相异,菜农常由于误诊而延误防治,造成损失。  相似文献   

6.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病原菌与寄主范围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瓜角斑病近年在我国北方数省危害甚重,迫切要求开展防治研究。为了对此病进行准确诊断和明确其寄主范围,作者于1985—86年在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和辽宁省等地的黄瓜病株上,分离到10个细菌菌株。经过致病性测定以及细菌革兰氏染色反应、形态学特征、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特性和血清学反应鉴定,确定这10个细菌菌株为黄瓜角斑病病原菌,即丁香假单胞菌黄瓜角斑病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lachrymans (Smith and Bryan) Young,Dye and Wilkie,1978]。人工接种试验证明,该病菌除侵染黄瓜外,还能中度侵染葫芦以及轻度侵染甜瓜,西葫芦和丝瓜.  相似文献   

7.
通过室内盆栽试验,对壳寡糖铜防治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效果进行了评价。发现随着用量增加,壳寡糖铜防控该病的效果有较明显提升。在相同有效成分用量下,壳寡糖铜的防效接近或高于对照药剂噻菌铜。第2次施药7 d后,10%壳寡糖铜悬浮剂1 000 mg/L处理的防效达到66.07%,为施药处理中最高。  相似文献   

8.
<正>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是红花岗区黄瓜生产上的第一大病害,常年中等程度发生,部分田块偏重发生,严重影响黄瓜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农户乱用药现象普遍,防治效果差,不能有效控制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发生为害。为此,我们于2014年9月6—19日,选用5种低毒杀菌剂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进行防治试验,以筛选出防治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效果好的低毒对路杀菌剂进行推广应用。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药剂  相似文献   

9.
黄瓜细菌性叶枯病的发生和防治李钦存(河南省滑县四间房乡农技站456487)高文兰王月民(滑县农业局黄瓜细菌性叶枯病是近年来我县日光温室生产中的一种新病害。由于种子交流频繁,病原的逐年积累,黄瓜细菌性叶枯病日趋严重,有些品种(津春2等)部分棚室发病率为...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防治由细菌丁香假单胞杆菌黄瓜角斑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lachrymans)侵染引起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生防细菌,本研究采用平板稀释、对峙培养的方法,从采自健康黄瓜根际土样分离纯化和筛选,得到1株有抑菌效果的菌株NX-2.经对其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及系统发育树分析,确定菌株N...  相似文献   

11.
黄瓜霜霉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塘镇位于邕宁县南部 ,属亚热带季风区 ,年降雨量 1 478.7mm,月平均降雨 1 2 3.2 mm,月平均气温 2 1 .3℃ ,阳光充足 ,无霜期 340 d,地属丘陵 ,海拔高度 1 0 0~ 2 0 0 m,土壤肥沃 ,水源丰富 ,一年四季瓜果不断 ,特别盛产黄瓜。种植面积 2 0 0多公顷 ,黄瓜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财政增长的重要瓜类之一 ,但是由于多年连片种植 ,病害发生较为严重 ,尤其是黄瓜霜霉病 ,使黄瓜产量减低 ,品质下降。据2 0 0 3年调查 ,霜霉病一般发病率达 2 2 % ,严重时达5 7.2 % ,造成减产约 1 5 .6%。为了使黄瓜生产稳定协调发展 ,减少瓜农损失 ,笔者自 2 0 0…  相似文献   

12.
丁秀美 《植物医生》2009,22(5):18-19
黄瓜霜霉病是黄瓜栽培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危险病害.它具有传播快、潜育期短、来势凶猛、为害严重的特点。低温高湿是霜霉病发牛与流行的关键因素.保护地栽培黄瓜.其生长环境更利于陔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14.
黄瓜疫病是1种流行性的毁灭性病害,随着病原菌的逐年积累,该病发生日趋严重。1999年云梦县黄瓜疫病发生面积1.3万hm2,占黄瓜种植面积的65.1%,一般田块损失20%~30%,严重田块损失60%以上,甚至绝收,为此,我们对该病进行了调查研究。1 病原及症状黄瓜疫病是由PhytophthoramelonisKatsura侵染所致,属鞭毛菌亚门疫霉属真菌。该病能侵染黄瓜茎、叶和果实,以蔓基部和嫩节部发病较多。近地面茎基部发病,初呈暗绿色水渍状,病部缢缩,由于病情发展迅速,病叶萎蔫时仍为绿色,即为青…  相似文献   

15.
合浦县地处亚热带,气候条件比较适合种植各种瓜类,成为南菜北运的生产基地。每年种植的西瓜、南瓜、黄瓜、苦瓜等瓜类面积占耕地面积比例很大。在众多瓜类病害中,霜霉病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Berk.et Curt.)Rostov.(真菌性病害)与细菌性角斑病Pseudomonas syringae pv.lac-hrymans(Smith et Bryan)Young et al.(细菌性病害)这两种病害症状极为相似,菜农往往由于误诊,不能对症下药,延误防治,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生产上一定要重视对“两病”的防治。现将这两种相似病害的特征区别和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1症状1·1瓜类…  相似文献   

16.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是近年来危害严重的黄瓜病害之一,严重时可导致黄瓜大面积减产。本实验室从黄瓜根际土壤中筛选得到一株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菌有显著抑制效果的生防细菌ZF145。经菌落形态观察、生理生化测定、Biolog测定和多基因序列分析,鉴定菌株ZF145为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该菌株在平板离体试验中的抑菌圈直径为5.60 cm,抑制率为62.22%;在盆栽和田间试验中,贝莱斯芽胞杆菌ZF145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有显著的防治效果,盆栽防效为71.10%,田间防效为61.30%。平板对峙和双层培养试验证明菌株ZF145具有较为广谱的抑菌效果,可以明显抑制6株病原细菌和8株病原真菌的生长。综上,菌株ZF145生防性状优良,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有一定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7.
刘峰 《植物医生》2007,20(6):16-17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黄瓜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灰霉病已成为黄瓜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病害。该病由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侵染所致,可危害茄子、番茄、辣椒、西葫芦、莴苣、草莓等多种蔬菜。目前,该病在淮安黄瓜产区普遍流行,防治不及时,可减产10%~30%,严重的则达50%以上。  相似文献   

18.
黄瓜灰霉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保护地蔬菜面积的不断扩大,黄瓜灰霉病成为温室大棚的重要病害,由于环境条件适宜,常造成大量烂瓜,发病严重的温室大棚,一般可减产2~3成,甚至提前拉秧,严重影响黄瓜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9.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免疫胶体金检测试纸条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免疫胶体金技术进行黄瓜细菌性角斑病(Pseudomonas syringae pv.lachrymans)的快速检测研究。为了研制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免疫胶体金检测试纸条,通过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选择25 nm胶体金标记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菌多克隆抗体(CMb)。采用双抗夹心法,将CMb-胶体金复合物包被在胶体金结合垫上,将羊抗兔二抗和CMb包被在硝酸纤维素膜上,分别作为质控线(C)和检测线(T),组装成试纸条。该试纸条检测灵敏度为106 cfu/mL,与唐菖蒲疮痂病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 biovarⅡ)等26个菌株无交叉反应,特异性强,检测时间为15 min。稳定性试验表明试纸条在37℃条件下放置15 d可保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用试纸条对田间采集的病叶进行检测,C线和T线清晰可见,缓冲液对照呈阴性反应。本试纸条可应用于生产上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早期快速检测,进而指导病害防治。  相似文献   

20.
张艳秋  刘伟 《植物医生》2005,18(1):13-14
菜豆细菌性疫病又名火烧病、火疫病,是菜豆常见病害之一,在世界各国菜豆区均有发生,1956年我国已有报道,现分布于全国各地菜豆产区.局部地区发生严重,轻者减产10%~20%,高温多雨年份,个别管理粗放的田块减产40%左右.严重影响了菜豆的产量和品质.因此,2000-2002年我们在徐州市郊、铜山等地主要菜豆基地对该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进行调查研究,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